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Df 29讲 实验与探究 考纲目标引领 考点名师导悟 知能创新演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Df 29讲 实验与探究 考纲目标引领 考点名师导悟 知能创新演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df 29讲 实验与探究 考纲目标引领 考点名师导悟 知能创新演练

2 知 识 内 容 (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3 知 识 内 容 (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12)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4)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15)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6)模拟尿糖的检测 (17)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18)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9)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4 热 点 考 向 1.常规实验的原理、假设、方案设计与步 骤、结果预测等,理论与方法。 2.课本知识中素材的探究。
3.常规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应用。 4.科学发现史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的归类 分析、应用。 5.生产与生活实践问题的解决。

5

6 (1)观察、提出问题 观察是科学研究方法的第一步,要求以客观的态度,在自然常态条件下进行,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意义的值得探讨的问题。 (2)提出假说 假说也称假设或猜测,指用来说明某种现象但未经证实的论题,也就是对所提出的问题所作出的参考答案。假说一般分为两个步骤:

7 第一步,提出假说,即依据发现的事实材料或已
知的科学原理,通过创造性思维,提出初步假定; 第二步,作出预期推断,即依据提出的假说进行 推理,得出假定性的结论。 (3)设计、完成实验 实验是验证假说和解决问题的最终途径,是在人 为控制的条件下研究事物的变化的一种方法。

8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观察、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验证性的结果。所以,在实验中要记录实验的事实、现象、数据,即捕捉、记录由实验变量带来的反应变量。据此论证说明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进而得出实验结论。①如果所获得的结果与假设相符,则肯定假设;②如果结果与假设不相符,则否定假设;③如果结果与假设无关,则无从判断。实验过程必须真实、客观。如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果,不论正交、反交,都与预期一致,说明假设正确,从而可以得出相关结论。

9 2.实验设计(分析、评价)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①实验原理的科学性 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也是用来检验和修正实 验过程中失误的依据,因此它必须是经前人总结或经 科学检验得出的科学理论。 ②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 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 证实验达到预期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材料应具 备以下条件:易得、易操作、易观察、现象明显。

10 ③实验方法的科学性 只有具有科学而严谨的实验方法,才能得出正确而可 靠的实验结果。如证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 实验是这样设计的:通入的空气首先经过NaOH溶液除 去其中的CO2,再经过Ca(OH)2溶液检验CO2是否除尽, 最后才通入装有萌发种子的密封瓶中。只有经过这样 的步骤,才能完全排除干扰因素(空气中的CO2),才能 证明瓶中排出的CO2确实来源于种子。

11 ④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 对于实验得出的结果不能简单对待,而应该首先记录,然后整理,最后再经过仔细分析,找出它们所能够透露给我们的最大信息量。要保证结果处理的科学性,结果必须要准确、科学,然后可将数据直观化(使用表格、直方图、坐标曲线等),最后运用比较等思维方式对结果进行分析,求同存异,得出结论。

12 (2)平行重复原则 任何实验必须有足够的实验次数,才能避免结果的偶然性,使得出的结论准确、科学。平行重复 原则要求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强度,在同样条件 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

13 (3)单一变量原则 该原则可使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简单化,使结果更准确。其含义是: ①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 ②实验中要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及额外变量的干扰。

14 (4)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 该原则是指要严格地操纵自变量,以获取因变量。同时,要严格地均衡无关变量,以消除额外变量干扰。即尽量消除实验误差,以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常用的方法有单组、等组及轮组实验法。

15 ①单组实验法 对一组(或一个)对象,既用A法,又用B法,顺序随机或轮流循环,这是生物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例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通常是将做好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装片先用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观察,接着又用清水做质壁分离复原观察,这就是单组实验法。由于对象同一,无关变量的影响也就被平衡和抵消了。

16 ②等组实验法 将状况相等的对象,分成两组或多组,一组用A法,另一组用B法,这也是生物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等组实验法对无关变量的影响起到了平衡和消除作用。

17 ③轮组实验法 对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对象,循环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处理,如甲组 A法、B法;乙组 B法、A法等,这样能有效的平衡和抵消无关变量的影响。例如,“植物向光性”实验,可随机取2株(组)生长状况相同的玉米幼苗,做如下实验处理:

