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安寧緩和療護 VS 臨終關懷 2009/09/20 郭千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安寧緩和療護 VS 臨終關懷 2009/09/20 郭千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安寧緩和療護 VS 臨終關懷 2009/09/20 郭千綺

2 一、短片欣賞–媽媽的笑臉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台灣首部安寧動畫創作 見證一個6歲孩子的心靈與奇蹟… 

3 二、前言 有生必定有死,生死是最自然不過的事。 根據佛經記載,人在臨終的一刻,關係著未 來能否順利往生,是上升下墮的關鍵時刻, 至為重要。

4 二、前言 在醫院裡,臨終與死亡會是什麼樣子?為什 麼會是這樣?有多少人死於醫院?他們死時 的狀況如何?什麼原因使他們覺得困擾?

5 三、故事分享 【緩和醫療的故事】再活一次試試看 老伯,您確定要插氣管內管嗎?您女兒說您已簽『不施行心
肺復甦術意願書』了?」急診室的醫師多次向呼吸困難的阿 福伯再確認。 「嗯、嗯…」阿福伯雖然很喘,仍看著他的太太,向急診醫 師點點頭。「阿福嫂,您先生說還要急救?」……

6

7 如何使病人的意願合法化 由兩位醫師確定為疾病末期,其中一位具有相關 專科醫師資格 隨時可由病人或病人之代理人以書面徹回 意願書及同意書包括-
預立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 預立醫療委任代理人委任書 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 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

8 名詞解釋 一、安寧緩和醫療:指為減輕或免除末期病人之痛苦,施予 緩解性、支持性之安寧醫療照護,或不施行心肺復甦 術。
二、末期病人:指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 癒,且有醫學上之證據,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不可 避免者。 三、心肺復甦術:指對臨終、瀕死或無生命徵象之病人,施 予氣管內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 擊、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或其他救治行為。 四、意願人:指立意願書選擇安寧緩和醫療全部或一部之 人。

9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1.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四條規定: 『 末期病人得立意願書選擇安寧緩和醫療。前項意願書,至少應載明下列事項,並由意願人簽署:
  一、意願人之姓名、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及住所或居所。 二、意願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之意願及其內容。 三、立意願書之日期。意願書之簽署,應有具完全行為能力者二人以上在場見證。但實施安寧緩和醫療之醫療機構所屬人員不得為見證人。』 2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五條規定: 『 二十歲以上具有完全行為能力之人,得預立意願書。前項意願書,意願人得預立醫療委任代理人,並以書面載明委任意旨,於其無法表達意願時,由代理人代為簽署。』 3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七條規定: 『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應由二位醫師診斷確為末期病人 二、應有意願人簽署之意願書。但未成年人簽署意願書時,應得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 前項第一款所定醫師,其中一位醫師應具相關專科醫師資格。 前項第一款所定醫師,其中一位醫師應具相關專科醫師資格。 具同意書代替之。但不得與末期病人於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前明示之意思表示相反。 前項最近親屬之範圍如下: 一、配偶。 二、成人直系血親卑親屬。 三、父母。 四、兄弟姐妹。 五、祖父母。 六、曾祖父母或三親等旁系血親。 七、一親等直系姻親。 第三項最近親屬出具同意書,得以一人行之;其最近親屬意思表示不一致時,依前項各款先後定 其順序。後順序者已出具同意書時,先順序者如有不同之意思表示,應於安寧緩和醫療實施前以 書面為之。』

10 安寧心願卡

11 安寧心願卡 問:該如何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加註於健保IC卡 之上呢? 答:只要將已填妥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
或『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及『安寧 緩和醫療意願加註於健保IC卡同意書』寄至台 灣安寧照顧協會即可,台灣安寧照顧協會將彙 整相關資料送至中央健保局完成加註事宜。

12 四、臨終關懷機構的前身 佛教是最早提出「臨終關懷」的創始者 。 設在印度祇洹精舍的「無常院」,目的在使
病患能興起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想,這是根 據彌陀淨土法門的思想而來。

13 ☆引申思考- 你印象中的安寧緩和醫療為何?

14 五、何謂安寧緩和醫療 針對癌症末期病人及其家屬,提供個別性的 照顧計畫,滿足病人和家屬身、心、靈的需 要。
是一種提昇癌症末期病人與家屬生活品質的 全人照顧。

15 六、安寧療護之緣起 強調病人有權要求平安尊嚴地死亡,而醫護 人員也應該幫助病人平安尊嚴地死亡,於是
「安寧療護病房」(HOSPICE)應運產生。

16 六、安寧療護之緣起 「hospice」一字始於十二世紀,是由拉丁字 「hospes」所衍生而來的 。
此字與hospital、hotel等字,皆是由「h」字 開頭,具有親切的意涵,也就是強調所提供 的服務,期盼令人感到“親切”、“令人滿意” 的。

