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墨鬼 华 Modified 7年之前
2
重新认识 “重新认识佛教”什么意思? 既然是重新认识佛教,那说明以前我们对佛 教有很多误解的地方,为什么要学习这堂课? 我们学习一下佛教方面的简单知识。一般来 讲,世间人在实践、创业之前,需要掌握相 关的知识,以此对前途有一种指导。 同样,我们佛教徒在实修佛法、利益众生之 前,也需要学习相关的道理,以遣除自己的 谬误和疑惑。
3
误解 误解一:佛教认为来世存在、业因果存在在世人看来全是迷信,信鬼神信看不见摸不着的 因果报应,觉得佛教徒都被因果报应诅咒了,不学佛可以逍遥于法外,学了处处 束缚;上师为了遣除众生的疑惑,开示了佛法的生命科学观,来世生命及往生净 土。 误解二:佛法与科学相违背,信奉科学是真理的人来看,佛法就是迷信,其实不然,佛教 与经济学、伦理学、环保、布施、物理学、心理学等的对话,在上师的开示里面, 科技发达时代的佛法教育、佛法的生命科学观也能处处看到这点。从世俗显现的 角度来看,科学和佛教不可能有重大冲突,相反有许多相合之处;另一方面,在 实相领域中,科学和佛教不可能完全一致,证悟圣者以智慧见到的究竟真理是科 学永远不能到达的彼岸。 误解三:盲目的崇拜活佛,不经观察大量的钱财供养活佛的行为的非常迷信的,狂热的非 理性的宗教徒,所以,对于这样的现象,上师开示了“初学者不应视师如佛”; 误解四:佛教徒是消极厌世的、自私自利(丢掉家庭孩子老人出家,不管家人死活等)我 们相信有来世,所以,不只是为今生今世活着,来世生命及往生净土。
4
众所周知,出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景德传灯录》曰:“出家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也。”人世 间最难舍的不是高官厚禄,金银珠玉,而是一个“情”字。如果不是童蒙出家,舍家室而入道山,那将更是 一番考验。《国清百录》载:“昔闻齐高氏,见负炭兵形容憔悴,悯其辛苦,放令出家。唯一人乐去,齐主叹曰: ‘人皆有妻子之爱,谁肯孤房独宿,瞪视四壁,自镔山林?’以此观之,出家难得。”虚云、弘一、倓虚三人 都是中年出家,虚云出家时19岁,弘一39岁,倓虚出家时已43岁。且三人都已成家,夫妻和顺,家境优裕, 面对信仰和红尘的艰难决择,三人又经历怎样的思想波荡呢? 《影尘回忆录》 •••不过这一次走,和平素出门,心里确实两样滋味!觉得百端交集,万感杂投,有些酸楚凄凉的情绪,自 念:先前因为父母在堂,自己没有三兄二弟,舍不得去出家。后来又为妻子受累,熏染了一些世俗习气,熏 得挺厉害,仍然不得出家,所以心里很难过。又想:假如我现在死了,不也就能成了吗?这一次就算我得 了个急症死去,借此机会去出家参学,然后再回来,度脱妻子,这有什么放不下呢?所以我在路上走着的 时候,虽然很难过,而心里却作死想,以为是自己死后的灵魂在前行。 继续地想:现在我下面已有一个姑娘已出门了,五个男孩,大的才十四岁,小的刚会走,又没人教养他 们。三四十年来东跑西奔,没有一点积蓄,全靠这个小药铺吃饭。我走了之后,药铺无人照管必定歇业,将 来全家挨饿,流离失所,这怎么办呢?然而;又一想:天下流离失所的人太多了,许别人的眷属流离失所, 就不许我的眷属流离失所吗? 又想:假如我出了家之后,到各地去参方,在路上遇见了我的孩子正在讨饭,这时我管他不管呢?唉!天 下讨饭的孩子太多了,许别人的孩子讨饭,就不许我的孩子讨饭吗?这件事也不足深虑!
5
可是,我的女人,在我不言语一声去了之后,她领着五个孩子,生活上一定很为难。如果她要嫁给别人,这 不是于我很难看吗?以后我听说;或者在一个村里遇见她,将作如何感想?唉!又一寻思,天下的女人改 嫁的太多了,这是我出家,如果我早已死去,谁能保险她不改嫁呢?况且许别人的女人改嫁,就不许我的 女人改嫁吗?她今生是我的女人,前生是谁的女人?来生又要变成谁的女人呢?这事也不足挂在心上。 如果真的为了妻子的事情,而连累了自己的一生;其实何止一生,恐怕生生世世的,永远沉沦下去了!这 样,不但不能度脱妻子,同时也无法度脱自己。如果我现在能够毅然决然的出了家,潜心佛典,得到真实 的修行,将来遇见她们,也劝他们念佛修行,了生脱死,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还有…………………唉! 放下吧——放下吧! 虽然是心里千头万绪,想这样想那样,这都是感情作用,也是熏染的一些世俗习气太深的缘故。架不住 我在路上一边走,一边用理智来抑制它,结果也都放下了,觉得一无牵挂,万缘皆空。 因此才决然走到了天津的清修院!于是,他领我进去,与清池和尚相见。我们见面之后,谈了些过去的 事情,清池和尚又问我: “你这一次来做什么?” “我来要出家!”
6
误解 误解五:需要别人供养、不劳而获、没有为社会付出,反而需要居士供养,成为社会的寄 生虫;
如果说出家人不劳而获却是错了,只能说是社会的分工不同,布施有财法二施。 在家人财施,出家人法施。就象社会分工一样,有人耕作,有人写作,您能说写 作的人只是付出脑力,没有付出体力,他是不劳而获的蛀虫吗?或许您会说,他 有付出脑力,也是工作的一种啊。出家人努力修行,以法语甘露教化众生、引领 众生走出内心的种种痛苦,这也是工作的一种,您能否认吗?