18 甲组:玉米幼苗 a先用“不透光”处理;b后用
“单侧光”处理。 乙组:玉米幼苗 c先用“单侧光”处理;d后用 “不透光”处理。 实验结果,则是a+d(“不透光”)和b+c(“单侧光”) 的比较,这就是轮组实验法。这种实验处理的匹 配,对平衡、消除无关变量和额外变量更有说服力。

19 (5)对照原则 对照原则是中学实验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则,通过 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对于对照实验,一个实验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控制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至于哪个作实验组,哪个作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

20 类型 设置对照实验 实 例 空白 对照 不给对照组 以任何处理。 如要验证甲状腺 激素的作用,则 对照组动物不做 任何处理,让其 自然生长。
常用的几种对照类型 类型 设置对照实验 实 例 空白 对照 不给对照组 以任何处理。 如要验证甲状腺 激素的作用,则 对照组动物不做 任何处理,让其 自然生长。

21 类型 设置对照实验 实 例 自身 对照 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是在 同一实验对象上进行。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在同一装片中先后进行。对照组即正常的洋葱表皮细胞和实验组即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细胞是同一组细胞。

22 类型 设置对照实验 实 例 条件 对照 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 处理,但这种处理是 作为对照意义的,或 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 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 变量意义的。 在“动物激素饲喂小 动物”的实验中,采 用等组实验法,甲组 为实验组(饲喂甲状腺 激素),乙组为条件对 照组(饲喂甲状腺激素 抑制剂);不饲喂药剂 的是空白对照组。

23 类型 设置对照实验 实 例 相互 对照 不单独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植物向重力性生长 的向性实验中将玉 米种子放置在不同 的方向。

24 (6)随机性原则 实验设计中的随机性原则是指被研究的样本是从总体中任意抽取的。这样做是由于:①可以消除或减少系统误差,使显著性检验有意义;②平衡各种条件,避免实验结果中的偏差。

25 3.实验设计的内容 完整的实验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题目:是一个关于什么内容的实验。 (2)实验目的:要探究或者验证的某一事实。 (3)实验原理:进行实验依据的科学道理。 (4)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的主要对象。 (5)实验用具:完成该实验必需的仪器、设备、药品条件。 (6)假设:对可见现象提出的一个可检测的方案。 (7)实验方法:根据实验的目的和提出的假设,来具体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

26 (8)预期结果:在检测一个假设前,先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如果预期没有实现,则说明假设不成立;如果预期实现,则假设成立。
(9)观察和搜集数据:按实验设计的观察内容、方法和次数进行如实记录。 (10)分析:对实验记录下来的现象、结果、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11)得出结论:根据实验事实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27 实验设计的关键环节 ①实验设计中的假设 在实验设计中,每一个实验目的的确定,都是一 个实验假说的形成过程。我们在作出实验假说 时,必须在注意假说的预见性的同时,强调客观 性和多样性。

28 ②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 选择恰当的材料和手段,是所设计的实验能否达到预期结果的重要保证。对于实验材料要具有以下条件:易得、易观察、量大、观察周期短。 ③反应变量的确定和控制 据实验目的和假设确定了自变量后,对其他无关变量要严格控制,以免干扰结果,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与说服力。

29 1.常用实验方法 (1)显微观察法: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等。 (2)观色法:如检测还原糖、蛋白质的实验等。 (3)示踪原子法: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18O2和14CO2追踪光合作用中氧原子和碳原子转移途径的实验等。 (4)等组实验法:如小麦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发现生长素的燕麦胚芽鞘的实验等。

30 (5)加法创意法: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用注射法研究生长激素的实验、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的实验等。
(6)减法创意法:如用阉割法、摘除法研究性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实验、雌蕊受粉后除去正在发育着的种子的实验等。 (7)杂交实验法:如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植物杂交、测交的实验、小麦的杂交实验等。

31 (8)化学分析法:如番茄和水稻对Ca和Si选择吸收的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等。
(9)理论分析法:如大、小两种草履虫竞争的实验、植物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的实验、植物向光性的实验等。 (10)模拟实验法:如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分离定律的模拟实验等。

