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登 革 热 Dengue Fever
2
概 述
3
概述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肌肉骨关节痛,极度乏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为特征。 登革(dengue):西班牙语,意指装腔作势。描写本病急性期由于关节疼痛,其步态好像装腔作势的样子。
4
病 原 学
5
病原学 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 黄病毒科: 虫媒病毒:由吸血昆虫或节肢动物叮咬敏感脊椎动物而传播的病毒 登革病毒的分类地位
黄病毒属、瘟病毒属、肝病毒属 黄病毒属成员:登革病毒、乙脑病毒、黄病毒、西尼罗病毒、丙肝病毒等 虫媒病毒:由吸血昆虫或节肢动物叮咬敏感脊椎动物而传播的病毒 A组虫媒病毒:甲病毒属(马脑炎病毒、基孔肯亚病毒) B组虫媒病毒:包括登革热、乙脑病毒等
6
病原学 登革病毒的形态结构 形态结构: 病毒基因组: 球形、37-50nm 脂质包膜、包膜外有表面蛋白等突起物
病毒核心由病毒基因组RNA和结构蛋白组成 病毒基因组: RNA病毒 基因组大小为11Kb左右 4个结构基因和7个非结构基因
7
病原学 病毒形态模式图2 病毒形态模式图1 电镜下病毒形态结构
8
病原学
9
病原学 登革病毒的血清型 4种血清型(serotype):DENV1-4 每种血清型又可分2-4种基因型(genotype )
10
病原学 登革病毒对寒冷的低抗力强,在人血清贮存于普通冰箱可保持传染性数周,-70℃可存活8年之久;
但不耐热,50℃30min或100℃2min皆能使之灭活; 不耐酸、不耐醚。 用乙醚、紫外线或0.05%福尔马林可以灭活。
11
流 行 病 学
12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未发现病毒携带者;
患者在发病前6~18小时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的伊蚊受染。 在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1/3,隐性感染者多,可能是重要的传染源。
13
流行病学 传播媒介:伊蚊 海南、东南亚诸国----埃及伊蚊. 广东、太平洋岛屿----白纹伊蚊
在32℃ 时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病毒分布到蚊体全身:唾液腺、肌肉和细胞),传染期长者可达174日。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 有学者在捕获的伊蚊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粒,可经卵将病毒传给下一代(意见不一),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
14
流行病学 伊蚊 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
15
流行病学 易感性与免疫力: 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以青壮年为主; 地方性流行区:以儿童为多;
不同型别的登革热病毒感染无交叉免疫力,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感染; 感染一种病毒型产生的免疫对同型毒株免疫力可持续1-4年,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则短暂且不可靠; 感染登革病毒后,对其他B组虫媒病毒,也产生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如登革热流行后,乙型脑炎发病率随之降低。
16
流 行 特征
17
流行特征 流行形式 地方性流行 主要在东南亚和加勒比海地区 病毒在宿主和媒介中长期循环,而成为地方性疫源 长年有病例发生且出现规律性季节高峰
病毒类型交替或同时流行 输入性流行 我国登革热流行属于输入类型 伊蚊密度达到一定水平且自然条件(如气温、雨量等)合适时,一旦有传染源输入,就有可能引起登革热局部暴发或流行。 突发性、季节性、单一病毒型别流行
18
流行特征 地理分布 流行季节 周期性 均在伊蚊(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地理分布区内 市镇人口集中地区,发病与布雷指数有关。
雨量、气温、媒介伊蚊密度以及叮咬活动 我国主要在3-11月份;广东5月起发生病例,8-9月高峰,11月起停止;海南岛全年都有病例,高峰在7-10月。 周期性 4-5年
19
流行特征 我国登革热流行史 1871 厦门 75%居民发病 1928~1929年,在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厦门、杭州、宁波、上海、台湾和香港等地流行。 1940年,上海至南通等地、广州、潮汕地区流行本病,山东烟台及东北地区有散发病例。 1944~1945年,沿海地区福州,内地湖北汉口(30%居民受感染)。 1978~1997年,我国发生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有10次不同程度的流行,报告病例700,540例,死亡513人。 1999年,福州仓山城门。 2004年,福州台江、闽侯、连江局部暴发。
20
流行特征 周边国家多为登革热高发区,将持续面临境外输入的压力,再次发生大规模登革热疫情的可能性日益加大,形势非常严峻。 我国的登革热疫情形势
伊蚊生长适宜的气候条件——广泛分布 周边国家高发,输入危险持续存在 早期诊断困难,隐性感染者多 疫苗?
