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次世界大战.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次世界大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次世界大战

2 教学目标 有关二战的基本史实 战时国际关系 战后国际体系形成 正确认识二战的起源 评价战时大国的合作与冲突 评价二战的后果、经验教训
知识与 能力 正确认识二战的起源 评价战时大国的合作与冲突 评价二战的后果、经验教训 评价雅尔塔体系 过程与 方法 正确认识战争与和平 如何吸取二战的教训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3 教学重点: 二战的起源 教学难点: 战争初期各国失利的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战时大国的合作与冲突 法西斯国家的最后失败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 教学难点: 反法西斯同盟内部的协调与斗争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4 学术争鸣 一 :二战史研究的概况 苏联:研究的重点是苏德战争史和红军史。
日林:军事研究所所长,中将、国际二战史协会副主席,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代表作是《法西斯德国进攻苏联的准备》 茹科夫:世界史研究所所长,科学院院士、国际二战史协会副主席,主要研究日本现代史,代表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和战后日本人民的独立斗争》,这部著作在国际上影响很大。 有关的二战史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十三卷本),《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史》(六卷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人民的反抗斗争》; 《反希特勒同盟》; 有关中日战争的著作有三本(未译)。

5 英国:研究的重点是绥靖政策和二战的起因。
汤因比 : 《国际事务概览战时篇》(10册)从战前到1950年每年一册。 利德尔·哈特: 著名的二战史学家和军事理论家,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坦克战》。这两部著作影响很大。 泰勒: 著名的修正学派的代表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者的发表在世界上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特雷佛·罗伯:著名的传统学派的代表人物,《希特勒的末日》; 《希特勒的席间谈话》。

6 美国:分类较细,综合性的著作不多。 格林菲尔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陆军史》(96卷) 莫里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海军史》(15卷),他是美国具有代表性的二战史专家。 埃森豪维尔《远征欧洲》在国际上得到一等稿费。 记者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 约翰·托兰《日本帝国的衰亡》等在国际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些著作史料丰富,叙事系统,强调经济作用和军事作用,也突出个人作用。

7 法国:战后成立了二战史委员会,总书记是亨利·米歇尔,他是法国有名的历史学家,1950年他创办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评论,共写了二十本关于二战史的著作,主要有《抵抗运动的思潮》、《维希政府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着手最早,1953——1957年日本历史学研究会出版了太平洋战争史(5卷),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论述历史事件。防务厅战史室出版了《战时丛书》一个战役为一卷。六十年代以后,出版了一些大部头的著作,《日本陆战史》、《大东亚战争全史》(4卷) 特点是运用了大量的原始资料,着重从总结军事经验出发。

8 中国:二战史研究起步晚,五十年代初期,对一些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1958年讨论中断,八十年代以后,二战史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
主要有两个基地,一个是世界史研究所,一个是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史教研室。后者主要研究战前国际关系及二战的起因,论文影响很大。

9 学术争鸣 二:纳粹德国的扩张战略: 希特勒的扩张战略按其目标可分为三部曲,即先大陆,后海洋;先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称霸欧洲;最后称霸全世界。
第一:希特勒所构想的德国的基本战略目标有三: 取消凡尔赛条约;联合所有的德意志人;夺取德意志民族所必须的生存空间。 第二:达到战略目标的途径。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 希特勒认为,德国的发展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发展工商业,走经济扩张之路;二是通过武力扩张。

10 第三:走武装扩张的道路,敌人是谁?盟友是谁?这决定了希特勒的战略打击顺序是先西后东还是先东后西。
德国的主要敌人是法国,1937年以后德国开始把两个仇敌——英法一起考虑进去。希特勒在三十年代无论从军事战略还是军事计划,都没有把苏联作为主要打击对象。 第四:行动时间。希特勒决定在1943——1945年动手解决生存空间问题,但在两种情况下可以提前,一是法国转入了同其他国家的战争;二是法国本身分裂,不能与德国抗衡。 第五:如何行动?分而攻之,各个击破,突然袭击,速战速决。即实行闪电战。

11 学术争鸣 三:关于军事战略和战争样式: 1、关于军事战略
最早的意思是对战争全局的谋划和指导。泛指具有全局性的、重大的谋划。如经济战略、政治战略、外交战略等。 战略也朝着纵向发展,即大战略。1935年英国的野战条例首次使用大战略并对此下了定义。强调利用政治、经济、外交、科学、心理等一切因素去实现国家利益 。美国、法国等都采用大战略的概念。 苏联不使用大战略一词,但也强调军事战略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心理等一切因素。

