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新疆货币 (一)、早期自铸货币 (二)、清政府在新疆发行的货币 (三)、清代地方势力及外来入侵者发行的货币 (四)、民国时期新疆省发行的货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新疆货币 (一)、早期自铸货币 (二)、清政府在新疆发行的货币 (三)、清代地方势力及外来入侵者发行的货币 (四)、民国时期新疆省发行的货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疆货币 (一)、早期自铸货币 (二)、清政府在新疆发行的货币 (三)、清代地方势力及外来入侵者发行的货币 (四)、民国时期新疆省发行的货币
(五)、民国时期地方势力发行的货币 (六)、中央政府在新疆发行的纸币

2 (一)、早期自铸货币

3 汉佉二体钱(Sino-Kharosthi Coin),又称和田马钱。铅锡合金铸无孔,亦无周廓,较薄,呈不规则圆形,图案和铭文打压而成。钱币面有一面中心是马,民,行走马,右腿抬起,姿态生动逼真,外圈是怯卢文(汉代时印度一种文字),背面汉文篆书,有的是骆驼纹双峰骆驼,右腿抬起,昂首阔步,形神兼备。 该钱是以希腊货币为原型,用打压法制造而成,从存世的介绍看:钱分大小两种,大钱作廿四珠,小钱作六铢,一面是一匹马钱或骆驼图案,周围有一圈怯卢文(怯卢文原流行于印度西北部,后传入塔里木盆地,成为于阗国的文字),所以亦称其为“汉怯二体钱”或“和田马钱”。 汉怯二 体钱 据现在的官方统计资料,和田马钱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所发行的货币,铅锡合金最为罕见,流传下来的极少,大英博物馆仅存两枚,有着极高的收藏价值。

4 龟兹五铢又称“汉龟二体钱”,龟兹五铢铜质红赤,制作较粗,大多数面书汉文篆体“五铢”钱背为龟兹文“εо?”二字据释“ε”为“5о”,“о”义为“?(音垒)”;十?一珠,5о?即五铢,与汉文义同。龟兹五铢由大至小可分四式:I式径2.1厘米,重2.2克左右,Ⅱ式径1.8厘米,重1.8克左右;Ⅲ式径1.6厘米,重1.5克左右;Ⅳ式径1.4厘米,重1.2克左右。此类钱出土已达万枚以上。另有一类汉龟二体钱文书于一甲,而背平素者,甚罕。 龟兹五铢 约从东汉晚期至随唐之交(3-7世纪)铸行于西域古龟兹国的一种通用货币,地在今新疆以库车为中心的一片绿洲地带。

5 高昌吉利钱,圆形方孔铜钱,系浇铸而成。正面为汉文隶书“高昌吉利钱”四字旋读,背面无文。钱体大而厚重,文字古朴,肉好郭圆,制作精良。如图所示,直径25.5mm,穿7mm,重约14.3g。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高昌吉利”钱币,已知约有五十枚左右。 高昌吉利钱

6 日月光金钱 日月光金钱,是一种颇为罕见的胡汉双语铜币,采用中国式方孔圆钱形式。一面铸有汉文“日月光金”四字,另一面则为胡书文字。
1979—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在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古城附近的佛教寺院遗址发掘出一枚日月光金钱,这是经科学发掘得到的第一枚日月光金钱。1987年,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约l1公里处唐代单于都护府故址也发现一枚日月光金钱。

7 大历元宝 大历元宝,唐朝唐代宗李豫大历年间(公元 年)西北地区地方铸币,中原比较少见,面文旋读,直径为2.3厘米,重约3克,制作粗陋,铜色昏浊,隶书“大历元宝”四字旋读,书体朴实有力,有大小两种样式。 如今存世量已较少,古泉珍品。 中国最早的年号元宝钱。

8 建中通宝 唐德宗李适,建中年间(公元780--788年)西北地区地方铸币,中原地区极少发现,在新疆库车一带却屡有出土
钱体薄小,文字晦漫,铸工草率。“建中通宝”四字隶书旋读。版式有大小两式。如今存世量不多,好品难求。