17 六、安寧療護之緣起 約自一九六○年代開始,西方歐美國家開始 意識到為末期癌症病患的太積極治療,不但 無法延長他的生命,反而增加許多痛苦,並
且阻礙了他們平安尊嚴地死亡。 一八七九年時,都柏林的一位修女瑪莉.艾 肯亥(Mary Aitkenhead)將其修道院主辦的 HOSPICE作為專門收容癌症末期病患,以愛 心照顧他們。

18 六、安寧療護之緣起 西西里.桑德絲女士(Cicely Saunders)在一九五○ 年代時是聖約瑟安寧療護醫院的護士,她看到一位
年輕的癌症病人「大衛」(David Tasma)疼痛至死 無法緩解…… 桑德絲女士受此激勵,又攻讀了社會工作及醫學, 身兼醫師、護士、及社工的背景,更了解給予病 人「全人照顧」的重要性。

19 六、安寧療護之緣起 一九六七年,世界第一座現代兼具醫療科技 又愛心照顧的「聖克利斯朵夫安寧療護醫
院」(St. Christopher’s Hospice)為全世界第 一家對癌症末期病人有特殊服務方案之醫 院。

20 ☆引申思考- 安寧緩和療護=等待死亡or安樂死?

21 七、台灣的安寧緩和醫療發展史 1987馬偕紀念醫院-安寧照顧籌畫小組 1990馬偕醫院安寧病房、安寧照顧基金會
1991孫逸仙醫院居家護理包括末期病患照顧 1995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安寧照顧協會 1997台北榮民總醫院-大德病房 2000健保局試辦計畫-給付住院安寧療護 2003立法院三讀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家住院安寧病房 38家安寧共同照護照顧小組 50家安寧居家療護單位

22 八、世界衛生組織 (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對安寧緩和療護 (Palliative Care) 的定義
病,協助病人和家屬增進其生活品質,藉由預防及緩解痛 苦、完善的評估,以及協助治療疼痛或其他症狀,和其他 身、心、靈、社會之相關問題,以達成病人與家屬增進生活 品質之目標。」

23 九、什麼病可以接受安寧緩和醫療? *癌症末期 (生命存活期小於六個月)或各種疾病末 期病人(神經運動元疾病-漸凍人、肺疾病、心臟
腎臟肝臟衰竭、愛滋病、失智症及阿茲海默症)。 *病人有身體的症狀和痛苦,或有心理、精神、靈 性、家屬等問題時。 *既然不能延長生命,就不在病人將死亡時  做會增加或延長其痛苦的措施。 *病人和家屬能瞭解並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的  理念,而且希望病人本身知道病情。

24 十、安寧緩和療護之目標及理念 *強調人性化的關懷,重視病人的權利,   以及生活品質的提升。 *將「死亡」看作如同出生,是為生活過   程的必然經過,不避諱也不視為禁忌。 *重視病人疼痛等痛苦症狀的緩解。

25 十一、接受安寧緩和醫療可以獲得何種照顧?
我心裡明白,你們感到不安,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也不知道 該做什麼。但是請你們相信我,如果你們關心(我)的話,你 們不會做錯,只要承認你們關心…,不要跑開…等一下… 我想要知道的只是,在我需要的時候,會有人握著我的手, 我好害怕,死亡對你們來說可能成了例行公事,但是對我而 言可是頭一遭,你們可能沒有把我看得很獨特,但是我以前 從來沒死過。對我而言,一次就夠獨特的了! -病人的心聲

26 十一、接受安寧緩和醫療可以獲得何種照顧?
(一)全人照顧 (二)全家照顧 (三)全程照顧 (四)全隊照顧

27 (一)全人照顧 就是身、心、靈的整體照顧。在一般病房只 注重照顧病人的身體,但在癌症末期病人除 了身體症狀之外,有很多心理、靈性、家庭
的問題通通要照顧好,所以是全人的照顧。

28 (二)全家照顧 癌症末期病人最後會走向死亡,而死亡是整 個家庭甚至全家族的大事;另外家屬因為照 顧病人也會出現很多問題。所以除了照顧病
人之外,也要照顧家屬,解決體力、心理、 悲傷等問題。

29 (三)全程照顧 從病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包括住院及居家 照顧)一直到病人死亡,還要做家屬的悲傷 輔導,使創傷減至最輕,而不至於產生一些
後遺症,所以是全程照顧。

30 (四)全隊照顧 這是一個團隊的工作,成員包括醫師、護理 師、社工師、義工、營養師、心理師、復健 治療師、宗教人員、其他工作人員(視病人
的需要,可納入藝術治療師、音樂治療…) 等,凡是病人所需要的都可以是團隊的成 員。

31 十二、癌症末期病人的需要有哪些? 如果你只剩下一個月的生命,你想做什麼事? 你覺得你應該接受哪些治療?
你可願在身上佈滿管子,口中被氣管插管填塞無法 說話,虛弱到無法動彈的情況下數日或數月直到死 亡? 若否,你希望的是?

