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九年一貫課程數學學習領域 暫行綱要之演變 九年一貫七大領域的課程綱要,只剩下數學領域的綱要尚未公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九年一貫課程數學學習領域 暫行綱要之演變 九年一貫七大領域的課程綱要,只剩下數學領域的綱要尚未公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九年一貫課程數學學習領域 暫行綱要之演變 九年一貫七大領域的課程綱要,只剩下數學領域的綱要尚未公佈。

2 90年1月:暫行綱要版 九年一貫國中、小編寫數學課本的依據。 除了國小六年級、國中三年級之外,都已經使用依據暫行綱要版編寫的課本。

3 91年10月31日: 改編之未公告版 為了配合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正式公布,針對90年1月暫行綱要版做修改。

4 92年4月30日: 修訂草案初版 部份學者專家認為九年一貫數學課程造成學生數學能力低落,其中以演算能力降低的問題最為顯注,有鑑於此,92年2月15日, 教育部組成「數學領域綱要修訂小組」,期能於九十四年度自國小一年級及國中一年級開始同時逐年級實施。

5 國小一年級及國中一年級開始同時逐年實施,因此會導至連續六年的國中、小課程銜接問題,現在大家就應該開始思考如何面對這個問題。

6 數學符號或加減乘除運算是怎樣被發展出來的?
為什麼要背九九乘法表? 為什麼不要背99 ×99乘法表?

7 為什麼「5+3=8」? 5+3不等於8,難道答案是9嗎? 你看!這裡有5個蘋果,那裡有3個蘋果,合起來數數看,是不是有8個蘋果,5個蘋果和3個蘋果合起來共有8個蘋果,所以5+3=8 。

8 應該先引入 5+3=8, 然後再向學童說明其義意。
先有解決問題的活動, 再使用 5+3=8 紀錄解題活動。

9 一定要記成5+3=8嗎 ? 5 ]→ ,3☉→8 3 學童先發展出自己能掌握的記法,再連結文化傳統的記法。

10 與成人溝通國小數學的教與學是很辛苦的,因為成人對國小數學問題過份的熟悉,因而喪失了反省能力,無法思考為什麼可以這樣快速的算出答案。

11 幫助成人理解學童為什麼不會算數學,為什麼常使用笨的方法算數學,最好的方法是改變符號表徵,將問題改寫為成人不熟悉的符號情境,面對不熟悉的解題工具或情境,成人才能反省,學童在解題時可能發生那些困難,要如何幫助學童解決這些困難。

12 沒有位值概念的數詞序列 a,b,c,d,e,f,g,…. (數到z之後怎麼辦)
如果你想將問題簡單化,不理會位值概念,將注意力放在如何引入加減乘除這些算式,請使用上面這套數詞序列解題。當然,你也可以使用有位值概念的數詞序列解題。

13 ax, aa, ab, ac, ad, ae, af bx, ba, bb, bc, bd, be, bf …..
有位值概念的數詞序列(七進位) a, b, c, d, e, f ax, aa, ab, ac, ad, ae, af bx, ba, bb, bc, bd, be, bf ….. axx,axa,axb,axc,axd,axe, axf, aax, aaa,aab, ….,fff,….

14 請區分下面幾個概念 解題活動 vs 記錄活動 解題過程記錄 vs 摘要記錄 解題記錄 vs 解題工具

15 請使用英文字母{ㄟ,ㄅㄧ,ㄒㄧ,ㄉㄧ,....}的讀法來替代印度-阿拉伯數字國語「ㄧ,ㄦˋ,ㄙㄢ,ㄙˋ,....」的讀法
請使用「a、b、c、d..」的符號替代印度-阿拉伯數字 「1、2、3、4..」的記法。 選擇有或沒有位值概念的數詞序列

16 甲有f個蘋果,乙有d個蘋果, 兩個人合起來共有多少個蘋果?
不會加法,能夠解決加法問題嗎? 算算看,答案是多少?  j個蘋果 ac個蘋果

17 不會加法,也能夠解決加法問題,透過2次做數活動,1次點數活動,就能夠算出答案。
a b c d e f a b c d ○ ○ ○ ○ ○ ○ ○ ○ ○ ○ a b c d e f gh i j a b c d e f ax aa ab ac

18 解題活動:解決問題,算出答案。 不會加法,也能夠解決加法問題,透過2次做數活動,1次點數活動,就能夠算出答案。 用加法「f+d」能算出答案嗎?有那些能力才能用加法算出答案?