7
《杂阿含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一那罗聚落,住一那罗林中。
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入一那罗聚落乞食,而作是念:“今日太早,今且可过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作饮 食处。” 尔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五百具犁耕田,为作饮食。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遥见世尊,白言: “瞿昙,我今耕田下种,以供饮食。沙门瞿昙亦应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佛告婆罗门:“我亦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婆罗门白佛:“我都不见沙门瞿昙若犁、若轭、若鞅、若縻、若镵、若鞭,而今瞿昙说言:‘我亦耕田下种, 以供饮食。’” 尔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即说偈言: “自说耕田者,而不见其耕,为我说耕田,令我知耕法。”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信心为种子,苦行为时雨,智慧为犁轭,惭愧心为辕。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 包藏身口业,知食处内藏。真实为真乘,乐住无懈怠,精进无废荒,安隐而速进, 直往不转还,得到无忧处。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 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白佛言:“善耕田!瞿昙。极善耕田!瞿昙。”于是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闻世 尊说偈,心转增信,以满钵香美饮食以奉世尊。上师的开示里面就说了“信心是最好的财富”。 还有很多很多对佛教的误解•••在此不一一例举。
8
什么是佛教? 上师:佛教,或者说佛法,实际上是佛陀照见万法真相之后,抉择并加以宣扬的。一般而 言,“法”有十种涵义,如古籍中云:“法乃所知道,涅槃及意境,福德寿典籍, 未来定境规。”而佛法中的“法”,则是指佛法的精要,正如佛经所言:“诸恶莫 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这就是佛教总纲。在“诸恶莫作,众善 奉行”二句中,含摄了一切佛法,因为无一佛法不是断恶行善之法。也就是说,提 倡不造恶业、行持善法,这即是佛教的本意。 慈城罗珠堪布:佛教的真实含义就是佛学。因为佛教实际上就是释迦牟尼佛所传下来的学 科;或者可以说,佛法是让凡夫人通过修学以达到佛之境界的一种方法,因此,佛 教就是佛学。佛经对佛教的定义就是两个字:“教”和“证”。教,是释迦牟尼佛 亲口传讲的,或是经过释迦牟尼佛加持和开许,然后由菩萨们写下的经论,如藏传 佛教的《丹珠儿》和《甘珠儿》;证,是指个人的修证,其中包括了戒——戒律、 定——禅定、慧——智慧三部分。也就是说,教证这两个字代表了整个佛法;另外, 还有更重要的两个字,也可以概括佛法的所有定义,那就是“智”和“悲”。所有 的佛教,包括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的内容,都可归纳于智悲当中。智悲双运, 是整个佛教的精华所在。修行就是要修智悲双运,所谓学佛,也就是学智慧与大悲。
9
目录 1 怎么样做一个居士? 2 寺院应充当什么角色? 3 寺院住持应具足什么功德? 4 佛教徒应具备哪些素质? 5 藏地大德去汉地应注意什么? 6 应当如何依止上师? 7 应当怎样弘扬佛法?
10
何为居士 一 怎么样做一个居士? 居士梵语gr!ha-pati,巴利语gaha-pati。音译迦罗越、伽罗越。意译长者、家主、家长。指 印度四姓中吠舍种(梵vais/ya )之富豪,或在家有道之士。经、律典籍中,常称吠舍种之 富豪为居士,如中阿含卷一水喻经、长阿含卷二十二世本缘品、大品般若经卷一、放光 般若经卷一等所载。而大智度论卷九十八等,则称居家有道之士为居士。 佛教中之居士常与古来所称之长者混同,如慧远之维摩义记卷一末(大三八•四四一中): ‘居士有二,一广积资产,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后者即 为佛教中之居士。如印度之维摩、贤护等常修佛道之在家菩萨,及我国梁代傅大士、北 魏刘谦之、唐代李通玄等能通佛道之在家者。今则泛指在家修道之男子为居士,亦有称 女在家修道之女子为居士者。 在我国,居士一词原出于礼记玉藻篇,于韩非子一书中,亦谓有任矞、华仕等居士,皆指 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其后,我国与日本多不依经律所说之本意,而泛称有道之 处士为居士,如首楞严经义疏注卷一、法华经演义卷七之一、祖庭事苑卷三等所载。[大 佛顶首楞严经卷六、十诵律卷六、维摩经文疏卷九]
11
一 怎么样做一个居士? 我们在家修行的居士,就像莲花种在污泥里面一样,我们不能离开社会和家庭,这是我们身处的环境。既然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而且上有老人,下有小孩,还有自己的工作,当然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做一个好人,方方面面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在家人也有人生的三大问题——学业的问题、职业的问题、婚姻的问题。这些都是一个人必然要,所以,什么都无所谓,一切执着统统放下,与出离心相违的法要舍弃,因此表现出来就是没有责任感!如果没有责任感,就没有动力,就不会积极地修行。这样一来,人家肯定会说佛教是消极的。因为你这也不做,那也不做,什么都不做;觉得这也没有意思,那也没有意思,什么都没有意思,这样的思想和行为当然是消极的。大乘菩萨必须要有责任感,这是最关键的!如果看到众生的痛苦不生悲悯之情,看到佛菩萨的功德不起羡慕之心,没有任何责任感的话,就不是大乘菩萨。
12
一 怎么样做一个居士? 比丘有三种,《戒轮续》中云:别解脱菩萨,持明之比丘。也就是别解脱比丘、菩萨比丘、持明比丘。 别解脱戒的出离心
菩提心摄持的出离心 大等净见解摄持的出离心 ——不单单自己出离轮回,让与自己有缘的众生都出离轮回。 大乘菩萨视出离三界轮回及获得涅槃都是执着,都是两边,必须中道的生活,什么是中道的生活? 太贫穷与太富有都是两边,太自卑与太傲慢都是两边,视家庭是火宅、妻子儿女是冤家、工作是火坑与视家庭特别美好、儿女都是有缘才相聚特别执着,工作就是花园等这两边都是执着,远离这两边便是中道。对于发心的菩萨来说,依靠菩提心的摄持一切都能转为道用。
13
