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 审计工作底稿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 审计工作底稿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 审计工作底稿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审计证据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3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节 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定义与分类 二、审计证据的特征 三、获取审计证据的技术方法 四、审计证据的整理、分析与评价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4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证据的定义与分类 (一)审计证据的概念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证实审计事项、形成审计结论所获取的各种证据。 整个审计实施过程,就是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过程,围绕审计证据而展开。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5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二)审计证据的分类 1.按其存在形式的分类 (1)实物证据 实物证据是指通过实际观察或清点获得,用以确定某种实物资产是否确实存在及其数量的证据。 (2)书面证据 书面证据是通过审查各种书面记录所获取的证据。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6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3)电子视听证据 电子视听证据是通过检查电子数据或影音形态存在的资料所获得的证据。 (4)口头证据 口头证据是有关人员对审计人员的提问进行口头答复所形成的证据,也称为言词证据。 (5)环境证据 环境证据也叫状况证据,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事实。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7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2. 审计证据按其来源的分类 (1)亲历证据 亲历证据——是指审计人员直接、亲自获得的各种证据。 (2)外部证据 外部证据——是指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第三方编制的书面证据、证词等。 (3)内部证据 内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内部产生并保存的各种书面资料。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返回

8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3.审计证据按其证明力的分类 (1)基本证据 基本证据是指对被审计事项具有直接证明力的证据,它对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具有直接影响。 (2)佐证证据 (3)矛盾证据 矛盾证据是指与某一证据不一致或相互矛盾的证据。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9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二、审计证据的特征 (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二)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三)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四)审计证据的及时性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0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从数量能足以支持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 (二)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与被审事项之间必须具备有逻辑的、必然的联系。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1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三)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必须让人可以信赖。 (四)审计证据的及时性 一是指收集过程的及时性,即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及时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及时出具审计报告; 二是指收集审计证据的时间与被验证事项发生时间的相近性,即应在被验证事项发生或结束时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集审计证据。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2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三、审计证据收集的技术方法 (一)检查记录或文件 (二)检查有形资产 (三)观察 (四)询问 (五)函证 (六)重新计算 (七)重新执行 (八)分析程序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3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一)检查文件或记录 1.审阅 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和研究,以确定其是否真实、合法的方法。 2.核对 就是通过将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记录和数据进行比较对照,验证其是否相符,同时查明各个记录间的连续性的方法。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4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二)检查有形资产 检查有形资产又称为监盘,是审计人员通过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各种实物资产及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等的实地盘点,同时实施适当抽查,以确定实物资产是否真实存在并与账面数量是否相符,查明有无短缺、毁损及贪污、盗窃等问题存在的一种方法。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5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三)观察 观察是审计人员在现场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管理、内部控制的执行、仓库保管情况等所进行的查看和调查。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6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四)询问 查询是审计人员对有关人员进行书面或口头询问以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 查询的方式有口头和书面两种。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7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五)函证 函证是审计人员为印证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所载事项而向第三者发函询证的一种方法。 函证方式分为肯定式函证和否定式函证两种。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8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六)重新计算 重新计算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所进行的验算和核对。 尽管这种审计方法对于验证原先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最可靠的证据,但这种可靠性也是相对的。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9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七)重新执行 重新执行是指注册会计师重新独立执行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以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20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八)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评价财务信息,发现重要或异常项目的审计方法。 分析性复核常用的方法 :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趋势分析法。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21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比较分析法 就是通过某一会计报表项目与其既定标准的比较,以发现重要或异常变动项目的审计方法。 表6—2(教材109页)列示了比较分析法在会计报表审计中的应用。 