19 記錄活動:描述解題者怎樣算出答案,以便與他人溝通。
算出答案(共有j個)以後,學童有記錄解題活動的需求嗎? 為什麼成人要求學童使用算式 「f+d=j」記錄解題活動?

20 解題過程記錄:強調能將解題的細部過程記錄下來,讓別人知道解題者是怎樣一步一步算出答案。
「○○○○○○ ○○○○ 共j個」是解題過程記錄。

21 摘要記錄:看不到解題者的細步解題過程,但是強調記錄了題目是什麼,答案是什麼,如何使用一個特殊符號,將解題活動摘要地記錄下來。
「f+d=j」是摘要記錄,強調將題目中的兩個數字直接運算,可以最快速的算出答案。

22 解題過程記錄和摘要記錄, 那種記錄較容易溝通解題活動? 那種記錄學童可能自行發展?
為什麼成人喜歡摘要記錄? 為什麼要發明摘要記錄?

23 請區分解題活動與記錄活動! 請區分解題過程記錄與摘要記錄!

24 除了透過兩次做數及一次點數活動外,能夠更快速的算出加法問題的答案嗎?
提升原來解題策略的效率。 發展出另一套解題工具。

25 將兩次做數及一次點數活動省略成一次做數活動及一次點數活動。 透過手指頭掌控加數,可以再省略成一次點數活動。
a b c d ○ ○ ○ ○ f g h I j ax aa ab ac 將兩次做數及一次點數活動省略成一次做數活動及一次點數活動。 透過手指頭掌控加數,可以再省略成一次點數活動。

26 當學童尚未熟記英文字母加法時,只能利用點數當做工具解決問題,並在解題成功後,使用加法算式「f+d=j」摘要記錄解題活動,此時加法算式「f+d=j」只是單純的記錄,學童不是使用加法來解決問題。

27 當學童透過經常記錄,記憶了某些加法算式,當再遇到數量相同的加法問題時,就可以利用記憶中的加法算式替代點數來解決問題,此時,加法算式「f+d=j」的角色,開始由單純的記錄轉換為解題的工具。

28 如果學童利用加法算出答案,加法算式「f+d=j」具有雙重角色,是解題的工具,也是解題的記錄。
成人眼中的加法算式,是解題的工具,也是解題的紀錄。

29 甲每天吃c個蘋果,e天共吃幾個蘋果? 請算出答案。 共o個蘋果 共ba個蘋果

30 用乘法 c x e 能算出答案嗎?            用加法「c+c+c+c+c」能算出答案嗎?            用做數及點數,能算出答案嗎?
何時才能使用加法或乘法當做工具來解決問題? 人們為什麼要發明加法及乘法?

31 記錄活動:描述解題者怎樣算出答案,以便與他人溝通。
○○○ ○○○ ○○○ ○○○  ○○○,共有o個蘋果。  如果使用點數當做工具解題,圖像是過程記錄。      

32 學童使用多個加法算式來紀錄 加法算式可能是單純的過程紀錄 加法算式可能又是解題的工具, 又是解題的記錄。 c + c =f f + c =i i + c =l l + c =o  可以更快速的算出答案嗎?