一 怎么样做一个居士? 因此对大乘居士菩萨而言,家庭责任、工作责任与修行责任分不开,家庭、工作就是修行的道场,随时随地随处想到如何利益家人、同事?依靠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与家人、同事相处,饶益他们,让他们趣入佛法当中。 本堂课上师开示内容有: 一、居士的责任有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修行责任; 二、寺院责任有三:学习佛法、修行佛法、传播佛法; 三、寺院住持应具足三种功德:1、人格贤善;2、具有智慧;3、利他心重。 四、佛教徒应具备三种素质:1、信心;2、悲心;3、智慧。 五、藏地大德去汉地应注意三点:1、以弘法为主;2、以传基础法为主;3、以素食为主。 六、依止上师应当注意的三点:1、细心观察;2、恒心依止;3、开心得法。
14
学会的宗旨及核心就是闻思修佛法,而佛法的精髓是智悲,菩萨不但要断 恶,还要尽量行持六度摄集善法,以四摄饶益众生
如《华严经.净行品》: 菩萨在家 当愿众生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孝事父母 当愿众生 善事于佛 护养一切。 妻子集会 当愿众生 怨亲平等 永离贪著。若得五欲 当愿众生 拔除欲箭 究竟安隐。 妓乐聚会 当愿众生 以法自娱 了妓非实。 因此对大乘居士菩萨而言,家庭责任、工作责任与修行责任分不开,家庭、工作就是修行 的道场,随时随地随处想到如何利益家人、同事?依靠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与 家人、同事相处,饶益他们,让他们趣入佛法当中。 学会的宗旨及核心就是闻思修佛法,而佛法的精髓是智悲,菩萨不但要断 恶,还要尽量行持六度摄集善法,以四摄饶益众生
15
一、布施 为了摄受的所化眷属,以布施财物来满足其心,令生欢喜。 二、爱语 摄受眷属后,以温和清净的语言宣说正法,使彼断除疑惑,不了知的让他了知,已了知的 使令坚固,使他对正行修法产生信解。 三、利行 比喻喂养婴儿,饮食既不能太热也不能生冷,需要适合于婴儿的食品,同样道理,菩萨度 化众生,不能仅以一法来满足一切众生。因为众生的根器千差万别,应根据各自的根器 宣说相应的法,让他们依法修持。 四、同事 为了让众生通达佛法及修行善法,自己也应当与众生一样地修学。否则,自己若不做让 他做,他会因种种理由不肯做。先应为有情义利,不离利他意乐,调伏自己行其加行。
16
依靠四摄法摄受眷属令修善行,须先使其欢喜,若施以资财饶益有情,可令他欢喜。 既欢喜已,令修道时,先须使他了知如何修行。这样,由爱语宣说正法,遣除他的无知, 断除他的疑惑,使他正确受持法义。既然了知法义,由利行劝导令修善行。若自不修, 如何教他?自若实行,与他同事,使他信受,便思维教我等所修之善,彼自亦修,若修 此善,定能使我获得安乐。这样,先前未修行的人就开始修行,已经修行的,可令修行 坚固不退,因此,需要同事。 或者,由四种作业来决定四摄。以布施使他成为闻法的法器,让他对法师生起欢喜;以 爱语使他产生信解,对法义断除疑惑;以利行使他依教奉行;以同事使他修行不退,长 期住于修行之中。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菩萨所摄成熟众生相续的方便法均归纳在四摄当中。 如《经观庄严论》云:“四摄于三世,恒时摄众生,成就众生道,非余唯四摄。”此四摄体, 世尊于余处说二摄,即财摄与法摄。四摄归纳于二摄当中,布施归于财摄,爱语、利行、 同事归于法摄之中。 如《经观庄严论》云:“四体说二摄,财摄及法摄,财一法有三,次第摄四摄。” 无著菩萨于《经观庄严论》云:“由诸波罗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由诸摄事,能成熟他 一切有情,当知略说菩萨一切善法作业。”
17
一 怎么样做一个居士? 1、家庭责任 不管 对父母、爱人、子女,统统都不管了,每天只是在念经、学法,任凭家人怎样抱怨,自己也是如如不动。就算他们过生日庆祝,也不愿意去随顺,这就比较极端了。 逃避 还有些居士,对家庭生起了厌烦心,就特别想出家。但你若不具足出离心,只是逃避的话,出了家以后,过不了多久,可能又会想还俗的。
18
一 怎么样做一个居士? 1、家庭责任 虽然有些重大问题上,你不能与他们同流合污,平时要尽量 把握时间学佛,但也不能完全放弃自己的家人。否则,很多 家庭不和的话,对整个佛教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作为居士,理应先处理好自己与家人的关系,平时多 体谅他们的情绪,多照顾他们的感受。毕竟他们也是众生, 而且与你因缘深厚。
19
一 怎么样做一个居士? 2、工作责任 学佛没必要放弃工作。 你在工作的同时,若对领导、同事、下属,以慈悲 菩提心来对待,也是一种弘法利生。 即便他们暂时不信佛,但你有智慧、有能力、有善 巧的话,也能让他们的心慢慢转向佛法。
20
一 怎么样做一个居士? 3、修行责任 作为希求解脱的修行人,还有一个最重 要的责任:修行佛法不能间断! 不能天天吃喝玩乐、挥霍人生,否则, 你的解脱慧命便断送了。
21
居士如果有这些责任能不能出家?是否意味着今生无缘出家?
现在有些居士时常被是否出家的问题所困扰,其实,虽然出家比在家具有不可比拟的功 德,从各方面来说都比较好,但出家毕竟是一个牵涉面很多、需要付出极大勇气的长远 打算,要付诸实施也有一定难度。如果有坚定的出离心、菩提心。而且家里的孩子、老人 都能安顿好,令他们未来的生活无忧是可以的。 如果暂时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出家,或者更多是逃避生活的责任,是不能出家的,出家 不能为逃避债务等困难而出家,就尽量在刚才所说的四条或者五条根本戒的基础上,发 菩提心,并持之以恒地精进修行,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修行人,这在末法时 期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在古往今来的在家人,特别是藏地的在家人中,也涌现过很多 超群出众的成就者。我们也亲眼见过一些并不具备超常智慧,在平时也没有守持很多戒 律、修持太多禅定,只是因为值遇了一位伟大的上师,适当地修持了无上大圆满的人,在 临终之时,却出人意料地显示出有异于常人的非凡表现。这种情形,就像释迦佛在世时, 每天会有数不胜数的人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就一样。在如今的藏地,修行人获得成就的标 志、现象也比比皆是,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不以为异了。这就是藏密,特别是大圆满的功 德。
22
学佛是一件重要且长远的大事,每日合理安排时间才是关键所在。 若能如此,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将闻思修行进行到底。
怎么样做一个居士? 父母没人养,孩子也抛弃了,到头来 又因为出家的发心不对,自己没有任 何收获,这样对自他都不利。 如果你没有真正的出离心, 出了家 一开始特别精进,把工作、 家庭都舍弃了,可是没过多 久,遇到各种挫折、家人哭 闹, 马上又缴械投降了,随他们 彻底地滚入红尘。 如此堕入两边都不可取。 学佛是一件重要且长远的大事,每日合理安排时间才是关键所在。 若能如此,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将闻思修行进行到底。
23
目录 1 怎么样做一个居士? 2 寺院应充当什么角色? 3 寺院住持应具足什么功德? 4 佛教徒应具备哪些素质? 5 藏地大德去汉地应注意什么? 6 应当如何依止上师? 7 应当怎样弘扬佛法?