32 癌症末期病人的生理需要 痛苦的身體症狀減至最低- 死亡,不是我所害怕的;最害怕的是不知如何處 理疼痛而好好活著,直至死亡的來臨,並希望死
時不需要承受痛苦而能安詳與世間道別。

33 對於疼痛控制之錯誤觀念 ★癌症病人需儘量忍耐痛,不得已時才用 藥,否則藥物會成癮,或劑量愈用愈多。

34 對於疼痛控制之錯誤觀念 ★痛與心理及情緒相關,如果病人心情不好 時疼痛會加劇,夜深人靜時疼痛也更明 顯。

35 對於疼痛控制之錯誤觀念 ★最好的止痛方法是打針。

36 攜帶式止痛輸液幫浦 PCA全名為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由字面的翻
譯意易即為病患自控式止痛法。它是將止痛藥注入藥袋中, 再將藥袋裝入機器中,藉由機器來控制滴數。當病患感到 疼痛時,輕壓一個按鈕即會有含止痛藥的藥水進入體內, 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攜帶式止痛輸液幫浦

37 攜帶式止痛輸液幫浦 PCA藥物的給予並非隨心所欲、毫無限制。通常醫生會選擇 適合病患的藥物,設定每次使用的劑量及限定使用的時間,
以提供安全性的給藥。而機器給藥的方式則有持續滴注及間 歇劑量兩種,通常兩種合併使用的機會較多。

38 攜帶式止痛輸液幫浦 而機器給藥時間的控制有「鎖定時間」及「四小時限制」兩 種操作。鎖定時間是指在限定時間內,藥物的給予次數是被
限定的,例如設定時間是30分鐘,則不論病患在這30分鐘內 按了幾次按鈕,機器只會給一次的劑量。四小時限制,指的 是四小時內的總藥物劑量是被限定的,例如四小時限制的劑 量是1mg,一次按鈕給的劑量是0.25mg,倘若病患四小時內 按鈕超過4次,這四小時內則機器就不會再提供藥物的給 予。 這樣的設定方式才能提供病患安全的返家,不會有藥物過量 的情形發生。

39 Fentanyl patch 吩坦尼穿皮貼片劑
使用需知: 1.依醫生指示貼在適合的位置,如胸前、後背、上手臂、大腿等平坦處〈不 需要痛那裡貼那裡〉。  2.請避開傷口和放射線治療部位。 3.若無法避免有體毛的部位,請剪去〈不可用刮或剃〉。 4.以手掌緊壓30秒,以確保貼片四周完全緊貼。 5.每2~3天換片一次〈依醫生指示〉,請每次貼不同部位。 6.避免泡熱水澡或溫泉,或將貼片直接接觸熱原〈熱水袋、電毯〉。 7.使用貼片時仍可淋浴、游泳。 8.第一次使用不可馬上停用原止痛藥〈請依指示慢慢停藥〉。 9.如中間痛,再加貼片不會立刻止痛,應加服其他備藥。 10.雖然可能偶有噁心嘔吐,但可用調整藥物避免〈勿放棄〉。 11.偶有輕微紅疹癢情形,不需太擔心,請告知醫護人員。 12.如有嗜睡、呼吸減少或困難,請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40 #辯論大會# 若是家人或是自已罹患癌症末期,疼痛不 已,疼痛控制藥物會使呼吸抑制、嗜睡、噁 心嘔吐,你是否仍然願意接受藥物控制?

41 癌症末期病人的生理需要 整齊清潔保持身體形象- 整齊清潔是維持一個人人性尊嚴的最基本需 求。 不做會引起損形的醫療措施也是保護病人尊 嚴的方法之一。

42 癌症末期病人的生理需要 依喜好進食- 飲食是身體最基本的需求,也是很主要的滿 足來源。 應按照病人的喜好,隨他高興吃什麼就吃什 麼。

43 癌症末期病人的生理需要 經常活動- 整天躺在床上是極不能忍受的痛苦,活動也是人基 本需要之一。

44 癌症末期病人的心理需要 病人始終有「不確定感」(Uncertainty)- 末期病人不知明天將怎樣?死亡時會有痛苦嗎?
死後到哪裡去?等等的「不確定」… 當病人問醫生或家屬:「我是不是活不久了?」此時 不要用一句話就將病人的問題壓下去,如:「不要胡 思亂想」或「您會好起來的」,最好的方式是再探 查病人的感受與想法。

45 癌症末期病人的心理需要 過去未消化的恩怨情結浮上心頭- 尤其是知識較高,社會地位較高的人,平常用理性
壓制他的情緒,等到臨終時,力氣衰弱,沒有能力 再用理性來壓抑,那些陳年舊帳就會冒出來擾亂病 人的平安…