9 高昌回鹘钱,钱的式样则采用了中国铜钱的传统形制: 圆体 方孔, 外有外缘, 内有内廓。不论双面回鹘文铜钱, 还是单面回鹘文铜 钱, 版式虽有差异, 铭文却都相同,这给回鹘文铭文的释读带来了方便。双面回鹘文铜钱, 顾名思义, 即铜钱的正面和背面都有回鹘文铭文。 双面回鹘文铜钱的正面铭文分布于穿孑 L 的上下左右。其下方由两个词组成, 一个作充,转写为 k u l ,汉字音泽为 “ 阙” ,汉语意译为 复 “ 大” 、 “ 总” ; 另一个作 , 转写为 b i l — g a ,汉字音译为“ 毗伽” , 汉语意泽为“ 智慧” 、 “ 聪明” 。 其上口 方也由两个词组成, 一个是趸, 转写作b o g u r ,汉字音译为“卜 古” , 汉语意译为“ 神圣” ; 另一 个作 , 转写作 u y g u r , 汉字音译作“ 同鹘” ,汉语意译也作“ 回鹘” , 是一个古代民族的名称。 高昌回鹘钱

10 突骑施钱为突骑施首领苏禄可汗在位(公元716年---738年)所铸。正面为:粟特文,意为天,神的突骑施可汗钱币”多出土于丝绸之路上。
突骑施大钱,青铜质,圆形方孔,外缘内孔皆有廓。钱径24mm,穿宽7mm,重5.5克左右,正面为一圈粟特字母的突厥文,背面有凸起的弓形图案。发现的突骑施钱以此类大钱较多。异版突骑施中钱,青铜质,圆形方孔,外缘内孔有不很整齐的廓。钱径26mm,穿宽5mm,厚约2mm。异版突骑施小钱,青铜质,钱径17—20mm,穿宽6—7mm,厚1—1.2mm。外缘和内穿的轮廓线较细,正面除一圈粟特字母的突厥文外,往往还夹有“Ψ”形的部落印记,背面平素无纹。 突骑施汗钱

11 粟特青铜 方孔钱

12 喀喇汗朝钱 喀喇汗朝钱币是具有伊斯兰风格。
以前受中原货币文化影响而铸造的“龟兹钱、突骑施、回鹘、高昌吉利钱”等钱币的铸造完全不同,钱币铸造技术采用源自古希腊-罗马的打压法,并打制带有桃花石可汗铭文的钱币,桃花石一词在古代一般用来指中国(唐朝)或汉族,这就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喀喇汗朝铸造的伊斯兰风格钱币也是中国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0年3月新疆阿图什县发现的喀喇汗王朝钱币窖藏,是近年来新疆考古工作上的重要收获之一,论数量也是迄今为止在新疆地区发现喀喇汗王朝钱币最多的一次。这对于研究喀喇汗王朝历史和经济情况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研究以喀什噶尔为中心的东喀喇汗王朝政治经济情况更有特殊价值,是极为珍贵的实物史料。

13 察合台汗国流通货币,在当时文人笔下曾留下某些踪迹。据金人耶律楚材在《河中府记事诗》中写有:“强策浑心竹,难穿无眼钱,食饭称斤卖”的诗句。自注云:“其地有浑心竹,其金铜牙钱无孔廓,百物皆称之。”另一使者常德1259年在《西域记》中写道:“孛罗城(今新疆博乐)迤西,金银铜为钱,有文而无孔方。”“无眼钱、无孔方”即指当时流行于新疆及中亚地区的圆形无孔察合台钱币。 察合台汗国的金属货币采用了中亚各地打压造币法,按照这种方法先将金属加工捶打成薄片,故同一种钱币的厚薄、大小、轻重都不甚相同,字笔画深浅不等,边缘粗糙极不规整,中心没有方孔。 察合台汗国钱 察合台汗国制造的金、银、铜币保持中亚阿拉伯伊斯兰钱币式样。金币称“迪纳尔”,重量为3.4~10.5克之间,直径15~32毫米,厚1.5~2.7毫米,含金量60%~70%。银币称“迪尔汗”,法定重量2.97克,直径17~24毫米,厚1毫米左右,银币的纯度都很高。铜币称“菲尔斯”,赤铜质地,也有少数黄铜币。重量为1.7—3.9克,直径20~24毫米,厚1~1.5 毫米。