21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22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登革病毒 伊蚊 临床症状 人 体 第二次病毒血症 再次释放入血 释放入血 第一次病毒血症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人 体 第二次病毒血症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再次释放入血 释放入血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淋巴组织 第一次病毒血症 再定位
23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机体产生的抗登革病毒抗体与登革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
体内各类T细胞的激活并释放细胞因子IL-2, IFN-γ,组胺,过敏素C3a、C5a等,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 同时抑制骨髓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出血
24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病理改变 肝、肾、心、脑的退行性变 心内膜、心包、胸膜、腹膜、胃肠粘膜、肌肉、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出血
皮疹活检见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及单核细胞侵润瘀斑中有广泛血管外溢 脑型患者可见蛛网膜下腔和脑实质灶性出血,脑水肿及脑软化 重症患者可有肝小叶中央灶性坏死及淤胆
25
实验室检查
26
实验室检查 病毒的细胞分离 登革病毒的核酸检测 病毒抗体的检测 临床实验室的辅助检测
27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实验室检查 标本的类型 尽快送到实验室检测(当地CDC) 低温保存(病毒易被热灭活) 避免溶血和泄漏,影响检测
血清、血浆、全血(2-5ml) 尸体组织:肝、肺、脾、淋巴结、胸腺、血液 尽快送到实验室检测(当地CDC) 低温保存(病毒易被热灭活) 24-48小时:4℃ 长时间:-70℃ 避免溶血和泄漏,影响检测 做好样本的标记:姓名、性别、年龄、发病日期、采样日期、主要临床症状、联系电话等
28
病毒的细胞分离 实验室检查 细胞: C6/36细胞 材料:急性期血清、蚊或组织悬液 培养周期:32ºC培养5-7天/代,3代
免疫荧光法检测登革病毒抗原 阴性需再盲传2代
29
实验室检查 病毒分离的优缺点 高特异性、检测的金标准 敏感性差 繁琐、费时 常用PCR方法替代
30
登革病毒的核酸检测 实验室检查 RT-PCR法 荧光PCR 病毒RNA提取 逆转录反应 特异性核酸扩增 凝胶电泳 特异性引物扩增
定性检测、定量检测
31
病毒核酸检测的优缺点 实验室检查 高特异性、高敏感性 快速:4-5小时 可直接判定病毒的型别 只能用于急性期标本
易受实验室污染导致假阳性结果
32
实验室检查 病毒抗体的检测 病毒抗体的酶标法检测 病毒抗体的快速检测 免疫层析(ICT)或金标法 主要采用捕获法ELISA实验
全血、血清、血浆 急性期或恢复期标本 同时检测IgG和IgM抗体 敏感性优于金标法 3个小时出结果 病毒抗体的快速检测 免疫层析(ICT)或金标法 全血、血清、血浆 急性期或恢复期标本 同时检测IgG和IgM抗体 >90% 敏感性和特异性 15 分钟出结果
33
病毒抗体的免疫荧光检测 实验室检查 标本类型:血清、血浆 主要用于病毒IgG抗体的检测 必须制备抗原片,质量不好掌握
适用于急性期标本和恢复期标本 单份抗体》1:80具有诊断参考意义 双份血清4倍以上增长可确诊 需要有经验的实验室人员
34
实验室检查 抗体产生: IgM:病后5天 80% 病后10天 99% IgG:较IgM稍后几天,10-15天
可产生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补结抗体
35
实验室检查 各种检测方法适用条件 病毒感染 发病 病毒血症消失 病程 潜伏期 急性期(病毒血症) 恢复期 难以发现 急性期标本:
病毒分离 核酸检测 IgM检测 NS1抗原检测 恢复期标本: IgM、IgG检测
36
临床实验室的辅助检测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测 凝血时间测定 转氨酶 血细胞压积(容积增加20%以上) 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减少)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相对计数(增多) 凝血时间测定 转氨酶
37
临 床 表 现
38
临床表现 潜伏期:3-14天,通常5-8天。 分型: WHO:典型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无休克的登革出血热 我国分型:典型登革热 轻型登革热
重型登革热 登革休克综合征
39
临床表现 (一)典型登革热 发热:成人起病急骤,24小时内体温可高达40 ℃,下降至正常,1天后又再上升,称双峰热或马鞍热;面潮红、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儿童起病较慢,症状较轻,体温也较低。 疼痛:头、眼球后、腰背部,周身骨、肌肉、关节 疼痛; 皮疹:3-6天出现,持续3-4天,为多样性皮疹。 出血:5-8天,牙龈、鼻、皮下、消化道、沁尿系、 浆膜等。 消化道症状:纳差恶心呕吐。
40
临床表现 (二)轻型登革热 疼痛轻少疹或不出,不出血,淋巴结大,1-4天,似流感。在流行期多见。 (三)重型登革热
早期如典型登革热,3-5天时突然加重; 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脑膜脑炎表现。有些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此型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多于24h内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 罕见,但病死率高。
41
临床表现 登革出血热 分为两型 登革出血热 登革休克综合症
42
临床表现 登革出血热 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 2-5天后出现严重出血倾向,如束臂试验阳性、皮肤瘀斑、鼻衄;
严重者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l; 如治疗不当,不及时,即进入休克,可于4-24H内死亡。 血液浓缩,CMV增加20%以上,PLT<100×109/L,WBC增高,有的病例出血量虽小,但出血部位位于脑、心脏、肾上腺等重要脏器而危及生命。
43
临床表现 登革休克综合症 具有典型登革热的表现; 在病程中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
表现皮肤湿冷,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烦燥、昏睡、昏迷等。 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险,可于4~6小时内死亡。
44
诊 断
45
诊断 登革热诊断原则 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区夏秋雨季大量高热病例时应想到本病例。
