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我心中的英雄---梅艳芳.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我心中的英雄---梅艳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我心中的英雄---梅艳芳

2 个人档案 中文名:梅艳芳 外文名:Anita Mui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中国香港 出生日期:1963年10月10日
逝世日期:2003年12月30日 职业:歌手,演员 星座:天秤座 身高:169cm 体重:100磅 血型:B型

3 出生环境  梅艳芳,家中两兄一姐,梅艳芳排行最小,性恪倔强并带点反叛。梅艳芳的父亲早逝,其母独力供养四名子女,家境颇为困难,全家仅靠母亲经营破旧的 “锦霞”歌舞团维持生计 。    梅艳芳从未正式拜师学艺,少时四处登台,打下扎实的演艺功底。也许当时年纪小,对于此种表演生涯,她并未感到有何不妥。在那个时代,像她这样具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并不被人们认同,相反,她会唱歌却遭到同学的耻笑,说她是个“歌女”,是个没出息的孩子。 为赚钱养家,她丧失了宝贵的童年,少年时出入最多的地方并非学校,而是大小歌舞厅,有时甚至要在街头献唱。

4 百变歌后  20世纪70年代香港本土音乐开始崛起,至80年代达到辉煌巅峰,梅艳芳正是在粤语歌坛的华丽盛世大红大紫,凭其精湛的歌艺、华丽的服饰、夸张的浓妆和大胆的表演,引领时代潮流,开创了华语流行乐“百变形象”的先河。在梅艳芳出现之前,歌手的表演重在唱功,人们以“听”为主;梅艳芳出现之后,歌手的表演不再限于“听”,而从此多了“看”。可以说,梅艳芳是香港流行乐一个时代的标志之一。

5 百变影后  曾有人用“霞玉芳红”(林青霞、张曼玉、梅艳芳和钟楚红)来形容80年代到90年代初香港电影最具代表的女演员。事实上,梅艳芳是歌手出身,最初演戏只算作副业,然而初出茅庐的一部《缘分》即让她获得金像奖的最佳女配角,极大鼓舞了她闯荡影坛的信心。1988年,一部《胭脂扣》轰动香港,凭借此片,梅艳芳一举拿下了金像奖、金马奖、金龙奖和亚太影展四料影后,确立了她在影坛的地位。当时,梅艳芳在歌坛大红大紫,有着“百变天后”的称号,而在其银色旅途中,同样延续了“百变”的特色,拍戏涉足文艺、动作、喜剧等各类角色,且都拿捏得当,以自己独特的气质天赋,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形象,演技倍受肯定与赞赏。

6 多姿多彩的她 文艺片——囊括三地影后 。代表作 《胭脂扣》 喜剧片——展现喜剧天分 。代表作 《审死官》 《红番区》 《钟无艳》
文艺片——囊括三地影后 。代表作 《胭脂扣》 喜剧片——展现喜剧天分 。代表作 《审死官》 《红番区》 《钟无艳》 动作、武侠片——展现侠女本色 。代表作 《英雄本色III》、《东方三侠》、《新仙鹤神针》、《给爸爸的信》等。

7 主演电影票房情况 第四位 《红番区》 上映时间1995年 主演:成龙 梅艳芳 票房:$56,912,536
第八位 《审死官》 上映时间1992年 主演:周星驰 梅艳芳 票房:$49,884,734 第十六位 《醉拳Ⅱ》上映时间1994年 主演:成龙 梅艳芳 狄龙 票房:$40,971,484 第四十五位 《奇迹》上映时间1989年 主演:成龙 梅艳芳 票房:$34,036,029

8 耀眼的星星

9 人生的辉煌业绩____香港电影金像奖: 1984年《缘分》提名“最佳女配角”(获奖) 1989年《胭脂扣》提名“最佳女主角”(获奖)
1992年《何日君再来》提名“最佳女主角” 1993年《审死官》提名“最佳女主角” 1996年《红番区》提名“最佳女主角” 1998年《半生缘》提名“最佳女配角”(获奖) 2002年《男人四十》提名“最佳女主角” 2004年 香港电影金像奖追颁梅艳芳“演艺光辉永恒大奖”

10 台湾电影金马奖: 1987年《胭脂扣》提名“最佳女主角”(获奖) 1991年《何日君再来》提名“最佳女主角”
 台湾电影金马奖: 1987年《胭脂扣》提名“最佳女主角”(获奖) 1991年《何日君再来》提名“最佳女主角” 2001年《慌心假期》提名“最佳女主角” 2002年《男人四十》提名“最佳女主角”

