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顾昆 溥 Modified 7年之前
1
希腊人是富有创造精神的,然而他们又是十分讲究理性的民族。在创造力和规范化之间的矛盾中,希腊人还是倾向前者,所以建筑学的成熟就留给了罗马人。
古罗马时期 希腊人是富有创造精神的,然而他们又是十分讲究理性的民族。在创造力和规范化之间的矛盾中,希腊人还是倾向前者,所以建筑学的成熟就留给了罗马人。
2
在理论上除了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外【记录了很多现在已经失传的建筑方法。到文艺复兴时代之前,这是西方关于建筑的唯一一本著作。三柱式就是该书内记载的】,罗马人确实没有什么创新。但一直备受冷落的真拱到了他们手中终于大放光彩。他们还创造了实用的“筒拱”(Barrel Vault,上图)和新颖的“十字拱”(Cross Vault or Groined Vault,下图)。 筒拱、十字拱让人们在用拱构造三维结构时有了除穹窿之外新的选择,各种拱的大规模应用是罗马建筑的特色。(后面看一下罗马的代表性建筑)
3
并没有离开墙,其实是墙的一部分,是一种装饰(它们的学名叫3/4柱) 从墙里稍微突出来了一点(这种方形装饰叫壁柱)
罗马的大角斗场(Colosseum)。这座公元1世纪的建筑,角斗场的观众座位下面大部分是空的,是角斗士和野兽的住处。这么庞大的石头建筑,包括满座时容纳的5万名狂热的观众,是什么支撑这么大的重量?是靠外部、内部的大量的拱解决了承重的问题 并没有离开墙,其实是墙的一部分,是一种装饰(它们的学名叫3/4柱) 从墙里稍微突出来了一点(这种方形装饰叫壁柱) 多利克柱 爱奥尼亚柱 科林斯柱 柱子的每个细节都严格遵守柱式,而拱的大小又是最合适于相应的柱式的。罗马人就这样把柱式和拱、装饰与实用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文艺复兴时,以它为原型的“角斗场母题”被很多建筑师使用过。
4
现存最大的君士坦丁凯旋门 (Arch of Constantine) 中央是一个大的拱,两侧是两个小拱,请注意三个拱除了大小不同,其它完全一致。而两个小拱的拱顶正好是中央大拱的起拱处。再有就是四根同样的科林斯式柱(同样的柱径,它的柱式允许的总高度最高),既把三个拱分割开又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每根柱子从柱础到上面的楣结构仍然完全符合柱式。而拱的上方,为了避免显得太平淡,又有一排可供雕刻铭文的石壁,四根柱子的顶端也正好可以放置雕像。这种aAa结构以后也被文艺复兴时的建筑师经常使用,被称为“凯旋门母题”。
5
罗马的Forum(广场),是从雅典的带柱廊的Agora演变而来的。但是真正开始整体地安排一个城市的布局,以广场为中心,对庙宇、房屋、道路、水道等民用建筑进行全面的规划的,是罗马人。帝国时期通达各行省的“国家大道”原本是为了快速调动军队而建,后来却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其意义不下于当今的高速公路。而所有“国家大道”的起点都在罗马的Forum。“条条大路通罗马”,诚非虚言。
6
万神庙的天窗 3世纪的卡利卡拉浴场 建于公元2世纪的万神庙
Pantheon 它是世界上空间跨度最大的建筑。其内殿空间为一直径43米多的球形。为了这个硕大无比的穹窿,罗马人运用了各种技术:穹窿越接近顶部厚度越小;构成顶部的是坚固但重量轻的混凝土砖(主要成分是火山灰);穹窿顶部开了一个直径8米多的天窗,既减轻穹窿的自重,又解决了照明问题(天窗是庙内唯一的光源);穹窿内部每个神龛后面其实都有一个拱来承担并传递重量; 罗马人的主要社交活动之一就是洗澡,而公共浴场则是另一个建筑杰作。以3世纪的卡利卡拉浴场为例,一个直径35米的大穹窿,和万神庙相仿。但洗温水浴的中央大厅用三个连续的十字拱撑起了一个56米×24米的,没有柱子的空旷的空间 3世纪的卡利卡拉浴场 万神庙的天窗
7
拜占庭时期 公元5世纪下半叶,西哥特人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大概有3、4个世纪的时间,西欧建筑没有什么发展。
但是在东罗马帝国,局势相对稳定。所以文明仍然继续着,建筑史上称为拜占庭时期。该时期的主要贡献是穹窿和马赛克。
8
拜占庭时期的建筑仍然是以教堂为主。但他们好象对穹窿有偏爱。在原来厅堂式教堂的中厅顶上,他们要加上穹窿。象十字式教堂那样中央已有穹窿的,他们就加大跨度。我们知道,厅堂的中厅是方形的,十字的相交部分也是方形的,那么如何将一个圆的穹窿放置在方形的厅上呢?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的St Sophia清真寺 穹窿的重量通过四个帆拱传递到四个大柱墩上
9
穹顶支承在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 在独立支柱上发券,在券顶做水平切口,切口上砌鼓座,鼓座上砌穹顶
