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高三第一轮总复习 专题12 基本营养物质 高分子化合物 第1讲 基本营养物质 2017年3月19日星期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高三第一轮总复习 专题12 基本营养物质 高分子化合物 第1讲 基本营养物质 2017年3月19日星期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三第一轮总复习 专题12 基本营养物质 高分子化合物 第1讲 基本营养物质 2017年3月19日星期日

2 考点一、油 脂 1. 什么是油脂? 一般说,呈固态的叫脂肪,呈液态的叫油,统称油脂。

3 2. 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①油脂的组成: R1、R2、R3相同为单(同酸)甘油酯; R1、R2、R3 不同为混(异酸)甘油酯
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或油酸等跟甘油生成的酯。 C、H、O ②油脂的结构 R1-C-O-CH2 O R1-C-O-CH R1、R2、R3相同为单(同酸)甘油酯; R1、R2、R3 不同为混(异酸)甘油酯

4 3. 油脂的分类 a. 按常温下的状态分类: 油 (常温下呈液态,如植物油脂) 油脂 脂肪 (常温下呈固态,如动物油脂)
b.按油脂分子中烃基是否相同进行分类: 单甘油酯 (同酸甘油酯) —— (R1 R2 R3 相同) 油脂 混甘油酯 (异酸甘油酯) —— (R1 R2 R3 不同)

5 思考: 1. 油脂与矿物油是否为同类物质? 2. 天然油脂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天然油脂是未进行分离提纯的油脂,都是由不同的甘油酯分子和其他杂质组成的混合物。 3.单甘油酯是纯净物,混甘油酯是混合物,对吗? 是否纯净物不是取决于R 是否相同,而是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相同。同种单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或同种混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都是纯净物。反之是混合物。 4. 家里做汤放的油为什么浮在水面?衣服上的油渍为什么用水洗不掉,而用汽油可洗干净?

6 4. 油脂的物理性质 (1)密度比水的密度小,0.9~0.95g/cm3 (2)有明显的油腻感 (3)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有明显的油腻感  (3)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  (5)饱和链烃基含量高的油脂熔点较高,常温时呈固态,固态油脂常称为脂肪;不饱和烃基含量高的油脂熔点通常较低,常温时呈液态,液态的油脂常称为油。

7 油脂与矿物油的比较 油脂 矿物油 物 质 组 成 油 举例 脂肪 性 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多种烃(石油及其分馏产品 鉴 别 羊油、猪油
含饱和烃基多 含不饱和烃基多 羊油、猪油 花生油、芝麻油 汽油、煤油 固态或半固态 液态 具有烃的性质,不能水解 具有酯的性质,能水解,并兼有烯烃的性质。 加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红色变浅。 加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无变化。

8 思考并回答: 1.油脂既然属于酯类,应具有什么性质?人摄入油脂是怎样被吸收的? 2. 当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时,油脂还应当具有什么性质?
3. 若想将油变为脂肪仍作食物,应与什么物质通过什么反应得到?

9 3. 化学性质: 水解、加成、氧化 (1) 水解反应:(酸或碱或酶催化) (2) 油脂的氢化: (3) 油脂的酸败:

10 1. 油脂的水解 (1) 在脂肪酶存在(或酸性条件下)水解 C17H35COOCH + 3H2O C17H35COOCH2
CH2OH CHOH 3C17H35COOH + 脂肪酶 请写出用分子结构通式表示的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水解反应有何应用? 工业上用油脂水解来制造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油脂在人体中(在酶作用下)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被肠壁吸收,作为人体的营养;

11 皂化反应 (2) 碱性条件下水解 2.油脂的水解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C17H35COOCH2
(2) 碱性条件下水解 2.油脂的水解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 3NaOH CH2OH CHOH 3C17H35COONa + 硬脂酸钠(肥皂) 皂化反应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12 肥皂的制取原理 油脂 肥皂、甘油、水等的混和液 分层 下层:甘油、食盐水等 上层:肥皂液 成品肥皂 皂化 盐析 NaOH溶液 加入细食盐
用蒸汽加热 油脂 肥皂、甘油、水等的混和液 加入细食盐 加热、搅拌 分层 皂化 盐析 加填充剂(松香、硅酸钠等) 压滤、干燥成型 下层:甘油、食盐水等 上层:肥皂液 成品肥皂