14 叶尔羌汗国钱 第一类厚饼型。饼块状大、厚、重,直径在15~18.5毫米,厚度3.3毫米左右,重量在4.9~5.8克之间,是较重的一类钱。
 第二类薄饼型(图16~23)。饼块状小、轻薄,直径最大为4.5毫米,最小为10.8毫米,平均厚度2.4毫米,平均重量2.4克。正背面铭文、图案普遍存在不完整或模糊不清,但有的能识读出打造地名的字母和图案纹饰。 第三类圆柱型,亦称“筷子头币”(图24~31)。其形状不甚规整,长短、粗细不一,直径10~12毫米,长度7~9毫米,重量在5.5克左右。 叶尔羌汗国钱 获吐鲁番曾一度领属叶尔羌汗国,又发现叶尔羌汗国时流通过自制货币的相关资料,经查找,至目前为止,本人已征集到20枚叶尔羌汗国打制的货币实物。该20枚货币的正面有的是察合台文(老维吾尔文)"真主·安拉"(可能为伊斯兰教文化币)、有的是当4狼头图纹 叶尔羌汗国钱币一直是钱币学界的一个未解之谜,史料记载汗国铸造和使用过金银铜钱,但多年来在对叶尔羌汗国钱币实物的认定上,始终不是很明确,近年来主要在新疆本地钱币收藏家和研究者的努力下,基本上确认了叶尔羌汗国时期打制的小铜币,钱币采用打压法打制,直径一般在15-20毫米不等,材质为红铜,形制为圆形无孔,钱币打制非常粗糙,铭文打印不全,给释读带来了许多困难,需要进一步研究。

15 “普尔”为维吾尔语,意即为“钱”。清乾隆年间新疆始铸方孔圆钱,因用其地所产红铜铸造,故钱色发红,遂又称“新疆红钱”。其时先后铸制红钱即“普尔钱”的有伊梨、阿克苏、叶尔 、喀什葛尔及库东等局。
普尔钱是清代新疆、西藏地区通行的钱币。乾隆时在阿克苏设局制造,质以红铜为之,正面书“乾隆通宝”,背面标“阿克苏”,左满文,右维吾尔文。重二钱,每钱五十文。 嘉庆以后所铸,仍多用乾隆字样。 准格尔普尔钱

16 (二)、清政府在新疆发行的货币

17 乾隆通宝,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文字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孔左边有"宝"字,穿孔右边铸有各局名。乾隆通宝”版式很多,钱文方面京局的多用宋体,宝浙局多用楷书,宝陕、宝川两局用隶书,但大多数地方钱局用宋体。新疆红钱部分局背满文,其他则背维文和满文。少数钱背有星、汉字,又有记年,记值,合背,吉语等钱。 绝大部分为小平钱,新疆红钱有部分当十钱,宝泉、宝巩发现有大钱,但应为开炉或后铸花钱,非行用品。 乾隆通宝 乾隆通宝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 年),背面的满文比较复杂,可以参考华光普的《中国古钱币目录》,上面有很详细的价格和钱币拓片。乾隆通宝钱径约2.2-2.5厘米,重约2.4-4.8克。钱面文字"乾隆通宝"以楷书书写,其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文字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孔左边有"宝"字,穿孔右边铸有各局名。

18 清朝时期在新疆的阿克苏、喀什、叶尔羌、库车、迪化、伊犁等地设立了7个铸币局,其中之一的宝伊局就在今天的伊犁霍城县惠远镇,当时是伊犁将军府所在地。从乾隆年间开始,伊犁一直是新疆的政治、经济中心,当时的惠远镇几乎就是新疆的中心。宝伊局所铸钱币属内地制钱体系,钱币正面为汉文、背面是满文的宝伊两个字,宝伊局铸造的钱币大多属于红钱,材质为铜加铅锌,由于果子沟天堑的阻挡,道路难行,当时铸币用的铜、铅、锌等材料很多都是由夏特古道从南疆输入伊犁。与内地制钱相比,宝伊局所铸制钱大多为红钱,内地制钱材质为铜六铅四(白铅),所以钱呈黄色,而宝伊局所铸制钱为铜七铅三,稍显灰涩,独具红钱风韵。 宝伊局制钱 清代宝伊局前后铸钱91年,先后铸有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共九个年号的制钱,并铸造了一批当十、当百的大钱。一直到1866年伊犁农民大起义,占领惠远城后才被迫终止。

