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 臺北市大安區古亭國民小學 科展海報學生作品範例 標題版 左版-中板-右版 如下範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 臺北市大安區古亭國民小學 科展海報學生作品範例 標題版 左版-中板-右版 如下範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 臺北市大安區古亭國民小學 科展海報學生作品範例 標題版 左版-中板-右版 如下範例
台北市賽 科展海報製作說明:四版 右版: 120cm×65cm(右) 中板: 120cm×75cm(中) 左版: 120cm×65cm(左) 標題版:20cm×75cm(標題) 臺北益教網北市科展專屬網站下載。 (市賽資訊網址: 一、參展海報: (一)海報數量和規格:直式橫書1~3張。以「全開海報規格」或「市賽規格」製作。 1.市賽規格:120cm×65cm(左)、120cm×75cm(中)、120cm×65cm(右)、 cm×75cm(標題) 2.參展實物:以深60公分、寬70公分、高50公分為限,且重量不得超過20公斤。 (二)將「海報參展資料表」沿虛線剪下後,貼於第1張海報之右上角。 二、書寫說明: (一)作品說明書一律以A4大小紙張由左至右打字印刷(或正楷書寫影印)並裝訂成冊。 (二)作品說明書內容文字以7000字為限(包含標點符號,但不包含圖表之內容及其說明文字), 總頁數以30頁為限(不含封面、封底、及目錄)。 (三)內容使用標題次序為壹、一、(一)、1、(1)。 (四)研究動機內容應包含作品與教材相關性(教學單元)之說明。 (五)作品說明書全冊和參展海報請勿出現校名、班級、作者、學生制服、校長及指導老師姓名、 批 改紀錄等,並且照片中不得出現作者或指導教師之臉部,俾使公平客觀之評審。 發現不符合規定者,將不予採計分數。 …………………………………………... 臺北市大安區古亭國民小學 科展海報學生作品範例 標題版 左版-中板-右版 如下範例 趕 走 討 厭 的 米 蟲

2 摘要 壹、研究動機 貳、研究目的 參、研究設備及器材
打開米缸,發現「米蟲」到處逃竄,幾乎是家家戶戶的困擾。爺爺奶奶們習慣用「蒜頭、辣椒」來趕走米蟲,也有研究指出「冷凍法」是杜絕米蟲的好方法,但到底那一個方法最好呢?本研究使用「觀察記錄法」與「實驗法」,來探討要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趕走討厭的米蟲。研究結果顯示,放置蒜頭或辣椒在米中都沒有「冷凍法」好用;糙米比白米更容易長出米蟲;而洗米前「手不沾水」、「鍋不沾水」、「量米杯不沾水」也是防止米蟲生長的好方法喔! 壹、研究動機 媽媽讓我洗米準備晚餐時,我竟然發現米箱中長了許多蟲,讓我對「米蟲」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由於米蟲會吃掉許多米,浪費糧食,我決定對它展開研究的攻勢。我應用了自然課上學期教過的課程─「如何觀察記錄月亮的變化」,對「米蟲的產生」做長期的觀察與記錄,並應用了這學期老師所教過的課程─「影響食物變化的因素有那些」,對「如何防止米蟲的生長」進行實驗研究。由於米蟲會損耗糧食,而且幾乎是家家戶戶頭痛的問題,所以這個研究深具「實用性」的價值。 