13 3.肥皂的去污原理 亲水基——肥皂结构中-COONa 或-COO-是极性基团,极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 憎水基——肥皂结构中的烃基-R,不溶于,但极易溶于有机溶剂,具有亲油性质; 肥皂的去污过程

14 2.油脂的氢化 (油脂的硬化) 硬化油用于制肥皂、人造奶油等。 C17H33COOCH2 C17H33COOCH + 3H2
催 化 剂 加热、加压 C17H33COOCH2 C17H33COOCH + 3H2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油酸甘油酯(油) 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硬化油用于制肥皂、人造奶油等。

15 B D 对位专练 1.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A.加酸性KMnO4溶液,振荡 B.加NaOH溶液,煮沸
C.加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 D.加溴水,振荡 D 2.要证明硬脂酸具有酸性,可采取的正确实验是   A.把硬脂酸溶于汽油,加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B.把纯碱加入硬脂酸并微热,发生泡沫   C.把硬脂酸加热熔化,加入金属钠,产生气泡   D.把稀烧碱溶液加入硬脂酸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微热.红色变浅或消失

16 考点二、糖类及几种重要的糖

17 1.糖类: 糖类 单糖: 低聚糖: 多糖: (碳水化合物) Cn(H2O)m
从结构上看,糖类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葡萄糖 果糖 半乳糖 不能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 单糖: 蔗糖 麦芽糖 乳糖 纤维二糖 糖类 低聚糖: 能水解生成2-20个以下单糖的糖类 能水解生成几百~几千甚至更多个单糖的糖 多糖: 淀粉 纤维素

18 单糖 丙糖 丁糖 戊糖 己糖 醛糖 如:甘油醛、 酮糖 如:果糖等 按分子中碳 原子多少分 核糖 脱氧核糖 葡萄糖 果糖 半乳糖
按与羰基连接 的原子或原子 团不同分 醛糖 如:甘油醛、 葡萄糖等 酮糖 如:果糖等

19 2. 葡萄糖 分子式:C6H12O6 结构简式: CH2OH-CHOH- CHOH- CHOH- CHOH- CHO
2. 葡萄糖 分子式:C6H12O6 结构简式: CH2OH-CHOH- CHOH- CHOH- CHOH- CHO 或CH2OH-(CHOH)4- CHO 交流与讨论: 1. 哪些实验事实能证明葡萄糖分子链状结构特点? 2. 已知葡萄糖分子存在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的互变, 请写出葡萄糖的六元环状结构式。

20 葡萄糖 果糖 葡萄糖与果糖的比较 单 糖 C6H12O6(同分异构体) 淀粉水解 分子式 结构特点 存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单 糖 葡萄糖 果糖 分子式 结构特点 存在 自然界分布最广,葡萄及甜味水果中 水果、蜂蜜 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溶于水 化学性质 用途 制药、制糖果、制镜 食物 制法 C6H12O6(同分异构体) 多羟基酮(己酮糖) 多羟基醛(己醛糖) 羟基性质:酯化反应 醛基性质:还原性[新制Cu(OH)2悬浊 液、银镜反应等]、氧化性 生理氧化 淀粉水解

21 写出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1. 银镜反应 CH2OH-(CHOH)4- CHO +2Ag(NH3)2OH
CH2OH-(CHOH)4- COONH4 +2Ag↓+3NH3+ H2O 2. 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CH2OH-(CHOH)4- CHO +2Cu(OH)2 CH2OH-(CHOH)4- COOH+Cu2O↓+2 H2O 3. 加氢还原反应 CH2OH-(CHOH)4- CHO +H2 CH2OH(CHOH)4CH2OH C6H12O6(s) + 6O2(g) CO2 (g)+ 6H2O (l) ∆ H =-2804kJ · mol -1

