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章 资料收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章 资料收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资料收集

2 第五章 资料收集 第一节 测量与量表 第二节 问卷设计与调查 第三节 实地研究:访谈与观察 第四节 文献研究

3 第一节 测量与量表 一、测量及其类型 二、量表及其设计 三、信度、效度和误差

4 一、测量及其类型 (一)什么是测量 (二)测量的四个要素 (三)测量的类型

5 (一)什么是测量 所谓测量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事物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测量就是用数字把变量或事物(现象)的特征及属性表示出来,测量的作用就在于确定一个特定分析单位的特定属性的类别或水平。

6 (二)测量的四个要素 测量客体,即测量的对象,对应的是“测量谁”的问题。 测量内容,即测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对应的是“测量什么”的问题。
测量法则,即用数字和符号表示事物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操作性规则,对应的是“怎么测量”的问题。 测量的标准 测量的程序 数字和符号,即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对应的是“如何表示”的问题。

7 (三)测量的类型 1.定类测量 2.定序测量 3.定距测量 4.定比测量 总结

8 1.定类测量 定类测量,也称为类别测量或定名测量 定类测量将调查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确定其类别
定类测量的数学特征是等于或不等于。 比如,将被调查者分为男性和女性等。

9 2.定序测量 定序测量是建立在定类测量的基础上,它又称为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 它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登记次序。
定序测量不仅能够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还能反映出事物或现象在高低、先后、大小、强弱等等方面等级序列的差异,其数学特征是大于或小于 如,按照学历不同,可将被调查者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专(高职)、本科、硕士及以上等

10 3.定距测量 定距测量也称为间距测量或区间测量,它能够确定调查对象相互之间的不同间隔距离或数量差别。
定距测量能够用数字准确地反映出不同类别之间的间距,其数学特征是加或者减。 比如:测量两个不同城市的温度。

11 4.定比测量 定比测量,也称为等比测量或者比例测量 它可以确定调查对象相互之间的数量比 其数学特征是乘或者除
比如:测量不同人员的收入,张三为480元,李四的收入为240元,我们可以讲张三的收入是李四的两倍。

12 总结 定类测量 定序测量 定距测量 定比测量 类别区分=、= 次序区分›、‹ 距离区分+、- 比例区分*、/

13 二、量表的类型及其设计 (一)指数与量表的概念 (二)李克特量表 (三)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 (四)语义差异量表

14 (一)指数与量表的概念 一个指数就是由多个不同的回答所构成的一个简单累加的分数。
指数由一组反映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的陈述构成,回答者分别对这些陈述发表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见,然后按某种标准将回答者在全部陈述上的得分加起来,就得到了该回答者对这一事物或现象的态度得分。 总加量表有一个潜在的假设或前提:每一个态度陈述都具有同等的效果,及他们在反映的态度方面是“等值的”,不同的陈述之间不存在数量上的差别。 一个量表是一种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复合测量,即全部陈述或项目都是按一定的结构顺序来安排的,以反映出所测量的概念或态度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程度。

15 (二)李克特量表 李克特量表由一组对某事物的态度和看法的陈述组成,其答案被分为“非常同意、同意、不知道、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等或相类似的五类。 设计量表时确定量表项目方法的基本程序: 围绕测量的态度或主体,以赞成或反对的方向写出与之相关的看法或陈述若干条; 在所要测量的总体种,选择一部分对象(一般不少于20人)进行测试; 统计每位受测者在每条陈述上的得分以及每人在全部陈述上的总分; 计算每一条陈述上分辨力,删除分辨力不高的陈述,保留分辨力不高的陈述,形成正式的量表。

16 (三)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 如果研究者希望定量地测量人们相互间交往的程度、相互关系的程度或者对某一群体所持的态度及所保持的距离,可采用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 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是由在内容上具有某种趋强的逻辑结构的一系列陈述构成。

17 (四)语义差异量表 语义差异量表,也称语义分化量表,主要用来研究概念对于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含义 1.语义差异量表的形式
2.语义差异量表的维度 思考题: 请设计一个语义差异量表,来测量某一个教师的教学情况。