32 2.常用技术 (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适用于观察生物的微观结构。包括低倍镜的使用技术和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低倍镜的使用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光度调节;②焦距调节。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包括:①在低倍镜中找到物像并移至视野中央;②转动转换器;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33 (2)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的制作:适用于显微观察,凡需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3)研磨、过滤:适用于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物质如酶、色素等。 (4)解离技术:用于破坏细胞壁,分散植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 (5)恒温技术:适用于有酶参加的生化反应,一般用水浴或恒温箱,根据题目要求选用。

34 (6)纸层析技术: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分离。主要步骤包括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层析分离。
(7)植物叶片生成淀粉的鉴定:适用于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主要步骤包括饥饿处理、光照、酒精脱色、加碘。另外还有根尖培养、幼小动物的饲养、植物必需元素的鉴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等。

35 3.常用器材和药品 一般实验设计类题目会提供所需的器材和药品。因此,如果能熟悉这些常用器材和药品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往往能从中发现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甚至具体的实验步骤。现总结如下:

36 (1)常用试剂 NaOH:用于吸收CO2或改变溶液的pH值。 Ca(OH)2:鉴定CO2。 HCl:解离或改变溶液的pH值、骨的脱钙 NaHCO3:提供CO2。 NaCl:配制生理盐水及其他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可用于测定动物细胞内液的浓度。 琼脂:激素或其他物质的载体,用于激素的转移或培养基。 柠檬酸钠:血液抗凝剂。

37 (2)染色试剂 亚甲基蓝:用于活体染色或检测污水的细菌含量(细菌可使之褪色)。 碘液:检测淀粉。 斐林试剂: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 苏丹Ⅲ、Ⅳ:脂肪的检测。 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的检测。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碱性染料,用于染色体染色。

38 健那绿染液:用于线粒体染色。 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用于DNA及RNA染色。 溴麝香草酚蓝:CO2的鉴定。 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酒精的鉴定。 二苯胺试剂:鉴定DNA。

39 1.常见题型: (1)按实验来源分 ①常规实验:常规实验是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实 验,考查对象为原理、材料和试剂的应用、设计操 作和现象的分析等。 ②创新实验: 创新实验是利用常规实验所包含的原理和方法,利 用新材料,借助新情境进行实验设计,解决新问题。

40

41

42

43 2.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题明意:弄清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确课题的性质:指出是什么实验,判断出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 (3)写出目的,弄清该题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生物学事实。即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一般在题干中有“验证……”、“证明……”、“探究……”,其后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

44 (4)确定变量 找出自变量(实验变量或实验条件)和因变量 (反应变量),以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然 后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获得手段。 (5)写出原理:就是完成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这就需要分析实验中所涉及的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知识、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科学原理。另外提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也应考虑在内。

45 (6)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 这一环节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使实验有可信度和说服力。 (7)分析实验结果 ①如果是“验证型的”实验,如“验证……”、“证明……”都可以预测到与实验目的一致的结果。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结论是合理的、科学的、肯定的。此时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相应的结论,且结论与实验目的相对应。

46 ②若是“探究型的”实验,如“探究……”预测的实验结果不唯一,大多有三种可能:“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变量与结果无关”,或“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

47 考向一 教材中的常规实验 (2009·福建高考)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48 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
剂,如无水乙醇等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 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49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实验能力。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染色好的根尖盖上盖玻片后必须再加上一块载玻片进行压片,使细胞尽量分散,方可镜检。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时,要先稀释培养液,否则细胞数目多,无法计数。葡萄糖是还原糖,还原糖的鉴定还需加热。 [答案] C

50

51

52 考向二 探究性实验的实验设计 (2009·广东高考)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200粒)、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0~ Lux,温度、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 (1)实验方案: (2)实验结果预测:

53 [解析] 该实验目的为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实验变量为不同光照强度,反应变量为大豆植株的高度。书写实验方案的一般步骤为分组、对照培养、检测。预测实验结果时应通过分析题中给出的“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信息进行预测。