22 2. 二糖 二糖 蔗糖 麦芽糖 蔗糖与麦芽糖的比较 C12H22O11 (同分异构体) 无醛基,非还原糖 有醛基,还原糖
2. 二糖 蔗糖与麦芽糖的比较 二糖 蔗糖 麦芽糖 分子式 物理性质 存 在 组成与结构 化学性质 用 途 食物 C12H22O11 (同分异构体) 白色晶体,溶于水, 不及蔗糖甜 无色晶体,溶于水 甘蔗(11%~14%) 甜菜(14%~26%) 麦芽、薯类 无醛基,非还原糖 有醛基,还原糖 水解反应(水解一分子) 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各一分子 生成两分子葡萄糖 本身可发生银镜反应 本身不发生银镜反应,水解后可进行

23 如何鉴别分别溶有麦芽糖和蔗糖的两瓶无色溶液?
请写出蔗糖与麦芽糖水解反应方程式 C12H22O11 + H2O 催化剂 C6H12O C6H12O6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催化剂 2C6H12O6 C12H22O11 + H2O (葡萄糖) 麦芽糖 如何鉴别分别溶有麦芽糖和蔗糖的两瓶无色溶液?

24 对位专练 1. 糖类是: A.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物 B. 符合通式Cn(H2O)m的化合物 C. 有甜味的物质 D.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2. 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原因是: A. 在糖类结构中最简单 B. 在糖类中所含碳原子数最少 C. 分子中含有一个醛基 D. 不能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

25 对位专练 3.某有机物A分子式为CxHyOz,15gA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9gH2O。 (1)求该有机物的最简式 ; (2)若A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且有还原性,则结构简式是 ; (3)若A和Na2CO3混合,有气体放出,和醇发生酯化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是 ;(4)若A是易挥发有水果香味的液体,能发生水解反应,则其结构简式是 ; (5)若A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具有多元醇和醛的性质,则其结构简式是 ; CH2O HCHO CH3COOH HCOOCH3 CH2OH(CHOH)4CHO

26 对位专练 AF 4.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 蔗糖 B. 葡萄糖 C. 麦芽糖 D. 甲酸钠 E. 二甲酸乙二酯 F. 乙酸乙酯

27 3. 淀粉、纤维素 淀粉 纤维素 通 式 结 构 n值由几百~几千 几千个葡萄糖单元 葡萄糖单元 相对分子质量
3. 淀粉、纤维素 淀粉 纤维素 通 式 (C6H10O5)n (C6H10O5)n n值由几百~几千 几千个葡萄糖单元 葡萄糖单元 结 构 相对分子质量 十几万→几十万 几十万→几百万 1. 不是同分异构体 不是同系物 3. 均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相互关系 白色无气味无味道 白色无气味无味道 不溶于冷水,热水糊化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 一般有机溶剂 物理性质

28 淀粉、纤维素的化学性质比较 结构特征 化学性质 用途 淀 粉 纤 维 素 无醛基 每个单元中有三个羟基 食用 制葡萄糖和酒精 制硝酸纤维
1.遇碘单质呈蓝色 2.能水解成葡萄糖 制硝酸纤维 醋酸纤维 粘胶纤维 造纸 1.能水解成葡萄糖(比淀粉难) 2.酯化反应 无醛基 每个单元中有三个羟基

29 各种糖类对比 种类 代表物及分子式 分子结构特征 重要性质 单糖 葡萄糖 果糖 二糖 蔗糖 麦芽糖 多糖 淀粉 纤维素 多羟基、醛基
氧化、还原、酯化 无醛基 水解 醛基 氧化、还原、水解 无醛基 水解、遇碘变蓝 羟基、无醛基 水解、酯化

30 关于淀粉的水解反应有关实验问题 (C6H10O5)n + nH2O n C6H12O6 中和硫酸 (2)如何证明淀粉 没有水解 部分水解
淀粉酶或稀硫酸 催化剂 (C6H10O5)n + nH2O n 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1) 水解完毕后为什么要加氢氧化钠? 中和硫酸 (2)如何证明淀粉 没有水解 不发生银镜反应 部分水解 遇碘水变蓝 银镜反应 完全水解 遇碘水不变色 银镜反应

31 检验淀粉水解程度的操作步骤: 淀粉液 水解液 (3)证明水解液有无淀粉时,常不用中和液为什么? 碘水 H2SO4 加热 过量NaOH
淀粉液 水解液 过量NaOH 新制Cu(OH)2悬浊液 加热 (3)证明水解液有无淀粉时,常不用中和液为什么?

