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学前心理学》 项目二 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 主讲人:张 华
2
主要任务 学前儿童年龄特征和发展趋势 认知0-1岁学前儿童年龄特征 认知1-3岁学前儿童年龄特征 认知3-6岁学前儿童年龄特征 一 二 三
四
3
任务二 0-1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初生到满月 半岁到一岁 满月到半岁
4
一、0-1个月(新生儿期) (一)何谓新生儿? 指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到足28天的活产婴儿。 (二)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皮肤:粉红色
骨骼:软弱 头发:分条清楚 呼吸:每分钟40-50次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呼吸频率随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而异.成人平静时的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16-18次;儿童约为每分钟20次;一般女性比男性快1-2次
5
(三)新生儿的一般行为 睡觉 易怒 缺乏活动的能力 微笑 超敏感性
6
(四)新生儿的兴趣 寻求舒适感 被抱起来四处走 看 吸吮
7
胎内、胎外环境有什么区别? 新生儿如何适应新的生活? 想一想
8
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胎内:266天里,营养、呼吸、排泄等都有母体代劳;身体接触的是温暖的羊水,很少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
出生后:必须自己吃奶 必须自己消化和排泄 需要独立的进行呼吸 湿润的羊水被干燥的空气所代替 温度不再是恒定而温暖的; 黑暗与安静也被打破; 各种声、光、形、色刺激纷纷袭来…… 新生儿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斗争! 如何来适应新的生活呢?
9
(六)新生儿无条件反射 1.概念:无条件反射又称先天条件反射或原始反射,是婴儿与生具有的,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对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的一种特定的反映方式。 无条件反射是遗传得来、不学而能对刺激作出的应答。 如:当新生儿看到妈妈的奶头时,他们的嘴会做出吸吮动作并有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的吸吮反射。
10
2.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类型 具有明显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有: (1)无条件防御反射:
眨眼反射。物体或气流刺激睫毛、眼皮或眼角时,新生儿会做出眨眼动作。这是一种防御本能,可以保护眼睛。 (2)无条件食物反射: 觅食反射:如果你用手指轻触其面颊,新生儿会把头转向手指并把口张开。 吸吮反射 :奶瓶、手指或其他物体碰到其嘴唇,新生儿立即做出吃奶的动作。这是一种食物性无条件反射,即吃奶的本能。 (3)无条件定向反射: 当新意刺激出现时,儿童会自动把头朝向它,或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
11
无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 (1)抓握反射:用手指或笔杆等物体按压其掌心,新生儿会用手指紧握笔杆不放,甚至可以使自己的身体悬挂起来。
(2)行走反射:扶着其两肋,把新生儿的脚放在平面上,会做出迈步动作,两腿协调地交替走路。 (3)游泳反射:让其俯卧在床上,托住肚子,新生儿会抬头、伸腿,做出游泳姿势。如果俯伏在水里,新生儿会本能地抬起头,同时做出协调的游泳动作。
12
(4)摩罗反射:指当新生儿遇到突然刺激引起的全身性动作。摩罗反射的具体表现当新生儿忽然失去支持或是受到高声、疼痛等刺激时,表现出头朝后扬,背稍微有些弓形,经常伴有身体的扭动和双臂立即向两边伸展。然后再慢慢向胸前合拢,像拥抱姿势,同时发出哭声。 (5)巴宾斯基反射:用手指由新生儿脚跟部轻轻向前划足掌外侧,新生儿的表现是拇趾背屈,其余四趾呈扇形张开。
13
巴宾斯基反射:叩击他的足底时,他的足底屈曲,脚趾收紧。
14
抓握反射: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将它紧紧握住
15
游泳反射:让婴儿俯在水里,他会本能的抬起头,作出游泳动作。
16
觅食反射:如果你用手指轻触其面颊,新生儿会把头转向手指并把口张开。
17
行走反射:当婴儿被竖着抱起,把他的脚放在平面上时,他会做出迈步的动作 。
18
想一想 如何看待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带有先天的本能性,其种类十分有限,且非常固定,只有在某种特定的刺激和特定的情况下才能引起特定的反应,因而局限性很大。但是无条件反射对维持生命、适应新环境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它可以成为儿童最初学习的基础,是形成条件反射的自然前提。
19
(六)条件反射的出现和心理的发展 1.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习得性反射。经过无条件反射与某些无关刺激的多次结合,形成新的神经联系,产生了条件反射。 例:如果妈妈在每次喂奶前,先用手轻轻抚摸孩子的前额,那么,以后只要妈妈抱起孩子轻轻抚摸孩子的前额,孩子就会做出吸吮动作并分泌唾液,这时的反射则属于条件反射了。
20
以语词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人所特有。
2.条件反射分类 第二信号系统 以语词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人所特有。 第一信号系统 以具体事物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 梅 子 20
21
判断下列现象是属于无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还是第二信号系统?