54 [答案] (1)实验方案:①实验材料:选出180粒大小一
致的种子,分成6组,每组30粒,在培养皿中培养。 ②培养条件:光照强度0、2 000、4 000、6 000、8 000、 Lux;温度25℃,培养一周。 ③测定指标:用直尺测量植株高度,计算每组的平均值; 注:要求至少分三组(三个处理),每组有一定的种子数量,光照强度必须有0 Lux(黑暗)。 实验结果预测:随光照强度增加,植株高度下降。

55 考向三 验证性实验的实验设计 (2009·全国卷Ⅰ)已知2H2O2===2H2O+O ,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56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FeCl3溶液,0.01%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
(1)实验步骤:  。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  。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57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       ,原因是 
  。

58 [解析] (1)要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需将有无过氧化氢酶设置为单一变量进行对照实验。而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则需要将催化剂的种类(即:催化剂为过氧化氢酶或Fe3+)设置为单一变量进行对照实验。(2)与Fe3+相比,酶具有高效性,所以不同处理的试管中释放O2的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加酶溶液的试管,加FeCl3溶液的试管、加蒸馏水的试管。

59 (3)因80℃的高温环境中,酶因失活而失去催化作用,而FeCl3催化作用加快,故加FeCl3溶液的试管O2释放速度最快。而另两支试管O2释放速度无明显差异。

60 [答案] (1)①取3支试管,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
②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 ③观察各管中释放气泡的快慢。 (2)加酶溶液的试管、加FeCl3溶液的试管、加蒸馏水的试管 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3)加FeCl3溶液的试管 在此温度下,FeCl3催化作用加快,而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变性而失去了活性

61 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比较 比较 项目 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概念
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 指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 实验 目的 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验证已知对象的已知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62

63 比较 项目 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实验 现象 未 知 已 知 结果 预期 对应假设,分类讨论 结论 根据可能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对应实验目的作出肯定结论

64 1.(2009·深圳模拟)下列关于一些辅助诊断疾病的分析中, 正确的是(多选) ( )
正确的是(多选) (  ) 选项 化学 试剂 诊断 疾病 检测原理 检测对象 A 基因探针 非典 DNA分 子杂交 血液中 SARS病毒 B 斐林试剂 糖尿病 与还原糖的 显色反应 尿液 葡萄糖 C 单克隆抗体 肺结核 与抗原基因 特异性结合 肺炎 双球菌 D 甲基绿试剂 肾炎 与蛋白质的 蛋白质

65 解析:单克隆抗体用于诊断疾病的原理是抗原、
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试剂是 双缩脲,甲基绿是用于DNA的染色。 答案:AB

66 2.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 A.可用小鼠的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 片观察减数分裂 B.可用玻璃纸制成的透析袋模拟生物膜的透性 C.通过能否产生二氧化碳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通过纸层析法可提取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

67 解析:观察减数分裂时,一般选择植物的花药和动物
的精巢为实验材料,因其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数量多。 哺乳动物形成卵细胞时进行的减数分裂是不连续的, 不宜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酵母菌无论进行无氧 呼吸还是进行有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纸层析法是 分离色素的方法,提取色素可用丙酮。 答案:B

68 3.下列有关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利用血球计数板统计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来 探究种群数量的变化 B.用过氧化氢做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 酶活性的影响 C.用绿光作光源来探究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D.用排除了微生物的土壤做实验组来探究土壤微 生物的分解作用

69 解析:探究种群数量变化时可将培养液中的酵母菌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过氧化氢本身不稳定,易分解, 且随温度升高,分解速度增强,所以不能用过氧化氢 做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光合作用主 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绿光几乎不吸收,应该用白光 作光源来探究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排除了微生 物的土壤是对照组。 答案:A

70 4.(2009·温州模拟)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
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用花生子叶切片 鉴定脂肪的三个实验中,共同点是 (  ) A.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C.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都更加明显 D.都不需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解析:叶绿体的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观察和 脂肪颗粒的苏丹Ⅲ染色都需借助于显微镜。 答案:A

71 5.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
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图所示结果,下面对本 实验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 (  )