32 1、在许多有机反应中要用到硫酸,有的是稀硫酸、有的是浓硫酸,二者的作用是否相同?有何规律?
催化剂、吸水剂 有水生成 酯化、硝化、醇去水 稀硫酸 催化剂 有水反应 酯的水解、非单糖的水解

33 纤维素的酯化反应 + + n (C6H7O2) OH n 3n HNO3 (C6H7O2) O—NO2 3nH2O
浓硫酸 3nH2O 纤维素硝酸酯或纤维素三硝酸酯(硝酸纤维)

34 纤维素的应用 (1) 棉麻纤维大量用于纺织工业; (2) 造纸; (3) 纤维素硝酸酯(俗名硝酸纤维)
a. 酯化完全,含氮量高的叫火棉,制造无烟炸药,枪弹的 发射药; b. 含氮量低的叫胶棉,制造赛璐珞(一种塑料)和油漆; (4) 纤维素乙酸酯(俗名醋酸纤维) 制造胶片的片基和纺织工业原料 (5) 黏胶纤维分为:人造丝和人造棉,可供纺织之用。 (6) 食物中的纤维又叫第七营养素,消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35 糖类之间的转化

36 C D 对位专练 1. 对于淀粉和纤维素两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 二者都能水解,但水解的最终产物不同
B. 二者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互 为同分异构体 C. 它们都是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 都可用(C6H10O5)n 表示,但淀粉能发生银镜反应, 纤维素不能 C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酯类的是  A.火棉  B.胶棉  C.醋酸纤维   D.粘胶纤维 D

37 对位专练 3.某同学称取9g淀粉溶于水,测定淀粉的水解百分率,其程序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各步所加的试剂为:
淀粉溶液 混合溶液 混合溶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各步所加的试剂为: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只加A溶液而不加B溶液是否可以呢?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析出2.16g单质沉淀时,淀粉的水解率为: _________________。 溶液显蓝色 +D +A溶液 +B溶液 析出单质固体 +C 20%H2SO4溶液 NaOH溶液 银氨溶液 不可以,因为水解溶液是酸性溶液,如不加碱溶液中和,则不能发银镜反应。 18%

38 (错) (错) 对位专练 注意:淀粉的检验要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
4.某同学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评价四种方案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方案甲:淀粉液 水解液 溶液变蓝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H2SO4 加热 NaOH I2水 (错) 方案乙:淀粉液 水解液 溶液不变蓝 结论:淀粉完全水解 H2SO4 加热 NaOH I2水 (错) 注意:淀粉的检验要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

39 (错) (对) 注意:醛基的检验要在碱性条件下 方案丙:淀粉液 水解液 无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H2SO4 银氨溶液 加热 方案丙:淀粉液 水解液 无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错) H2SO4 NaOH 银氨溶液 加热 方案丁:淀粉液 水解液 中和液 银镜 结论:淀粉已经水解 (对) 注意:醛基的检验要在碱性条件下

40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氨基酸 蛋白质

41 高考要求: 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2 考点三、氨基酸 蛋白质 1. 氨基酸 1、几种常见的氨基酸: (1) 甘氨酸(α-氨基乙酸) (2) 丙氨酸(α-氨基丙酸)
考点三、氨基酸 蛋白质 1. 氨基酸 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叫氨基酸。 1、几种常见的氨基酸: (1) 甘氨酸(α-氨基乙酸) CH2—COOH NH2 (2) 丙氨酸(α-氨基丙酸) CH3—CH—COOH NH2

43 (3) 谷氨酸 (α-氨基戊二酸) (4) 苯丙氨酸 (α-氨基-β-苯基丙酸) HOOC—(CH2)2—CH—COOH NH2
20种常见氨基酸

44 (2)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 ① 结构 酸性 R—CH—COOH NH2 碱性 与酸反应 ② 性质 与碱反应