临床特征:急性起病,高热、骨关节及肌肉疼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下降,第4~5d降至低点2×109/L),退热后1周恢复正常, PLT下降,最低可达13×109/L; 脑型,CSF为无菌性改变。 血清学检查:IgM可早期诊断,双份血清滴度升高4倍以上可确诊。 病原学检查
46
诊断 登革热诊断标准 1、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或15d内去过流行区,发病前5~9d 曾有被蚊虫叮咬史。
2、突然起病,畏寒、发热 (24~36h内达39~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伴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 3、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以及肌肉、关节和骨骼痛。 4、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47
诊断 5、表浅淋巴结肿大。 6、皮疹:于病程5~7d 出现为多样性皮疹( 麻疹样皮彦、猩红热样疹)、皮下出血点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3d~5d。 7、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脑炎样脑病症状和体征。 8、有出血倾向(束臂试验阳性),一般在病程5~8d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或胸腹腔出血。
48
登革热病例类型 诊断 疑似病例:具备上述1、2和3,加上4-8之一以上者。 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
加末梢血检查:血小板减少(低于100×109/L)。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类计数相对增多 (登革热流行已确定) 。 或再加单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 (散发病例或流行尚未确定)。
49
登革热病例类型 诊断 实验确诊病例: 登革热:临床诊断病例加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长; 从急性期病人血清、血浆、血细胞层或尸解脏器中分离到DV或检测到DV抗原。三项中的任一项。
50
登革热病例类型 诊断 登革出血热:登革热确诊病例加 多器官大量出血。 肝肿大。 血红细胞容积增加20%以上。 登革体克综合征:登革出血热加
伴有休克。
51
鉴 别 诊 断
52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登革热:流感、麻疹、猩红热。 2、登革出血热:钩体病、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
53
鉴别诊断 麻疹 猩红热 发热第3-4天开始出疹 发热后第2天开始发疹 耳后、发际 额、面、颈 始于耳后、颈及上胸部,24h内迅速蔓及全身
耳后、发际 额、面、颈 胸、背、四肢 手掌、 足底,3-5天出齐 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大 小不等,高出皮肤,呈充血性皮疹,压之退色,以后部分融合成暗红色 科普利克斑 猩红热 发热后第2天开始发疹 始于耳后、颈及上胸部,24h内迅速蔓及全身 弥漫性充血的皮肤上出现分布均匀 的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退色,伴有痒感 48小时达高峰,继之依出疹循序开始消退,2-3d内退尽 疹后脱屑
54
治 疗
55
治疗 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隔离、早就地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一般治疗; 预防性治疗(预防出血、休克出现) 。
56
治疗 一般治疗及隔离 急性期卧床休息; 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至完全退热为止(一般起病后7天)。 对症治疗
高热时用物理降温,慎用止痛退热药以防止在葡萄糖-6-磷酸酶(G-6PD)缺乏者中引起溶血。 对于病毒血症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5mg每日3次。
57
治疗 对症治疗 有大量出汗、呕吐、腹泻而致脱水者,应及时补液。尽可能使用口服补液,不宜大量补液以防止出现脑炎样症状。
有出血倾向者,可采用一般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和K。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凝血酶、雷尼替丁等。 脑炎样病例应及时快速注射甘露醇等脱水剂,每6h一次,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也可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及速尿,与甘露醇交替使用。呼吸中枢受抑制者应使用人工呼吸机。
58
治疗 登革出血热的治疗 以支持对症治疗为主,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儿童补液可按每日100mL/kg,内含等量生理盐水与5%葡萄糖液。
休克病例要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或白蛋白,但不宜输入全血,以免加重血液浓缩。 可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中毒症状和改善休克。 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证据者按DIC治疗。
59
治疗 出血倾向: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止血药物。大出血输新鲜全血或红细胞悬液和血小板,大剂量维生素K1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甲氰咪呱。 休克: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和白蛋白,合并DI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 脑型: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
60
治疗 抗病毒治疗:在起病3-5天内(病毒血症期),可适当应用病毒唑等抗病毒药物。
如病毒唑 加5%500mlGS静脉滴注,每天一次。
61
登革热病例临床管理
62
登革热病例临床管理 发热、头痛、皮疹、粘膜出血病人应提高警惕 询问15天来的外出史情况与蚊虫叮咬情况 病人白细胞、血小板情况
东南亚、美洲 广东、海南 居家周围环境与蚊虫密度,防蚊措施等 病人白细胞、血小板情况 可能病例及时采血做登革热相关检测
63
登革热病例临床管理 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均作为传染源对待
病人住院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6d 隔离室应有防蚊设施如纱窗、纱门、蚊帐等;有条件的单独远离其它病区(蚊虫的活动范围) 医院周边的伊蚊孳生情况 在周边100m 范围内定期杀灭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
64
谢 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