12 对于军事战略没有统一的解释, 古典定义是克劳塞维茨的解释——为了战争的目的,运用战斗的学问。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军事战略是运用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通过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达到国家政策的各项目标的一门艺术和科学。 包括三个要素,一是确定军事目标,二是实现目标的方针,三是使用军事实力来贯彻。 用公式表示,军事战略=目标+行动方案+实力。 英国大百科全书:军事战略就是分配和使用军事手段以实现政策目标的一门艺术。

13 苏联军事战略的定义有两个方面, 一是作为科学知识体系,包括研究战争的规律及特点,研究进行战争的方法,制定计划和实施战争。 二是作为实践活动的领域,有三个内容,即确定武装力量的战略任务及完成战略任务所需要的兵力和兵器;制定有关国家武力、战区经济、居民动员、组织战争的计划方案;组织武装力量实现战略性战役的展开和指挥及研究预想之敌如何战争。

14 日本:军事战略就是在国家战略指导下,从军事上确保国家安全的方法。
中国:军事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法。 总之,军事战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概念就是军事力量的运用,如英、日。 广义的解释包括四个内容: 一是军事目标(战略任务); 二是军事力量的建设(战斗力的准备和国防建设方针) 三是战争计划(行动方案); 四是军事力量的运用。

15 2、关于战争样式: 战争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军队的武装、编制、战略等首先依赖于经济和交通状况。武器的发展与战争样式密切相关,军事变革依赖于武器的发明和士兵成分的变化。 所谓的军事革命或军事变革一般认为有两次:火药的出现和核武器。 有人认为有八次,火器革命,民主革命—征兵制;工业革命;管理革命—参谋部的出现;机械革命;科学革命;核武器、生化武器和化学武器;电子革命。 我国吴春秋认为从十六世纪——20世纪军事革命共有四次。

16 第一次军事革命是16——17世纪,这一时期黑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冶铁技术发展,政治上出现了中央集权国家。
新的战争样式出现 (1)滑膛枪取代长矛成为主要作战手段; (2)中央国家统一指挥的军队代替了各诸侯亲兵,成为主要军事支柱; (3)人数众多的步兵取代了少数诸侯组成的重骑兵,骑兵演变为轻骑兵作为机动力量,同时出现了炮兵; (4)线性战斗队形和战术取代了方阵成为主要战斗方法; (5)分兵把守的封锁线战略和威胁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机动战略,取代了以占领领土为目标的防线战略。

17 第二次军事革命是18世纪——19世纪初期。这一时期基本上与第一次产业革命同步。
蒸气机的广泛应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 战争样式的变化: (1)义务兵役制取代了募兵制,庞大的资产阶级民族军队取代了封建的雇佣兵军。 (2)作战方法上完全打破了呆板的线形战术,采用了纵队和密集的散兵线相结合的战术 (3)部队编制上出现了步兵、骑兵和炮兵诸兵种的合成军,组成了庞大的集团军。 (4)出现了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的机动性战略。

18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军事家是拿破仑。拿破仑一生作战50多次,其中35次取得胜利。
他的军事思想: 强调战争的基本战略目标是歼灭敌人的军队而不是占领敌人的领土; 强调进攻,主要的战斗形式是进攻,防御是特殊条件下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在决定性的方向上; 强调出其不意的突击,即突然性。强调快速的机动。 运动是拿破仑战争的灵魂——富勒(英国)。

19 另外的代表人物还有诺米尼和克劳塞维。 诺米尼第一个把拿破仑的军事思想做了系统的阐述,他是拿破仑军队的一个参谋长跟随拿破仑作战。 克劳塞维茨参加过反对拿破仑的战争,认为进攻是一种较弱的作战形式,防御的目标是消极的,但作战方式却是强大的,主张以防御消耗敌人的力量,在有利条件下进攻。

20 第三次军事革命是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技术革命发展起来。其内容:
膛线枪取得了滑膛枪,连发枪、速射炮发展起来; 无烟火药取代黑火药,散兵线队形和堑壕、铁丝网等野战工事被采用; 有线电报、电话、铁路的应用,提高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 总参谋部出现,军队的领导和指挥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

