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臺北融合教育現場教學手冊(下冊) ─第三章自閉症學生的認識與輔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臺北融合教育現場教學手冊(下冊) ─第三章自閉症學生的認識與輔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臺北融合教育現場教學手冊(下冊) ─第三章自閉症學生的認識與輔導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臺北市國中特殊教育輔導小組 廖芳玫

2 大 綱 宣導方式 壹、導 讀 貳、自閉症學生案例分享

3 宣導方式  一、說明確認生、疑似生的意義 二、請任課班上有確認、疑似、懷疑是自閉症學生的老師舉手 三、邀請1~3位老師分享其教學輔導的甘苦 四、請老師填寫作業單一 五、進行導讀與案例分享 六、請老師填寫作業單二

4 作業單一  一、我的學生身分是: 確認疑似 懷疑尚未送鑑定 二、他有以下特質: 1.語言表達困難  2.語言理解困難  3.非語言訊息能力發展遲緩(肢體動作或表情少、不適當或怪異)  4.缺乏社會與情緒的相互性(人際互動少或困難、缺乏情感互相了解與交流)  5.整合社會訊息、溝通及行為的能力較弱  6.固定而有限的行為模式(堅持某件事一定要怎麼做,難以接受變動)  7.狹窄的興趣(固執的只對某個東西或話題有興趣) 三、對於這位學生,我在思考的問題是:

5 作業單二  對於這位學生的問題我現在想到的可嘗試策略是:

6 壹、導 讀  教室裡的自閉症 自閉症的定義 自閉症的特徵 自閉症的類型 自閉症的因應措施與教學策略

7 教室裡的自閉症  在當今的融合教育班級裡泛自閉症候群(Autistic spectrum syndromes, ASD)的學生已經越來越常見。 不理人 冷漠 固執 困惑 易生氣 臉色難看 不服管教 同儕相處困難 中下到資優的認知能力 人際互動的規則與技巧上的理解與運用有顯著困難

8 什麼是重要的 自閉症學生面臨的最大挑戰:學習適應社會生活 教育的重要工作方向:融合教育的趨勢下,讓自 閉症學生能在班級中增加與同儕共同生活與學習 的機會。

9 一、自閉症的定義  依據「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第12條之自閉症,指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溝通、社會互動、行為及興趣表現上有嚴重問題,致在學習及生活適應上有顯著困難者。 前項所定自閉症,其鑑定基準依下列各款規定: (一)顯著社會互動及溝通困難。 (二)表現出固定而有限之行為模式及興趣。

10 二、自閉症的特徵 (一)社會互動及溝通方面 1.語言表達困難 (1)無口語 (2)語言遲緩:單詞、短句
(3)仿說 (4)對感興趣的事物滔滔不絕 2.語言理解困難 較擅長語言表達,理解能力明顯較差。對複雜且抽象的語言有困難,例如:假設、迂迴、幽默、情緒或隱喻性的語言較難以理解。 3.非語言訊息能力發展遲緩 在理解與使用眼神注視、手勢、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溝通方式有相當的困難。 4.缺乏社會與情緒的相互性 語言使用上較難維持與人的對話;在情感方面較難了解他人感受與主動與人分享心情。 5.整合社會、溝通及行為的能力較弱 對各種潛在規則、文字規則(班規、遊戲規則等)、規範及規定的理解有困難。容易出現不符社會情境的情緒反應和互動行為,例如:不停發問、重複話語、不懂輪流、難察覺聽者感受等。 (二)行為方面 1.固定而有限的行為模式 常對特別的、非功能的生活作息或儀式有異常的堅持。 2.狹窄的興趣 興趣方面有明顯窄化及缺乏變化的現象,容易長時間沉迷而不易轉移。

11 三、自閉症的類型 精神疾病統計診斷準則手冊第四版(DSM-IV) 廣泛性發展疾患 一、自閉性疾患 二、Rett氏疾患 三、兒童期崩解性疾患 四、亞斯柏格氏疾患 五、其他未註明之廣泛性發展疾患 (包含不典型自閉症)

12 三、自閉症的類型 精神疾病統計診斷準則手冊第五版(DSM-V)
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不再定義亞型 由於ASD是基於行為所定義的症候群,因此已確定的Rett's disorder將不再歸類於DSM-5之中,而被視為其他的醫學疾病。 註記1.社交溝通2.侷限的興趣及重複性的行為兩大主要特徵的嚴重度(即所需協助的程度,分為三等級)。