24
何谓寺院? 二 寺院应充当什么角色? 【寺庙】:谓佛寺。如《晋书•佛图澄传》说:“百姓因澄故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竞 相出家。”印度的佛寺原有两种:一种名僧伽蓝摩(sangharama),略称伽蓝,指出家 人共修行的园林、道场。另一种名阿兰若(aranya)意为空闲处,系统一人或两三人隐 居修处的简陋处。 中国汉地建佛寺,始于汉末洛阳的白马寺。 “寺”原为古代官舍、衙署之称。汉明帝时,印度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经至洛 阳,舍于鸿胪寺,后因以称第一座佛寺为“白马寺”。 至于“庙”,原为宗庙,系祭祀先祖神位的场所,后亦用于称佛寺。如巴金 《砂丁》:“前面远远地有一座高大的庙宇。”在宋代,大的称为“寺”,小 的称为“院”。到近代,又分为两类:大的称为“十方丛林”,小的称为“子 孙庙”、“小庙”。俗语中一般把“寺”和“庙”连称为“寺庙”,也称为 “寺院”。如孙犁《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徒步走到那里,在寺院听一整 夜的佛号,她们也跟着念。”(李明权) 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25
二 寺院应充当什么角色? 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归纳起来,就是教法与证法——教法是学习 经律论三藏,证法是修持戒定慧三学。 寺院存在的最根本的职责是什么?就是: 1. 学习佛法 2. 修行佛法 3. 传播佛法 对此各个寺院都应具足,不能将佛法只停留在烧香拜佛的层面上。 希望汉地的很多寺院、居士团体,今后也能广弘佛法, 在不同的场合中,让大家了解佛陀的教义。
26
《俱舍论》:佛之妙法有二种,教法证法之体性,持教法者唯讲经,持证法者唯修行。
佛陀之妙法有两种,即教法与证法,其中受持教法者唯是讲经说法,受持证法者唯一是修行。 如果想要受持、弘扬佛法,首先应该认定何为佛法?如何弘扬佛法?世亲论师告诉我们,所谓的 佛法有两种,即教法与证法,教法即经律论三藏,证法即戒定慧三学或三十七菩提分法。受持教 法者唯一是讲经说法,其他注释中说听受者也是受持教法者;持证法者即将佛陀之教法于相续中 数数修习。 华智仁波切在一个教言中说:若通达四句偈颂的意义即是受持教法,一刹那间生起信心即属于证 法。那发放布施等是否属于弘扬佛法呢?虽然从某一角度来说是弘扬佛法,但真正的弘扬佛法 并非如此,如果将释迦牟尼佛的精神真正传递到其他众生的相续中,这才是真正的续佛慧命。有 些注释中说:布施、随喜、造顺缘均属于教法与证法的范畴,但并非真正的佛法。一般来说,盖经 堂等属于一种善举,可以说是弘扬佛法的顺缘,但并非真正的弘扬佛法。 颂词中有两个“唯”字,格鲁派有些论师以及《俱舍论大疏》中说:以唯字代表一种肯定的语言,也 就是说只有讲经说法和真实修行才是真正弘扬佛法者,其他人并非是真正弘扬佛法。 教法与证法是否住世,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呢?世亲论师说,若任何一个道场具足闻思佛法与实 地修行者,则说明持教大德已经住世,否则,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并未真正住世。《自释》中说:“有 能受持及正说者,佛正教法便住世间。有能依教正修行者,佛正证法便住世间,故随三人住世时 量。”这一教证非常重要,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听受佛法者、讲说经教者以及依教修行者住世, 就说明佛法已经住世。
27
此偈颂非常重要,现在有很多人不了知何为佛法,也不了知何为弘扬佛法与行持佛法,这一方面是由于某些 历史原因造成的,一方面佛教在某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遭受到了一些损害,这样一来,诸位高僧大德,有的 已经离境,有的已经离开人世,由于没有对佛法的讲闻,致使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根本不了知何为佛法。现在 有很多人整天都是念经、为别人超度、敲锣打鼓,修寺院、烧香、拜菩萨、接待游客、卖门票,但这些究竟是不 是真正的佛法,大家应该以智慧分析。 上师法王如意宝一生中唯一重视的就是讲经说法,他从十几岁到最后圆寂,除讲经说法以外再没有重视过其 他任何事情,这充分说明了法王如意宝对佛法的重视以及巨大贡献。作为后学者,我们也应该从内心发愿: 生生世世弘扬、受持佛法。如果有机会、有能力的话,应该弘扬佛法、讲经说法,这个相当重要。如果没有讲 经说法的机会和能力,那最好在具足法相的善知识面前终身听受佛法,这也属于弘扬佛法,而且这样做的利 益非常大,为什么呢?即使世间的学问也需要老师传授,需要有人来听闻,否则不会通达很多道理。佛法的 教义是博大精深的,若没有在善知识面前听闻,很难在相续中生起真正的定解,这样一来,就更不要说弘扬 佛法了。 现在佛法处于非常衰败的时期,虽然有些寺院名相上也在讲经说法,但很多高僧大德都忙于世间八法,根本 没有学习和弘扬佛法的机会。年轻僧人们能学习佛法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机会在佛学院中学习,但 世间各种各样学问的风气却相当浓厚,而真正佛法的教义,如中观、俱舍等已经成为了辅助课程。在这样的 状况下,我们确实应该发起猛厉精进,遣除一切傲慢心而努力闻思修行,使自相续生起佛法的智慧,对佛法 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 很多人说:学习佛法就是为了成佛。实际上,作为大乘佛教徒来讲,成佛也只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为了 利益众生,这才是最究竟的目的,由于成佛之后可以于无勤之中最究竟的利益众生,因此很多修行人先希求 成佛,但这也仅仅是利益众生的一种途径。
28
目录 1 怎么样做一个居士? 2 寺院应充当什么角色? 3 寺院住持应具足什么功德? 4 佛教徒应具备哪些素质? 5 藏地大德去汉地应注意什么? 6 应当如何依止上师? 7 应当怎样弘扬佛法?