21 这一时期以毛奇和史蒂芬为代表。他们的战略思想是先敌动员,外线机动,突然袭击,分进合击敌人的重兵集团,歼灭其主力,短促突击。
海战也发生了变化,蒸气机的使用,铁甲舰取代了木制帆船,战列舰成为战舰的主力,海军进入了“大舰巨炮”时代。 军事理论形成了以美国军事战略家马汉为代表的“制海论”。谁掌握了海上霸权,谁就是世界霸主。这就必须发展大舰巨炮。

22 第四次军事革命20世纪初——二十世纪中叶。 随着电力、内燃机、无线电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新的工业部门,这期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样式出现了新的变化。 (1)出现了飞机、坦克、潜艇、航空母舰等兵器及与之相适应的诸兵种。 (2)出现了空地协同、步炮协同和快速出击的新的作战方法; (3)参战兵力大大增加,最大的作战单位是集团军群和方面军;

23 (4)战争从平面发展到立体,战场的宽度和纵深大大增加,前线和后方的界线被打破,出现了全民总动员,战争对经济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24 一战本来想打一场短时间的主力交战,各国都没有把国家转入战时轨道,但战争变成了一场全面的消耗战,整个国家被卷入了战争。从拿破仑以来西方强调的快速机动的歼灭战略在一战中失灵, 战后西方的军事思想向着两个方向发生了分化。 一是以战胜国的军事思想和军事战略为代表,主张实行长期的迂回的防御战。 一是以德国一批年轻的思想敏锐的军事家为代表,他们主张继续沿着拿破仑以来的军事传统进行研究,以鲁登道夫的整体战为基础,发展了史蒂芬快速、机动的理论,吸收了库勒的空军、坦克制胜的思想,形成了闪击战战略 。

25 闪击战的第一次应用是1939年9月进攻波兰,1940年进攻法国进一步发展,1941年闪击苏联达到顶峰。闪击战略的主要思想:
强调战略上的突然性,通过各种手段隐蔽战争意图,先敌动员; 强调主要打击方向上的集中性,避免两线作战,争取最大限度的集中兵力兵器于主要打击方向上。 强调以主力投入首次突击的冒险行为。 强调以空军支援下,独立坦克机械化部队为主要打击力量,实施宽正面,大纵深的高速突贯。 强调用一切手段打击敌人的政治经济中心,在精神上摧毁对手。

26 学术争鸣 四:关于两线作战问题: 两线作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腹背受敌历来是兵家大忌。
二十世纪联盟战争使得两线作战问题更加突出,对德国来说,地处欧洲的中心,首要的战略问题是两线作战问题,法国也是如此,但没有德国那么尖锐。英国和苏联在二十世纪之前不存在这一问题。 两线作战在战略上对任何一方都有三方面的含义: 尽量避免自己的两线作战; 尽量使对方陷入两线作战; 一旦出现两线作战,要正确处理主次战线的关系。

27 二战中两线作战有如下的特点: 第一,战争是法西斯国家挑起的,是非正义的,是少数,他们最害怕也最容易陷入两线作战,从根本上来说也很难避免两线作战。 第二,法西斯国家虽然是少数,但他们是战争的发动者,战争准备充分,在战争初期掌握着某种主动权,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能够避免两线作战。 第三,反法西斯国家虽是多数,经济实力雄厚,但他们是各种类型的国家,相互之间有矛盾,反侵略的准备不足,要把经济实力转化为战争实力,就必须通过正确的战略和措施才能实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避免两线作战。

28 关于苏联两线作战问题: 1 二战中苏联自始至终避免了两线作战 。其原因: 第一,中国的抗战牵制了日本的主力,日本没有足够的部队进攻苏联。
第二,日本国内资源贫乏,进攻西伯利亚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第三,法国、荷兰已经败降,他们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唾手可得。 第四,英国孤悬海外,自顾不暇,而美国准备不足,南下有利。 第五,苏联是块硬骨头。

29 关于美国的两线作战: 1 “先欧后亚”战略的提出:
是美国二战中的重大决策,也是指导战争全局的大战略。美国有有利的战略位置——两洋天险,一般来说不面临两线作战。 一战后英国有强大的海军和广布全球的海军基地,但一战后,英国走上了下坡路。 另一个威胁来自日本,一战后,日本海军大发展,又加上夺取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基地——马绍尔群岛、加洛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而且日本处于战略攻势的态势