19 咸丰时期,清王朝内忧外患进一步加剧,政权摇摇欲坠,经济濒临崩溃。为了解决鸦片战争后严重的财政亏空和应付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所需的巨额军费开支,咸丰三年(1853年),清廷决定铸行大钱,自顺治以来的制钱制度被破坏,钱币的重量与币值不再相符,币值混乱:当值等次、大小轻重、铸造材质、工艺要求等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唯一能统一的只剩年号和宝文了。 这种饮鸩止渴、铸造大钱的恶劣影响还波及到了同治、光绪两朝。 宝伊局铁钱 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也未能幸免,在内地协饷不能按时、足额调拨到位的情况下,铸造大钱就成了唯一解决军饷不足的办法。宝伊局、宝迪局两个制钱局效仿内地制钱局的做法,不但铸造了重宝、元宝等大铜钱,而且还铸造了当值与大铜钱相同的大铁钱。

20 道光通宝八年十大钱 左边的直径;27.5毫米,郭厚;1.3毫米。右边的直径;26.5至26.8毫米,郭厚;1.5毫米。

21 钱文“道光通宝”四字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石而左直读,钱背是记有宝局二十名的满文。道光通宝形制特点基本与嘉庆钱相同,所不同者只是新疆阿克苏、库车因缺少黄铜而开始铸折五当十升值平钱,这是清代虚值大钱的滥觞。道光通宝只少数钱背有星月纹以及记地、记年、记值的汉字,但却不多见。在制作上,道光通宝粗疏,除户、工二部宝泉、宝源二局所铸形态稍整外,各省所出的质地都很劣,加以私铸劣钱充斥,因而大小不一,轻重悬殊。除新疆红钱二种外,几乎没有什么希罕之品。 道光通宝 道光通宝铸于清宣宗道光年间( 年)。钱径一般2.2-2.4厘米,重2.5-3.6克。

22 当五红钱

23 道光通宝,清宣宗,道光年间( 年)铸。“道光通宝”红钱也由阿克苏和宝伊局铸造,背文变化比嘉庆红钱复杂。阿克苏局钱背文有多种,有穿左右为满文,维文“阿克苏”的;有穿左右为满文,维文局名,穿上为“八年”,穿下为“五”或“十”的。此钱背文为八年当十,少见, 背铸“十”字的红钱 新疆红钱,光绪通宝当十,背新十。

24 库车局的设立及其铸钱(一)库车局的设立库车局何时设立,文献中并无明确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最迟在咸丰六年(1856)库车局是存在的。这与目前所见实物也是相符的。
但咸丰六年是始设局还是此前就早已设立了,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彭信威先生认为:“道光六年,新疆的张格尔反抗清军,攻陷回疆的喀什噶尔城、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四城,清军云集阿克苏,对军饷需要大增,钱价昂贵,当局乃添炉赶铸。大概库车局就是在这时设立的。 库车局钱

25 大钱,清咸丰年间所铸造的劣质铜铁货币。清朝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期间﹐铸钱的铜铅原料不足﹐作为贵金属的白银通货也奇缺﹐因此﹐为筹措军费﹐在发行官票宝钞纸币的同时﹐从1853年(咸丰三年)起开始铸造铜铁大钱。当时还曾试铸铅钱﹐随即停止。铸造铜铁大钱的面值愈大﹐铸造利益也就愈多。 大钱 清代钱币中,唯咸丰年号制钱有高面值大钱,所谓大钱是指从当十至当千之间诸多计值制钱。钱文多变,有粗字、细字、断笔、勾咸,尔宝、岳宝等等,版别又有宽缘、狭缘、厚   薄之分,材质具银、铜、铁、铅之别,铜质更有红铜、黄铜、青铜与白铜,铸造精良,成为后朝铸钱的典范。

26 光绪天罡银钱 直径最大1.6厘米 重1.7克。 新疆 清朝左宗棠平定阿古柏叛乱所做军费,纯手工打制出来的,所见偏打的多,规整的少,这个是在十几个里面挑出来的 ,还有圆光可以说是极品 背面180°逆背