45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两性 酸性 碱性 CH2-COO-+ H2O NH2 CH2-COOH + OH- NH2 CH2-COOH + H+
H2NCH2COONa + H2O H2NCH2COOH + NaOH CH2-COOH + H+ NH2 CH2-COOH NH3+ 碱性 H2NCH2COOH+HCl NH3+Cl- CH2-COOH

46 在酸碱性不同的水溶液中 氨基酸的存在形式 内盐 NH3+ R-CHCOO- OH - NH3+ R-CHCOOH OH - NH2
在酸碱性不同的水溶液中 氨基酸的存在形式 NH3+ R-CHCOO- OH - NH3+ R-CHCOOH OH - NH2 R-CHCOO- H + H + 内盐 氨基酸阴离子 氨基酸阳离子

47 (2)显色反应 在1mL0.1%的茚三酮溶液,加入1%的甘氨酸 溶液或色氨酸溶液,将试管放入热水浴中, 观察到什么现象? 现象: 结论:
溶液均变为蓝色。 结论: 氨基酸都能发生显色反应

48 (3)脱水反应 2H2N-CH2COOH H2N-CH2-C-HN-CH2-COOH+ H2O O 肽键 N端 C端
两个氨基酸分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分子的氨基与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合成肽。类似酯化属于取代反应。 ●两个氨基酸分子脱去水分子而形成二肽, 多个氨基酸分子脱去水分子而形成多肽.多肽可以水解。

49 2. 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 (1)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哪些?人体内的蛋白质有多少种?
组成元素为:C、H、O、N及S、P和少量的Cu、Fe、Zn等而种类达十万种以上。 天然蛋白质是由多种α-氨基酸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其主要的官能团: 肽键、氨基、羧基 酸性 水解 碱性

50 (2)蛋白质的结构 一级 二级 三级结构

51 盐析 (3)蛋白质的性质 应用: 某些浓无机盐 水 鸡蛋白溶液 蛋白质沉淀 蛋白质重新溶解
a. 蛋白质溶液中加浓的无机盐溶液〔如Na2SO4、(NH4)2SO4等〕,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减小, 而从溶液中析出----盐析 b. 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故不影响蛋白质的性质 应用: 利用多次盐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52 变性 应用: 消毒原理 加水 加 热 乙酸铅 加水 鸡蛋白溶液 蛋白质凝结 不再溶解 鸡蛋白溶液 蛋白质凝结 不再溶解
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甲醛、酒精、 苯酚、紫外线等作用下,蛋白质失去原有的可溶性而凝结,同时丧失了生理活性。这种过程是不可逆的。 应用: 消毒原理

53 盐析 变性 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的比较 变化条件 变化性质 变化过程 用 途 受热、紫外线、酸、碱、 重金属盐和某些有机物 浓的无机盐溶液
用 途 受热、紫外线、酸、碱、 重金属盐和某些有机物 浓的无机盐溶液 物理变化 (溶解度降低) 化学变化 (蛋白质性质改变) 可逆 不可逆 分离提纯 杀菌消毒

54 D 两性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 ; ②(NH4)2S ; ③Al(OH)3 ;
④NH4Cl;⑤H2N-CH2-COOH ; ⑥CH3-COOH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⑤⑥ D.①②③⑤ D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小结: (1) 多元弱酸的酸式盐; (2) 弱酸的铵盐; (3) 具两性的物质; (4) 氨基酸和蛋白质;

55 水解 水解原理: 注意:不同的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各种氨基酸, H H-N-CH2-C- O HO H -N-CH2-C-OH
但只有天然蛋白质水解均生成α-氨基酸

56 颜色反应 应用: 浓硝酸 变成黄色 鸡蛋白溶液 双缩脲试剂 溶液变为紫玫瑰色 鸡蛋白溶液 鸡蛋白溶液 溶液呈兰紫色 用于鉴别蛋白质的存在
0.1%的茚三酮溶液 加热至沸腾 鸡蛋白溶液 溶液呈兰紫色 应用: 用于鉴别蛋白质的存在

