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章 春秋战国.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章 春秋战国."—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春秋战国

2 第一节 春秋 一 大国争霸 二 春秋的经济 三 私家与共室的斗争 四 春秋的文化和科技

3 一 诸侯争霸 1、春秋的政局 2、齐桓公称霸 3、晋文公称霸 4、秦霸西戎 5、楚庄公的霸业 6、弭兵之会 7、吴越争霸

4 一 诸侯争霸 春秋初年的政局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激烈,以大吞小,以强凌弱,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
△此时,卿大夫势力也在增长,瓜分公室,争夺人口,夺取政权。 △春秋的形势,用孔子的话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室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这一阶段的历史大体与孔子所修订的《春秋》年代(公元前722年~前481年)相当,所以历史上称作春秋时期。

5 王室衰微 天子直辖的“王畿”,大大缩小了。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的摆布。但天子以“共主”的名义,仍然具有号召力。
春秋时期,天子共主的地位,此时已名存实亡,“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已经过去,社会进入了一个动乱的时代。 动乱的中原局面,给周边少数族以发展的机会。

6 兵力削弱 军事力量日益削弱,由六军见减为三军或一军。 王畿辖区日益缩小仅剩有成周附近方圆一二百里地区

7 财力穷困 收入锐减 诸侯不再定期纳税。如平王去世,桓王无钱办喪事,不得而想鲁国“求镈”。襄王没有车子向鲁国“求车”,其死向鲁‘求金“

8 权威跌落 诸侯独立 不再听从命令 不再定期纳税 不再朝拜如《春秋》记载,鲁仅向周天子朝拜7次,国君仅有三次。而向齐朝拜访11次,朝晋20次。
周郑交质和周郑交恶

9 鲁国系谱 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

10 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吴王阖闾、晋文公、越王勾践、齐桓公、 楚庄王

11 诸侯争霸 齐桓公称霸 在政治、军事方面,基本上维持“国”、“野”分治的制度。
公元前685年(周庄王十二年),齐桓公即位,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 在政治、军事方面,基本上维持“国”、“野”分治的制度。 在经济方面,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税收政策;并采取“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的鼓励贸易、促进生产的政策。 管仲进行的改革,收到了“ 富国强兵”的效果。

12 管仲改革的内容 1、改革行政机构推行”三其国而五其鄙“制度 2、改革赋税制度实行”相地而衰征’ 3、改革兵制度实行“寓兵于农”,军政和一。
4、社“轻重九府‘通鱼盐之利

13 晋文公称霸 晋的改革: 任用有才干的赵衰、狐偃等人,推行“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的经济政策。 作爰田,作州兵。
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晋楚发生城濮之战,晋军运用诱敌深入“退避三舍”的战略,使楚军锐气消弱,取得胜利。 晋文公复国图

14 公元前五四六年,宋大夫向戌向戌奔走于晋、楚等国之间,取得了诸侯国的同意,在宋都(河南商邱)举行了有十四个国家参加的弭兵大会。
第一次在公元前五七九年,由宋国执政华元发起,约合晋楚,于宋相会,订立了彼此不使用武力,共同讨伐违命诸侯的盟约。 春秋时代,先后召开过两次“弭兵”会议。 弥兵之会 秦霸西戎 公元前627年,秦乘晋文公去世的机会,派军偷袭郑国,不料行军途中被发现。秦遂灭晋盟国滑(河南堰师)而归。晋出兵截击秦军,爆发了殽(河南渑池西)之战,秦军陷入了晋军的包围圈,全军覆没。 秦军东进的企图受阻,于是转而向西发展,进军戎地,“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取得了独霸西戎的地位。 青铜剑

15 楚庄王的霸业 楚庄王时,任用孙叔敖为令尹,稳住了政局,生产发展,为争霸奠定了基础。前606年,楚庄王率军北上,到达周的直辖区,并遣使问象征王权的九鼎轻重,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架势。 楚庄王问鼎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左传·宣公三年》

16 吴越争霸 ●战争客观造成局部统一,促进民族融合。 ●要取胜靠实力,故改革成为各国的普遍需要。 ●争霸是社会变化的表现。 春秋诸侯争霸的意义
▲前506年,晋之盟国吴国打败楚; ▲前495年,楚之盟国越打败吴;▲前494年,吴夫差大举攻越,勾践大败,称臣归附;▲勾践卧薪尝胆,立志复国,任用范蠡、文种,实行改革,前482年打败吴国。前473年越灭吴,夫差自杀。 著名军事家孙子