29
三 寺院住持应具足什么功德? 【住持】 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后指掌管一寺之主僧。又作住持职。略称住职。本称维 那、寺主,宋代以后之禅林广用住持之职名。佛教传入我国之初,习禅者唯以道相 授受,或岩居穴处,或寄居律寺,未有住持之名,直至唐代,禅风渐兴,徒众日增, 百丈怀海始设住持之制,严传师法,奉其师为住持,尊称长老。后亦称方丈。 禅林宝训卷四(大四八•一○三四下):‘住持之体有四焉,一道德,二言行,三 仁义,四礼法。’同书又谓(大四八•一○三七下):‘住持有三莫:事繁莫惧、 无事莫寻、是非莫辨;住持人达此三事,则不被外物所惑矣!’[大乘义章卷十、 祖庭事苑卷八、法苑珠林卷三十、释氏要览卷下]
30
三 寺院住持应具足什么功德? 1、人格贤善 具足人格,指心很善良、人很 正直,这样才不会做很多坏事。 若从出家人的角度讲,则是指 戒律清净、品行稳重。
31
云何人品为贤善,心地善良谄诳少,温良虑远性稳重,量大识广唯此是。
在这里法王讲到了人品贤善的八项要求: 一、心善(他都知道怎么发自内心的用善心去帮助别人,他愿意把好的给他人,自己吃亏;他 是以他人的安乐而欢喜,以他人受痛苦而难过……这样的根性很契合大乘道。); 二、少谄(为罔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此亦贪痴一 分为体。); 三、少诳(诳者,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谄诳”,就是在名利心的驱使下,由愚痴和贪心相结合,造成的心理扭曲。 四、温良(“温良”,就是对待人的态度要好,不论跟什么人相处,既不要冷若冰霜,也不要热 情似火。太冷了,别人会感觉不好接触,距离就很远,心和心没办法沟通;太热了,有意的热 情也是过分的负担。如果有温良的品行,人家接触起来会很舒服,会感觉很温暖,有一种依 靠。温良也是一种中道,很自然、不过分,在哪里都能和别人相处得来。别人也感觉到和你在 一起很合适,这样关系也会长久。); 五、虑远(看问题非常远,不只是考虑眼前的蝇头小利。眼光很远的人,就不是看小事了,就 跟天空中的雄鹰,视野非常之远,所以能展翅高飞。一个心无远虑的人,他只考虑今生现实 的利益,根本不会想到后世、解脱、成佛;而今生,也只是想到眼前短短的这几年;在这几年 中,也只是想自己的吃穿享受的五欲问题。);
32
六、稳重(我们的心有一种把持的力量,能完全控制好身口意。意稳重就是要好好管理你的 心,不要对贪嗔痴的境,多起念。身不稳重的表现:上网、逛街、搞一些聚会庆宴活动、跑道 场、节假日说是朝山,其实就是旅游。看看我们学院道友,到冬天假期时,下山的人有多少, 一看就明白。也许有些人会说:我身体不好、家里有事、要办身份证……作为修道人,身体 都定不下来,心能安住在法上吗?) 七、量大(心量很大,能够包容、不计较。量小的人就以自己的主意为主,想让其他东西都 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这样就容不得人、容不得事,常常会生烦恼。量小就局限在一个地 方,一旦不符合他的意思,就会生很大的嗔心,所以无法包容人。就像一个器皿,量很小, 它包容的就小,最后成就也小;量很大,包容就大,心就很大,福德也大,事业也大。所以, 心量的大小决定成就的大小,决定人生境界的大小。); 八、识广(见识面要很宽广。我们在什么事情上不能通达,就是在那里愚痴,做起来就会有 障碍。所以要活到老学到老,拓宽自己的见识面,这样方方面面才能圆通。比如同样两个 人,一个人见识面广,心境开阔,处理事情就很灵活,对未来的设想也很远大。见识小的人, 通常会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
33
住持或负责人一定要具足智慧, 不然,做什么事很容易搞错。
三 寺院住持应具足什么功德? 2、具有智慧 住持或负责人一定要具足智慧, 不然,做什么事很容易搞错。 寺院里最主要的负责人,无论是活佛、堪布、 上师,应由具备综合素质、尤其是佛教水平 高的人担任。 因为现在很多佛教徒是知识分子,在这样的 团体中,如果由一个非知识分子来管理,什 么智慧都没有,那很多人会不服。
34
智慧无垢——修学的目标是获得无垢智慧 “智慧”,是指无误地抉择诸法实相的心。“垢”,是障蔽智慧开显的垢染。 云何智慧得无垢,日日于真教授处, 履行闻思修精进,以此速当得菩提。 这个教言的第三个要点是获得无垢智慧。实现它的途径是每天对于真实教授处的 教法,履行听闻、思维、修习这三大法行的精进。以获得无垢智慧的缘故,能速证 菩提果位。我们现在对于万法的真相,比如对无常、对苦、对无我等有很多的无知、 邪知和疑惑,进一步说就是心里有种种颠倒的执著,有人我执、法我执,这些全是 垢染。如果由精进的闻思获得了定解,就会消除心里对法义无知、邪知和疑惑的垢 染;再通过实修,进一步消灭以人我执和法我执引起的杂染心,这就是“无垢”。也 就是通过闻思修三大法行,逐渐断除心上的各种垢染,而获得智慧。
35
三 寺院住持应具足什么功德? 3、利他心重 就算是一家的家长,至少也要对家 人负责,同样,佛教团体中的负责 人若只关心自己,不关心他人,更 不关心自己以外的其他群体,那如 何体现佛教的大慈大悲、普利群生? 作为负责人不能自己安享众生对我们的恭敬,而是“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它。”
36