27 方孔银币

28 (三)、清代地方势力及外来入侵者发行的货币

29 同治3年6月,新疆库车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清农民起义,推翻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当地宗教人氏,大阿訇“热西丁”,乘机取得了领导权,建立了以库车为中心的封建割治政权,自称“汗和卓”,并冠以“圣人默罕穆德最伟大的后裔,宇宙力量的主宰者”的吓人口号,打出向异教徒开战的宗教旗帜。 热西丁红钱 到1864年年底,西起乌什、阿克苏,东达吐鲁番、鲁克沁,都已成为热西丁的统治范围,成为当时新疆地区互不统属。他于同治3年至4年(回历1821年,公元1864年6月至1865年4月),利用库车原有设备铸造钱币,而他的这种铜钱和当时的同治通宝普尔钱在大小厚薄上与同治通宝普尔钱完全一样,所不同的是它的铜钱两面均为老维文(即察合台文),正面是“Seyyed Ghazi Rashdin Khan”,汉译为“赛伊德·哈孜·热西丁汗”;背面是“Darb Darossaltane Kocha”,汉译为“京城库京铸造”。

30 阿古柏钱币正面所铸“苏丹阿不都艾则孜汗”,是当时奥斯曼土尔其帝国苏丹的名字,因阿古柏奉奥斯曼土尔其帝国为其宗主国,自认为其附庸,希望获得土尔其政府对他的承认并以此来获取中亚尤其是新疆穆斯林对其统治的认可。所以在钱币上铸土尔其苏丹之名,以示尊奉。 阿古柏所铸钱币中,以“天罡”银币数量为最多,银质与重量也最为参差不齐,造假亦最多,流毒亦最深远;“普尔”铜币数量次之;“铁剌”金币数量为最少,亦最为精整。“铁剌”金币一枚合白银一两,或天罡银币二十枚。“天罡”银币每枚作银五分。“普尔”铜币与红钱一文等值,五十枚普尔合五分天罡银币一枚。 阿拉伯钱币 清政府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先后在南疆重开了库车(光绪四年)、阿克苏(光绪四年)及喀什噶尔(光绪十四年)铸钱局,广铸红钱及光绪天罡银币,用以收缴阿古柏钱币,但实际并未尽绝,成为了阿古柏入侵新疆的历史罪证。

31 该纸币近年发现于俄罗斯,纸币的彩色复印件为英国钞友提供(图1)。系直型票,长257,宽119毫米。正面图案文字为蓝色,在以“蝶恋花”组成的花框内,上首横列两行,为“黑龙江”“矿务总局银票”票名。
俄帖 下面中间直书“凭票取爱平银壹两此照”,右侧为直书“爱珲三姓及各分厂一律行使”,左侧为直书“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初一日,第a号”。右边有“诵字第贰百柒号”的骑缝字号及大型满汉文骑缝红印章,仅见满文。右下角盖有一颗“忍耐”两篆字的圆形红印章,左下角为“黑龙江漠河等处矿务总局收支所图记”的长方形红印章。背面图案文字为墨绿色,在绕枝图案的花框内,印有老式俄文,其译义大致为:“有价证券”、“中华帝国黑龙江金局”、“白银一两”、“光绪二十六年”、“俄历1899年”。在花框上首,还盖有一枚椭圆形齿边的青莲色俄文图章,译义待考。

32 俄元 俄普

33 华俄道胜银行曾于1913年起在新疆宁远(伊宁)、喀什和塔城三地分行发行了由英国伦敦雕制钢版、在沙俄国内印刷的,面值分别为一两(主币)、五钱、一钱、二分、一分(以上四种均辅币)的横式金券约八、九万两。纸质及图案、色彩均甚精致。其票面主要图景为:正面:黄地,泛桔黄色。左右面额上各有一条蓝龙,中间一条卷曲龙作为底纹,一两票底纹为土红色,五两票为绿色,一钱票为淡紫色,二分票为淡蓝灰色。文字以俄文为主,标明面额100分、50分、10分、2分、1分,汉文仅标明面额一两、五钱、一钱、二分、一分。下首花边中印有一行英文小字,汉译为“伦敦雕版者勃莱特卜雷·威尔金申有限公司”。背面:上方横书汉字“俄华道胜银行”,其下维文。下半部为黑色游龙戏珠及云彩图案。右边直书汉字“俄华道胜银行宁远、喀什、塔城分局,凭票发给足色库平金XX”。 華俄道勝銀行新疆金币券