11 香港金紫荆奖 及其他奖项 1999年《半生缘》提名“最佳女配角”(获奖) 2002年《慌心假期》提名“最佳女主角”
 香港金紫荆奖 及其他奖项 1999年《半生缘》提名“最佳女配角”(获奖) 2002年《慌心假期》提名“最佳女主角” 1989年 获台湾金龙奖最佳女主角《胭脂扣》 1989年 获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胭脂扣》 1991年 提名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何日君再来》 2002年 获中国长春电影节、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男人四十》

12 舞台上的精灵

13 1984年 歌坛上的她 IFPI白金唱片【飞跃舞台】 十大中文金曲——【似水流年】
十大劲歌金曲季选金曲——《飞跃舞台》、《逝去的爱》、《似水流年》、《梦幻的拥抱》、《蔓珠莎华》及《沙龙女郎》 十大劲歌金曲——【似水流年】 最佳唱片封套设计奖——《飞跃舞台》(陈幼坚 / 刘培基) 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缘分》;<提名最佳电影歌曲《似水流年》>

14 1985年 IFPI白金唱片【似水流年】 十大中文金曲——【蔓珠莎华】 十大劲歌金曲季选金曲——《坏女孩》、《迈向新一天》、《孤身走我路》
十大劲歌金曲——【坏女孩】 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奖】 香港商台——【最受欢迎女艺人奖】 香港电台——【演艺十大当红人物】 1985年

15 1986年 IFPI白金唱片【坏女孩】、【妖女】 国际唱片协会【IFPI全年最高销量奖】——【坏女孩】大碟(保持香港地区最高销量八白金记录至今) 十大中文金曲——【爱将】 十大劲歌金曲季选金曲——《冰山大火》、《梦伴》、《将冰山劈开》、《爱将》、《妖女》、《绯闻中的女人》 十大劲歌金曲——【梦伴】、【将冰山劈开】 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奖】 香港商台——【最受欢迎女艺人奖】 香港电台——【演艺十大当红人物】

16 1988年 IFPI白金唱片【百变梅艳芳再展光华演唱会】 十大中文金曲——【Stand By Me】
十大劲歌金曲季选金曲——《不如不见》、《胭脂扣》、《伤心教堂》及《梦里共醉》 十大劲歌金曲——【Stand By Me】、【胭脂扣】 ;【最佳音乐录影带奖】《梦里共醉》 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奖】 香港电台——【演艺十大当红人物】

17 1990——2000 这年在歌迷聚会中宣布退出竞夺音乐奖项,此后梅艳芳所获奖大多是乐坛各类荣誉和致敬奖项。
2000年 第七届香港最佳音乐选——【最佳女歌手】,【最佳歌曲演绎】《床啊!床》,【最佳唱片[大碟]】 2004年——2010年 获得许多的身后荣誉, 如:第五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百大演员奖】 ,新浪“2007粤港十年 网娱盛典”,梅艳芳获【最怀念的明星奖】等等。

18 无人超越的她 1985年百变梅艳芳尽显光华演唱会(15场) 1987年百变梅艳芳再展光华演唱会(28场)
1990年百变梅艳芳夏日耀光华演唱会(30场) 1991年12月梅艳芳告别舞台演唱会(30场) 1994年百变梅艳芳感激歌迷演唱会(复出演唱会) 1995年一个美丽的回响演唱会 (15场) 1995年公益金友好慈善演唱会 1999年4月30-5月6日梅艳芳演唱会1999(7场) 1999年9月9-12日,梅艳芳演唱会1999延续篇(4场) 2001年12月09日Mui Music Show(1场) 2002年3月28-4月6日,梅艳芳极梦幻演唱会(10场) 2003年11月6日-11月11、14、15日,梅艳芳经典金曲演唱会(8场

19 个人专辑 1982:《心债》 1983:《赤色梅艳芳》、《白い花嫁》(日文碟)、《强吻之前》(日文碟) 1984:《飞跃舞台》
1985:《似水流年》、《坏女孩》、《蔓珠莎华》、《梦幻的拥抱》 :《百变梅艳芳尽显光华演唱会》 1986:《妖女》、《蔓珠莎华》(国) 1987:《似火探戈》、《烈焰红唇》 87-88:《百变梅艳芳再展光华演唱会》 1988:《梦里共醉》、《烈焰红唇》(国)、《We'll Be Together Single I 》、    梅艳芳与姐姐梅爱芳 《We'll Be Together Single II》、《醉人情怀 CD Video》 1989:《淑女》、《in brazil》、《夕阳之歌》 1990:《封面女郎》、《夏日恋人》、《百变梅艳芳夏日耀光华演唱会》 1991:《欲望野兽街》、《亲密爱人》(国) 91-92:《Anita Mui Final Concert Live》又名《百变梅艳芳告别舞台演唱会)