57 颜色反应与金属的焰色反应 ●颜色反应: 一般指有明显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如苯酚与FeCl3溶液呈紫色;碘与淀粉呈蓝色;某些蛋白质与浓硝酸呈黄色。焰色反应: 是指某些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灼烧时能使火焰体现出一定的颜色。 ●颜色反应和焰色反应都可用于物质的检验

58 灼烧 燃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 用于区别合成纤维与蛋白质(如真丝、蚕丝、纯毛、毛线等) ●检验蛋白质的方法 a.燃烧 b. 颜色反应。

59

60 C 对位专练 1.下面是蛋白质分子的一部分,请指出水解时的断键部位 R O O R —NH—CH—C—NH—CH—C— D B C A
要注意水解时的断键部位

61 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62 考点一、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及合成方法 乙烯(单体) 链节 聚合度 1. 什么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或高聚物)? 链节:
1. 什么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或高聚物)? 乙烯(单体) 链节 聚合度 链节: 高分子化合物中的重复的结构单元 单体: 能够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物质 聚合度: 链节的重复次数,符号为n

63 2.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 天然高分子 高分子按来源分: 合成高分子 高分子按结构分: 线型高分子 体型高分子 热塑性高分子 高分子按性质分:
热固性高分子 高分子按性质分: 高分子按性能 和用途分: 塑料 纤维 橡胶 涂料 粘合剂 功能高分子材料……

64 (1)加聚反应: n 3.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类型 定义: 产物特征: 反应物类型: A. 均聚(同一种单体加聚) a. 聚乙烯类
CH2=CH R n [ CH2-CH ]n R R代表-H、-Cl、-CH3、-CN、-C6H5

65 c. 聚乙炔类 [ CH2-CH=C-CH2 ]n nCH2=CH-C=CH2 R R b. 聚二烯烃类 R代表-H、-Cl、-CH3
催化剂 nCH2=CH-C=CH2 R [ CH2-CH=C-CH2 ]n R R代表-H、-Cl、-CH3 c. 聚乙炔类 [ CH CH ]n nCH CH

66 B. 共聚—两种以上单体加聚 如工程塑料ABS塑料的合成 [ CH2-CH-CH2-CH=CH-CH2-CH2-CH ]n CN 单体为:丙烯腈、1,3-丁二烯、苯乙烯

67 (2)缩聚反应 ]n 定义: 单体间相互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还生成小分子(如卤化氢、水、氨等)的聚合反应 产物特征: 产物类型:
-OH 与-COOH间的缩聚 a. 聚酯类 nHOOC-COOH + n HOCH2CH2OH -C- O OCH2CH2O- [ ]n + 2nH2O

68 - 聚氨基酸类 酚醛树脂类 -NH2 与-COOH间的缩聚 nH2NCH2COOH + nH2NCHCOOH CH3 + 2nH2O O
[ NH-CH2C-HN-CH- C ]n CH3 酚醛树脂类 催化剂 OH n + O nH-C-H +nH2O CH2 ]n [

69 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的比较 类 型 加聚反应 缩聚反应 反应物特征 产物特征 产物种类 反应种类 含特征官能团(如-OH、-COOH
类 型 加聚反应 缩聚反应 反应物特征 产物特征 产物种类 反应种类 含特征官能团(如-OH、-COOH 含不饱和键(如C=C) 高聚物与单体组成不同 高聚物与单体具有相同的组成 只产生高聚物 高聚物和小分子(如H2O) 酚醛类、酯类、肽键类 单烯加聚、双烯加聚

70 3 对位专练 ABS合成树脂的结构可表示为: [ CH2-CH-CH2-CH=CH-CH2-CH2-CH ]n CN
生成该树脂的单体的种类有 种,它们分别是 ,其化学反应所属类型是 。 加聚反应

71 1、塑料 考点二、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1)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合成树脂 (2) 生产塑料的合成树脂有哪些?
(1)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合成树脂 (2) 生产塑料的合成树脂有哪些? 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酚醛树脂等 (3) 塑料有什么优点? 密度小、强度高、化学性质稳定、耐磨擦等