18 1.语义差异量表的形式 语义差异量表的形式 调查时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感觉在每一对反义形容词构成的量尺中的适当位置划记号
由处于两端的两组意义相反的形容词构成,每一对翻译形容词之间分为七个等级,每一个等级的分数从左至右分别为7、6、5、4、3、2、1,也可以设计为+3、+2、+1、0、-1、-2、-3。 被测量的概念或者事物放在量表的顶端 调查时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感觉在每一对反义形容词构成的量尺中的适当位置划记号

19 2.语义差异量表的维度 语义差异量表所采用的数对形容词能够考察被调查者对研究对象的感受和态度的各种要素或者各种维度。许多研究认为,这种形容词中通常包括三个一般的维度:即评价、力量和行动。

20 三、信度、效度和误差 (一)信度 (二)效度 (三)误差

21 (一)信度 信度,即可靠性,指采取同样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测量的信度有三种类型:
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者稳定性,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 测量的信度有三种类型: 再测信度 复本信度 折半信度

22 再测信度 再测信度,即对同一群对象采用同一种测量,在不同的时间点先后测量两次,根据两次测量的结果计算出相关系数,这种相关系数就叫做再测信度。

23 复本信度 复本信度采用的是另一种思路:如果一套测量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复本,则可以根据同一群研究对象同时接受这两个复本测量所得分数来计算其相关分数。

24 折半信度 将研究对象再一次测量中所得的结果,按测量项目的单双号分为两组,计算这两组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这种相关系数就叫做折半信度。

25 (二)效度 测量的效度,也称作测量的有效性或准确性,指的是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测量的效度的类型: 表面效度 准则效度 构造效度

26 1、表面效度 表面效度也称为内容效度或逻辑效度,指的是测量内容或测量目标之间的适合性和逻辑相符性,即测量所选择的项目是否“看起来”复和测量的目的和要求。 在下列情况下,表面效度易出现问题: (1)对所测量的概念的定义未能一致同意; (2)概念是由几个亚概念组成的多向度概念; (3)测量过长而且复杂。

27 2、准则效度 准则效度也称为实用效度、预测效度或者共变效度,指的是用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对同一事物或变量进行测量时,将原有的一种测量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用新的方式或指标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与原有准则的测量结果做比较,如果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与原有的作为准则的衡量方式或指标具有相同的结果,那么,我们就说这种新的测量方式或指标具有准则效度。

28 3、构造效度 构造效度涉及到一个理论的关系结构中其他的概念(或变量)的测量。
如果我们整个理论(特别是含有指数2的理论)得出了我们使用指数1来测量社会阶级时相同的结果,则我们说这个新的测量(指数2)具有构造效度。

29 (三)误差 研究阶段 误差类型 确立概念和假设(包括选择操作性定义) 缺乏表面效度 确立研究手段(问卷表)
缺乏信度(所问问题的用词错误或含混不清) 抽样 缺乏外在效度(抽样误差) 资料收集 由于未能控制下列因素而造成的误差:1、环境;2、回答者的个人特征(疲劳等等);3、回答者和研究者的关系;4、研究手段的缺点;5、访谈员误解了答案 编码 因丢失资料、资料难解而造成记录不正确 资料分析 误用统计或误解资料

30 第二节 问卷设计 一、问卷的结构 二、问卷设计的过程 三、问题的表述与排列 四、题型及答案的设计 五、注意事项

31 一、问卷的结构 (一)封面信 (二)指导语 (三)问题及答案 (四)结束语 (五)编码及其他资料

32 (一)封面信 封面信,即一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它的作用是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与调查有关的内容。
封面信的语言要简明、中肯,篇幅一般在两三百字左右。 封面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首先要说明调查者的身份,即说明“我是谁”。 ②要说明调查的大致内容,即“调查什么”。 ③要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即“为什么调查”。 ④要说明调查的选取方法和对调查结果保密的措施。 在结尾处,要真诚地感谢被调查者的合作与帮助。

33 尊敬的青少年事务社工: 您好!上海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离不开您的全面参与和辛勤工作。为了进一步了解开展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所需要的条件、所面临的困难,推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全面发展,我们对全市青少年事务社工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想了解一下您的基本情况以及您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开展情况的看法。 您的回答没有对与错之分,不用填写自己的姓名,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看法在下面的空格或括号中填上适当的答案,您的所有回答仅用于统计分析,我们将严格为您保密。 谢谢您的配合! 上海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课题组 2005年7月