46 癌症末期病人的心理需要 害怕成為家人的累贅與負擔- 家中有一人患末期癌症,全家都會經歷一場風暴,
家人心力衰竭,困難頻生,若再加上經濟問題,則 更嚴重。

47 癌症末期病人的心理需要 害怕失去自主能力而任人擺佈- 還給病人自主權,讓他選擇他所願意的治療方式 (包括是否用中藥,用何種中藥等)、照顧場所
(在醫院或自家),及日常作息。

48 癌症末期病人的心理需要 病人會有突然之間被淹沒,無法再承受的感覺- 末期病人在症狀明顯、身體衰弱時會有一種崩潰
感,一時地想放棄,沒有力氣再奮鬥了。

49 癌症末期病人的心理需要 害怕孤獨- 末期病人會害怕孤獨,特別是渴望關係親密的親朋 好友陪伴。 親人不只陪伴在旁最好能與病人深度溝通,分享病
人的感受情緒及思想。因此當病人表達他的感受、 情緒及思想時,不要將之切斷或阻止他訴說,否則 病人會有不被了解的孤獨感。

50 癌症末期病人的心理需要 捨不得及放不下心愛的人- 臨終病人最難捨的就是他心愛的人,尤其是不能照 顧自己的親人,如年幼的子女及年高的父母。

51 癌症末期病人的心理需要 希望交待未了心願- 臨終病人因為知道來日無多,不能再等待,極欲了 卻心願,家人親友們應儘可能地協助病人完成心 願。

52 癌症末期病人的心理需要 希望交代遺志及遺物- 如果病人的家屬能靜靜聆聽,不壓抑及打斷病人, 多數臨終病人會想交代遺志。

53 癌症末期病人的心理需要 道別- 當病人準備好向世界及他所愛的人道別時,他已 獲得心靈的平安,接受死亡的現實了。

54 癌症末期病人的靈性需要 尋找意義的需要- 人在臨終時會自然回顧他的生活史,過去種種浮 上心頭,企圖從人生經驗中發覺生命的意義,也
是靈性尋求生命意義的需要,希望自己的生命不 與草木同朽,人們會永遠記得他。

55 癌症末期病人的靈性需要 寬恕與和好的需要- 臨終病人若心懷怨恨,就沒有心靈平安可言了,此 時他需要寬恕與和好,將過去恩怨作一了結,才能
使他獲得平安。

56 癌症末期病人的靈性需要 宗教信仰的需要- 「我一生行善,從未做過對不起別人的事,為什 麼會受這麼多痛苦?為什麼這麼年輕就要死?」

57 ☆引申思考- 如果你只剩下一個月的生命,你想做什麼事?

58 十三、代償療法 當所有的治療不再能減輕身體的不是反而帶 來更多的傷害/受苦時,代償治療於是產生。 代償治療包括:按摩、香氣治療、藥浴、指
壓、催眠、氣功、針灸等。

59 按摩 能減少病患的孤寂感,更能讓病患感受到出生到死 亡都有人包圍在身邊且受到關心。同時,按摩也確 實能減少病患的焦慮、疼痛與止痛藥的使用。
腫瘤部位請勿按摩,骨轉移者請避免扣擊。