72 (4)塑料的分类: 类 型 特征和举例 按受热时的特征 按应用范围及性能特点 其他 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 通用塑料 分类原则 工程塑料
类 型 特征和举例 按受热时的特征 按应用范围及性能特点 其他 成分为热塑性树脂。可以反复塑制,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 热塑性塑料 成分为热固性树脂。加工成型后为不熔状态,如酚醛、氨基塑料等。 热固性塑料 通用性强、用途广、产量大、价格低。主要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 通用塑料 机械性能好、强度高,可以代替金属用作工程结构材料。如聚酯、聚酰胺、聚碳酸酯、氟塑料等。 工程塑料 其他分类,分为通用、工程、耐高温和特种塑料四大类;或通用、工程和其他塑料三大类。

73 塑料按受热的情况可分为: ①热塑型: ②热固型: 线型高分子,可反复加工,多次使用。 如聚乙烯 、聚氯乙烯 体型高分子,成型后不再会熔化。
如酚醛树脂、尿醛树脂等

74 原因:1 长链分子间是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在一起的。当受热时,这些长链会加快振动,使链与链之间作用力减弱,长链间发生相对滑动,因此塑料会熔化成液体。当冷却时,长链所含的能量降低,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近,相互吸引力增强,所以会重新硬化。 2 热固性塑料在形成初期也是长链的,受热会软化,可以被塑制成一定的形状。但在进一步受热时,链与链之间会形成共价键,产生一些交联,形成体型网状结构,硬化定型。再受热时,链状分子的滑动受到限制,因此不会熔化。

75 2. 纤维 常见纤维 化学组成 主要性能 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的比较 棉纤维 纤维素 天然纤维 蚕丝 蛋白质 羊毛 蛋白质 化学纤维 人造纤维
2. 纤维 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的比较 常见纤维 化学组成 主要性能 吸水性好,易干,穿着舒适,不起静电,不耐磨 棉纤维 纤维素 天然纤维 吸水性好,手感柔和,有光泽,不起静电,不起球 蚕丝 蛋白质 弹性强,隔热性、保暖性好,水洗后收缩,易起球 羊毛 蛋白质 化学纤维 吸水性好,穿着舒适,不起静电,不耐洗,不耐穿 人造纤维 纤维素(黏胶纤维) 强度高,耐磨,不易染色,吸湿性、透气性差 各种线型有机高分子 (聚酰胺、聚酯、聚烯烃) 合成纤维

76 (尼龙)

77 3. 橡胶 天然橡胶 丁苯橡胶 顺丁橡胶 氯丁橡胶 通用橡胶 橡 胶 合成橡胶 特种橡胶 聚硫橡胶 硅橡胶

78 思考: 根据天然橡胶 的 的结构特点,天然橡胶遇到下列物质各发生怎样的变化? A.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 酸性高锰酸钾
根据天然橡胶 的 的结构特点,天然橡胶遇到下列物质各发生怎样的变化? A.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 酸性高锰酸钾 C. 氯化氢 D. 汽油 E. 硝酸 F. 氧气

79 橡胶的硫化 橡胶硫化后,其柔韧性和弹性都会增大。

80 丁苯橡胶 硅橡胶 氯丁橡胶

81 考点三、功能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1.功能高分子: 2.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的性能:
考点三、功能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1.功能高分子: 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的主链获支链上引入某种功能原子团,使其显示出在光、电、瓷、声、热、化学、生物、医学等方面的特殊功能的高分子。 2.复合材料: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合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其中一种做为基体,另外材料作为增强剂。 复合材料的性能: 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在综合性能上超过了单一材料。

82 复合材料—碳纤维 碳纤维复合材料,它具有强度高、耐疲劳、重量轻等优点,主要以聚丙烯腈为原料,也可用人造丝、石油沥青或煤沥青为原料。

83 轻便赛车 鲨鱼皮泳衣


Download ppt "高三第一轮总复习 专题12 基本营养物质 高分子化合物 第1讲 基本营养物质 2017年3月19日星期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