34 指出封面信中存在的问题 朋友,您好!放在您面前的是一份调查问卷,里面的问题大多都轻松有趣。这些问题的答案无所谓对错之分,只不过是人们的各种想法,这些想法都是现实合理的。您可以在这些答案中挑选出一个比较而言最合乎您的想法的,但请尽快回答,无需在每个问题上太多思索。回答时不必考虑应该怎样,只回答您平时是怎样的就行了。本问卷不记单位、姓名,并对您的回答保密,请您不必有任何顾虑。 好,现在就请您填写这份问卷。谢谢!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2007年5月

35 (二)指导语 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 指导语的形式: 作为单独的一部分,放在封面信之后和问题之前,比如教材的例子
放入封面信之中,如教材和上述例子 放在不同的问题之间 放在问题当中 放在答案之中

36 (三)问题及答案 问卷及答案是问卷的主体,其形式主要有: 1.开放式问题 2.封闭式问题 3.半封闭半开放式问题

37 1.开放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只提出问题,不提供具体答案,由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回答。 优点:允许回答者充分发表自己意见,所得资料丰富
缺点:资料难于编码和统计分析,对回答者的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有一定要求,填答所用时间较多,还可能会产生一些无用的资料。 例子: 请问,你们是如何看待社会工作专业的前景的?

38 2.封闭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给出若干个答案,要求回答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优点:填答方便,省时省力,资料易于统计分析
缺点:资料失去了自发性和表现力,回答中一些偏误不易发现。 例子: 在下列节目中,您最喜欢的节目是( )。 A、新闻 B、电视剧 C、文艺 D、纪实

39 3.半开放式半封闭式问题 这种类型将上述两个类型结合起来。 通常的形式就是,在列举完答案之后,再加上一个:“其他(请注明) ”。 例子:
通常的形式就是,在列举完答案之后,再加上一个:“其他(请注明) ”。 例子: 在下列节目中,您最喜欢的节目是( )。 A、新闻 B、电视剧 C、文艺 D、纪实 E、其他(请注明)——

40 (四)结束语 结束语一般由三种表达方式 对被调查者的合作再次表示感谢,以及关于不要漏填与复核的请求。
提出1——2个关于本次调查的形式与内容的感受等等方面的问题,征询被调查者的意见。 提出本次调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开放性问题的形式放在问卷的结尾。

41 (五)编码及其他资料 编码,就是赋予每一个问题及其答案一个数字作为它的代码 编码的具体办法
除去编码以外,有些访问问卷还需要在封面上印上访问员的姓名、访问日期、审核员姓名、被调查者住地等有关资料。

42 编码的具体办法 以答案的序号为编码。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编码方法。各个问题的答案一般都从1开始编号,直接用这些序号作为答案的编码比较简单与方便。
以答案本身的数字为编码,例如年龄、家庭人口、住房面积等方面的答案,可以直接使用答案本身的数字为编码。 对于无回答要采用特殊编码。无回答也要编码,不应用空格来表示。大多用0或者9来代表无回答,有时用00、99来表示答案本身是数字的无回答。

43 二、问卷设计的过程 (一)探索性工作 (二)设计问卷初稿 (三)试用 (四)修改定稿及印刷

44 (一)探索性工作 先做一定的探索性工作,即先摸摸底,熟悉和了解一些基本的情况,以便对各种问题的提法和可能的回答有一个初步认识。
做这种探索性工作的常见方法,是设计者围绕所要调查的问题,自然地、随便地与各种对象交谈,并留心观察他们的特征、行为和态度。

45 (二)设计问卷初稿 1.卡片法的具体步骤 2.框图法的具体步骤 3.卡片法和框图法的关系

46 1.卡片法的具体步骤 根据探索性工作所得到的印象和认识,把每一个问题写在一张卡片上
根据卡片上问题的主要内容,将卡片分成若干堆,即把询问相同事物的问题卡片放在一起 在每一推中,按照合适的询问顺序将卡片排列成一个整体 根据问卷整体的逻辑结构排列出各堆的前后顺序,使卡片连成一个整体 从回答这阅读和填答问它是否方便、是否会形成心理压力等角度,反复检查问题前后顺序及连贯性,对不当之处逐一调整和补充 把调整好的问题卡片依次写在纸上,形成问卷初稿