30 二、三十年代美国的军事计划主要是针对英、日,但战略重点在太平洋。如橙色计划—针对日本,红色计划—针对英国。其中橙色计划搞的非常出色。
三十年代后期 ,美国渐渐认识到德国的威胁,1938年制定了新的橙色计划,提出了大西洋面临德国作战的问题,但重点仍是太平洋。 1939年随着战争的逼近,军方提出大西洋的威胁性可能更大,6月陆海军据此制定了“彩虹作战计划”共有五套,方案规定,一旦战争爆发,美国将协助英法作战,在太平洋采取守势。 美国的战略重点逐渐从太平洋转向大西洋。

31 1940年法国败降,美国感到了自己的威胁,1940年9月27日,德、日、意结成军事同盟,对美国构成了两洋威胁,美国提出了“先欧后亚”战略:
先欧后亚战略的意图 即在美国完成战备前加紧援助英国,将英国作为第一线,确定了“救火水龙”原则,通过《租借法案》,放弃中立法。宣布美国是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1941.1~3美英两国参谋部举行秘密会议,达成了“ABC——1”联合作战计划: 规定,德国是主要敌人,大西洋和欧洲是决定性战场,远东战略将是防御性的,两国首次决定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

32 先欧后亚战略实施的原因: 第一,欧洲历来是列强争霸的中心,美国在欧洲的利益远远超出了在太平洋地区。 第二,法西斯侵略集团中,德国力量最强,如果英、苏失败,将对美国构成直接威胁。而日本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第三,太平洋比大西洋更加辽阔,无论参加哪方作战,都得将军队运往前线,向太平洋运输比大西洋高出3—4倍。 第四,在当时的欧洲,英、苏构成了抗击德国的两支强大的力量,“先欧后亚”方针,可以使自己在未动员起来之前,利用英苏的力量打击德国,在太平洋将是美国独自作战。

33 学术争鸣 五:关于二战的起因的争论: 传统学派认为:二战是由于德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引起的,希特勒集团应负全部责任。
修正学派认为:希特勒没有进行战争的计划和打算,战争的爆发是由于许多具体的因素促成的,希特勒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是又一次世界大战。若要追究战争责任的话,除希特勒外,英、法、苏各国政治家也应承担责任。 前苏联认为:二战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力量变化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而引起的。 我国史学界分为两派,一派同意苏联的观点,一派倾向于修正学派的观点。

34 一:二战的起因: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加剧了德、日、意复仇争霸的决心,这是他们发动战争的历史根源。
2: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迫使德日意走向战争道路,这是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3:当时世界各大国所推行的外交政策削弱了世界民主力量的联合,从而使希特勒敢于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35 二:二战的爆发 (一):二战开始的概况: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挑起战争。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正式爆发。但战争仍是局部的。 1940年5月德国进攻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横扫北欧西欧。意大利参战。战争规模继续扩大。 1941年6月德国闪击苏联,欧洲局部战争演变为全欧战争。 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德、意等轴心国对美国宣战,美国及拉美、亚洲国家向轴心国宣战,欧洲战争演变为世界战争。 可见 二战和一战不同,它是由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战争的。

36 学术争鸣 关于二战的性质, 西方认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自始至终都是世界民主力量反对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前苏联认为:二战应分为两个阶段,1941年6月苏联参战之前交战双方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参战的,是帝国主义战争。1941年6月由于苏联参战,战争演变成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史学界在这个问题上分成了三派,一派同意苏联的观点,一派同意西方的观点。另一派认为,1940年法国灭亡前是帝国主义战争,从此以后直到战争结束,是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37 (二):德国进攻波兰: 1939年8月23日,希特勒召开最高军事会议,进行战争动员和部署。
8月31日希特勒发布进攻波兰的 “白色方案” 。150万军队立即开往边境的出击阵地。 8月31日夜间希特勒秘密制造了“格兰威茨”电台事件。 9月1日对波兰发动了全面攻势,德国投入62个师,采用闪电战术,分南北两路实行向心突击。

38 1 战争的经过: 北路是由包克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组成,包括屈尔希勒统帅的第三集团军,从东普鲁士出发向南进攻;克鲁格第四集团军向东突进,越过波兰走廊,两军会师,直奔华沙。 南路是由龙德斯泰德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分三支前进 左路是布拉斯科维茨的第八集团军,向大工业区罗兹推进,协助围困波兹南的波军;右路利斯特的第十四集团军,夺取波兰的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中路兰歇瑙的第十集团军,直取华沙。 两路大军共150万人,拥有6个坦克师,8个摩托化师,2个航空大队,2500辆坦克,2000架飞机。