三 寺院住持应具足什么功德? 3、利他心重 《白莲花传》: 又久远之前,印度鹿野苑一河边,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一野兽之王,它腹部呈现白色,背部皮毛又为黑色,非常美丽庄严,兽王恒以慈心保护野兽。与此兽王肤色基本相同,另有一兽王名为天施者也统领着另一群野兽。 梵施国王有次与眷属一同前往森林中打猎,众人看见群兽后便各个手执兵器欲将之全部猎杀。兽王则从容走到手执弓箭之国王面前说道:“大国王,你今日将如此众多之野兽同时尽数杀死,恐怕利益并不大。不如我每日供养你一只野兽,你看如何?”梵施王答应了兽王所提建议:“如你真能履行诺言倒也不妨日日送来,否则我定要将你们统统杀死。”根据兽王所作承诺,梵施王率众归国。兽王则集中起全部野兽后说道:“为避免所有野兽同时被杀,我和天施商量后决定每日为国王送去一只野兽。”按两位兽王吩咐,接下来每天便有一名野兽被送往国王处。后轮到一母兽时,不巧它正怀有身孕,而当天恰好又逢到它应被送往屠宰场。母兽便请求天施道:“我
37
三 寺院住持应具足什么功德? 3、利他心重 《白莲花传》:腹中小兽明日即将降生,能否容我生下它后再死?我怎能忍心让它与我一道葬身屠宰场?”天施回绝说:“明日就是你大限之时,谁会替你前去?我实在无法安排。”眼见天施不同意,母兽便去找大悲野兽王请求说:“我命该绝,但我想生下孩子后再死,我欲用舌舔舐其身、以乳汁喂养它,待把它交与我妹妹后,我定主动赴死。为保护我腹中胎儿,我今日能否不去国王那里?” 兽王见它对子甚怜,不觉对它生出强烈悲心,它安慰母兽道:“你好好看护自己孩子,长期享受安乐生活去吧,我来代你赴死。”为获无上菩提,兽王一边安慰母兽,一边发下替它牺牲之大愿。 当兽王动身前往国王那里时,众野兽皆以痛苦心情依依惜别。兽王告诉它们说:“你们不要跟我前来。”然后又向它们宣说佛法,随即便独自前往梵施王处。众野兽一直目送它直至再也寻觅不着踪影,大家都如与父亲分别一样伤心难过。
38
三 寺院住持应具足什么功德? 3、利他心重 《白莲花传》:当兽王来至满地血污、骨架四散之屠夫所居地时,屠夫们并未立即杀害它,他们将它带到国王跟前。国王惊讶不已:“你拥有如此多之野兽,为何还要亲自前来?”兽王便将原委详细告之,国王惭愧感叹道:“你真正是利益众生之大士夫,我等才似真正旁生一般。”国王对它赞不绝口,又让它坐于宝座上,兽王则趁机向众人宣讲佛法,国王非常满意。 从此之后,国王也施予其它野兽无畏布施,并不欲令其返回继续当兽王。兽王则说道:“山中野兽无依无靠,它们痛苦非常,我一定要回去。”梵施王马上开许。而当兽王回至山林中时,所有野兽均欢喜迎接。 母兽最终顺利产下小仔,大家皆欢喜问讯,兽王则将两兽群都保护起来。对大尊者代受别人痛苦时之安忍精神,我们理应生敬。
39
目录 1 怎么样做一个居士? 2 寺院应充当什么角色? 3 寺院住持应具足什么功德? 4 佛教徒应具备哪些素质? 5 藏地大德去汉地应注意什么? 6 应当如何依止上师? 7 应当怎样弘扬佛法?
40
如果没有信心,诚如佛经中所说, 就像种子被烧焦而不会发芽一样, 善法的功德苗芽是不会产生的。
四 佛教徒应具备哪些素质? 1、信心 如果没有信心,诚如佛经中所说, 就像种子被烧焦而不会发芽一样, 善法的功德苗芽是不会产生的。 信者,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而为体性。对治不信,乐求善法,而为业用。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其为实有而随顺忍可。复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而生喜乐。又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其有力能得乐果、能成圣道,而起希望之欲。
41
悲心非常重要,没有它, 菩提心就不可能产生; 没有菩提心的话,那大乘 佛子肯定算不上。
四 佛教徒应具备哪些素质? 2、悲心 悲心非常重要,没有它, 菩提心就不可能产生; 没有菩提心的话,那大乘 佛子肯定算不上。 悲心是拔苦之心
42
佛教徒必须要有智慧,否则, 就是一个盲目的群体,以后也 做不了什么事情。
四 佛教徒应具备哪些素质? 3、智慧 佛教徒必须要有智慧,否则, 就是一个盲目的群体,以后也 做不了什么事情。 慧者,于所观境,简别抉择,而为体性。断疑而为业用。 对于弘扬佛法,每个佛教徒应齐心合力,不要分你的上师、 我的上师,你的宗派、我的宗派……大家都是佛陀的弟子, 都在学习佛陀的慈悲和智慧,这才是最根本的。
43
现在也有些佛教徒,对佛教道理不太懂。如何表现?四法印:诸行无常,有漏皆苦, 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乃至对皈依的共同学处与不共学处,大家不懂。
红黄法衣的五种功德: 1)所有着红黄法衣但已违犯根本戒、持烦恼见、于三宝起邪见、毁坏三宝之四众弟 子,若能刹那间生起心中有佛之念头,我如舍弃任何一众,使之于三乘法中不得 菩提果位,则我实已欺蒙十方无量无边如来,愿我不得成佛。 2)众生若见我得菩提后身着红黄法衣接受人天众生供养,他们自己亦于颈上披搭片 刻,则愿此等众生终能于三乘法中得不退转果位。3)任一众生,乃至饮食贫穷、 穷困夜叉、阎罗众生,身着仅四寸之红黄法衣,皆愿他们暂时能圆满一切饮食, 最终则实现一切愿望。 4)天人夜叉等众互相憎恨、争斗不休,此等众生若能忆念我红黄法衣,则愿他们相 互间生起慈悲心,无有仇怨,心皆得调伏、调柔。 5)任一众生于战场上作战,若能保护、供养、恭敬,或自身携有红黄法衣一片,则愿 此众生恒能得胜,不受任何损害、迷乱,且能从战斗中获解脱。 若我红黄法衣不具上述五种功德,则我实已欺蒙十方无量无边如来,愿我不能广做 一切如来事业,所了知之一切法尽皆忘失,亦不能胜伏外道。
44
目录 1 怎么样做一个居士? 2 寺院应充当什么角色? 3 寺院住持应具足什么功德? 4 佛教徒应具备哪些素质? 5 藏地大德去汉地应注意什么? 6 应当如何依止上师? 7 应当怎样弘扬佛法?