13 三、自閉症的類型—嚴重度 自閉症光譜的嚴重程度 社交溝通 侷限的興趣及重複性的行為 程度三 需要非常大量的協助
語言及非語言能力的社交溝通技巧嚴重缺損,嚴重影響社交互動;在起始社交互動方面有困難,對於他人起始的社交互動較少有回應。 過度的專注、固定的儀式或重複性的行為明顯的影響各領域的功能。當儀式或常規被打斷,會顯得非常沮喪。很難打斷固著的情形,即使被打斷了也會很快地的再回復固著的行為。

14 三、自閉症的類型—嚴重度 自閉症光譜的嚴重程度 社交溝通 侷限的興趣及重複性的行為 程度二 需要大量的協助
語言及非語言能力的社交溝通技巧明顯的缺損,即使在支持的環境下也會出現社交互動的缺損;在起始社交互動方面有困難,對於他人起始的社交互動回應較少,或可能出現異常的互動反應。 固定儀式、重複性行為或過度專注的情形明顯,影響不同情境下的功能;當儀式或常規被打斷,會顯得失落或沮喪,很難打斷固著的情形。

15 三、自閉症的類型—嚴重度 自閉症光譜的嚴重程度 社交溝通 侷限的興趣及重複性的行為 程度一 需要協助
在沒有他人協助的情形下,在社交互動上會出現,顯而易見的缺損;在起始社交互動方面有困難,回應他人起始的社交互動時,會出現異常的情形;可能會出現對於社交互動不感興趣的情形。 在一種或多種情境下,固定的儀式、重複性的行為明顯的干擾功能,若要打斷其固著,會出現抗拒的情形。

16 四、自閉症的因應措施與教學策略 1.對於環境與情境理解與掌握的能力較弱 2.面對事務的彈性因應能力不足
生活與 學習困難 1.對於環境與情境理解與掌握的能力較弱 2.面對事務的彈性因應能力不足 3.若環境中的變化無法預期或超出能力、興趣,對他們來說容易引起焦慮情緒,進而衍生出不適當的社會行為。

17 四、自閉症的因應措施與教學策略 1.尊重個別差異與獨特性 2.教師盡量使用簡潔明確且肯定的語句表達要求,必要時重複關鍵字
輔導原則 1.尊重個別差異與獨特性 2.教師盡量使用簡潔明確且肯定的語句表達要求,必要時重複關鍵字 3.事先控制及調整可能引發行為問題的因素 4.進行新事務或即將有改變時,應事先預告相關訊息或採漸進改變策略 5.當行為問題出現時,透過明確指令與提供示範,教導學生適當的替代行為

18 四、自閉症的因應措施與教學策略 1.物理環境結構化 2.適當座位的安排 3.作息時間結構化 4.具體明確的班級規範
5.建立有效且一致性的班級獎懲制度 6.學習策略訓練 7.社會技巧訓練 8.實施社會性故事 9.溝通訓練 10.自我管理訓練 教學策略

19 建議延伸閱讀書目 ◎臺北市教育局出版品 1.東區特教資源中心編印(2003),自閉症教戰手冊—學校如何協助自閉症學生。 2.張正芬校閱,東區特教資源中心編印(2009),亞斯伯格症二十問—教師實用輔導手冊。

20 貳、自閉症學生案例分享—  案例一 亞斯伯格症 大雄
貳、自閉症學生案例分享—  案例一 亞斯伯格症 大雄 重點:用同理、教導、演練和預告,幫助亞斯伯格(自閉症)的孩子建立正向人際關係。 國中七年級 男生 特質 (1)相當有正義感 (2)對於各項規範都會極度的遵守 (3)對於同學違反規定的行為,那怕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無心的過失或是同學間的打鬧玩笑,都要當面向對方提出糾正。 (4)人際關係欠佳 一、案例緣起&背景

