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学科网.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学科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学科网

2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物理·新课标(RJ)

3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   程度的物理量。例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 ℃,火柴的温度约800 ℃,水的凝固点是0 ℃等。 2.温度计原理:温度计是专门测量   的仪器,它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3.温度单位: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摄氏温度,“℃”是摄氏温度的单位。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是0 ℃,   的温度是100 ℃。在0 ℃和100 ℃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  ℃。 冷热 温度 液体的热胀冷缩 冰水混合物 沸水 1 物理·新课标(RJ)

4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例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口腔温度),读做   ,-6.8 ℃读做  或   。 4.温度计的使用:(1)测量前:①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选取合适的温度计;②观察温度计的   和   。 (2)测量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   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 (3)测量后:①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②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 37摄氏度  负6.8摄氏度 零下6.8摄氏度 量程 分度值 被测的液体 稳定 物理·新课标(RJ)

5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5.体温计:体温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使用前要先甩一甩,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6.熔化和凝固:熔化是指物质从   态变为  态, 吸收 热量;凝固是指物质从   态变为  态,   热量。例如:春天来了,河里的冰开始熔化成水是熔化现象;铜水浇铸成铜像是凝固现象等。 7.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有确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   ,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例如:海波、冰、各种金属等是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等是非晶体。 35 ℃~42 ℃ 0.1 ℃ 放出 不变 升高 物理·新课标(RJ)

6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8.汽化和液化:物质从   变为   叫做汽化,    热量,汽化包括   和   两种方式;物质从   变为   叫做液化,   热量,液化的方法是    和   。例如:泼在地面的水会慢慢变干,是因为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了;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生活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压缩体积形成的。 液体 气体 吸收 蒸发 沸腾 气体 液体 放出 降低气体温度 压缩气体体积 物理·新课标(RJ)

7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9.升华和凝华:升华是指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 ,    热量;凝华是指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   热量。例如:冬天室外结冰的衣服也能变干,冰升华变为水蒸气;雪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形成的;窗花是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变成固态形成的。 吸收 放出 物理·新课标(RJ)

8 2014山东中考回眸 1、(2014•济南)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 B.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2014山东中考回眸 1、(2014•济南)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 B. 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 C. 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 D.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物理·新课标(RJ)

9 2、(2014 滨州)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2、(2014 滨州)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熔化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液化 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汽化[来源:学§科§网] D.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物理·新课标(RJ)

10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3、(2014 临沂)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图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升华,后凝华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汽化,后凝固 塑料外罩 凝结的水滴 污水杯 漏水托盘 洁净水收集杯 物理·新课标(RJ)

11 4、(2014•威海)下面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4、(2014•威海)下面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 冰在融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C. 从游泳池里上来感觉冷是由于水蒸发放热 D.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物理·新课标(RJ)

12 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会越来也小,最后“消失”了
C.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5、(2014 烟台)如图所示得物理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得是(  ) A、在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可晾干 B. 夏天吃冰棒时,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D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有窗花 物理·新课标(RJ)

13 6、(2014 青岛)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固体的图像( )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6、(2014 青岛)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固体的图像( ) A B C D 物理·新课标(RJ)

14 7、(2014 潍坊)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态.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 )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7、(2014 潍坊)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态.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  ) A B C D 物理·新课标(RJ)

15 8、(2014 泰安)吃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 ( )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8、(2014 泰安)吃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 ( ) A.熔化B.凝固C.蒸发D.凝华 物理·新课标(RJ)

16 (1)在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一时间图象; (2)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 (3)海波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9、(2014 东营)某同学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在实验时观察到,海波在第4min开始熔化,第8min熔化完毕.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1)在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一时间图象; (2)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 (3)海波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4)海波的熔点是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海波的温度 /℃ 40 42 44 46 48 49.5 51 52.5 物理·新课标(RJ)

17 10、(2014 聊城)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 )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0、(2014 聊城)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 ) 物理·新课标(RJ)

18 11、(2014 淄博)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 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 B冬天玻璃上生成冰花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1、(2014 淄博)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 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 B冬天玻璃上生成冰花 C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物理·新课标(RJ)

19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2、(2014 日照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水果,常看到水果表面先湿后干的现象,这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在我们北方秋、冬两季,有时地面和屋顶会出现霜、窗玻璃上出现冰花,这些都是 现象.

20 13、(2014 德州 )下图是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3、(2014 德州 )下图是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 A露珠的形成 B“雾凇”的形成 C樟脑丸逐渐变小 D河水结冰

21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4、(2014 济宁)如图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人们制作冻豆腐主要是想办法去除新鲜豆腐中的水分.制作冻豆腐的过程经历了 的物态变化.与新鲜豆腐相比,冻豆腐的密度 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2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1-11为单选每题3分,12-15为多选共45分) 1、下列美妙的自然现象与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 A、晶莹的露——液化 B、轻柔的雪——升华 C、飘渺的雾——汽化 D、凝重的霜——凝固 物理·新课标(RJ)

23 2、春夏季节,我省局部下雷雨时,偶尔夹有冰雹,冰雹落地后,一会儿就看不见了,这种物态变化是属于 ( )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2、春夏季节,我省局部下雷雨时,偶尔夹有冰雹,冰雹落地后,一会儿就看不见了,这种物态变化是属于 ( ) A.熔化 B.凝固 C.蒸发 D.液化 物理·新课标(RJ)

24 3、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露珠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3、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露珠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物理·新课标(RJ)

25 C.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蒸发现象 D.冬天,晾在室外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4、下列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冬天,树木及地面上的结霜是凝固现象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蒸发现象 D.冬天,晾在室外 物理·新课标(RJ)