貳、研究目的 深入去探討要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米蟲才會生長,並嘗試去了解要怎麼做,才能趕走米蟲。 一、  文獻探討 ﹙一﹚米蟲是怎麼來的? 米之所以會長蟲,並不是買回家後再長的,而是稻米在收割之前,就已經被米蟲產卵在稻米中了,而且有些聰明的米蟲會將產卵的洞口封住,讓卵不會因碾米的製造過程而流失,等我們把米買回家後,這些卵才慢慢育化成米蟲。 ﹙二﹚米蟲的種類有那些? 台灣常見的米蟲有:米象、穀蠹、麥娥、外米綴娥,我們平時在家中最常看到的是米象與外米綴娥的幼蟲。米象鼻子長長的,身體黑亮,外米綴娥的幼蟲白白長長會吐絲,使米粒結成球團。 ◎米象 ◎外米綴娥 ﹙三﹚要在什麼樣的溫度與濕度下,米蟲才會生長?其繁殖的速度又有多快? 高溫與高濕是米蟲最喜歡的環境,而台灣正好又是這種環境,所以家家戶戶幾乎都可以看到米蟲。過去的研究發現現,米蟲在低溫的環境中,較不能成長,例如在攝氏27.2度時,米象需要25天才能生產下一代,在攝式17度時,需要92天,在13度時成蟲幾乎呈現不活動的狀態。在相對濕度上,若高於80%以上,繁殖加快,若低於60%,則發育較慢。 ﹙四﹚米蟲的剋星有那些? 爺爺奶奶們,最常把蒜頭或辣椒放進米缸中,以防制米蟲;也有人建議,放置活性碳或乾燥劑在米中,因為如此一來,可以讓米保持乾燥,也可以抑制米蟲的生長。但「農業試驗所」經過研究指出,其實冷藏的效果比以上的方法更好,而且最好是將白米買回家後,直接放進冰箱冷凍庫2-3天,可以達到殺死卵的效果,卵死了,就不會有米蟲了,一勞永逸。 另外,由於米蟲最愛高溫、高濕的環境,儘量保持米的「乾燥度」也是米蟲的剋星之一。不過很多人錯誤的洗米方式,卻幫米蟲一個大忙。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很多人習慣洗完手或洗完鍋才去米缸拿米,此時的手是濕淋淋的,量杯也會變得濕濕的,「濕量杯」碰完米缸的米後,一定會為剩下的米留下溼氣,即使事後把米缸的蓋子蓋緊也已來不及了!所以我認為「讓米不碰到水」,此一方法可能也可以抑制米蟲的生長。這一點是之前文獻未曾提到的,也是本研究一個重要的研究假設,希望可以得到驗證。 ﹙五﹚白米或糙米,那一種米是米蟲喜歡的家? 根據農業試驗所的研究,由於糙米再碾製成白米的過程中,將部份米象的卵碾除了,所以米象類的數量在碾成白米後明顯減少。所以說比起白米,米蟲應更喜歡糙米。 小結 本文之研究問題如下: 1.要在什麼樣的溫度與濕度下,米蟲才會生長? 2.米蟲的剋星有那些?有什麼方法可以抑制米蟲的生長? 3.米蟲喜歡住在白米或糙米中? 參、研究設備及器材 白米、糙米、辣椒、蒜頭、水、瓶子、紙箱、標籤紙、溫度計、濕度計、照相機、冰箱 參考資料  1. 章長泉、劉廷英、呂理焜著(1981)。〈稻穀袋裝及散裝儲存之品質及害蟲發生之比較〉,《科學發展月刊》,9: 。 2. 宇治美知子著,鄭麗玲審訂,蕭志強譯(2004)。《生活科學超有趣》,世茂出版社。  3. 白米保存三妙招,米蟲不再來 (2005年4月11日)。台視新聞。2006年1月10日,取自: 4. 姚美吉、羅幹成 (2001)。防治小包裝米害蟲方法之評估。植保會刊43: 。2006年2月10日,取自: 5. 姚美吉(無日期)。吃出健康─米中無米蟲的秘訣。農業試驗所。2006年2月5日,取自 6. 市售小包裝米,冷藏保鮮常保可口 (2005年9月27日)。農委會新聞資料。2006年1月15日。取自: 7. 米蟲好恐怖 (2005年5月1日)。Yahoo!奇摩知識。2006年2月5日。取自: 8. W. Lawrence, Neuman 著,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揚智出版社。  9. 國小自然科(四上)教科書,《自然與生活科技》(牛頓版)。  10.國小自然科(四下)教科書,《自然與生活科技》(牛頓版) 。