60 按摩 用於大面積的軀體,掌面接觸病人由 臀→肩→臂→背→臀。

61 揉捏 用於多肉處,將皮膚與肌肉抓起約3寸。

62 重擦 以拇指或食指在較小部位施壓做環形運動。

63 扣擊 以掌側多肉處輕敲病人多肉處。

64 指壓 也可視為按摩的一種,更涵括了東方傳統醫學的穴 道理論,刺激人體的穴道以達到促進健康或治療的 效果。

65 指壓 失眠:揉壓印堂、太陽、百會、神門、內 關、三陰交、足三里、太溪、湧泉、氣海、 中脘。

66 指壓 便秘:揉壓合谷、足三里、中脘、天俞、 臍、脾俞、胃俞、大腸俞、腎俞、膻中。

67 指壓 頭痛:揉壓印堂、太陽、百會、風池、氣 海、 內 外關、手三里、曲池、神門、合 谷、三陰交、足三里、太溪、湧泉。

68 印堂 在兩眉頭的中間

69 印堂 在兩眉頭的中間

70 太陽 從眉梢和外眼角的中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地方,左右共二穴

71 太陽 從眉梢和外眼角的中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地方,左右共二穴

72 百會 在頭頂上,從兩眉頭中間向上一橫指起,直到脖子後邊的頭 髮邊上正中位置

73 百會 在頭頂上,從兩眉頭中間向上一橫指起,直到脖子後邊的頭 髮邊上正中位置

74 三陰交 從內踝尖至上三寸(或四橫指),靠腿骨(脛骨)後緣的地

75 三陰交 從內踝尖至上三寸(或四橫指),靠腿骨(脛骨)後緣的地

76 足三里 正坐屈膝垂足,用手從膝蓋正中往下摸到一突起高骨(脛骨 粗隆),本穴在脛骨粗隆外下緣直下一寸的地方

77 足三里 正坐屈膝垂足,用手從膝蓋正中往下摸到一突起高骨(脛骨 粗隆),本穴在脛骨粗隆外下緣直下一寸的地方

78 足三里 正坐屈膝垂足,用手從膝蓋正中往下摸到一突起高骨(脛骨 粗隆),本穴在脛骨粗隆外下緣直下一寸的地方

79 太溪 內踝後緣與跟腱內側的中間,與內踝尖平齊,即是本穴

80 太溪 內踝後緣與跟腱內側的中間,與內踝尖平齊,即是本穴

81 湧泉 仰面取穴;將五個足趾屈曲,在足掌心前面正中可出現一個 凹窩

82 湧泉 仰面取穴;將五個足趾屈曲,在足掌心前面正中可出現一個 凹窩

83 氣海、中脘、膻中 氣海-在肚臍正中直下一寸五分的地方 中脘-在肚臍正中直上四寸處 膻中-胸骨正中線,與第四、五肋間平齊的地方

84 氣海、中脘、膻中 氣海-在肚臍正中直下一寸五分的地方 中脘-在肚臍正中直上四寸處 膻中-胸骨正中線,與第四、五肋間平齊的地方

85 氣海、中脘、膻中 氣海-在肚臍正中直下一寸五分的地方 中脘-在肚臍正中直上四寸處 膻中-胸骨正中線,與第四、五肋間平齊的地方

86 合谷 拇、食兩指張開,以另一手的拇指指關節橫紋放在虎口 上,當拇指尖到達的地方

87 合谷 拇、食兩指張開,以另一手的拇指指關節橫紋放在虎口 上,當拇指尖到達的地方

88 脾俞、胃俞、大腸俞、腎俞 在第十一胸椎下凹窩左右向外各量一寸五分的地方 在第十二胸椎下凹窩左右向外各量一寸五分的地方
在第十六椎(第四腰椎)下凹窩左右向外各量一寸五分的地方 在第十四椎(第二腰椎)下凹窩左右向外各量 一寸五分的地方

89 風池 從脖子後正中入頭髮邊內一寸處,與耳後乳突下緣成一連 線,本穴在這連線中間,左右共二處

90 內關 在掌後第一橫紋正中直上兩橫指,當兩筋中間

91 內關 在掌後第一橫紋正中直上兩橫指,當兩筋中間

92 外關 由腕關節背面中央直上兩橫指,在兩根骨頭縫的張中,與 內關相對

93 手三里 在曲池直下兩寸,緊靠橈骨的內側

94 曲池 屈肘成直角,本穴在肘彎橫紋盡頭處

95 神門 豌鬥骨後緣橈側,當掌後第一橫紋上

96 神門 豌鬥骨後緣橈側,當掌後第一橫紋上

97 香氣治療 係指每天利用一點時間(不需要到一小時),利用 由天然物質萃取出來的油,包香水、焚香、香油按
摩、香油浴等,來促進個人的生、心、靈層次達到 最佳的健康狀態。不同的香水或香油能讓人放鬆、 降低焦慮、減輕疼痛或減輕哀傷。

98 香氣療法對於身心之療效 香精油 療效 -心靈 療效 -身體 香柏 鎮定神經緊張與焦慮,有助於沉思冥想 促進呼吸道“乾化” 洋甘菊
安撫、心靈平靜、治失眠 平緩疼痛 肉桂 安撫沮喪、筋疲力竭 減輕咳嗽、呼吸困難 丁香 振奮情緒 止痛、開胃 尤加利 集中注意力 清涼退燒

99 香氣療法對於身心之療效 乳香 心情平靜減少急躁 化痰 天竺葵 穩定神經 促進腎上腺素釋放 茉莉 溫暖、自信 放鬆僵硬的四肢 薰衣草 抗沮喪
強心、降心悸 檸檬 神智清晰 抗感冒、淨化清潔 橙花 緩解焦慮 抗壓力造成的失眠

100 香氣療法對於身心之療效 桔 提神 促進食慾 薄荷 安撫恐懼 鎮靜解痙、呼吸道阻塞 玫瑰 正面、積極 促進血液循環 迷迭香 消除疲勞
止痛、神經失調 檀香 放鬆 呼吸道黏膜感染 百里香 釋放低落情緒 減輕咳嗽、氣喘

101 香氣療法對於身心之療效 佛手柑 平和憤怒 呼吸道感染 九層塔 精神集中、感覺敏銳 消除脹氣、減輕噁心

102 十四、臨命終時之身心狀態 「瀕死經驗」(Near Death Experience, NDE)的核 心經驗包括五個不同的時期:
1.非語言可描述的極度平靜及滿足的感覺。 2.與肉體分離的感覺。 3.黑暗的隧道。 4.明亮的金黃色和平靜的顏色。 5.進入此明亮的光中。