34 (四)、民国时期新疆省发行的货币

35 新疆最早开铸机制铜元“光绪元宝”(图1)的铸造时间约为1907年,由迪化城外水磨沟机器局内设的银元局试铸。铜元的正、背面均无维文。正面珠圈中为汉文“光绪元宝”,中心有一朵六瓣花饰,圈外上方有汉文“新省”,左右两侧各有一朵五瓣花饰,下半部有汉字“市银一分五厘”。背面为龙纹,龙身盘空向下,底部有海水。这是一种与银两制度挂钩的铜元,每100枚抵白银1两5钱(湘平),每枚铜元折合红钱6文。在和红钱混合使用时,与银两换算不方便,故试铸一批后停铸,流通时间不长。   正式流通使用的新疆铜元是“宣统元宝”(图2)。据《新疆图志》载:“(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铜斤铸竣,停铸。藩司王树楠因就机器局铸造银元匠工改铸铜元。 新疆铜元 “庚戌年造”(图3):正面与无纪年的“宣统元宝”类同。背面蟠龙上方有“庚戌年造”四字,左右两侧各有一朵六瓣花饰,下边维文左右两侧各有一朵五瓣梅花。铸造时间为庚成年(1910年)。

36 新疆大龙票

37 “狗娃子票”正面中央上方为两面交叉的五色旗图案。两边为闭合着嘴站立的两头小狮子,原为绿色,因为套色水平不高加之年代久远颜色大多脱落,今所见多呈黑色。下边为龙球和火焰。图案内有横排的汉文和维文“新疆司(厅)库官票,凭票发足红钱壹百文”及钞票编号、发行年份等字样。背面为维文、汉文发行告示,并加盖有骑缝章。“狗娃子票”发行年份为民国三年(1914年)和民国四年(1915年),发行票面总金额为100多万两白银,主要流通于新疆北路迪化、伊犁及南路阿克苏等道区。 民国四年狗娃子票 ——“狗娃子票”,作为“大龙票”的辅币投放市面流通。此票钞纸为白道林纸,长13.8厘米,宽10.9厘米。横式石印,采用红、绿、黑三色套印,印制不精,图像粗糙模糊。

38 (五)、民国时期地方势力发行的货币

39 光华元宝 苏联政府为便于就近收购新疆羊毛,在新疆塔城设立有羊毛收购公司。公司经理克牙孜夫于1927年2月,雇佣塔城当地的中国光华银楼工匠潘治,在苏联羊毛公司院内,竟私自将从俄国运来的足色银板倾化后,仿照我国传统的称量货币“元宝”的形制,铸造成银元宝,并刻有“光华银炉”等字样  1922年苏联成立,在新疆与苏联的贸易中,1927年2月,曾发生过一起苏联所属羊毛收购公司,在新疆仿铸我国元宝并流通使用的事件。从2月到5月,时间仅有三个月,所铸银元宝也仅有150多枚,随即被查禁。 整个过程很简单,目前也早已被人忘却。但在当时,这件事却惊动了新疆省政府及民国政府财政部,曾引起了外交交涉。在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保留有当时新疆省政府及民国政府财政部,有关查禁此事的原始档案。

40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南疆喀什正处于动荡时期,且经济条件也比较差,不可能有先进的机器设备,纸张裁剪可能是人工进行,故这种纸币不够整齐划一。
“马绍武军用票”

41 南疆边防总司令部军用纸币统计表

42 马虎山钞票 1930年代新疆军阀混战时期,马仲英部下三十六师代师长马虎山在和阗发行“和阗区行政长”纸币,俗称“马虎山票”。该套纸币在三种面额:白银壹两、叁两,红钱一百文。用桑树皮纸在木刻印版上印刷而成。此票发行数量巨大,印刷粗陋。 据传“中央银行新疆省流通券”背面的维吾尔文,是由当时在重庆的新疆籍国民政府委员麦斯武德翻译并书写。 “中央银行新疆省流通券”是1945年吴忠信主政新疆时,中央银行专为取缔新疆省银行发行的“省币”、统一新疆纸币发行权而印制发行的。5月 25日,吴忠信利用在重庆参加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之便,与国民政府财政部次长鲁白纯商谈,决定俟新疆省预算确定后,自当年8月1日起新疆省银行停止发行纸币,改由中央银行印制发行“新疆省流通券”。

43 (六)、中央政府在新疆发行的纸币

44 中央银行新疆省流通劵


Download ppt "新疆货币 (一)、早期自铸货币 (二)、清政府在新疆发行的货币 (三)、清代地方势力及外来入侵者发行的货币 (四)、民国时期新疆省发行的货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