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疑难动态心电图的散点图分析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王红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疑难动态心电图的散点图分析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王红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疑难动态心电图的散点图分析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王红宇

2 散点图应用的前提条件 足够大的信息量 频发的心律失常 偶发的心动过速或过缓(频率要超出窦性心率的上下限)

3

4

5

6 景永明供图 2017/3/19

7 散点图的定位 辅助心电图的诊断

8 病例一、患者男性,22岁,间断心悸 心电图诊断:显著窦性心律不齐?

9 病例一、患者男性,22岁,间断心悸 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

10 病例一、患者男性,22岁,间断心悸 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不齐

11 景永明供图 2017/3/19

12 散点图的特点 快速了解24小时心电图频率变化的总体情况(窦性心率变异、心律失常)

13

14

15

16 散点图的特点 抗干扰能力强(SDNN)

17

18 猝死患者的散点图表现 心电基质异常 微观心电重构异常 神经重构 宏观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19 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 全天、白天、夜间为正常散点图

20 正常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 全天、白天、夜间为正常变异散点图

21 正常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 全天、白天、夜间为显著窦性心律不齐散点图

22 猝死高危患者窦律的散点图特征 女,35岁。产后一周。主诉心悸,心电图示:QT间期延长。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其间发生晕厥,后急送医院抢救成功。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王红宇

23 Schechtman等对13例出生数月内即死于“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婴儿和另外13例婴儿进行比较,发现死亡婴儿的Lorenz图较正常婴儿图形的长宽和面积都有明显减小
正常婴儿与“婴儿猝死综合征”死亡的婴儿 在清醒、安静睡眠和快动眼睡眠时的Lorenz图 Schechtman VL,Raetz SL, Harper RK, et al. Dynamic analysis of cardiac R-R intervals in normal infants and in infants who subsequently succumbed to the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Pediatric research, 1992, 31(6):

24 Woo MA等观察分析了患晚期心力衰竭患者6个月内死亡的病例和生存期大于12个月的病例。预测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人心电散点图不同,死亡病例和心脏病患者的Lorenz图呈现各种复杂图形。
Woo MA, Stevenson WG; Moser DK, et al. Patterns of beat-to-beat heart rat evarizbility in advanced heart failure. Am Heart J. 1992, 123(3):

25 猝死高危患者窦律的散点图特征 1.长轴的长度变短 2. 宽轴的宽度变窄 3. 减速区长轴边的斜率下降逼近1,角度接近45°
4. 加速区长轴边的斜率增加逼近1,角度接近45° 5.宽轴宽度与长轴长度的比值比较增大。 6. 面积缩小。

26 发生机制 每一个散点是由相邻两个R-R间期决定的; 每一个窦性心律R-R间期是由窦房结自律性和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的;
24小时Lorenz散点图反映了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对心脏的调节效应。

27 发生机制 窦性心律包含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这些变化减弱或消失产生外在的“短棒样”图型,意味着机体内在对环境适应不良,散点图坐标中的位置和形状产生差异就反映了这种潜在的风险; 无论婴儿还是成人都有证据证实死亡前散点图呈“短棒样”图型。 “短棒样”散点图

28 发生机制 “短棒样”散点图 长轴的长度变短代表最快心率和最慢心律的差值减小; 宽轴的宽度变窄代表相同心率下RR间期的波动减小;
减速区长轴边的斜率下降逼近1,角度接近45°代表心脏的减速能力下降; 面积缩小是整体复杂变化过程变简单了,对内外环境的复杂状况机体适应能力降低,自主神经的调节不足或消失。 “短棒样”散点图

29 发生机制 宽轴的长短以迷走神经调节为主,反映快变化过程,与心率变异性指标rMSSD相关;
长轴的长短以交感神经调节为主,反映慢变化过程,与心率变异性指标SDANN相关; 面积反映了总体变化,与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相关; 李多,刘晋兰,王红宇. Lorenz散点图与心率变异传统分析方法的对比研究[J].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9,18(3):

30 发生机制 我们最新研究发现减速区长轴边的斜率与心率减速力正相关。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在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表现为心率变异性减低。

31 临床意义 下游已经表现出心电重构异常(如QT间期延长、室性早搏、ST-T异常等),或者有器质性心脏病结构重构异常(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等)的患者,上游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出现紊乱,功能重构,散点图出现“短棒样”图型,这就提示风险进一步加大,临床应该加强监护。 其他能够发生自主神经调节异常的疾病,如糖尿病也可以有类似散点图变化。

32 临床意义 散点图它既能显示HRV的整体形势, 又能直观描述逐个心搏间的瞬时变化、揭示心率变异性的非线性特征, 具有传统HRV 分析方法所无法替代的优势。 只要几秒钟观察散点图,就可以明确判断自主神经功能正常与否,对心脏猝死高危患者潜在的风险进行预判,可以及早防范。 这是很直观、方便的一种方法,对风险预估的有力工具,值得大家学习、研究及推广应用。

33 探索 求真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疑难动态心电图的散点图分析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王红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