103 十四、臨命終時之身心狀態 「那些曾經瀕臨死亡,又重返人間的人說,在他們 瀕臨死亡的時刻,一切都慢了下來,然後逐漸停
止。例如幾乎溺水的人,都能覺察到他們的手臂 在拍打著水,水泡上升到遙遠、發亮的水面,而 這些都是慢動作,像夢境一樣。曾經掉下懸崖的 人,也回憶他們在空中的短暫時間,似乎有一千 年那樣長,而且他們也常常會在一瞬間,看到他 們的一生在面前展開。這些人已經抵達了時間的 盡頭;在那個時刻,出現了永恒的微光。」

104 十四、臨命終時之身心狀態 臨死覺知 不尋常的行為反應-迴光反照、做手勢或行為異於 平常。 看到異像-看到宗教人物、天使或去世的親友。
耐人尋味的言語-運用象徵性語言或手勢,比喻自己 即將不久於人世,並表達很想回家。

105 引經據典 《諸經要集卷第十九》所述:【又淨土三昧經云, 若人造善惡業,生天墮地獄,臨命終時,各自迎
人,病欲死時,眼自見來迎。應生天上者,天神 持天衣、伎樂來迎;應生他方者,眼見尊人為說 妙言;若為惡墮地獄者,眼見兵士持刀、盾、矛、戟、索圍繞之。所見不同,口不能言,各隨所作,得見果報,天無枉濫,平直無二,隨其所作,天網冶之。】

106 引經據典 《瑜珈師地論卷第一》中所云:【將命終時,猶如 夢中見無量種非變怪色、可意相。若作上品不善
業者,彼由見斯變怪相故,流汗、毛豎、手足紛 亂,遂失便穢,捫摸虛空,翻晴咀沫,彼於爾時 如是等變怪相生。】

107 引經據典 《地藏菩薩本願經–閻羅王眾讚嘆品第八》云: 【又閻浮提臨命終人,不問善惡,我欲令是命終之
人,不落惡道。何況自修善根增我力故。是閻浮 提行善之人,臨命終時,亦有百千惡道鬼神,或 變作父母,乃至諸眷屬,引接亡人,令落惡道。 何況本造惡者。世尊,如是閻浮提男子女人臨命 終時,神識惛昧,不辨善惡,乃至眼耳更無見 聞。是諸眷屬,當須設大供養,轉讀尊經,念佛 菩薩名號。如是善緣,能令亡者離諸惡道,諸魔 鬼神悉皆退散。】

108 ☆引申思考- 試舉出曾聽說臨終時之情境為何?

109 十五、親人臨終之際的靈性關懷及照顧 家屬至親隨侍在側 - 能夠與家人至親團聚,並且作最後的道別, 是臨終者心靈上最大的安慰。

110 十五、親人臨終之際的靈性關懷及照顧 與臨終者聲氣相通 - 主要的是做心靈上的溝通,讓臨終者有被關 懷與得到理解的感覺,而不會有孤單或被世 界遺棄的感覺。

111 十五、親人臨終之際的靈性關懷及照顧 慰藉臨終者的情緒 - 陪伴、道別與心靈上的溝通,能消除與化解 臨終者的負面情緒。

112 十五、親人臨終之際的靈性關懷及照顧 引導臨終者的意念- 一個人在臨終時的意念,決定了他的去向與 歸宿。因此,臨終關懷除了以上所述之外, 最重要的是能引導臨終者的意念,開導他放 下前塵往事中所有的牽絆與執著,令其正念 現前,一心念佛,迎接未來的生命。

113 如何協助臨終關懷 一、認識臨終病人的心理變化 臨終者所面臨的情緒變化各有不同,家人、義工、慈善人士、宗教
師等,都應該要了解,而給予適當的協助。如: 1.恐懼,要設法使臨終者心生喜悅,無諸恐懼顛倒。 2.憤怒,要安慰臨終者,使情緒平靜,萬緣放下,不生愛憎。 3.罪惡,讓臨終者不要有罪惡感,教他念佛可以消除罪障。 4.不捨,勸導他對世間的親人、財物不生貪戀之心。 5.擔心,讓病患者放心,不必掛念閒雜人事。 6.無助,讓他知道很多親人朋友做他的精神支柱。 7.自暴,鼓勵他堅定信心,念佛必生極樂國土。 8.孤獨,不要讓病患者感到病床上的孤獨。 9.沮喪,病患者即將離世時,若有沮喪、無奈,應給予適當的安慰。 10.無知,告訴他將到清淨安樂幸福的國土,讓他知道未來有無限的希 望。

114 如何協助臨終關懷 二、正視臨終病人的需求 從事臨終關懷者,應為每一位病人製作懇談資料表,以 了解其個別的需求與願望,或從觀察而得知其所求。例
如: 1.希望明白病情。 2.希望獲得別人寬恕。 3.了解寬恕他人。 4.希望別人對他的關懷。 5.與親友見面。 6.對生命的瞭解。 7.宗教信仰的渴求。 8.後事的安排。