20 1993:《情幻一生》、《变》、《皇者之风》、《戏剧人生》
1998:《床前明月光》(国)、《变奏》、《情歌 I》、《情歌 II》 1999:《Larger Than Life》 、《没话说》(国)、《百变梅艳芳演唱会及延续篇》 2000:《I’m so happy》 2001:《众里寻芳45首》 2002:《with》、《梅艳芳极梦幻演唱会》 2003:《梅艳芳经典金曲演唱会》 2004:《梅.忆录》、《永远的梅艳芳》、《来自天堂的声音-梅艳芳》 2005:《芳华绝代:怀念梅艳芳(纪念音乐专辑)》 2008:《Faithfully》 1992:《The Legend of the Pop Queen Part I》 、《The Legend of the Pop Queen Part II》 1993:《情幻一生》、《变》、《皇者之风》、《戏剧人生》 1994:《是这样的》、《小心》(国) 1995:《歌之女》、《一个美丽的回响演唱会》(复出演唱会) 1997:《镜花水月》、《女人花》(国)、《芳踪乍现台北演唱会实录》

21 1993年,梅艳芳为华东水灾赈灾义演来到北京,与谭咏麟一同担纲该次人民大会堂义演的压轴嘉宾,为赈灾尽一己之力,之后更成立自己的《四海一心慈善基金会》。   
美国三藩市订立“梅艳芳日” 《四海一心》的首次筹款活动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盛大的慈善晚宴加上突破性的梅艳芳溜冰演唱会,筹得超过四百万善款,均捐赠多伦多大学徐立之博士作遗传学研究(cystic fibrosis),打破当年多伦多华人社区的最高筹款纪录,成为一时佳话 爱心传播

22 1994年,在香港举行的筹款晚宴及奖券义卖更筹得七百五十万善款,其中二百万捐赠玛丽医院的肌胳系统再造计划,用于办新骨科手术室,院方将其定名为“梅艳芳骨科手术室”。又曾捐赠予华东水灾、香港医学博物馆、东华三院福幼基金、九龙医院、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模拟课室及作国内儿童及福利等用途。也以个人名义捐赠百万元兴建一所“东华三院梅艳芳护老中心”。真正为各地华人社群的医疗、安老、教育、社会福利及研究等各个范畴带来支持和鼓舞,真正体现及光大《四海一心慈善基金》的“四海同心”慈善精神。梅艳芳还曾连续两年(1999,2000)担任“乐施大使”,到穷苦的云南山区普施爱心。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四海一心基金会向灾区捐赠十万善款,延续梅艳芳的善心。

23 HER IMOTION 梅艳芳曾经在新闻体采访时,面对世人而勇敢地表白心声;自己始终暗恋的人就是刘德华!针对梅艳芳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嫁人当嫁刘德华的说法,这曾经让无数的梅迷们倍感期待与唏嘘! 梅艳芳深情地说;我觉得他是个男性的模范,他也是个非常成功的人,我希望我将来的丈夫,或者我的情人会像他一样,哪怕会有他一点点的优点 阿梅也确实是个敢爱敢恨的胸怀坦荡之人

24 很不幸的是上天给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梅艳芳身患子宫颈癌 ,夺走了她的生命。让世界失去了一颗闪耀的星星。 生老病死说不上传奇,可梅艳芳却已是传奇,红颜永不会衰老,留下无尽芳华。这是一个为舞台而存在的女子,舞台是她的生命。她属于那个时代,那个时代也属于她。 梅艳芳虽然去世了,但却留下有情有义的励志演义。她戏外有戏,戏中有戏,她以生命的力量,在戏里戏外都感动着观众。”

25 梅艳芳极富创意和毅力,凭借自己的努力将事业带上高峰,是香港成功的典范
梅艳芳长期致力于香港演艺事业,屡创佳绩,誉满乐坛,并热心参与香港及内地的慈善公益活动,贡献良多。 梅艳芳是个十分出色的艺人,对朋友热诚,对公益事业不遗余力 梅艳芳在有限的时间里尽情发光发热,告诉我们如何才没有白活一场,让我们反思生命的意义。虽然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

26 环境091 —— 吴仕敏 谢谢


Download ppt "我心中的英雄---梅艳芳."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