47 2.框图法的具体步骤 根据研究假设和所需资料的内容,在纸上画出整个问卷的各个部分及前后顺序的框图
具体地写出每一个部分中的问题及答案,并安排好这些相互之间的顺序 根据回答者阅读和填写问卷是否方便等方面,对所有问题进行检查、调整和补充 将调整的结果重新抄在另一张纸上,形成问卷初稿

48 3.卡片法和框图法的关系 区别表现在:前者是从具体问题开始,后者从总体结构开始。
各有优点和缺点。前者容易着手进行,尤其是在调整问题的前后顺序和修改问题方面十分方便,但它难于从整体上进行安排。后者的优缺点正好同前者相反。 具体设计时可以将两种方式结合进行。先根据调查内容的结构,在纸上画出问卷总体的各个部分及其先后顺序;然后将每一部分的内容编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写在一张张小卡片上;最后,调整问题间的顺序,并将整理好的问题卡片打印出来,形成问卷初稿。

49 (三)试用 1.客观检验法 2.主观评价法

50 1.客观检验法 客观检验法具体做法是:将问卷初稿打印若干份,然后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一个小样本,用这些问卷初稿对他们进行调查;最后认真检查和分析试调查的结果,从中发现问题和缺陷并进行修改 检查和分析的方面有以下几个: 回收率。 有效回收率,即扣除废卷后的回收率。有效回收率比回收率更能反映问卷初稿的质量。 填写错误:一类是填答内容的错误,即答非所问;另一类是填答方式的错误。 填答不完全:一是问卷中某几个问题普遍没有回答;二是从某个问题开始,后面部分的问题都未回答。

51 2.主观评价法 主观评价法的具体做法是: 将设计好的问卷初稿写抄写或复印若干份,分别送给该研究领域的专家、研究人员以及典型的被调查者,让他们直接阅读和分析问卷初稿,并根据他们的经验和认识对问卷进行评论,指出不妥之处

52 (四)修改定稿及印刷 仔细检查问卷,尤其是问题的表达以及问题和答案之间的衔接 应注意问卷的排版,其原则是有利于被调查者的阅读

53 三、问题的表述及排列 (一)问题的类型 (二)问题的表述 (三)问题的排列

54 一般性问题与敏感性问题。前者容易为被调查者所接受,后者可能会遭到被调查者的拒绝。
(一)问题的类型 客观性问题和主观性问题。前者包括背景事实(如性别、年龄、职业、政治面貌、学历、婚姻状况等)与社会活动方面的问题,后者包括信仰、价值、认识、兴趣等。 一般性问题与敏感性问题。前者容易为被调查者所接受,后者可能会遭到被调查者的拒绝。

55 (二)问题的表述 1.合理地表述 2.科学地表述 3.艺术地表述

56 1.合理地表述 判断所提出问题是否合理有如下几个标准: 全部问题是否都是特定研究课题及其理论假设所必须了解的问题
问题对于全部被调查者是否都普遍使用 提出问题的形式是否适合被调查者

57 问题是否普遍使用 例子: 处理方法 您是否有子女? 把非普遍适用的问题列为后续问题 例子:你是否结婚? 如果你已经结婚,那么请问你是否有子女
使用包容性的措辞。 例子:您或者您的妻子是否在家里主张“男的说了算?”

58 2.科学地表述 单一性 中性 明确性

59 单一性 例如:在子女的教育方面(学习指导、品德教育等),谁负有更多的责任?
有人认为,我国目前国有单位职工的收入偏低,应该改变这种状况,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一个问题只包括一个调查指标,只询问一件事情。 如果一个问题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调查指标,则被称为双重问题或多重问题

60 双重问题 双重问题的形式 递进式双重问题,处理方法为改为后续性问题 比如:有人认为,我国目前国有单位的职工收入偏低,您认为呢?
如果您同意,那么您认为这种状况应该改变么? 并列式双重问题,处理方法为改为两个或多个问题 比如:在子女的学习指导方面,谁负有更多责任?在子女的品德教育方面,谁负有更多责任?