33 可以提升加法的解題策略,例如發展出加法算則,讓加的速度變快。
可以製作 c 的加法表,透過查表解決問題。 可以發展出新的解題工具,例如透過乘法解決問題。

34 需要使用一個算式,摘要地將加法算式「c+c=f,f+c=i,i+c=l,l+c=o」記錄下來嗎?
為什麼要用乘法算式 e ×c=o 摘要的把加法算式記錄下來? 如何幫學童用乘法算式 e ×c=o 摘要的把加法算式記錄下來?

35 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相同數字相加的情形,例如1枝鉛筆賣5元,7枝鉛筆賣多少錢? 因此將單價及數量直接運算得到答案,能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
….+100也很有趣,但是日常生活中並不常用到,因此放在國中引入。

36 這裡所指的摘要記錄,是由過程記錄中抽象出來的新記錄,而不是兩組記錄透過繁簡比較,其中比較摘要的那一組記錄。
剛開始,加法、乘法等算式是解題的摘要記錄,背起來,算式可以轉變成解題的工具,當數量變大,算式變多且不好背,人們發展出加法或乘法運算(算則)。

37 需要背「英文字母乘法表」嗎? 何時開始記,何時必須熟記?  成人可以提供那些幫助?
引入乘法算式(摘要記錄)以後,就應該幫助學童背乘法表。 有必要三天就熟記乘法表嗎?

38 分佈練習: 將要記憶或熟練的東西,分散在較長的時間來練習。
我們以前是怎樣背乘法表? 需要強迫學童這樣背乘法表嗎?

39 如果你是課本的編寫者,你會假設學童已經會背乘法表嗎?
你會安排一些幫助熟記乘法表的活動嗎? 如果班上學生的先備經驗,和編者的假設不一致時,你如何處理?

40 3+3= x2=6 6+3= x3=9 9+3= x4=12 12+3= x5=15 15+3= x6=18 18+3= x7=21 21+3= x8=24 24+3= x9=27

41 3x9=27 3x7=21, 3x8=24, 3x9=27 3x7=21 是解題的工具,也是解題的紀錄。

42 3x2=6 3x3= 3x4= =3×7=21 3x5=15 3x6=18 33x7=21 你喜歡那一種記法?為什麼?

43 3x8=( ) x12=( ) 9x4=( ) x4=( ) 47x60=2820 47x59=( ) 47x62=( )

44 如何引入數學符號或算式?   數學課程都分三階段引入數學符號或算式,但是,不同課程對三階段所投入的教學時間不儘相同。 

45 解題活動類型(簡易數學模型) 在國小階段,我們算了很多的加法問題,為什麼這些情境不同的問題,都可以使用加法運算來解決問題? 這些使用加法解題的問題有那些共同特徵?

46 成人常提示,當題目中有關鍵字「共」的時候,就可以使用加法來解決問題。
成人為什麼要提示關鍵字?   提示關鍵字的目的是什麼?    統計學的觀點 解題活動類型的觀點

47 有兩個已知個數的集合,這兩個集合沒有共同的元素,當要確定這兩個集合的個 數合起來是多少個時,就可以使用加法來替代點數解決問題。
加法問題有那些共同的特徵? 有兩個已知個數的集合,這兩個集合沒有共同的元素,當要確定這兩個集合的個 數合起來是多少個時,就可以使用加法來替代點數解決問題。 數學上給加法的定義: A∩B=Φ,n(A)=a,     n(B)=b,a+b=n(A∪B)。

48 第一階段: 引入數學符號或算式之前。 教學的重點是: 理解題意。 有成功解題的經驗。 逐漸形成解題活動類型。

49 第二階段: 引入數學符號或算式。 教學的重點是: 形成解題活動類型。 掌握算式(摘要記錄)或算式填充題(問題記錄)的意義。

50 第三階段: 引入數學符號或算式以後。 教學的重點是: 將算式轉變成解題的工具。 提升解題效率。 引入算則。

51 64年課程,第一階段輕輕帶過,將多數教學時間放在第三階段。
82年課程,第一階段投入較多的時間,相對之下,第三階段投入時間比較少。 九年一貫課程,與82年課程比較,減少第一階段的時間,增加第三階段的時間。