115 如何協助臨終關懷 三、給予臨終病人的協助 1.以關心的態度專心傾聽他訴說。 2.讓他所愛的人適時給予關懷,並陪伴身旁。
3.尊重病患者的宗教信仰。 4.講說懺悔得救的故事及道理。 5.安排法師或宗教人士與其談話,或為其開示說法。 6.儘可能滿足他心裡的希望。 7.共同討論他心中的願望。 8.告知醫師,減輕病者肉體痛苦,保持神識清明。 9.幫助病患及其家屬維持正常生活型態,以及預備後事。 10.保持病人心理的平和。 11.為他助念,使之提起正念,安然離去。

116 十六、往生助念 佛教之特別重視臨終關懷,尤其是對臨終者的助 念,佛教主張對臨終者的意念,做清淨的轉化──
助念,則有助於啟發佛性、覺悟成佛。因此在臨終 關懷上,給予助念,以導向「善」。佛教臨終助念 的功能,是必然設想著如何增長臨終者的善念上, 因為善念是決定其是否能安祥命終,以及來生之好 壞。 佛教主張,主導一個人來世生命的好壞,是前世的 業力…

117 十六、往生助念 對臨終者的意念,導以 「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 不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

118 十六、往生助念 臨終助念──稱佛名號,使臨終者能「心不散亂, 正見心生,如入禪定,尋即命終,心不退墮地獄傍
生餓鬼之苦」之臨終善境,可謂之佛性對臨終者的 宗教心理輔導。

119 引經據典 《諸經要集卷第十九》所述:【智度論云, 從生作善,臨終惡念,便生惡道;從生作 惡,臨終善念而生天上。】

120 引經據典 《佛說無常經》云:【若臨命終,看病餘 人,但為稱佛,聲聲莫絕,然稱佛名,隨 病者心稱其名號,勿稱餘佛,恐病者心生
疑惑。然彼病人命漸欲終,即見化佛及菩 薩眾,持妙香花,來迎行者。行者見時, 便生歡喜,身不苦痛,心不散亂,正見心 生,如入禪定,尋即命終,心不退墮地獄 傍生餓鬼之苦。乘前教法,猶如狀士屈伸 臂頃,即生佛前。】

121 引經據典 《地藏菩薩本願經–閻羅王眾讚嘆品第八》 云:【世尊,一切眾生臨命終時,若得聞 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
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 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

122 引經據典 《地藏菩薩本願經–稱佛名號品第九》云: 【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 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
間罪,餘業報等悉得消滅。】

123 往生助念目的 *開導亡者放下萬緣與執著,引導亡者一心念佛, 使其神識能順利地脫離軀體,迎接未來的生命。
 使其神識能順利地脫離軀體,迎接未來的生命。 *引導亡者提起正念並集中心念,依其個人的宗教  信仰與平日修持,一心正念:阿彌陀佛等名號,  以協助亡者能往生其心願中的淨土或歸宿。   *協助亡者家屬與親友,藉由稱念聖號以轉移及抒  發其哀傷之情緒。

124 十七、誦經與稱念聖號的意義與功能 *開導亡者,放下以往的牽絆與執著,迎接未來的 生命。 *指引亡者,協助其在茫茫生死大海中,能找到方
 生命。 *指引亡者,協助其在茫茫生死大海中,能找到方  向,順利轉生、上生或往生。 *助念者面對亡者至誠懇切地持誦經文,或是稱念  聖號,其誦經及稱念聖號的聲調與音韻,可以藉  由心念穿透亡者的分別智,直入亡者深層意識  中,令其提起正念。

125 引經據典 地藏菩薩本願經–利益存亡品第七》云: 【未來現在諸眾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 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
罪,悉得解脫。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 善因多造眾罪。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 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 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來現 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

126 引經據典 《地藏菩薩本願經–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云:【若未來現在諸世界中,六道眾生臨 命終時,得聞地藏菩薩名,一聲歷耳根
者。是諸眾生,永不歷三惡道苦。】

127 引經據典 《地藏菩薩本願經–如來讚嘆品第六》云:【若未來世,有男子女 人,久處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夢惡鬼,乃及家親、或
遊險道、或多魘寐、共鬼神遊。日月歲深,轉復尪瘵,眠中叫苦, 慘悽不樂者。此皆是業道論對,未定輕重,或難捨壽、或不得癒, 男女俗眼,不辨是事。但當對諸佛菩薩像前,高聲轉讀此經一遍。 或取病人可愛之物,或衣服、寶貝,莊園、舍宅,對病人前,高聲 唱言:我某甲等,為是病人對經像前捨諸等物,或供養經像、或造 佛菩薩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燈、或施常住。如是三白病人,遣 令聞知。假令諸識分散,至氣盡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 至七日以來。但高聲白,高聲讀經。是人命終之後。宿殃重罪,至 於五無間罪,永得解脫,所受生處,常知宿命。何況善男子善女人 自書此經或教人書、或自塑畫菩薩形像乃至教人塑畫。所受果報, 必獲大利。】