21 二、問題概述與分析 「你亂丟空便當盒,我要跟老師講。」 大雄 技安 我沒有 「用丟的就是不對」

22 冬月老師來了 冬月老師

23 三、介入輔導 作法 技巧 1 冬月老師見狀決定先到大雄身邊,邊看著哭泣的大雄邊溫柔的說:「你看起來,心情不太好喔! 標定與 反映情緒 2
「心情不好的時候,難免都會哭,老師知道。」 同理技巧 3 老師現在要先把班上的事情處理一下,請你先到老師辦公室的座位去等我,待會兒你心情平穩了,老師會聽你說發生了什麼事情。」 協助離開現場與預告 4 「技安,你不用緊張,老師只是想知道剛剛發生了什麼事情。」冬月老師溫和地說 安撫 詢問 三、介入輔導

24 三、介入輔導 作法 技巧 5 跟全班宣布說,大家先繼續午休,但是今天放學後留下來10分鐘 提供冷靜時間 6
「那你願意和老師說說剛剛的情形嗎?如果還要休息一下才好說,要直接讓老師知道喔! 提供選擇 7 然後呢? 開放式問句 8 像這次的例子,如果技安沒有馬上撿起來,你可以怎麼說? 實際演練 三、介入輔導

25 作法 技巧 9 嗯,不錯,你有把對方該做的事情說出來,但是語氣可以更溫和堅定,像老師這樣說:『技安,請把你弄掉在旁邊的便當盒撿回回收籃。』大雄你再試試看。」 先增強優點再示範演練 10 旁邊的同學一直說你亂丟垃圾,你會有什麼感覺和情緒呢? 舉例 協助同理 11 技安和大雄就在冬月老師的說明和協調之下,在辦公室互相道了歉 公開表揚私下責備處分 三、介入輔導

26 作法 技巧 12 冬月老師在全班面前宣布說:「今天中午的事情,兩位同學在處理的過程中都有不妥當的地方,但是他們都能在情緒平穩之後,向對方表達了歉意。在發現自己做錯事情之後,能夠誠心地向對方道歉是需要很大勇氣的,這是很值得各位同學學習的地方 強調優點 13 老師在這邊要規定一件事情,就是『如果有班上同學互相衝突,而有情緒的時候,請同學記得,為了避免情緒衝動造成的遺憾和關係破裂,可以選擇離開現場。』 提供全班適用的班規 三、介入輔導

27 四、綜合說明 1.對於社會情境判讀的誤解 2.對於挫折情緒的容受度較差 3.對於規範要求的固著僵化反應 4.對於預期外的事件感到無所適從
(一)引起同儕間衝突的常見原因 四、綜合說明 1.對於社會情境判讀的誤解 2.對於挫折情緒的容受度較差 3.對於規範要求的固著僵化反應 4.對於預期外的事件感到無所適從

28 四、綜合說明 (二)問題常用的做法 環境預防 1 (1)班級宣導 (2)班級規範的明確化 (3)教師示範如何與個案應對相處 認知/行為教導
(1)教導個案離開現場冷靜 (2)系統性的教導情緒處理技巧 (3)系統性的教導社會人際技巧 3 3.適當獎懲 (1)增強個案在校期間的「適當情緒表現」或「執行好的應對策略」 (2)與同儕使用同樣的班規標準(但兌換條件和項目可以個別化)

29 貳、自閉症學生案例分享— 案例二 亞斯伯格(自閉症)大毛
一、案例緣起&背景 重點:以事先約定、訂立班規和同理情緒處理學生頂嘴的問題 國中七年級 男生 特質 (1)數理方面的天份 (2)但很不懂得應對進退的分寸,很會頂嘴。

30 二、問題概述與分析 大毛自己帶了籃球來學校,因為他早上遲到,江老師還沒有發現。開始上英文課後,大毛居然和另一個人偷偷踢了起來,搞的大家上課不專心。老師罵了大毛,他沒頂嘴,只是笑嘻嘻的把球放回袋子裏;老師不放心,又說要沒收大毛的球,大毛就受不了了,站起來跟老師互罵。

31 三、介入輔導 作法 技巧 1 江老師與王老師中午一起找了大毛。 「早上英文課你好像跟老師不太愉快,你要不要自己說說看怎麼了?」【註1】
【註1】:給違抗性較強的學生可以為自己發言的機會,通常可以降低一點防衛。 三、介入輔導