52 一枝鉛筆賣3元,4枝鉛筆共賣多少元? 解題過程記錄(第一階段) +3=6,6+3=9,9+9=12 摘要記錄(第二階段) ×4=12 (不是解題工具) 3 ×4=12(第三階段) 乘法算式是解題工具,也是解題記錄。

53 一瓶水24公升,3/4 瓶水有多少公升? 題意是整數乘以分數的問題,不會整數乘以分數也能夠解決問題。 只要瞭解3/4瓶的意義,就可以使用整數的乘除法當做工具解決問題,並用算式「24÷4=6, 6×3=18」記錄解題活動 (第一階段)。

54 需要引入整數乘以分數的摘要記錄 「24×3/4=18」嗎?
這類問題不是經常出現,只要能夠成功解題即可,不需要將「整數乘以分數」發展成解題的工具。 如果這類問題經常出現,才需要引入摘要記錄「24×3/4=18 」(第二階段)

55 引入摘要記錄 24×3/4=18 以後, 可以透過經常使用或約分及擴分策略,將記錄轉換成有效率的解題工具(第三階段)。
將問題中的兩個數字直接運算,是最有效率的解題策略。

56 1百萬元存在銀行,年利率5%,10年後本利和(複利)多少元?
會乘法就能夠解決問題。 可以透過「100萬 x 1.1 x 1.1…. 算出答案(第一階段)。

57 需要發展出更有效率的解題工具  或較簡單的記法嗎?
需要引入指數的記法嗎? 1.1×1.1×1.1 x… =1.1(十次方) 需要提升解題策略或發展出新的解題工具嗎?

58 對客戶而言,很久才算一次本利和,沒有發展指數記法的需求,也沒有將指數發展成解題工具的需求。
對銀行行員而言,面對不同的利率、存款年數,以及大量的客戶,自然會發展出指數的記法,以及編寫出指數表協助解決問題。

59 指數問題容易背誦嗎?     指數問題容易運算嗎?     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指數嗎?
因為指數不易記憶,也不好運算, 因此編寫指數表方便查閱。

60 64年課程, 82年課程, 九年一貫課程, 94年要實施的課程的探討與展望:
與國小數學課程編排有關的問題:

61 引入加、減、乘、除等運算時, 應該「只學習唯一算則」?  或「先接受學童法,等待認知發展成熟後才引入算則」?
學童法:學童自己發展出來的解題策略。 算則:某年代、某地區,大多數人所使用最有效率的解題策略。

62 當計算器具使用不方便且不普遍時 將學童訓練成會走路的計算機, 算的又快,又準,又狠。 當計算器具使用方便且普遍時 遇到大數字時使用計算器具,但是當沒有計算器具時,也能夠慢慢的算出答案。

63 算則引入的方式 學童能掌握計算流程的意義,並能類推到大數字的計算,但是無法說清楚為什麼可以這樣算出答案。 學童能理解計算的意義,清楚的說出為什麼可以這樣算出答案,並能類推到大數字的計算。

64 學童至少能掌握一種計算的方法(學童法),至於算則,能掌握計算流程的意義,並能類推到大數字的計算就可以了。
應該提供學童理解算則的機會, 如果無法理解,也不必強求。

65 引入記錄格式時,應該「直接要求成人使用最精簡的紀錄格式」?  或「先要求較詳細的紀錄,等待學童掌握細部解題活動後,才接受較摘要的紀錄」 ?

66 1 x x 3 1401 47x69=( )

67 引入數學概念或工具時,應該 「直接定義數學符號或直接引入公式,再說明其意義」? 或「先有相關的解題活動後,再引入數學符號,或幫助學童自己發現公式」?

68 「建立數學概念與工具」,「應用數學概念或工具解決問題」都很重要,國小數學課程教學時數有限,時數的比例應如何分配?

69 「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成就」都很重要,國小數學課程如何幫助學童建立「數學學習態度」?可以提供多少比例的時間?