1.孩子打针时哭。 2.孩子打针前看到针就哭。 3. 孩子听到“打针”这个词就哭。 4.梅子放在嘴里会流口水这是无条件反射。 5.吃过梅子的人,只要看到梅子也会流口水,“望梅止渴”,这是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6.掌握了语言的人,在听到“梅子”一词时,也会流口水,“谈梅生津”这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22
3.条件反射特点 4.条件反射的时间 5.条件反射的意义
第一,形成的速度慢,要求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根据研究材料,在某些情况下需要100次以上的结合。 第二,形成以后,不很稳定,如不继续练习,就容易消失。 新生儿明显的条件反射的产生,根据研究材料,是在儿童出生后两周左右。儿童最初的条件反射常常是由母亲的喂奶姿势所引起的,在这种条件反射形成以后,每当母亲把他抱在怀里的时候,他就积极去寻找母乳,于是母亲高兴地说:小东西“知道”要吃奶了 。 按照心理的科学意义来说,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根据这种理解,条件反射的产生是新生儿心理发生的标志,标志着作为个体的人的心理、意识的最原始的形态。
23
二、满月到半岁(婴儿早期) (一)听觉和视觉开始发展。眼睛更加灵活;视线追随物体;主动寻找视听对象如成人或玩具,2~3个月后,对声音反应积极,半岁内认识世界主要靠视觉和听觉。 (二)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加。
24
(三)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1.动作混乱 阶段 2.无意抚摸阶段 3、无意抓握阶段 4、手眼不协调的抓握 5、手眼协调的抓握
出生头两天,除了一些本能动作外,儿童的动作往往是混乱的。两只眼睛的动作有时也不协调,一眼向左,一眼向右。手的动作也是没有条理的,只是胡乱摆动。 2-3个月,当手偶然碰到被子或别的东西时,他会去抚摸物体。这时手的动作特点是,只会沿着物体的边缘移动,或者用手拍拍被子或其他物体、但不会抓握物体。这时的抚摸动作时没有任何目标,没有方向性的,是无意动作。 3-4个月左右的孩子,如果有人把东西放到他手掌上,他会去抓握。他有时甚至会把手里的玩具摇的发出响声,这是手的无意地挥动,使手里的玩具随着手的动作而发出声音。 在手眼协调动作接近发生之前,婴儿看见挂在他眼前的东西,会伸手去抓,但是他的手总是在物体周围打转,不能准确达到目标。 4-5个月以后,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
25
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对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它是用手的动作去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把儿童的手称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
手眼协调的抓握 ①能够按照视线去抓住所看见的东西。 ②动作有了简单的目的方向,并且能够做出一些虽然简单,但是有效果的动作,例如把东西拉过来,推开它,把奶瓶的奶嘴送到自己的嘴里等等。 ③动作虽然有目标,但还伴随着许多不相干的动作。例如,去拿皮球的时候,不仅动手,还动起脚来。 ④当手里拿着一样东西时,如果见到另一样东西,就会把手里的东西丢掉,去拿别的东西。如果右手拿着东西,也不会用左手去拿。 ⑤坐起来的姿势有助于手眼动作的发展。因为坐起来的姿势使视线容易落在自己的手上,使手的活动范围和视线的范围重合。 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对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它是用手的动作去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把儿童的手称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
26
(四)开始认生 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 认生是儿童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他一方面明显地表现了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即能够区分熟人和陌生人,能够清楚地记得不同的人脸;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儿童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上的重大变化,他出现了对亲人的依恋和对熟悉程度不同的人的不同态度。