32 三、介入輔導 2 大毛:「要送學務處就送啊!怕他喔?!」 江老師:「我關心的是發生什麼事情了。」堅定地回應他。【註2】。
【註2】:對於學生的防 衛,不要輕易動氣,接 納他還在焦慮的情緒。 溫和堅定的表達老師的 關心,可以給他很大的 安全感。 三、介入輔導

33 三、介入輔導 作法 技巧 3 「英文老師要拿走你的球,讓你有點害怕了,是不是?」【註3】江老師探詢著問。
「你想說只是上課無聊,開開玩笑,沒想到後果這麼嚴重,你也嚇到了!」【註3】王老師接著。 【註3】:當學生情緒煩燥不安時,有時師長適度表達了解他的感受,可以稍微平撫他的不安,讓師生的溝通變得 較容易一些。 三、介入輔導

34 三、介入輔導 4 「大毛,老師的第一個命令,你有遵守,我很安慰。你真的進步了!」【註4】江老師接話。大毛表情放鬆了一些
【註4】:老師應該要注意特殊學生小部分的進步或好表現,並慷慨的給予肯定。對特殊學生來說,有表現任何相對好的行為,即便沒有完全達到一般規定的標 準,都已經是他們試圖 努力過的証明。 三、介入輔導

35 作法 技巧 7 江老師繼續解釋著: 「籃球雖然不是學生手冊列舉的違禁品,但是你們上課時打球可以跟學校借,所以不是必需品,更不是老師指名要帶的上課學用品,還是請先跟我報准。這次我不怪你,可是下不為例。【註5】」 【註5】:提醒學生已經宣佈過的規定、或已經講好的約定。此舉一來有複習的效果,二來通常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自己也要負一些責任,因為老師已經先跟他講好了。 三、介入輔導

36 三、介入輔導 8 你看!現在英文老師這麼氣,籃球可能會被扣留更久,這樣不是更不好?!」江老師說之以理。「對呀!小事不忍,麻煩更大【註6】。
【註6】:再次運用實際例子和學生討論不遵守規範的後果其實對自己不利。有時學生表面上嘴硬說不在乎,但只要他們還願意跟老師討論下去,就表示他們還是有配合的意願。 三、介入輔導

37 (二)問題常見的原因 引發特殊學生違抗問題的常見學習因素可能有:團體規則不夠明確、獎懲制度欠缺或執行不一致、師長被學生不禮貌的言語激怒而斥責學生、師長在公眾場合指責學生的錯誤、他人表現出嘲弄或不信任學生的態度、其他調皮學生鼓譟變相鼓勵特殊學生帶頭、家長或師長期待過高或者要求過於繁瑣、學生已有一再被處罰的經驗而心生怨懟、以及長期被指責或學習失敗的挫折感等。 四、綜合說明

38 四、綜合說明 (二)問題常用的做法 環境預防 1 (1)儘早教導全班性的班級規範。
(2)表明正向期待的行為,清楚的讓學生知道老師希望他怎麼做、而非只一味禁止。 (3)適度提醒學生該做的事情。 (4)教師積極聆聽學生所說的話,經營接納的關係。 (5)如果真的被學生激怒時,老師可以先暫停、或轉移注意處理其他事情,讓雙方都冷靜一下。 (6)及早診斷出是否有共病學習障礙問題,運用適當的教材及教學法,建立他學習上的成就感。 (7)請兒童心智科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接受藥物或心理治療。 四、綜合說明

39 (二)問題常用的做法 四、綜合說明 認知/ 行為教導 2 (1)安排「社會技巧課程」,教導他表達意見、表達情緒、處理衝突情境的技巧。
(2)教導學生全面的理解問題,而非只囿限在他有沒有聽老師的話。和學生們溝通規範的意義,討論做到這件事情對自己、對他人有什麼好處或壞處,讓他有機會關注到他人的想法,進而提升自主遵守常規的動機。

40 (二)問題常用的做法 四、綜合說明 3.適當獎懲 3 (1)配合班規宣導,建立班級一致性的獎懲規則。
(2)小組團體後效制。以小組為單位計點加分,運用同儕的力量帶動特殊學生遵守規範。 (3)與特教老師討論是否要調整某些要求。


Download ppt "臺北融合教育現場教學手冊(下冊) ─第三章自閉症學生的認識與輔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