39 进入出发阵地的德国坦克部队

40 德军拆毁波兰检查站,波兰边界消失了

41 德国空军进入指定位置

42 德空军在24小时内把波兰21个机场的500架飞机全部毁于地面。

43 德国摩托化部队攻入波兰

44 攻入波兰的第一辆德国军车上的双头鹰标志

45 德国舟桥部队攻入波兰

46 波兰投入战斗的只有20个师,又12个旅。而且分布在800公里的国防线上,没有纵深防御,波兰陆军没有反坦克炮和高射炮
图为开往前线的波兰士兵

47 波兰骑兵开往前线

48 波兰军人开赴前线

49 二战打响第一枪的地方 波兰港口城市格但斯克的维斯特普拉特半岛

50 到9月3日,北路德军克鲁格切断了波兰走廊,攻到维斯杜瓦河下游,屈尔希勒已经逼近那累夫河,
南路德军兰歇瑙的装甲部队已经强渡瓦尔塔河,利斯特正从两翼向克拉科夫会聚。 9月8日,兰歇瑙的装甲军攻至华沙近郊,一周之内前进了140英里。 屈尔希勒的先头部队——古德里安的装甲军越过那累夫河在华沙后方的布格河一线布防。这样对波军形成合围之势。 从9月9日开始,德军一方面消灭被围波军,一方面渡过威斯杜瓦河和桑河,包围东线波军。 9月17日,进攻波兰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51 德军第3装甲师占领但泽

52 德军向华沙挺进

53 9月17日苏联红军越过波兰东部边界,波军腹背受敌,全军覆没。
从9月15日开始,波兰政府和最高统帅部离开国境,先到罗马尼亚,再到巴黎,最后在伦敦组织流亡政府。 9月28日,华沙陷落。 10月5日,最后一批波军放下武器。波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被灭亡了。 在德波战争中,波军死亡6.63万人,伤13.37万人,被俘42万人。 德军亡1.06万人,伤3.03万人,失踪0.34万人。

54 在华沙近郊火车的车厢里波兰军方签署投降书

55 被德军占领的华沙

56 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 从军事上来看,波兰的军事思想非常落后。 2
其一,波兰的军事家总结了一战的经验,迷信骑兵。这种思想比德国整整落后了100年。直接影响了波兰军队的建设。 其二,波军疏于防守,军队主力几乎平均配置在国境线上,使德国成功实施合围分割战术。 其三,战争初期理论陈旧。认为双方在宣战后都将有军队的动员、集结和展开阶段,波军能在边境守一个月,足以保证英法军队完成动员、展开,并在德国西部边境实施进攻。波军就能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迫使德军陷入两线作战。

57 波兰骑兵

58 英勇作战的波兰骑兵

59 波兰骑兵的战斗

60 从政治上来看,波兰政府过分相信了英法的担保,没有依靠全国人民。事实上英、法宣而不战,波兰是孤军奋战。
从思想上来看,波兰领导人自高自大。1919年波兰建国,1921年打败了年轻的苏联红军,又用法国的军官训练了一支军队,自称是欧洲第三。 从外交上来看,一味在苏德之间奉行等距离外交,在法西斯德国直接威胁的关头,仍拒绝苏联的援助,使自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最后,波兰的国家实力远远落后于德国。 波兰的苦难开始了。

61 手无寸铁的波兰民众

62 波兰人遭到野蛮屠杀

63 被赶入隔离区的犹太人

64 波兰街头棺材随处可见。 图为 一位波兰妇女从一个棺材旁走过

65 卡廷事件 课堂拓展 1939年9月1月,纳粹德国入侵波兰,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驻守波兰东部地区的波兰军警及官员约25万人被苏军俘虏。
德国进攻苏联后,设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决定在苏联境内建立一支波兰军队,与苏军并肩抗击德军,因此,请求苏联把拘禁在科泽利斯克、别利斯克和奥什塔什科夫三个战俘营的1一1.5万名波兰战俘移交给波方。 苏方答复称这些战俘大部已逃往中国东北,只交出448名军官。