72 A.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实验 B.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不会 影响实验 结果 C.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D.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迎春花插条的时间应 该不同

73 解析: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的差异会
导致自身所具有的生长素量有差异,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一定要控制好无关变量 自身生长素含量。图中所示曲线只是部分结果,并非代表全部结果, 该曲线的走势并没有完全确定。这里的时间是无 关变量,对照实验中必须保证无关变量的统一。 答案:A

74 6.(2009·菏泽模拟)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
值与 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 邻两边上的菌体

75 解析:标志重捕法中,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标志物脱落,导致m减小,使得N值增大;遗传病发病率调查应以自然人群为调查对象,若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样本数减小,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大;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在分布密集地区取样,测得的种群个体数使计算得到的数值大于实际值;血球计数时应统计方格内及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D项中未统计夹角上的菌体,所得数值比实际值小。 答案:D

76 7.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将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与斐林试剂混合后,可观察 到砖红色的沉淀 B.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可鉴定人的成熟红细胞中 是否存在原癌基因 C.利用CuSO4在碱性条件下与蛋白质的显色反应,可 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D.切断小鼠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小鼠不能 维持体温恒定

77 解析:A项需水浴加热;B项中人成熟红细胞中无核及细胞器,自然也无基因;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所在地,只要此结构不被破坏,小鼠仍能维持体温恒定。
答案:C

78 8.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探究“影响酶活性 的 因素”,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
8.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探究“影响酶活性 的 因素”,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 试管 底物和试剂 实验条件 1 2 mL纯牛奶+2 mL 蒸馏水 水浴、pH为8 2 胰蛋白酶溶液 水浴、pH为5 3 4

79 A.对于本实验而言,1号试管的设置是多余的 B.本实验可同时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C.可用双缩脲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D.3号的实验条件最好为37℃水浴、pH为8

80 解析:因为溶液中的胰蛋白酶也会与双缩脲 试剂反应,产生误判。 答案:C

81 9.(2009·中山模拟)下图表示1900、1950及1980三年, 在甲桥上游20公里至下游40公里的范围中,测得的 河水溶氧量。假设河水的溶氧量是与污染程度成反 比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82 A.在1900年时,甲桥附近地区的污染比1950年时严重 B.从1900年到1980年的80年间,甲桥附近同地区的 污染有持续改善的趋势 C.在1980年时,甲桥附近同地区的污染比1900年时轻微 D.距离甲桥愈远,所测得的污染愈严重

83 解析:从溶氧量可知甲桥附近的污染轻重情况:1980年(轻) 1900年 1950年(重)。
答案:C

84 10.(2009·深圳调研)科学家用小鼠做实验材料,完成生
长激素和胰岛素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分 析正确的是(多选) (  )

85 A.切除胰腺及垂体可减小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
对实验的影响 B.该实验没有进行实验对照,需要增添空白对照组 C.该实验结果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 D.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显著

86 解析:本实验进行了前后对照;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会影响其正常代谢和生长。
答案:AC

87 11.(2009·肇庆模拟)大蒜含有各种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A、C
与E以及硒,能清除各种自由基,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大 蒜含有各种含硫的氨基酸如蒜素半胱氨酸,切开或压碎后, 蒜素半胱氨酸经酵素(如胱硫醚连接酶)的作用,会分解并 产生多种呛鼻气味的硫化物(如硫化氢),具有降低胆固醇 作用。蒜素半胱氨酸能减轻心肌梗塞症状:梗塞面积、心 室肥大,心肌收缩力增强。实验结果显示经蒜素半胱氨酸 处理的动物,左心室肌细胞内胱硫醚连接酶的活性增加, 血浆里的硫化氢量增加,死亡率大为降低。

88 根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大蒜保护心脏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2)某实验小组阅读该文后,想进行与此相关的实验探究,以下为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请予以完善。 ①拟定课题名称:  。 第二步:A组小鼠不做处理作为      ;