61 中性 例子: 中性,即问题不带有倾向性问题。 倾向性问题有两种: 医生认为,吸烟有害于健康,您认为呢?
有人认为,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没有多大应用价值,您认为呢? 中性,即问题不带有倾向性问题。 倾向性问题有两种: 权威性倾向问题 叙述性倾向问题

62 明确性 例子: 大学毕业分配最理想的职业有哪些? 提问必须具备明确的含义 问题含糊不清的原因 您认为,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总体上看怎样?
您的家庭结构是(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 大学毕业分配最理想的职业有哪些? 提问必须具备明确的含义 问题含糊不清的原因 使用抽象概念 使用专业词汇 表达不当

63 3.艺术地表述 委婉法,即使用委婉词来代替刺激性的词汇提问 间接法,即把问题从直接回答者从被调查者变换成为其它人的方法
消虑法,即在正是提问前加上一段关于引用权威或普遍性事实的文字,以消除顾虑 虚拟法,即先假定一种情境,然后要求在该情境下回答问题。 援助法,即在表明调查者可以提供帮助的情况下要求被调查者回答问题

64 (三)问题的排列 同类组合 先易后难 先次后主 先一般后特殊 先大后小 先封闭后开放

65 四、题型及答案的设计 (一)问题的类型 (二)答案的设计

66 (一)问题的类型 1.填空式和二项式 2.多项单选式 3.多项选择式 4.等级式 5.排序式 6.矩阵式和表格式

67 1.填空式和二项式 填空式,即在问题后划一条横线,让回答者直接在空白处填写 例子:
您的年龄是 岁? 二项式,即问题的答案只有是和不是(或其他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两种,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一 您是共青团员吗?A、是 B、不是 您的性别是( )。A、男性 B、女性

68 2.多项单选式 多项单选式,即给出的答案至少在两个以上,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出其一作为回答 例子:

69 3.多项选择式 给出的答案至少在两个以上,回答者根据的情况选择若干个回答的方式。 具体形式: 多项限选式 多项任选式

70 4.等级式 是对两个以上分成等级的答案的选择方式 具体表现形式 外在等级式(对外在事物进行评价) 例子:您家周围的环境卫生状况如何?
A、很好 B、较好 C、说不上 D、较差 E、很差 内在等级式(对主观感受与心理体验进行描述) 例子:您对目前的职业是否满意 A、十分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太满意 E、很不满意

71 5.排序式 对所选答案进行顺序排列的一种回答方式 具体形式: 部分排序式 全面排序式

72 6.矩阵式和表格式 矩阵式,即将同一类型的若干个问题集中在一起,构成一个问题的表达方式。 表格式。它其实是矩阵对应的一种变形

73 (二)答案的设计 问题的答案应该是所测变量的可能取值 答案应该具有穷尽性和互斥性 设计答案时应该注意和问题之间的衔接
例子:请问,你中学中哪门课的成绩比较好? A、 B、 C、 D、 E、 F、 答案应该具有穷尽性和互斥性 设计答案时应该注意和问题之间的衔接

74 穷尽性 穷尽性指的是答案包括了所有可能的情况。 例子: C8、考试时,你发现你的好朋友在作弊,你会( )。(单选)
A、默不做声 B、报告老师 C、事后指出错误

75 互斥性 互斥性是指答案互相之间不能交叉重叠或相互 例子: A2、您的年龄是( )。(单选) A、25岁以下 B、25到35岁
C、35岁到45岁 D、45岁以上

76 五、注意事项 1、概念抽象 2、问题含糊 3、问题带有倾向性 4、问题的提法不妥 5、问题由多重涵义 6、答案与问题不协调

77 第三节 实地研究:访谈与观察 一、实地研究及其特点 二、无结构式访谈 三、实地观察 四、定性研究中的记录

78 一、实地研究及其特点 (一)实地研究的概念 (二)实地研究的特点

79 (一)实地研究的概念 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式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个案调查或典型调查 资料的收集方式:参与观察和无结构式访问 资料的分析方式:定性分析

80 (二)实地研究的特点 优点: 缺点: 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研究的效率较高 方式比较灵活,弹性较大
适合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 缺点: 概括性较差 信度较低 对研究对象有影响 所需要时间较长 伦理问题

81 二、无结构式访谈 (一)无结构式访谈的含义及分类 (二)无结构式访谈的过程及其技巧 (三)无结构式访谈的注意事项

82 (一)无结构式访谈的含义及分类 无结构式访谈,又称为深度访谈或自由访谈,是访员围绕一个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的一种资料收集方式。
无结构访谈的类型 正式访谈:研究者事先有计划、有准备、有安排、有预约的访谈 非正式访谈:研究者在实地参与研究对象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随时进行的、更接近一般闲聊的交谈