66 1943年4月13日,德国宣布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里发现了被埋葬的4400具尸体。验尸确认是1940年4月以前拘禁在科泽利斯克战俘营中的波兰军官尸体。这些尸体的双手从背后捆在一起,他们的脑后都有弹孔。 苏联解释:波兰战俘1941年还在斯摩梭斯克以西地区从事建设工作, 他们是被同年7月被占领该地区的德军杀害的。 波兰政府要求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前往实地调查, 并要求苏联政府提出正式报告,说明仍不知下落的波兰战俘的命运。(1万名官兵不知所踪)。4月25日,苏联政府与波兰政府断绝外交关系。 1943年9月,苏军收复斯摩棱斯克地区,组织反调查,一口咬定屠杀系德国侵略者所为。

67 卡廷万人墓

68 卡廷墓

69 卡廷墓中的遗骸

70 课堂拓展 二战结束后,在纽伦堡审判时,苏联要求法庭认可苏联的调查结论,但未获得同意。于是,卡廷事件成为历史之谜,成为波苏关系中的“历史空白点”。 1990年以前,苏联方面一直否认与杀害战俘有关。 直到1990年4月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苏时,在澄清卡廷事件真相问题上,戈尔巴乔夫向前迈了一步。他承认卡廷惨案是“斯大林主义的罪行”,并向雅鲁泽尔斯基转交了一部分有关卡廷事件的档案材料。 苏方当时仍未公开全部真相 。密档第一卷却紧锁在总统密档铁柜中。

71 俄罗斯总统密档第一卷是关于卡廷事件的专卷。它开始存放在苏共中央总务部第六处,后转归为苏共中央政治局档案馆,1990年夏转归苏联总统档案馆,存放在克里姆林宫。
关于密封的档案袋内究竟装了什么文件,除了前苏联领导层中几位核心人物外,谁都不知道。俄罗斯总统档案馆工作人员非经特别批准也无权拆阅。在大部分档案袋上甚至标有“永不开启”的禁令。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是在1991年12月23日移交总统权力时同叶利钦一道阅读的。

72 戈尔巴乔夫说:总统档案馆工作人员在得知其即将向叶利钦交权后,对密档第一卷的命运感到担忧。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应当了解密档的内容,因此,总统办公室主任向戈尔巴乔夫报告了情况,并将密档第一卷摆在总统办公桌上。数小时后,戈尔巴乔夫会见了叶利钦。当时,协助戈尔巴乔夫的“苏联改革设计师”雅科夫列夫也在场。 密档第一卷内共有三份文件。 第一份是斯大林等人签署的1940年3月5日联共(布)中央的决定;

73 第二份是1940年3月5日贝利亚给斯大林的报告。 贝利亚的报告详细说明了被苏联关押在三大战俘营以及其他监狱中的波军被俘军官及其他人员的人数、军阶、职业和政治态度。报告说他们是苏维埃“不共戴天的敌人”,因此建议按“特别程序”审理,处以极刑——枪决。 联共(布)政治局当日通过决定,授权内务人民委员会对报告中所列25700人执行枪决 。

74 第三份文件是1959年3月3日克格勃头目谢列平给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的报告。
报告核实卡廷惨案中被枪杀的总人数为21857人。报告强调档案馆继续保留这些人的人事档案对苏联和对“波兰朋友”已无必要和价值,而且“一旦泄密,必将危害国家”,因此建议全部销毁。

75 在开启封印看了文件之后,戈尔巴乔夫说,“我们的头发都竖起来了”、 “我们无权向波兰隐瞒事实,我们三个人当即认为,不论后果如何,也应向波兰方面通报”。
戈尔巴乔夫向叶利钦交权时,特地移交了这卷密档。叶利钦决定将这卷密档的副本转交波方。 在1992年10月14日举行的转交仪式上,波兰总统瓦文萨手接密档,全身颤抖。

76 苏联方面对“卡廷事件”表示深为遗憾。 波兰总统瓦文萨致信叶利钦,称赞他的“勇气”,并说波俄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已掀开“面向未来,以相互谅解、合作和理解为基础的新的一页”。 波兰报刊也称赞叶利钦做出的“悔罪的姿态”,“其伟大可同1970年12月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起义英雄纪念碑前的跪拜请罪相提并论”。