89 ②实验自变量: ; 实验观察指标(因变量)是  。 ③实验过程: 第一步:取九只小鼠,结扎冠状动脉后,随机分成三组,编号为A、B、C。

90 B组小鼠  ; C组小鼠  。 第三步: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饲养三组小鼠,一段时间后,解剖观察小鼠心肌梗塞情况。

91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大蒜含有各种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A、C与E以及硒,能清除各种自由基,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大蒜含有各种含硫的氨基酸如蒜素半胱氨酸,切开或压碎后,会分解并产生多种硫化物(如硫化氢)。(2)通过实验第三步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大蒜对心肌梗塞的缓解效果,实验自变量是:是否饲喂或注射蒜素半胱氨酸,

92 实验观察指标(因变量)是心肌梗塞面积、心室肥大程度、心肌收缩力等。不做任何处理的A组为对照组,B、C均为实验组,一组饲喂含一定量大蒜的饲料,另一组饲喂等量的含一定量蒜素半胱氨酸的饲料,综合三者的结果可以说明,大蒜中的蒜素半胱氨酸具有缓解心肌梗塞的作用。

93 答案:(1)抗氧化作用、产生硫化氢 (2)①探究大蒜对心肌梗塞的缓解效果(其他合理 答案也可) ②是否饲喂大蒜或蒜素半胱氨酸 心肌梗塞面积、 心室肥大程度、心肌收缩力(答出两点即可) ③第二步:对照组 饲喂含一定量大蒜的饲料  饲喂等量的含一定量蒜素半胱氨酸的饲料

94 12.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以下是 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 (1)某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蔬 菜不同的叶在叶绿体色素含 量上的区别,分别选择了菠 菜“深绿叶”、“嫩绿叶”、“嫩 黄叶”,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素层析结 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     组滤纸条 是深绿叶的,     组滤纸条是嫩绿叶的,       组滤纸条是嫩黄叶的。

95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为便于观察,选用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最佳,原因是 。某同学用质量浓度为0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为便于观察,选用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最佳,原因是           。某同学用质量浓度为0.5 g/mL的蔗糖溶液做此实验时,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复原,检查操作步骤都正确,则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

96 (3)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某同学上午10时剪取洋葱根尖,按实验要求规范操作,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远少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97 解析:(1)在滤纸条上自上而下色素的种类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表现为蓝绿色,叶绿素b为黄绿色,深绿叶中含叶绿素a多,“嫩黄叶”中含叶绿素少。(2)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含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用质量浓度为0.5 g/mL的蔗糖溶液时,细胞过度失水导致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在细胞周期中因间期时间远大于分裂期时间,故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少于分裂间期的。

98 答案:(1)A B C (2)外表皮细胞中具有紫色大液
泡 蔗糖溶液浓度过大,导致细胞过度失水死亡。 (3)在细胞周期中分裂期所占时间远远短于分裂间 期时间

99 1.(2009·广东高考)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
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 正确的使用措施是 (  )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 C.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 D.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100 解析:实验的预处理能更有效的利用实验材料和试剂,使实验的目的性更强。
答案:C

101 2.(2009·海南高考)现有与某种植物种子萌发有关的4组 实验处理如下表。
实验组 处理 种皮完整,蒸馏水浸泡24 h 机械破损种皮,蒸馏水浸泡24 h 种皮完整,0.05%赤霉素水溶液浸泡24 h 机械破损种皮,0.05%赤霉素水溶液浸泡24 h

102 下列组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 A.仅做Ⅰ组与Ⅱ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 的影响 B.仅做Ⅰ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种皮完整条件下赤霉素 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C.仅做Ⅱ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赤霉素或机械破损对该 种子萌发的影响 D.仅做Ⅱ组与Ⅳ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条件下赤霉素

103 解析:对照实验自变量必须单一,否则无法说明因变量产生的原因。Ⅰ组与Ⅱ组对照自变量为种皮的完整性;Ⅰ组与Ⅲ组对照自变量为完整种皮条件下有无赤霉素;Ⅱ组与Ⅳ组对照自变量为机械破损条件下有无赤霉素。Ⅱ组与Ⅲ组之间变量不单一,无法进行对照。 答案:C

104


Download ppt "Df 29讲 实验与探究 考纲目标引领 考点名师导悟 知能创新演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