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四章 局部麻醉药 (Local anaesthetics ) 牡丹江医学院 药理 (张会常) 2004-9-2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四章 局部麻醉药 (Local anaesthetics ) 牡丹江医学院 药理 (张会常) 2004-9-2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四章 局部麻醉药 (Local anaesthetics ) 牡丹江医学院 药理 (张会常)

2 抗胆碱药重点回顾 1、a受体阻断药 酚妥拉明 机制:阻断a(1、2) 作用;扩管、强心 使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翻转 2、b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机制:阻断b(1、2) 作用;抑制心脏、降 低耗氧、降血压、抑制异位 节律、阻止T4—T3(抑制 甲状腺功能、有膜稳定、无 内在拟交感活性

3 一、 概念 局部麻醉药简称局麻药,是一类以适当的浓度、局部应用(作用)于神经系统后, 能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的药物。 它可以作用于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以及各种神经纤维,使其支配区域的痛觉等感觉暂时丧,由于其作用是可逆的,故作用

4 局部麻醉药使神经纤维兴奋阈升高、传导速度减慢、动作电位幅度降低,最后完全丧失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结束后,神经功能可以完全恢复,对神经纤维和细胞均无损伤,不影响意识。 [局麻作用 局部麻醉药使神经纤维兴奋阈升高、传导速度减慢、动作电位幅度降低,最后完全丧失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5 在局麻药的作用下,痛觉先消失,其次是冷觉、温觉、触觉和压觉,运动(神经)麻痹。神经冲动的传导的恢复则按相反的顺序进行。
[作用机制]

6 二、作用机制 实验表明局麻药通过其解离型与神经细胞膜上Na+通道内口的相应结构域结合而引起通道的关闭,阻滞神经冲动的传导,产生麻醉作用。
解离型 非解离型

7 [常用局麻药] 常用局麻药可分为:1) 酯类 普鲁卡因 丁卡因

8 和酰胺类两大类, 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9 普鲁卡因(procaine ) 对粘膜的穿透力弱,需注射给药产生麻醉作用,用于浸润、腰麻、硬膜外;损伤局部封闭。 其他可用于:1%口服10ml 治疗胃绞痛,也可加入利尿和剂中治疗肾功不良。

10 给药1~3分钟内开始作用,维持30~45分钟。加入少量肾上腺素(0. 1%,每100局麻药加本药0. 2-0
给药1~3分钟内开始作用,维持30~45分钟。加入少量肾上腺素(0.1%,每100局麻药加本药 ml )能延长作用时间到1-2小时。 本药在血浆中被酯酶水解,产生对氨基苯甲酸,能对抗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故应避免与磺胺类药物同时使用。

11 与相同浓度的普鲁卡因相比,利多卡因起效快,作用强(2倍)而持久(1-2小时)肾上腺素延长其作用。
毒性较小。用药过量引起中枢、心血管反应。过敏反应,皮试效果差,过敏的替代药: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lidocaine ) 与相同浓度的普鲁卡因相比,利多卡因起效快,作用强(2倍)而持久(1-2小时)肾上腺素延长其作用。

12 对组织无刺激性。局部扩血管弱,安全范围较大,但增加浓度会增加毒性。能穿透(穿透力较强)粘膜,可用于各种麻醉方法,故称为全能局麻药。本药有很好抗心律失常作用。

13 丁卡因(tetracaine ,dicaine )
作用强》普鲁卡因10倍,毒性较大,相应增加10倍;穿透力、作用迅速、强大、维持久(2-3小时)、无刺激、毒性大。用于:表面;传导、腰、硬膜外。不用于浸 润麻醉。

14 四、局部麻醉药的体内过程 影响局麻药吸收速度的因素有: 1 .吸收 剂量和浓度 用药部位和方法 是否加用血管收缩药
一般来说,剂量大、药液浓度高、用药部位血管丰富及未加血管收缩药则吸收快,反之则慢。

15 2. 分布、代谢和排泄 1) 局麻药可与血浆蛋白结合。酰胺类局麻药约有55%~95%与血浆蛋白结合。因而血浆蛋白的多少,会影响局麻药经由肝脏代谢的量。 2) 酯类局麻药主要被血浆中的假性乙酰胆碱酯酶水解;酰胺类局麻药在肝脏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脱烷基化代谢降解。

16 3) 局麻药随尿排除的量受尿液的pH值影响,因未解离型的局麻药易为肾小管重吸收,故尿呈酸性时,局麻药排除较多。

17 局部麻醉方法: 1、表面麻醉:药物喷、涂于黏膜表面,麻醉神经末梢。可用丁卡因。 2、浸润麻醉:药物注入皮下及术野周围,麻醉神经末梢。可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3、传导麻醉:药物注入到神经干周围。可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利多+布比卡因(比利多强45倍,持续时间5-10h ,心脏毒性大) 4、

18 腰麻常受药物比重、病人体位、溶液比重影响。
4、蛛网膜下腔麻醉(脊髓麻醉、腰麻) 将药物注入腰椎蛛网膜下腔,麻醉脊髓神经根,依次阻断交感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用于下肢、下腹部手术。 腰麻常受药物比重、病人体位、溶液比重影响。 腰麻的危险是呼吸麻痹、静脉血管扩张导致回心血减少而血压下降。可用头部稍偏低或应用麻黄碱预防。

19 5、硬膜外麻醉:药物注入硬膜外腔,经椎间孔麻醉神经根,此腔不与颅腔相通,无腰麻后遗症。但用量为腰麻的5—10倍,故勿注入蛛网膜下腔。

20 硬膜外 蛛网下 传导 浸润 表面

21 药物不良反应 当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可见: 1、 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因皮层受抑制而使边缘系统脱抑制产生,地西袢可抑制边缘系统,静注0.1~0.2mg本药可预防惊厥。如已惊厥,可过量通氧加上本药。普鲁卡因易产生中枢作用,已被利多卡因取代,丁卡因可引起欣快和情绪及行为改变,也属有成瘾性药物。

22 2、心血管抑制。除丁卡因外,均可使心脏抑制、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偶见室颤,多见于大剂量时,但偶尔在浸润麻醉,即使小剂量也可发生,尤其布比卡因。

23 a1b2 休息于练习 A型 应用普萘洛尔后,可使异丙肾 上腺素的降压作用: A、减弱 B、加强 C、不变 D、翻转 E、不一定
X型 b受体阻断药的用途: A、快速性心律失常 B、高血压 C、心绞痛 D、甲亢 E、青光眼 a1b2


Download ppt "第十四章 局部麻醉药 (Local anaesthetics ) 牡丹江医学院 药理 (张会常) 2004-9-2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