128 引經據典 《地藏菩薩本願經–利益存亡品第七》云:【世 尊,習惡眾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是諸眾 生有如此習,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為設
福,以資前路。或懸旛蓋及燃油燈。或轉讀尊 經、或供養佛像及諸聖像,乃至念佛菩薩,及 辟支佛名字,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或聞 在本識。是諸眾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 惡趣,緣是眷屬為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眾 罪,悉皆消滅。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 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 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129 ☆引申思考- 請分享曾經陪伴臨終之人的過程及感想。

130 ☆引申思考- 請分享曾經參加往生助念之情形。

131 十八、生死的境界 凡夫:貪生怕死 (生死流轉) 自尋煩惱 → 醉生夢死 羅漢:厭離生死 (不受後有) 斷除煩惱 → 了生脫死
  自尋煩惱 → 醉生夢死 羅漢:厭離生死 (不受後有) 斷除煩惱 → 了生脫死 菩薩:無畏生死 (生死一如)   慈悲大願 → 出生入死

132 十九、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人在生病時身心特別脆弱,這時往往比較容 易對宗教產生信仰。請問大師,如何幫助病
人藉助信仰來安定身心?甚至如何探病才是 如法?

133 十九、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生老病死既是人生必經的過程,我們如何才 能坦然面對「人生之最後」?尤其當自己至
親的家人病危時,應該如何沈著面對呢?請 大師開示。

134 十九、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目前社會上有不少醫療機構或慈善團體,都 針對臨終關懷而設立「安寧病房」。可否請
大師介紹有哪些地方可以提供這種服務?

135 二十、故事分享 【緩和醫療的故事】水、油、牛奶與臨終關懷 受苦-同情心-同感心 水-牛奶-油

136 別走開喔.. 好戲在後頭..

137 重點回顧 經過介紹之後,大家對於安寧緩和療護及臨 終關懷是否已經有了初步的概念呢?

138 重點回顧 ____是最早提出「臨終關懷」的創始者,目 的在使病患能興起往生 ___________ 之 想,這是根據彌陀淨土法門的思想而來…

139 重點回顧 針對癌症末期病人及其家屬,提供 _______ 的照顧計畫,滿足病人和家屬 __、__ 、__
的需要,是一種提昇 ___________ 與 ____ 生活品質的全人照顧。

140 重點回顧 安寧療護強調病人有權要求 ________ 地死 亡,而醫護人員也應該幫助病人平安尊嚴地 死亡。

141 重點回顧 _________________主辦的安寧療護醫院的 病人,可以將所有的痛苦減至最低。而病人
們平安尊嚴地死亡,也成為能實現的目標。

142 重點回顧 WHO於2008年定義安寧療護–「當患有生命 受威脅之疾病,協助病人和家屬增進其
_______ ,藉由 ___ 及_______、完善的評 估,以及協助治療疼痛或其他症狀,和其他 __ 、__ 、__ 、____之相關問題,以達成 病人與家屬增進生活品質之目標。」

143 重點回顧 什麼病可以接受安寧療護?

144 重點回顧 安寧緩和療護強調 ______ 的關懷,重視 ____________,以及 ________ 的提升。

145 重點回顧 安寧緩和療護將「 ____ 」看作如同出生。

146 重點回顧 安寧緩和療護重視病人 ____等_______ 的緩解。

147 重點回顧 接受安寧緩和醫療可以獲得哪四種照顧?

148 重點回顧 癌症末期病人的需要有哪三大類需要? ____ 、 ____ 、 ____。

149 重點回顧 試舉出地藏菩薩本願經 中描述臨終身心狀態︰ 《地藏菩薩本願經–閻羅王眾讚嘆 品第八》云:【又閻浮提臨命終
人,不問善惡,我欲令是命終之 人,不落惡道。何況自修善根增 我力故。是閻浮提行善之人,臨 命終時,亦有百千惡道鬼神,或 變作父母,乃至諸眷屬,引接亡 人,令落惡道。何況本造惡者。 世尊,如是閻浮提男子女人臨命 終時,神識惛昧,不辨善惡,乃 至眼耳更無見聞。】

150 重點回顧 親人臨終之際的靈性關懷及照顧包括哪四項?

151 重點回顧 佛教主張,主導一個人來世生命的好壞,是 __________,故透過適當的方法,對臨終 者的意念,做清淨的轉化,則此一臨終關懷
的工作,不僅有助於臨終者得以安祥捨世, 甚至改變了他的未來。

152 重點回顧 臨終助念──稱佛名號,使臨終者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臨終善境。

153 重點回顧 試舉出經典中誦經之功 德為何? 《地藏菩薩本願經–閻羅 王眾讚嘆品第八》云: 【世尊,一切眾生臨命 終時,若得聞一佛名,
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 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 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 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 尋即解脫。】

154 謝謝聆聽 阿彌陀佛


Download ppt "安寧緩和療護 VS 臨終關懷 2009/09/20 郭千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