3 肆、研究過程與方法 伍、研究結果 2 (米的種類) X 2 (米是否沾過水) X 4 (對於米的處理方式) ◎本研究採行觀察記錄法與實驗法。
一、觀察記錄法:由於我想知道米蟲要在什麼樣的溫度與濕度下,才會生長,所以我每天觀察並記錄當天的溫度與濕度。(這個研究方法,在上學期的自然課中學過,當時老師教我們如何觀察月亮的位置與形狀,並為每天的觀察做記錄。) 二、實驗法: ﹙一﹚研究過程 1. 由於我想知道米蟲喜歡白米或糙米,所以必須做實驗去比較,米的種類就成為實驗中是否會長出米蟲的一個影響因素(變項)。 2. 還有我想知道錯誤的洗米方式(讓量米杯濕淋淋的,再丟回米缸),是不是會讓米蟲成長更快,所以米是否曾經沾過水,也就成為另一個影響因素(變項)。(這學期的自然課有教過,要防止食物腐敗,隔絕水份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我想比較「有沾過水」與「沒有沾過水」的米,那一組會較快長出米蟲。) 3. 另外,我想比較在米中放蒜頭、辣椒、或經過冷凍、或未放蒜頭/辣椒,也未冷凍,那一種方法較不會長米蟲,所以對於米的處理方式,也就成為另一個影響因素(變項)。 我把以上三類因素相乘,看看會有幾種組合。其實這個方法,在上學期的數學課中就有教過:當有兩件不同顏色的上衣,與兩件不同顏色的褲子,要搭配穿著時,共有幾種組合? 答案就是2 x 2=4 種組合。依樣畫葫蘆,本研究共有2 x 2 x 4=16種組合。其解釋如下: 2 (米的種類) X 2 (米是否沾過水) X (對於米的處理方式) 沾過水 vs. 無沾過水 糙米 vs. 白米 放蒜頭 vs.放辣椒 vs.經冷凍 vs.無蒜頭 無辣椒 無冷凍 實驗組:蒜頭、辣椒、冷凍 控制組:無蒜頭、無辣椒、無冷凍 實驗組:糙米 控制組:白米 實驗組:沾過水 控制組:無沾過水 ☆共產生16種組合, 其組合分別如下: 1.白米、有沾過水、放置蒜頭 2.白米、有沾過水、放置辣椒 3.白米、有沾過水、經過冷凍 4.白米、有沾過水、無蒜頭/無辣椒/無冷凍 5.白米、無沾過水、放置蒜頭 6.白米、無沾過水、放置辣椒 7.白米、無沾過水、經過冷凍 8.白米、無沾過水、無蒜頭/無辣椒/無冷凍 9.糙米、有沾過水、放置蒜頭 10.糙米、有沾過水、放置辣椒 11.糙米、有沾過水、經過冷凍 12.糙米、有沾過水、無蒜頭/無辣椒/無冷凍 13.糙米、無沾過水、放置蒜頭 14.糙米、無沾過水、放置辣椒 15.糙米、無沾過水、經過冷凍 16.糙米、無沾過水、無蒜頭/無辣椒/無冷凍 ★註一:為何要分成16組?因為比較任何兩組都可以比較出米蟲的生長狀況,例如第5組與第8組可以在比較後得到以下結果:當白米未沾過水時,有放置蒜頭與無放置蒜頭其米蟲生長應有差別。若有放置蒜頭未長米蟲,而無放置蒜頭有長米蟲,那麼就代表爺爺奶奶們的說法是有道理的。 ★ 註二:有沾過水的米,是指在米放入瓶身之前,先放進五、六滴水於米中,此行為乃是模擬在真實狀況下,很多人習慣洗完手或洗完鍋才去米缸拿米,此時的手是濕淋淋的,量杯也會變成濕濕的,「濕量杯」使用過後,再丟回米缸,一定會讓米缸中的米有一點潮濕。 ★ 註三:若米罐有經冷凍處理,例如第3組—白米、有沾過水、經過冷凍,是指白米在沾水之前,已先經過冷凍處理。 ﹙二﹚環境控制 1. 為了讓16瓶米處在同樣的環境中,我將16瓶米全部放在一個紙箱中,並仿照媽媽每天會掀開米缸的蓋子一次(煮晚餐),每天幫16瓶米打開蓋子一次。 2. 由文獻探討,我們可以知道,米蟲必須在一定的溫度與相對溼度下才會長出來,有些報導甚至說在台灣,以4月到5月間,米蟲生長最快,可能因為這段期間是濕熱的媒雨季節。由於我在冬天執行這個研究,溼度雖然夠,但溫度低。濕度高的原因是因為台北冬雨,而已我家住新店山區,每天霧氣都很濃,所以「溼度高」不是問題;至於溫度,為了讓溫度提昇,我每天讓我的16瓶米吹暖氣,盡量讓週遭環境保持在攝氏26-28度間,而怕暖氣會讓溼度降低,我把它們放在浴室中。(以上兩點做法可行的原因是因為,「實驗法」本身就相當重視環境的控制,人為的控制幾乎是無法避免的。) 伍、研究結果  一、 研究問題(一):要在什麼樣的溫度與濕度下,米蟲才會長出來? 過去的研究發現,米蟲喜歡高溫與高濕的環境,所以我用人為的控制,使這些米罐都處在高溫、高濕中。研究結果顯示,要在此環境中持續26天,才看得到米蟲。 日期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2/01 2/02 2/03 攝氏 溫度 24 25 26 27 28 相對 濕度 60 % 68 % 75 % 79 % 78 % 80 % 81 % 生出米蟲的組別 第2、10組長出霉菌 第6 組長出霉菌 日期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攝氏 溫度 27 28 29 30 相對 濕度 80 % 79 % 81% 81 % 78 % 生出米蟲的組別 第14組長出霉菌 第10組長出米蟲 第12組長出米蟲

4 陸、研究討論 柒、研究結論 二、研究問題(二): 米蟲的剋星有那些?有什麼方法可以抑制米蟲的生長?
日期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3/1 3/2 3/3 攝氏 溫度 28 29 27 25 26 相對 濕度 79 % 78 % 80 % 80% 76 % 77 % 生出米蟲的組別 第2組長出 米蟲 第9組長出 第4組長出 第1組長出 二、研究問題(二): 米蟲的剋星有那些?有什麼方法可以抑制米蟲的生長? 在這次的實驗法當中,我比較了幾個方法,看要怎麼辦才能不長米蟲,其中有放置辣椒的,也有放置蒜頭的,也有經過冷凍處理的,也比較了沾過水與沒沾過水的,其研究結果如下: 1. 在16種組合中的第1-4組,都是白米而且沾過水,我想要比較放置辣椒或放置蒜頭或經過冷凍,米蟲較不會長出來,結果顯示,第2組—在沾過水的白米中放辣椒是最早出現米蟲的,再來是沾過水的白米但無經過任何處理的第4組,放蒜頭的第1組則在最後長出米蟲,而經過冷凍後才沾水的第3組則到最後(稿件截稿日)仍未長出米蟲。 1. 白米、有沾過水、放置蒜頭 3 2. 白米、有沾過水、放置辣椒 1 3. 白米、有沾過水、經過冷凍 X 4. 白米、有沾過水、無蒜頭/無辣椒/無冷凍 2 註:1、2、3 代表米蟲出現的時間順序。 X代表未長出米蟲 ◎ 沾過水的白米長出米蟲 2. 