17 弥兵之会 原因:1、大国争霸的危害 2、中小国家为求自保 3、大国的疲惫不堪 过程:首先有宋国提出,先后有二次
1、公元前579,宋大夫华元约晋楚在宋订立盟约“双方无相加戎,好恶同之”三年后,楚撕毁盟约,北侵犯郑卫。575,楚晋战于鄢陵楚败。

18 弥兵之会 2、有宋大夫向戌倡议,公元前546年晋楚齐秦等14国会盟约为于宋,决定以晋楚为盟主共同朝拜。
意义:结束战争、恢复发展经济和安定人民生活有利。

19 二 春秋的经济 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 《诗·秦风·驷铁》:驷铁孔阜,六辔在手。
二 春秋的经济 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 《诗·秦风·驷铁》:驷铁孔阜,六辔在手。 《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金、斫,试诸壤土。 促成春秋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即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20 春秋时期,铁器使用还处于初期阶段,但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发展水利交通,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
春秋战国,铁的使用已逐渐普遍。 春秋时期,铁器使用还处于初期阶段,但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发展水利交通,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 铁铲 铁犁铧冠 春秋兵器:铁制匕首

21 ●牛耕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中又使用了牛耕。如人们起名字往往把牛和耕连在一起,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子耕,《国语·晋语》记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春秋取水工具:桔槔 ●水利事业 劳动工具的改进,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郑国大夫子驷执政,一面整顿井田的封疆,一面开挖灌溉沟渠,取得了显著成效。灌溉工具中已出现了“桔槔”,即利用底端系石顶端桂桶的杠杆提水。这种提水的方法,“民逸而利多”。 春秋农具:青铜锄

22 二 春秋社会的新变化 赋税制度的变化 土地制度的变化
前685年,齐国实行按土的多寡肥瘠征收贡赋的办法; 前645年晋国“作爰田”; 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取消了公田与私田的差别,一律按亩收税。 前548年,楚国“量入修赋”;书土田 前538年,郑国“作丘赋”。 前408年,秦行“初租禾” 土地制度的变化 春秋时期,私田扩大,诸侯之间,卿大夫之间,诸侯与周天子之间争夺土地也开始了。井田难以维持。 铁犁铧冠

23 劳动者身份变化 独立手工业者和独立商人的出现
原属官府的工商,春秋末期已有很多人成为拥有不同生产资料和资金的个体工商业者,其中还有少数人成了大手工业作坊主和大商人。此时独立的商人也出现了。如弦高、范蠡、子贡等。 劳动者身份变化 春秋末期,农奴大量出现,其称呼有“隐民”、“私属徒”、“宾萌”、“族属” 等。他们是由奴隶转化而来的。还有一部分贵族在权力斗争中失败后,下降为自耕农。 青铜铲

24 范蠡和子贡 《史记 ·货殖列传》: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易姓名,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陶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 子贡 《史记 ·货殖列传》: 子赣(即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范蠡

25 三 私家与公室的斗争 春秋后期,“私家”对“公室”的斗争日益激烈。在井田制日趋崩溃、私有土地不断发展的时代,不少“私家”千方百计地争夺土地和人民,成为拥有大量私产的富有者。一时出现了“私肥于公”,“大夫皆富”的局面。与经济地位的变化相适应,他们在政治上也必然要求有一个大的变革。 越王勾践剑

26 田 氏 代 齐 田常执政后,为收买人心,以大斗出贷,以小斗收进。结果使“ 民财为之归”。田氏由此获得的雄厚资财,就为他从事“厚施薄敛”提供了保证。果然田氏“得齐众心”,民众大量逃往田氏门下,而重敛于民的“公室”却逐渐被抽空了。 公元前481年,田乞的儿子田恒(即田成子)在民众的支持下,以武力战胜齐简公亲信监止,齐简公出逃,后被杀死。田恒从而掌握了齐国的大权。以后,又任命田氏兄弟和同族人作都邑大夫,扩大了自己封地。到公元前386年,田和列为诸侯,仍沿用齐国国号。 青铜戟

27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合起来灭掉智伯,分别建立三个封建政权。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它们为诸侯。
韓、趙、魏滅智氏後,又三分晉公室領地,並于公元前420年暗殺了形同虛設的晉幽公。由此韓、趙、魏分別建立了獨立的政權。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冊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這時晉侯已淪為附庸,公元前376年韓、趙、魏最終廢了晉靜公,復又三分其殘餘領地。晉滅。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合起来灭掉智伯,分别建立三个封建政权。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它们为诸侯。 (赵)简子誓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 《左传· 哀公二年》 三 家 分 晋 青铜戈


Download ppt "第三章 春秋战国."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