83 (二)无结构式访谈的过程及其技巧 访谈准备 预备性谈话 正式提问 访谈结束与再次访谈

84 1、访谈准备 项目主持人的准备: 访谈员的准备工作:
访谈项目主持人(或机构)的准备工作最基本的技巧是做到“三点一线”,即把调查研究所需资料的特点与被访者的特点、访员的特点三者结合起来考虑,编制适当的访谈提纲、访谈表、访谈工作细则等 访谈员的准备工作: 学习相应的知识,理解所要访谈的全部内容与有关知识 了解调查对象的特点,设计多种访谈方案 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和场合进行访谈

85 2、预备性谈话 预备性谈话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直接接触后,在访谈正式开始前沟通联络的过程。 预备性谈话的内容与技巧包括:
根据被放人、周围环境或情境的特点,访员主动说一些有利于气氛活跃的话; 寻找共同点,激发被访者的热情与兴趣; 引用权威力量,引起被访人对访谈的重视。

86 3、正式提问 题目的类型 提问的技巧

87 题目的类型 实质性问题 功能性问题

88 实质性问题 实质性问题:为了掌握访问调查所需要了解的实际内容而提出的问题 事实方面的问题 行为方面的问题 观念方面的问题
感情、态度方面的问题

89 功能性问题 功能性问题:访谈过程中为了对被访问者施加某种影响而提出的问题 接触性问题 试探性问题 过渡性问题 检验性问题

90 提问的技巧 发问清楚、委婉、从容; 耐心、礼貌地听; 淡化与麻痹敏感性与威胁性问题; 追问,包括直接追问、迂回追问、反感追问等

91 直接追问 直接追问:重复提出问题或直截了当地要求被访者对于未回答的或者未回答完的问题再做思考。

92 迂回追问 迂回追问:通过询问其他相关联的问题最后获得未回答或未答完的问题的答案

93 反感追问 反感追问:通过激起被访人一定程度的反感而促使其回答特定问题的追问方式

94 4、访谈结束与再次访谈 访谈的结束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要适可而止 要善始善终 再次访谈 每次访谈的时间不宜过长
访谈活动必须在良好的气氛中进行 要善始善终 要表示友谊 要为以后的调查做好铺垫 再次访谈

95 再次访谈的类型 补充性再次访谈:原定调查任务因各种原因在第一次访谈中未能完成,或者访谈后发现了遗漏或者错误之处,然后再去做补充访问
深入性再次访谈: 追踪性再次访谈:在第一访问后间隔一段时间,仍按照第一次访谈的基本内容对原调查对象进行再次访问

96 (三)无结构式访谈的注意事项 接近回答者的途径 对无回答的处理 重视访谈中的非语言信息
常用的有自然接近、求同接近、友好接近、正面接近、隐蔽接近等方式。 对无回答的处理 可分为对象不在家、对象不合作两种加以处理 重视访谈中的非语言信息 人的外貌、行为、表情以至周围的环境等非语言因素也能表达一定的信息

97 三、实地观察 (一)实地观察的定义和特点 (二)实地观察的类型 (三)实地观察的内容 (四)实地观察的实施步骤 (五)努力减少观察误差

98 (一)实地观察的定义和特点 实地观察法是直接感知和记录正在发生的一切同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有关的社会事实的一种调查方法 实地观察法的特点
观察对象处于自然状态 观察过程受观察者个人的情感、知识与经验因素的影响。 观察结果直接全面反映社会现象

99 (二)实地观察的类型 1.局外观察和参与观察 2.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100 1.局外观察和参与观察 局外观察也称为非参与观察,即观察者处在被观察的群体或现象之外,完全不参与其活动,并且尽可能地不对群体或环境产生影响。
参与观察就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 参与观察 局外观察 公开身份 名义参与观察 交往非参与观察 未公开身份 完全参与观察 完全非参与观察

101 2.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结构观察: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明确的观察记录表格对社会现象进行的观察
结构观察多采用局外观察的方式进行 结构观察采用观察记录表格的形式进行 无结构观察:没有任何统一的、固定不变的观察内容和观察表格,完全依据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所进行的自然观察 无结构观察多采用参与观察的方式进行