在16種組合中的第9-12組,都是糙米而且沾過水,我想要比較放置辣椒或放置蒜頭或經過冷凍,米蟲較不會長出來,結果顯示跟前面一樣,第10組—在沾過水的糙米中放辣椒是最早出現米蟲的,再來是沾過水的糙米但無經過任何處理的第12組,放蒜頭的第9組則在最後長出米蟲,而經過冷凍後才沾水的第3組則到最後(截稿日前)仍未長出米蟲。 9. 糙米、有沾過水、放置蒜頭 3 10. 糙米、有沾過水、放置辣椒 1 11. 糙米、有沾過水、經過冷凍 X 12. 糙米、有沾過水、無蒜頭/無辣椒/無冷凍 2 註:1、2、3 代表米蟲出現的時間順序。 X代表未長出米蟲 3. 至於未沾過水的白米與糙米,也就是5-8組以及13-16組,直到目前仍未長出米蟲,但放置辣椒的第6與第14組,都早已長出霉菌。 ◎ 放進辣椒結果長出黴菌 以上結果顯示,無論是白米或糙米,只要先經過冷凍,就能杜絕米蟲。而只要米沾過水,無論是放置蒜頭與辣椒都沒有用。而且放辣椒還會長黴菌。 (三) 研究問題三: 米蟲喜歡住在白米或糙米中? 要幫這個問題找答案,我們可以比較第1與第9組、第2與第10組、第3與第11組、第4與第12組,研究結果發現,在都有沾過水的情況下,無論是放辣椒、放蒜頭或無蒜頭/無辣椒/無冷凍,糙米長出米蟲的時間較白米快,所以米蟲應該比較喜歡住在糙米中。 陸、研究討論 這個研究的學術性與實用性的價值如下: 一、學術性:過去的研究發現「冷凍過」的米較不會長米蟲,本研究證實了這一點,而且是無論是白米或糙米皆不會。而米只要沾過一點點水,放蒜頭或放辣椒都沒用,代表爺爺奶奶們的土方法可能失效了。另外,本文發現放辣椒是最糟的,我認為有可能是因為辣椒本身的濕氣,它所帶來的濕氣,不但幫忙了米蟲,也帶來許多「黴菌」。這一點值得未來研究再給予深入的探討。 二、實用性:稻米是我們每天都要吃的,所以它與我們的相關性很高,而買回家的米卻受到「米蟲」的侵蝕,如此一來,要怎樣去趕走「米蟲」就顯得相當重要了。這個研究告訴大家要用什麼方法去防止或阻止米蟲的生長,幫大家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是一個非常具有「實用性」的研究。 其他心得與未來研究計畫:在這次研究的過程當中,我運用了許多老師之前所教導的知識,例如自然課上學期教過的─「如何觀察記錄月亮的變化」以及這學期教過的─「影響食物變化的因素有那些」,並克服了許多執行上的困難,其過程相當有趣,也讓我學習到很多自然科學的東西,收獲真的很多。但由於米蟲的研究,所須時間相當長,所以有幾組仍未得到最後的結果(至截稿日前)—例如未沾過水/未冷凍的米,要放蒜頭或辣椒才能較有效防治米蟲?未來我一定會再繼續努力,不僅可以再比較以上幾組,以便獲知「未沾過水的米」的頭號剋星,也可以知道那一組米蟲長出的數量較多,米蟲的研究真有趣! 柒、研究結論 一、放置辣椒或蒜頭都沒有「冷凍法」好,只要將買回家的米,先放進冰箱冷凍庫3天,未來就能防止米蟲生長。 二、放置辣椒的「土方法」並不好,因為就算不長米蟲,也會長出黴菌。 三、比起白米,米蟲更喜歡住在糙米中。 四、沾過水的米,無論是白米或糙米,都比沒沾過水的米更容易長米蟲。雖然這應該是常識性的問題,但忙碌的現代人,煮個晚餐通常匆匆忙忙的,根本不去注意這些小節,其實,只要我們洗米的方式適當:洗米前不要洗手,也不洗鍋,讓乾燥的手去拿米,米蟲有可能從此跟我們說「再見」喔!


Download ppt "…………………………………………... 臺北市大安區古亭國民小學 科展海報學生作品範例 標題版 左版-中板-右版 如下範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