45
上师们去汉地,最好不要化缘,或者做其 他很多事情,否则对佛教是有害的。作为 上师,还是应尽量给弟子传法、皈依、灌 顶、念传承,以弘法为主。
五 藏地大德去汉地应注意什么? 1、以弘法为主 上师们去汉地,最好不要化缘,或者做其 他很多事情,否则对佛教是有害的。作为 上师,还是应尽量给弟子传法、皈依、灌 顶、念传承,以弘法为主。 寺院里只是卖门票、搞旅游,做佛事必须交多少钱, 不交钱就不给念经……如此恶习流传下去,寺院 只会沦为工商局、旅游局、开发商重视的一个景点, 除此之外,根本体现不出佛教的特色。
46
化缘为主等是否如理? 1、如果为了众生:孤儿、老人、穷大学生等以利益众生为主可以,因为佛经讲到 有七种福德: 供养方面:供养①经堂②殿堂③坐垫④生活资具。 布施方面:布施护理⑤病人者⑥病人⑦处于恶劣环境者。 遇到这些对境的人会产生实生福德。 《金钱到底值多少钱?》钱本性非善非恶,看你如何使用?如果为了利益众 生,为了令居士培植更多的福报,增上资粮,从而解脱,那么非常殊胜的对 境可以让居士共同参与布施。 2、如果为了自己吃好点、穿好点、享用舒服点,佛陀是呵责的。在《沙弥十戒》里 面就要求:不捉持金银财宝,除非为上师三宝事。而且佛陀制定这条戒律当 时,唯一没有远离在家人制戒,当时珠髻大臣在场,其目的就是让居士知道, 出家人是不能捉持金银财宝。
47
五 藏地大德去汉地应注意什么? 佛制出家人不捉持金银财宝戒的意义:
出家人以修道为本,对于世间的财宝,不应系之于怀,因为道法和世财,两者不可兼得。古云:要道不要财,要财不了道。故出家之人欲得道利,须放下对世间财利的贪著与系念。世俗中高风亮节之士,皆视钱宝如尘土。俗士尚且不贪钱财,更何况心存出离的出家人,欲期求成就道业之人,如何反倒不如?而今,出家人动辄蓄世财,这种行为严重损坏出家人的出世法仪,有违出家人少欲知足的本志。 如来本不在俗人前制戒,但唯此一戒,是当著珠髻大丞的面而制。体究佛制戒的意义,无非是让俗人了知,出家人是不捉蓄钱宝的,同时也为了使出家修道之人熄灭对世财的贪著和由此而引起的纷争、斗乱,这样才能与道相应,成就僧格,兴隆三宝,使俗人生信敬之心,令他们皈依三宝,好乐佛法。如果出家人心不在道,不奉行佛的教法,则会自陷坑井,损坏道器。即如自挖陷阱,终究自陷其中。人是受道之器,理应珍惜此人身,切莫因贪著世财而白白丧失此身的修道良机。贪蓄钱宝,危害极大。因此,佛制此戒,不许出家人蓄钱宝。
48
五 藏地大德去汉地应注意什么? 2、以传基础法为主
对很多人来说,一点加行都不修,就拼命 高攀大法,以为这是通往解脱的捷径,这 是很大的一种误区。你没有基础的话,就 算得到一个大法,暂时似乎有点境界,但 过了几年,你会发现它对自己利益不大。 就像一个摩天大楼,根本没有打地基,也没有一步 一步地修,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呢?要么过一段时 间就倒了,要么只能变成“烂尾工程”,停在那里修 不上去。
49
五 藏地大德去汉地应注意什么? 3、以素食为主 藏地大德去汉地弘法时,尤其在大众面前,最好 是以素食为主,否则,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50
西藏的修行人中为什么有人吃肉呢? 这并非经典开许,而是另有其因。西藏高原上大多数地方都不适合生长蔬菜和大米。即 使在可以生长的地方,其产量也很少。加以交通不方便,和外界的接触相当少。特别在牧 区,如果不吃肉就只有糌粑,没有太多选择。以前,牧区受限于交通不便的限制,几乎无 法和其他地方联系,即使西藏内部,相互间的往来也比较少。例如,青海的有些牧区和农 区之间,相隔几百公里,相互往来只能凭借马和耗牛,路途十分艰险,想平安返回都无法 保证。所以,在很多牧区只有吃肉,这是环境决定的。虽然在大乘经典中严格要求素食, 西藏的修行者也知道肉食不符合大乘佛教的教义、是不对的,可是他们却因环境因素而 不能吃素,所以只有吃三净肉,但绝不吃非三净肉。 现在有些弟子对上师极有信心,一见到上师,就劝上师吃肉:“这个动物太可怜了!您应 该把它吃掉,以此结上善 缘,才能给它超度了。” 对于这种说法,曾经在青海的佛教研讨会上,我听到一 个法师是这样驳斥的:“结缘的方 式有很多种,你吃它的肉, 只是舌根跟它结缘。其实六根30中除了舌根,还有其他五根, 为什么你不能用眼睛看一看它,用鼻子闻一闻它,用手摸一 摸它,难道非要吃它不可 吗?”他说的确实有道理。
51
目录 1 怎么样做一个居士? 2 寺院应充当什么角色? 3 寺院住持应具足什么功德? 4 佛教徒应具备哪些素质? 5 藏地大德去汉地应注意什么? 6 应当如何依止上师? 7 应当怎样弘扬佛法?