70 剛開始要解決一個新數學問題時,我常不知道怎麼辦 因為
甲生:還沒教過(是) 乙生:我美題都會(不是) 先選(是)(不是)(不確定)

71 我喜歡數學              因為 甲生:數學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是) 乙生:數學很簡單(是)

72 我喜歡困難的數學問題     因為 甲生:可以挑戰比較困難的題目(是) 乙生:困難的數學提我不會算 (不是)           

73 問題真的很困難,我就放棄    因為 甲生:越逃避就越困難(不是) 乙生:困難的題目我會的就不會放    棄(不確定)            

74 數學在生活中是有用的     因為 甲生:例如買東西時是用的到的(是) 乙生:要算+-×÷比較方便(是)

75 我比較喜歡自己做數學    (比較不喜歡和同學一起做)  因為
甲生:比較安靜(是) 乙生:我喜歡自己一個人做  (不是)

76 我以前比較喜歡數學     (現在比較不喜歡)      因為
甲生:以前的題目比較簡單(是) 乙生:我喜歡數學(不是)

77 我比較喜歡每一次作業都是同一種類型,不喜歡很多種類型混雜在一起              因為
甲生:很可能會搞混(是) 乙生:我喜歡各種算式(不是)

78 我的數學表現良好       因為 甲生:有些題目比較難(不確定) 乙生:老師出的數學題我每題都寫(不確定)

79 國小階段有需要引入計算機嗎?何時引入較恰當?
學童不理解算則的意義,但是能模仿成人依序算出答案,和按計算器解題有何不同?

80 與數學教學態度或學習態度有關的問題。

81 你瞭解學童數與計算概念、幾何概念、代數概念、統計概念等的認知發展嗎?
就數與計算教材為例,你只熟悉部份的教材(例如三、四年級),還是熟悉一系列的教材(例如一至九年級)?

82 會算國小數學問題,就一定能勝任國小數學的教學嗎?
為什麼經過教師與家長六年(或九年)努力教學後,一半以上的學童放棄數學? 你幫助學童學習數學的方式,是害了他,或是對他有幫助?

83 數學一定要教過才會嗎? 如果數學一定要家長或老師教過才會,有多少比例的學生會青出於藍?如果多數學生無法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臺灣學生的數學能力,會一代比一代強嗎? 如果學生只是用力地模仿成人的解題活動,而無法掌握數學的意義,數學成績好的學生是數學能力強?還是體察上意(老師、家長)的能力強?

84 國際性的數學比賽,臺灣的學生常名列前茅,除了數學競賽以外,臺灣學生是年齡愈大,成積愈好,還是年齡愈大,成積愈差?

85 臺灣的學生,是數學成績很好,還是數學能力很好?是很會考試(做過的難題才會),還是數學概念很清楚(沒看過的題型也會)?
數學成績很好,但是數學能力不好、數學概念不清楚,這種事情怎麼可能會發生?

86 國小階段,「數學成就很好,但是數學學習態度有偏差」,與「數學成就普通,但是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態度」,那一種學童以後的數學成就會比較好?

87 當你詢問學童問題時,你提供多少等待回答的時間,如果我們經常常要求學童3、5秒就要回答問題,又罵學童不會思考,合理嗎?

88 成人較能掌握國小數學,常涉入教學,並提供一些有效率,但學童不瞭解的解題怪招(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公式或口訣);熟記這些,學童可能會得到數學成績,但是,是否同時得到放棄數學的種子(小贏而大輸)?

89 以前學過的數學,你還記得多少?給你足夠的時間思考,你能回想起多少?
九年一貫課程強調終身學習,就數學而言,你會終身學習嗎? 求學階段,多數人花在數學學習上的時間最多,為什麼討厭數學的人也最多?


Download ppt "九年一貫課程數學學習領域 暫行綱要之演變 九年一貫七大領域的課程綱要,只剩下數學領域的綱要尚未公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