26 D.夏天打开冰棍的包装纸,有“白气”生成,是汽化现象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人工降雨中利用干冰升华吸热. B.冬天早晨常常下霜,是凝华现象 C.饮料中的冰块体积减小是 D.夏天打开冰棍的包装纸,有“白气”生成,是汽化现象 物理·新课标(RJ)

27 6、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 )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6、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 ) A.油的热量比水的热量多 B.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C.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大 D.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得多 物理·新课标(RJ)

28 7、今年人春以来,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发生早,次数多,强度大。下列关于沙尘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7、今年人春以来,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发生早,次数多,强度大。下列关于沙尘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改善地表、减少裸露沙源是治理沙尘天气的有效措施 B、沙尘暴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使人易患呼吸道疾病 C、沙尘暴能促进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D、沙尘天气的频发跟气温偏高、雨水偏少及气旋活动等因素有关 物理·新课标(RJ)

29 8、 西藏地区海拔高。关于西藏地区的气压与水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8、 西藏地区海拔高。关于西藏地区的气压与水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压低、水的沸点高 B.气压高、水的沸点高 C.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D.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物理·新课标(RJ)

30 9、如图1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来源:Zxxk.Com]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9、如图1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来源:Zxxk.Com]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凝固 图1 物理·新课标(RJ)

31 10、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 )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0、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 )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物理·新课标(RJ)

32 11、用质地密实的薄纸做成一个纸锅,在纸锅中盛有适量的水,放在火上加热,过一会儿水沸腾了,而纸锅却不会燃烧,这主要是因为 ( )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1、用质地密实的薄纸做成一个纸锅,在纸锅中盛有适量的水,放在火上加热,过一会儿水沸腾了,而纸锅却不会燃烧,这主要是因为 ( ) A.纸的散热性能很好 B.纸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的温度 C.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D.水的沸点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 物理·新课标(RJ)

33 12、(多选)下列是小明对自然界中一些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2、(多选)下列是小明对自然界中一些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 A棒冰冒的“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 B.清晨附着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 D.附在草木、屋瓦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物理·新课标(RJ)

34 13、(多选)下列知识结构中没有错误的是 ( )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3、(多选)下列知识结构中没有错误的是 ( ) 物理·新课标(RJ)

35 A.用瓶子装酒精时要加盖 B.把树苗放在温度较低而又潮湿的地方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4、(多选)下列措施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 ) A.用瓶子装酒精时要加盖 B.把树苗放在温度较低而又潮湿的地方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把用塑料袋包装的蔬菜放入冰箱内 物理·新课标(RJ)

36 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15、(多选)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吸热现象的是 ( ) A.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化成水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5、(多选)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吸热现象的是 ( ) A.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化成水 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后镜片上会蒙上一层水珠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可以很快将手烘干 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物理·新课标(RJ)

37 16、水沸腾时,可以发现壶嘴喷出大量的“白汽”,发生这一现象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先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
第十二章┃温度与温度与物态变化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6、水沸腾时,可以发现壶嘴喷出大量的“白汽”,发生这一现象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先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 物理·新课标(RJ)

38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7、请写出以下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 夏天吃棒冰时,揭开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汽”__________;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______;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_______。 物理·新课标(RJ)

39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8、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 的缘故. 物理·新课标(RJ)

40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9、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2中a、b所示。则图中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中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图2 a b (1)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____℃。 (2)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 。 。 物理·新课标(RJ)

41 20、如图3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 信息二: 。 信息三: 。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20、如图3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 信息二: 。 信息三: 。 物理·新课标(RJ)

42 21、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它具有的化学性质。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21、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它具有的化学性质。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 用 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 在 时 要 大量的热而造成伤害。 物理·新课标(RJ)

43 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用火箭弹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投撤到高空,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 成为气体,并从周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干旱,为了缓 22、某市今年春季出现严重 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用火箭弹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投撤到高空,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 成为气体,并从周 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使高空中许多水蒸气 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吸热 而 变为雨点落到地面上.(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物理·新课标(RJ)

44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每题6分,共12分) 2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 (1)如图4,是某同学先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 图4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 ②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 ③若操作正确 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实际温度是 ℃ (2)该同学在做实验时,见图1—1—14,,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第一种可能原因: 。 第二种可能原因: 。 物理·新课标(RJ)

45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物理·新课标(RJ) 24、提出问题:冰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猜想:冰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可能升高或不变. 设计并进行实验:将碎冰和温度计放人试管,再把试管放人烧杯中的水中,让水没过碎冰,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按图5进行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如图6所示. 图 图6 (1)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能分析归纳出冰在熔化过程有哪些特点?(写出两条即可) (2)如果让你自己动手操作实验探究冰的熔点,你在实验过程中会想到注意那些问题。请你至少写出两条实验注意事项? 物理·新课标(RJ)

46 糊,爸爸扳动关后为什么就解决了问题。你能回答明明的疑问吗?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2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7分) 汽车中的奇怪现象 冬季的一个星期天,小学生明明坐着爸爸开的小汽车去郊游。车开出不久,明明发现汽车前车窗的玻璃慢慢变得不够透明了,影响了观察车前方的情况。明明用手擦了擦,玻璃又变得透明了。可过了一会儿,玻璃又模糊了。这时明明看见爸爸用手扳动了操作盘上的一个开关,没过一会儿,玻璃就变得透明了,一路上再也没有出现不透明的情况。 明明弄不明白车窗为什么会变得模 糊,爸爸扳动关后为什么就解决了问题。你能回答明明的疑问吗? 物理·新课标(RJ)


Download ppt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学科网."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