77 波兰政府当即发表声明,对苏联这种敢于正视事实的行动表示欢迎,但同时表示,波苏关系史中还有其他一些“空白点”,希望都能得到澄清。
波兰议会议长科扎凯维奇说,苏联勇敢地承认对卡廷事件的责任将对波苏关系产生积极影响,波兰总统瓦文萨在声明中说,苏联承认对这事件的责任还不够,还应惩罚应对这一罪恶负责的人,并为波兰的受害者家属提供经济补偿。

78 (三):奇怪战争 德国方面,不是不想打,而是不敢打。德国没有足够的力量发动攻势。尽量避免两线作战。 英法方面,主要是想自保。
从军事上看,发动攻势的准备不足。 从军事指导思想看,法国决定不打进攻战,不单独行动。 从其战略部署看,英法都想打外围战,不希望在自己本土打仗。 希特勒在战胜波兰后,又唱起和平的高调。

79 马奇诺防线后的法国士兵

80 法国卫生官正在检查炊事兵的指甲

81 三:苏联的东方战线 从1939年9月——1940年8月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建立起了一条重要的防线,它北起芬兰,中经波罗的海和波兰,南到罗马尼亚,全长1500公里,苏联称之为东方战线。 苏联史学界对这条防线一直给予很高的评价, 其一,解放了被压迫的少数民族,保证了弱小国家的独立; 其二,巩固了国防,使苏联的国防线向西延伸了100多公里,为反对德国的进攻取得了广大的空间。 其三,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西方国家认为:苏联是趁火打劫,是实现与德国瓜分势力范围的秘密议定书,是侵略行为。

82

83 (一)东方战线建立的经过 苏联出兵波兰 出兵波兰 苏联出兵的理由 1
9月17日,苏联照会,声称“波兰政府已经崩溃且已无使命的迹象,波兰国家和政府已不存在,因此苏波之间缔结的条约已归于无效,……波兰已成为对苏联造成种种威胁的方便场所……苏联政府不能再以中立的态度来对待这种局势了”。“苏联政府对居住在波兰境内的同胞——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的命运和财产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

84 苏联出兵的理由有二 其一,波兰政府和国家已不存在,苏波条约已经无效。
其二,苏联政府有责任保护和解放住在波兰境内的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等少数民族 。

85 关于波兰政府已不存在的问题: 这不符合历史事实。
波兰政府虽然因失败逃到国外,但并没有向敌人投降,而是组织了流亡政府继续指导政府军在国内展开斗争,所以国际上一致认为波兰流亡政府是波兰唯一合法政府。 1941年7月30日,苏波建立外交关系,签订了互助条约,这一事实本身就否定了苏联所持的立场。 从时间上来看,苏联出兵在前,波兰灭亡在后,9月17日苏联出兵,28日华沙陷落,10月5日,最后一批波军放下武器。

86 关于解放保护少数民族问题: 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原先属于俄国,1918年《布列斯特和约》签订时被德国强占,1919年巴黎和会上确定波兰东部边界时又把这部分地区划给波兰。 寇松线:1920年,把两地划给了苏联 。苏联拒绝寇松线。 1921年苏波签订《波兰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和平条约》,规定把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划给波兰。这比“寇松线”向东延伸了150公里,这样450万乌克兰人和150万白俄罗斯人归波兰统治。 从此以后直到1939年6月双方均未有异议。

87 苏联出兵和德国有约在先: 德国入侵波兰后,为避免孤立,于9月3日敦促苏联政府出兵波兰;9月9日,德国再次邀请苏联出兵,莫洛托夫答复苏联准备在近日采取行动。 9月17日,苏联出兵,同一天苏德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共同的目的是在于维持波兰崩溃后的和平秩序,协助波兰人民为建立新的政治生活创造重要条件。 9月18日,苏德军队在布列斯特—利脱夫斯克相遇,德军主动让出了所占领的东方的一些地方。 可见:苏联出兵波兰和德国由约在先,是计议好的。

88 苏联出兵的真正意图 9月19日,莫洛托夫提出苏联准备按照四条河的走向来分割波兰,即皮萨河、那累夫河、维斯杜瓦河、桑河。
9月27日~28日,里宾特洛甫到达莫斯科,就波兰问题举行谈判,缔结了苏德边界友好条约。 德国占领了大部分波兰领土。 苏联只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波兰被两国瓜分。 10月1日、2日,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分别加入了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 苏联出兵波兰是为了与德国瓜分势力范围