拜占庭集中式空间示意图
10
拜占庭时期建筑的特点,除了对穹窿的偏爱之外,就是马赛克(Mosaic)技术的大量使用。这种用涂有色彩的小陶瓷片来拼组图案的方法在罗马帝国初期就已经很盛行了。著名的庞贝城就出土了不少。但是把马赛克大量地用在教堂内部的装饰上是拜占庭时期的特色。耶稣、天使、圣徒等等的像都是如左图那样拼组出来的(上图就是那位造St Sophia大教堂的查士丁尼皇帝的像)。后世的教堂虽然已没有这样的习惯,但许多教堂的窗户仍在用不同颜色的玻璃拼出一些图案或者人像来,这就是马赛克技术的遗风。
11
罗马风 西欧自西哥特人占领罗马之后就进入了中世纪,文明直到公元9世纪才重新开始发展。新的建筑风格在此时形成,由于它比较多地模仿了罗马时代的风格,后人称之为“罗马风”。教堂仍然是这时建筑的主要题材。
12
正面的拱门 意大利的比萨教堂(Pisa Cathedral,建于公元 11-13世纪)。著名的比萨斜塔其实是 这座教堂的钟楼
教堂布局大多是厅堂式和十字式的一种结合。十字式教堂的交叉处仍然有大穹窿,而十字式教堂的翼廊现在变成了厅堂,而且其中一个特别大,和它相对的一翼变成了龛。所以也可以说是原来的厅堂式长出了两个小翼和一个大穹窿。两种样式的结合是明显的。 正面的拱门 建于公元11-12世纪的法国卡昂的 St Etienne教堂 值得注意的是拱在这时又有了不小的进步。首先,出现由三个筒拱交叉得到的“六分拱”。其次,建筑师们发明了“肋”(Rib),也就是说他们在有意地加强拱交叉处的那六条棱,其目的仍然是为了加强拱的承重能力。
13
罗马风教堂的另一个创新之处是在教堂正面的两旁加上了钟塔。其后,钟塔越来越高,简直成了各城市之间的比赛。另一个主要题材是修道院。布局基本上和教堂是一样的,只是多了由连续的十字拱或者六分拱组成的四方形的回廊(Cloister) St Etienne教堂
14
这一时期建筑中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城堡。最初,封建领主们在山头上建立他们的住处,用城墙围起来。里面有作坊、商店,完全是自给自足的。
15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
16
也是由于肋的增多,肋组成的网络就足以承担重量,拱柱之间的墙承受的压力就小了,所以苏格创造性地用彩色玻璃马赛克组成的大窗(花窗玻璃)替代了墙。
最早的哥特式是从罗马风自然地演变过来的,在布局上哥特式一直跟从罗马风:结合了厅堂式的十字式、两个高钟塔都没有什么变化。哥特式的精髓在于肋。肋明显地比以前复杂了,加固的对象也不只是棱。它现在不仅有承重的功能,还有装饰的意义。到了后来,肋的复杂程度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14世纪英国的格罗切斯特大教堂(Gloucester Cathedral)里的肋
17
法国亚眠大教堂中厅,建于13世纪,高度为43米。尖拱。
钟楼最高的是德国的科隆大教堂,1248年始建,最高的西侧塔楼建成于1880年,高度150米。 建于14世纪初的弗赖堡大教堂, 穹窿高度为116米。 拱形状的改变是第三个特点。有了尖顶的样式。这是分辨哥特式与其之前风格的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尖拱可以使承重向下传递,外推力就小了,建筑容易建成竖长,在垂直的方向上能建得更高。罗马风时期开始的钟塔高度竞赛现在得到了技术上的支持,越发红火地开展起来。有时,高度竞赛并不是由正面的两个钟塔担当的,而是把十字式中心的穹窿往上加高。 Pointed Arch
18
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很多哥特式教堂的特征都在它身上汇聚起来了。有一点要指出:它的钟塔不是尖顶的,而是平顶的。从圣母院的外面我们就能看见巨大的玻璃窗和尖拱,而哥特式的第四个特点就体现在它的门上。由于整个建筑的重量最终还是靠最下面一层的墙承担的,所以底层的墙非常厚。为了让群众在进教堂时不至于对墙的厚度感到不舒服,建造者经常把大门设计成层层推进的,并雕刻上圣徒的像分散人们的注意力。
19
哥特式建筑的最后一个特点是所谓“飞扶壁”。建筑越来越高,虽然采取各种减轻自重的办法,但重量还是太大,由此产生的外推力需要被抵销。而扶壁就是为了这样的目的建造的。原来的扶壁都是实心的墙,这时出现的这种轻巧的结构,既分散了重量,又十分有跃动感。 哥特式建筑也有其特有的装饰艺术――外形酷似尖拱的各种各样的窗棂(Tracery)。 束柱(beam-column):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耸峻峭。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建筑看上去线条简洁、外观宏伟,而内部又十分开阔明亮。
20
从赛纳河近观巴黎圣母院
21
巴黎圣母院西立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