102 (三)实地观察的内容 Baker建议社会工作研究者,重点观察如下内容: 场合:观察实地的场合及状况如何 观察主题 时间因素的考虑
其他观察的事项:(1)环境;(2)个体及其他成员彼此之间的关系;(3)成员的行为态型、活动项目及进行状况等;(4)成员间的对话内容等;(5)成员或团体的心理特质状况;(6)历史渊源;(7)物理情境,如教室内的设备、儿童游乐的设施等。

103 (四)实地观察的实施步骤 事前准备:各种资料的阅读 选择区域 选择使用的方法 进入实地观察 收集资料 整理纪录
内容包括:所要观察的项目是什么?如何纪录?进度如何?主要对象是谁?研究小组的任务如何分工?资料如何分析? 进入实地观察 收集资料 整理纪录

104 (五)努力减少观察误差 减少观察误差的途径和方法有: 正确选择观察人员; 做好观察前的准备 加强感官训练 合理安排观察任务
充分利用科学的观察仪器或工具 自觉控制观察者的观察活动 进行多点可比观察或重复对比观察

105 四、定性研究中的记录 记录的类型 影响选择记录方式的因素 当场纪录,包括录像、录音等 事后记录 研究对象可接受程度
研究者本人的记录能力与技巧 研究课题具有的敏感性程度 研究者拥有的研究设施

106 第四节 文献研究 一、文献与文献研究 二、内容分析 三、二次分析 四、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107 一、文献与文献研究 (一)文献 (二)文献研究 (三)文献研究的优缺点

108 (一)文献 文献: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的各种信息 文献的类型:依据文献来源和形式 常见的文献:
个人文献、官方文献与大众传媒 原始文献和二次文献 常见的文献: 日记、回忆录、自传和信件 报刊 官方统计资料 历史文献

109 (二)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文献研究的类型 内容分析 二次分析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110 (三)文献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无反应性 费用低 可以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 适于纵贯研究 保险系数相对比较大 缺点
许多文献质量难以保证 有的资料不易获得 许多文献难以编码和分析 效度和信度存在一定的问题

111 二、内容分析 (一)内容分析的概念 (二)内容分析的程序 (三)例子

112 (一)内容分析的概念 内容分析:对各种信息传播形式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与分析
考察人们所写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基此了解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特征,进而了解和说明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 研究信息发出者的动机及信息传播的效果和影响

113 (二)内容分析的程序 选定研究的分析单位,如歌曲 界定目标总体的范围,如20世纪60年代 抽取样本 确定编码体系
阅读样本文献并按编码体系进行数据统计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果

114 抽样 可分为三个阶段 名称的抽样:采用分层的方法 期号的抽样 内容的抽样

115 编码 选择编码单位:选择具体的观察和点算单位 制定编码单

116 (三)例子 例子:从广告看上海房产

117 三、二次分析 (一)二次分析的含义 (二)二次分析步骤 (三)优缺点

118 (一)二次分析的含义 二次分析,也称为第二手分析,指那些由其他人原先为别的目的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
二次分析所用的资料是别的研究者或研究机构通过实地调查所得到的原始数据

119 (二)二次分析步骤 选择研究的主题 寻找合适的资料 对资料的再创造 分析资料 通常要求主题去适应资料,而不是相反
国家统计部门收集的资料及其他调查资料 对资料的再创造 重新定义变量、研究对象或抽样设计 分析资料

120 (三)优缺点 优点: 省时、省钱、省力 适于比较研究或趋势研究 缺点: 资料的准确性或适用性不足 所需要的资料很难寻找

121 四、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一)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概念 (二)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主要步骤 (三)例子

122 (一)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概念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运用各种现存的统计资料来进行自己的研究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利用的是那些以频数、百分比等统计形式出现的聚集资料 注意事项: 清楚认识统计资料的内容、对象、范围和特点等 清楚各种统计指标、比率和数字的实际含义和计算方式 现存统计资料通常是聚集资料,描述的对象是群体而不是个体

123 (二)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主要步骤 选择合适的资料 比较与分析资料 说明资料来源

124 (三)例子

125 本章小结


Download ppt "第五章 资料收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