89 第一:缔结互助公约,取得驻军权 对波罗的海三国实行占领与合并 2 采取的步骤: 1939年9月28日与爱沙尼亚签订互助公约:
规定苏联在爱沙尼亚境内有驻军、建筑军港和空军基地的权力。苏联向爱沙尼亚派驻了两个陆军师和一个空军旅,共2500人。 10月5日,6日,苏联又与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订立互助公约,并派驻军队,这样苏联便控制了整个波罗的海和芬兰湾,这些小国实际上成了苏联的保护国。

90 第二:占领与合并。 1940年6月15日,苏联声称立陶宛政府破坏互助公约,提出了限当天答复的最后通牒,立陶宛屈服,15日大批苏军开入立陶宛。
16日,又向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突出同样要求并当天得到满足。 7月14——15日三国举行议会选举,各自宣布成立苏维埃共和国,并要求加入苏联,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在8月3日、5日、6日分别接纳爱、拉、立三国加入苏联,成为其三个加盟共和国。 苏联完成了东方战线的第二步。

91 苏芬战争 战争的起因: 3 苏联对德国进攻路线的估计 一是通过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侵犯列宁格勒; 二是跨过芬兰湾进攻列宁格勒;
三是经过芬兰领土,穿过卡累利阿地峡进攻列宁格勒。 苏联必须把防线推到芬兰境内并保证芬兰不与地方结盟。 1939年10月建议与芬兰谈判解决边界的变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92 芬兰认为,这样做削弱了芬兰的防御能力,损害了芬兰独立自主地位,与芬兰的中立政策是不符的。认为苏联的建议是无法接受的。
11月28日,苏联以炮击事件为借口废除了1932年的苏芬互不侵犯条约,29日断绝了与芬兰的外交关系,并提出了最后通牒, 11月30日,苏军全线进攻芬兰,苏芬战争爆发。

93 战争的经过: 苏联的行动,引起芬兰人民的反抗,当时有1万多外国志愿军帮助芬兰作战,英法向芬兰提供了大批的武器弹药。国联开除了苏联成员国的资格
苏联动用了120万军队,国内大部分坦克、飞机和大炮,1940年1月发起强大攻势,取得军事上的重大胜利。 3月12日签订和约,苏联得到了所要求的领土和整个曼纳海姆防区,汉科港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为期30年。苏联共获得了1.6万平方公里的芬兰领土。 3月31日,苏联把从芬兰得到的领土命名为卡累利阿——芬兰加盟共和国。

94 被冻死的苏联士兵

95

96

97 被冻死的苏联士兵

98 战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 4 比萨拉比亚问题的提出: 比萨拉比亚原来是罗马尼亚的领土,1821年北俄国吞并,1918年罗马尼亚收回。
1919年《圣日尔曼条约》决定把奥地利占领的布科维纳的北部划给罗马尼亚。苏罗之间就此问题多次交涉。 1940年6月24日,苏联要求将比萨拉比亚划归苏联,作为补偿,苏联要求得到布科维纳。 德国十分不满,苏联为了照顾德国的情绪,只要求得到布科维纳的北部。

99 6月26日,苏联向罗马尼亚提出限第二天答复的最后通牒,要求:比萨拉比亚归苏联;布科维纳的北部交给苏联。
6月28日,罗马尼亚接受苏联的要求。 6月30日,苏军全部占领这两个地区,面积是5.1万平方公里,人口400万。 1940年最高苏维埃决定,在比萨拉比亚地区成立摩尔维亚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北布科维纳并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苏联最后完成了东方战线的建立。

100 (二)东方战线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 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自身的安全,从这一点来看,东方战线的建立在卫国战争初期,确实给苏联西部增加了200——300公里的防御空间。 但实际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其一:这条防线并没有达到苏联预期的目的,苏联苦心营造的东方战线在德国的进攻面前不堪一击。 其二:苏联在建立东方战线的过程中,暴露了大国沙文主义,伤害了西邻小国的感情,这为法西斯所利用,把他们拉上反苏的道路。

101 其三:苏联为了自身的安全,恃强凌弱,吞并邻国,并得到德国的支持和协助,这有损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和声誉。
其四:增加了英、法、美等国的疑虑和反感,不利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苏联推行东方战线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但任何国家无权借口本国的安全和防务需要而强行霸占别国的领土。


Download ppt "第二次世界大战."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