2.比率分析法 就是通过将会计报表中的某一项目同其相关的另一项目相比所得的比率进行分析,既获取审计证据又提供进一步审计方向的一种技术方法。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22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3.结构分析法 就是通过计算会计报表的每一个项目是某一项目的百分比,确定各个项目重要性程度并确定审计策略的技术方法。表6—3 (教材111页)列示了结构分析法在会计报表审计中的应用。 4.趋势分析法 就是通过对连续若干期某一会计报表项目的变动金额及其百分比的计算,分析该项目的增减变动方向和幅度,以获取有关审计证据和进一步审计线索的一种技术方法。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23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四、审计证据的整理、分析与评价 (一)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方法 1、分类 2、计算 3、比较 4、小结 5、综合 (二)审计证据的评价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24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分类与作用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所形成的全部工作记录和获取的各种资料,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25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 1.综合类工作底稿 综合类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准备和报告阶段,为规划、管理和总结整个审计工作,并发表审计意见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 它主要包括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计划、审计差异汇总表、试算平衡表、审计总结及审计调整分录汇总表、审计报告书未定稿等综合性的审计工作记录。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26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2.业务类工作底稿 业务类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 它主要包括审计人员在执行预备调查、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等审计程序时所形成的工作底稿。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27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3.备查类工作底稿 备查类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对审计工作仅具有备查作用的审计工作底稿。 它主要包括与审计约定事项有关的重要法律性文件、会计记录、经济合同与协议、企业营业执照、公司章程等原始资料的副本或复印件。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28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 1.审计工作底稿是连接整个审计工作的纽带; 2.审计工作底稿是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的直接依据; 3.审计工作底稿是明确审计责任、评价审计工作业绩的依据; 4.审计工作底稿为审计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提供了可能; 5.审计工作底稿对未来审计业务具有参考价值; 6.审计工作底稿可成为审计业务培训的重要资料。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29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与复核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 1.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结构 (1)未审计情况 (2)审计过程记录 (3)审计结论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30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2.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 (1)被审计单位名称; (2)审计项目名称; (3)审计项目时点或期间; (4)审计过程记录; (5)审计标识及其说明; (6)审计结论; (7)索引号及页次; (8)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 (9)复核者姓名及编制日期; (10)其他应说明事项。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31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3.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 应在内容上做到资料详实、重点突出、繁简得当、结论明确; 在形式上做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标识一致、记录清晰。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32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制度,是指审计组织对有关复核人员级别、复核程序与要点、复核人员职责等所做出的明确规定。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33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内容与要求 复核内容: (1)所引用的材料是否真实可靠; (2)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恰当; (3)所做的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 (4)所形成的审计结论是否正确。 复核要求: 应做出必要的复核记录、签署复核意见并签名。 复核过程中,各复核人员如发现已执行的审计程序和所作的审计记录存在问题,应指示有关人员予以答复、处理,并形成相应的审计记录。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34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2.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 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制度,就是以 项目经理 部门经理 主任会计师 为复核人,对审计工底稿进行逐级复核。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35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管理和使用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管理 审计结束后,审计组织应当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审计档案。 返回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36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使用 审计工作底稿往往涉及被审计单位的大量核心机密,故审计组织对其审计工作底稿(负有保密义务。除自己合法使用外,不得对外公开。 在下列情况下,审计组织应对查阅审计工作底稿提供必要的合作: 法院、检察院及其他有关部门依法查阅,并按规定办理必要的手续后,可查阅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组织主管部门对执业情况进行检查时,可查阅审计工作底稿。 其他审计组织因审计工作的需要,并经委托人的同意,办理了相关手续后,可要求查阅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37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问题、讨论和解答 问题? 讨论! 解答: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38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复习思考题——1 试述审计证据的定义 审计证据可进行怎样的分类 审计证据应当具备哪些特征 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对审计证据进行整理、分析与评价 什么是审计工作底稿?它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有什么意义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39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复习思考题——2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有哪些要求?如何对其进行复核 在审计工作底稿的所有权与使用方面有哪些原则 在审计工作底稿的保管方面有哪些要求 审计证据的类别与一般审计目标存在什么关系 《审计》--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Download ppt "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 审计工作底稿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