27
三、半岁到周岁(婴儿晚期) (一)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半岁以后,儿童的明显变化时动作比以前灵活了,表现在身体活动的范围比以前扩大,双手可以模仿多种动作,还逐渐出现语言的萌芽,亲子依恋关系也益加巩固。 (一)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1、儿童动作的发展规律 (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动作。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散性的。比如,满月前儿童受到痛刺激后,边哭喊边全身乱动。
28
三、半岁到周岁(婴儿晚期) (一)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半岁以后,儿童的明显变化时动作比以前灵活了,表现在身体活动的范围比以前扩大,双手可以模仿多种动作,还逐渐出现语言的萌芽,亲子依恋关系也益加巩固。 (一)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1、儿童动作的发展规律
29
1、儿童动作的发展规律 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散性的。比如,满月前儿童受到痛刺激后,边哭喊边全身乱动。 儿童最先学会抬头,然后俯撑、翻身、坐和爬,最后学会站和走。这种发展趋势可称为“首尾规律”。 儿童最早出现的是头的动作和躯干的动作,然后是双臂和腿部的有规律的动作,最后才是手的精细动作。这种发展趋势可称为“远近规律”,即靠近头部和躯体的部分先发展,然后是远离身体中心部位动作的发展。 从四肢的动作来看,先是学会臂和腿的动作,即活动幅度较大的所谓“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手和脚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精细动作”。这种发展趋势可以成为“大小规律”。 儿童动作发展的方向是越来越多地受心理、意识支配,动作发展的规律也服从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从无意向有意发展的趋势。
31
2、坐、爬、站、走的发展 遵从动作发展的上述规律,儿童全身动作发展的顺序是:在半岁前学会了抬头和翻身,开始学习独自坐。但是6个月前孩子坐着的时候躯干向前倾,还坐不稳。6-7个月左右,孩子能够独坐自如。坐和爬的动作时交叉发展的。到10个月以后,孩子开始学习扶着站,也开始在成人帮助下迈步。 可以说,坐、爬、站、走,这些动作都是在6-12个月这个阶段学习的。
32
3-4个月的孩子在抓东西的时候,大拇指和其他四指的动作处于相同方向,一起大把抓。
(二)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1.五指分工动作的发展 3-4个月的孩子在抓东西的时候,大拇指和其他四指的动作处于相同方向,一起大把抓。 以后,和手眼协调动作发生的同时,大拇指的动作和其他四指逐渐分开。婴儿渐渐把大拇指放在物体的一边,其他四指放在另一边。这就是形成了所谓“五指分工”动作。 7个月左右,孩子在拿东西的时候,五指分工动作已经逐渐灵活。这样,不仅能够把东西抓的比较紧,而且可以按照物体的不同形状、大小或位置,变换手的姿势,这也是初步掌握了人类拿东西的典型动作。
33
这时期婴儿的手已不是无意乱动,而是开始针对物体来活动。把东西搬来搬去,拨来拨去,敲打,摇晃。 4.重复连锁动作
2.双手配合 半岁以后,孩子开始用两只手配合拿东西,能够把一只手拿着的东西放在另一只手里。 3.摆弄物体 这时期婴儿的手已不是无意乱动,而是开始针对物体来活动。把东西搬来搬去,拨来拨去,敲打,摇晃。 4.重复连锁动作 婴儿最喜欢用物体做重复的动作。例如,有一个7个月的孩子伸手去拿小盒子的盖子把它盖上,又去拿,又盖上。如此反复,连续24次。另一个孩子反复把一个小玩具杯子放在一个圆盒子里,又拿出来,持续15分钟。
34
五指分工的发展
35
(三)言语开始萌芽 开始发出各种声音,7个月会用不同声音招呼人;9~10月,能听懂一些词并做动作;近1岁时喜欢咿呀不停,会说极少的词,可教孩子有意发声。
36
(四)依恋关系发展 6月前分离易,近1岁分离困难,会出现离焦虑,会长时间哭闹,情绪不安。
37
作 业 1、简述新生儿时期及其特点? 2、为什么说新生儿时期是个体心理的发生期?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