52
在依止之前,最初一定要细心观察,不要 遇到一个上师,就匆匆忙忙去依止。
六 应当如何依止上师? 1、细心观察 在依止之前,最初一定要细心观察,不要 遇到一个上师,就匆匆忙忙去依止。 如果他是汉地某个寺院的,可以打电话去问问有没有 这个人; 如果他是藏地来的,就想办法打听一下他到底是什么 身份,智慧、人格、戒律怎么样…… 否则,光说他是一个活佛,前世是什么什么,这样可 能不太保险。
53
六 应当如何依止上师? 密宗观察上师有三个步骤:
第一是在远处向他周围比较了解他的人打听,这位上师戒律清不清净,有没有慈悲心、禅定以及智慧等等,这是初步的观察方法; 第二是到他附近,亲自考察他的所有行动; 第三是通过直接接触,也就是跟他一起住、一起走、一起做事情,以这种方式来进行仔细观察。 在这些过程当中,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并认为密宗对上师的要求他都具备了,最后才可以依止,才能视其为根本上师。这样的上师需要终身依止,时刻跟随其后,尊听教言,依教奉行,就像密勒日巴依止上师的感人事迹一样。要听闻密法,就应该这样做。
54
依止的时候要有恒心,不是一两天感觉好 就依止,感觉不好了就舍弃,而一定要像 前辈大德那样,长期地依止上师。
六 应当如何依止上师? 2、恒心依止 依止的时候要有恒心,不是一两天感觉好 就依止,感觉不好了就舍弃,而一定要像 前辈大德那样,长期地依止上师。 如何才算依止上师? 所谓的依止,并不是给上师当侍者,给上师开 车、做饭,这个不一定是依止。 真正的依止,是用佛法来依止,要学习上师所 传的法。
55
六 应当如何依止上师? 2、恒心依止 如何才算依止上师? 上师并非以想象安立,只要以依止之心,于其前得一句以上的法,均为自己的上师。
藏地著名的阿旺彭措格西,于《菩提道次第笔录》中云:“是上师与非上师,界限并非以想象而定,而是自己以想依止之心,于其前听受一句以上的法,均安立为上师。”佛经云:“闻受一偈法,若不思为师,转世百次狗,复为疥疮者。”噶当派的祖师大德们也发人深省地教诲后人:若不恭敬上师,精通三藏也无利。
56
若想获得真实的境界,一定要遵循上师的 教诲,以自己的智慧和精进来修持。
六 应当如何依止上师? 3、开心得法 若想获得真实的境界,一定要遵循上师的 教诲,以自己的智慧和精进来修持。 现在也有很多居士,通过长时间学习佛法,知道轮回就是这么一回事,自己多年来,该忏悔的也忏悔了,该修行的也修行了,尽管不一定有往生极乐世界的把握,但至少可以保证不会堕恶趣。这就是真正依止上师的结果。
57
六 应当如何依止上师? 3、开心得法 依止上师是为了什么?
依止上师到了最后,并不是让上师笑一笑,表扬自己几 句就够了,而必须令自己的内心得到利益。如果你境界高一 点,则可获得生死无畏的把握。如同法王如意宝在一首道歌 中所唱:“我活着也很欢喜,可以成就弘法利生的大业;死 了也很快乐,决定能往生清净刹土。在这个轮回中,无论遭 遇痛苦或快乐,不管是什么样的业感现前,我都远离了希望 与担忧。” 真正的大成就者,可以从佛法中得到无法言喻的欢喜, 不像我们,在生活中时而快乐、时而痛苦,患得患失的情绪。此起彼伏。究竟的大乐超越了这一切苦乐,自己也有种生死 自在的洒脱。就像米拉日巴、智悲光尊者、六祖,他们在依 止上师后,最终得到了无比的大乐,这种境界用语言无法描 述。
58
六 应当如何依止上师? 3、开心得法 如何依止上师获得佛法利益? 依教奉行!
《普贤行愿品》里说:“所有益我善知识,……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让善知识常生欢喜心的因就是依教奉行,这个依教奉行就是按上师的教导殷重地奉行。这不是在外面寻求什么亲密,而是心里遵照上师的教导去做,这样三世诸佛都会对你生欢喜心,都愿意摄受你,所以生生世世都能不离佛,生生世世不离开三世诸佛的代表——大恩上师。 所以,先是要有一种尊重上师教言的心,其次是要按照教言真正奉行,这就是亲近上师最重要的途径;也是能直接得到上师摄受和加持的途径;从此就成了三世诸佛所护念、摄受的好弟子,成了和上师心心相应、不分开的亲密法友。假如自己不去修, 纵然上师再好,也很难得到什么成就,就像提婆达多、善星 比丘一样。所以,若想获得真实的境界,一定要遵循上师的 教诲,以自己的智慧和精进来修持。
59
目录 1 怎么样做一个居士? 2 寺院应充当什么角色? 3 寺院住持应具足什么功德? 4 佛教徒应具备哪些素质? 5 藏地大德去汉地应注意什么? 6 应当如何依止上师? 7 应当怎样弘扬佛法?
60
七 应当怎样弘扬佛法? 1、无偏悲心 弘扬佛法的时候,不能偏于特定的国家、 民族、地域、家庭,而要对所有的生命, 人类也好、动物也好,全部一视同仁。 任何一个生命若遭受痛苦,就要想尽一 切办法解除他的苦楚,这种发心叫做无 偏大悲。
61
大乘佛教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有了这样的心,才能真正修成菩提心。 否则,在自私自利的前提下做任何一件事,都是有染污的。
七 应当怎样弘扬佛法? 2、无私奉献 大乘佛教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有了这样的心,才能真正修成菩提心。 否则,在自私自利的前提下做任何一件事,都是有染污的。 哪怕你在路上扶一个老人,也不是为了来世得 到好报,或者今生他给你回报什么,不能图这些, 而要完全做到忘我。 若能如此,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就算别人对你 抱怨、误解,甚至有各种危害,你也会一笑置之, 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62
七 应当怎样弘扬佛法? 3、无畏精神 在家居士,应该为了利益众生,尽量牺 牲自我、奉献一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肯定会受到别人攻 击、非议、误解,甚至出现无法预料的 障碍,但只要想想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 是怎样舍己利他的,就会有一种勇气, 然后以无畏的精神投入弘法利生中去。
63
1、通过学习这堂课及前面10课的内容,消除了你对佛教的哪些误解? 你以前是怎么认为的?假如你身边也有人跟你过去一样,你打算 怎么帮助他?
2、明白这些道理,有什么必要性? 3、当今时代,居士有哪些责任?为什么?这些责任与弘扬佛法、住持 佛法、修行佛法、传播佛法相关吗? 4、居士也是希求解脱者,因此修行责任与家庭责任、工作责任是否相 违? 5、寺院存在的根本职责为何是这三大职责?佛法兴盛的标志是什么? 6、作为学会的负责人应该具备哪些功德?这些功德中最重要与最根 本是分别是什么?请结合公案说明如何具有利他心?
64
7、如何做好一名佛教徒?佛教徒的见解行为对当今时代的佛法有何 影响?
8、藏地大德去汉地弘法应该做哪些事?居士明白此理之后,有什么必 要性? 9、如何才算真正的依止了上师?依止上师是否需要仪轨? 10、依止上师的目的是什么? 11、如何观察上师?观察上师是否对上师的不敬?为什么我们会盲目 的依止上师? 12、如何依止上师才能获得佛法利益? 13、请结合居士、寺院、佛教徒、上师等该做的职责说明佛教的本质, 还原佛教的本面。上师所开示居士等21种所为与重新认识佛教有 何关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