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政治改革家
2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一、背景:积贫积弱的北宋 二、王安石变法 课标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一、背景:积贫积弱的北宋 二、王安石变法 课标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3
一、背景:积贫积弱的北宋 1.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财政危机 (积贫) “冗官、冗兵、冗费”现象 军队战斗力低下 (积弱) 政治危机
(阶级矛盾)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 边疆危机 (民族矛盾) 辽、西夏的威胁 材料1 材料2
4
材料二 从真宗景德年间到仁宗皇祐年间,官员数目从九千多增为一万七千多,增加了近一倍。
材料一北宋王朝收支情况表 年代 收入(贯) 支出(贯) 1021年 15 085万余 12 677万余 1049年 12 625万余 “所出无余” 1065年 1l 613万余 13 186万余 冗费 材料二 从真宗景德年间到仁宗皇祐年间,官员数目从九千多增为一万七千多,增加了近一倍。 材料三 从真宗天禧年间到仁宗皇祐年间,禁军总数从91万激增为140万,增加了一半还多。 冗官 冗兵 请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北宋中期的哪些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5
冗兵 冗费 冗官 中心问题 财政危机 根源: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安抚流民 官多兵多 一职多官 大兴土木 扩充禁军 扩大科举 皇室开支
抵御辽夏 辽夏岁币 中心问题 财政危机
6
材料四:北宋时期农民负担的变化 项目 宋真宗景德年间 (1004—1007) 宋仁宗庆历年间 (1041—1044) 商税 450万贯
1975万贯 酒税 428万贯 1710万贯 盐税 355万贯 715万贯 总计 1233万贯 4400万贯 北宋时期农民的负担呈现什么变化趋势?会导致什么后果?
7
北宋、辽、西夏形势图
8
3.宋神宗即位,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2.挽救危机的尝试——庆历新政(1043年) 目的: 革除弊政、维护封建统治 人物: 范仲淹 宋仁宗 措施: 以整顿吏治为核心 结果: 失败 改革触犯保守派官僚利益,遭到他们反对 失败原因 宋仁宗动摇 影响: 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 3.宋神宗即位,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9
范仲淹(989—1052)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的故乡—— 苏州天平山
10
宋仁宗
11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22岁中进士后长期在地方任职,对百姓疾苦、社会弊病有较多了解,学问、道德、政绩俱获称颂。王安石个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人刚正,意志坚强。至神宗即位,安石已是“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大家都认为“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必被其泽” 。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 王安石
12
宋神宗赵顼 (1048—1085) 宋英宗之子。1067—1085年在位,曾说:“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即位后,不治宫室,不事游幸,有恢复河朔、革除弊政之志,用王安石行新法,励精图治。
13
二、内容 阅读P47,思考下列问题 1)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原因是什么? 2)王安石认为农民不能生产的原因是什么? 3)王安石认为最好的理财方法是什么? 4)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生产过少 土地兼并 繁重的徭役 依靠天下所有的劳动力去开发自然资源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14
阅读P48,思考下列问题 5)“富国”措施中,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有哪些? 6)“富国”措施中,有利于缓和政府财政困难的措施有哪些? 7)“富国”措施中,触及到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利益的措施有哪些? 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15
富国 强兵 育才 措施 目 的 内 容 作 用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减轻人民负担 抑制豪强兼并
目 的 内 容 作 用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减轻人民负担 抑制豪强兼并 促进生产发展 增加财政收入 缓解财政危机, 改变积贫局面。 富国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军器监 缓解内忧外患, 改变积弱局面, 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节省政府开支 提高军队战斗力 增加武器装备 强兵 育才 为变法育人才,造舆论 科举改革 整顿太学 培养了革新人才 宣传了革新思想
16
木兰陂位于福建莆田市,始建于北宋中期,是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不仅抵御海潮,同时又截住淡水河流 灌溉了大片农田。
17
三、评价 经济: 生产发展,财政增加 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现象 积极: 军事: 军力增强,扭转被动 局限: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危机,最终失败 触犯地主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 指导思想有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根本 失败原因 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实施时过于急进 宋神宗动摇变法的决心 性质: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18
材 料 耕织图 北宋习武图 根据上述两幅图片,概括指出王安石变法的积极作用。
19
材 料 1074年,河北闹旱灾,农民到处逃荒。有一个官员趁机画了一幅“流民图”献给神宗,说旱灾是变法造成的,要神宗把王安石撤职。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也在神宗面前哭哭啼啼,诉说天下被王安石搞乱了,逼神宗停止新法。神宗被迫将王安石免职。 王安石本人急功近利,求效太速,对于一些别有用心的奸诈投机者认识不足,提拔使用了一批贪官、小人来推行新法,结果是适得其反。使本应造福于民的新法成为祸害百姓之法,遭到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 王安石只看到豪强兼并、农民破产的事实,并未看出之所以产生兼并的根源。他试图用和平改良的政策来解决社会内部的矛盾,但未看到矛盾的根源是封建势力与商人、高利贷者结合形成的剥削关系。而他要求的并不是从根本上斩除封建势力,只是用政府法令来限制腐旧阶层的一部分的利益,阶级利益的冲突在所难免。 根据上述材料归纳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20
巩固练习2 B B C 1.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 )
1.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2.王安石说: “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主要目的在( ) A.抵抗辽国的进攻 B.加强对农民阶级反抗的镇压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增强与大地主斗争的力量 3.王安石变法中,引起藏匿土地、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B B C
21
A B D 4.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募役法 D.青苗法
4.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募役法 D.青苗法 5.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 6.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 )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限制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④减轻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A B D
22
A D C 7.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者,又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是( )
7.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者,又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是(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8.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实行的“更戍法”带来的弊端是( )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设军器监 A D C
23
10.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变法有何相同点? (2)两次变法有何不同点? (3)从两次变法一成一败的结果中,你得出了哪些启示?
24
背景篇 宋太祖,建北宋, 南征北战中原统。 军政财,全集中, 藩镇割据从此终。 年月久,成三冗, 积贫积弱祸根种。 财政亏,剥削重,
农民起义硝烟浓。 辽和夏,扰边疆, 内忧外患形势僵。 范仲淹,整官场, 庆历新政景不长。
25
内容篇 宋神宗,血气刚, 王安石,挑大梁, 推行新法图富强。 理财事,属第一, 均输市易添财力。 青苗法,利息低, 募役法,保农时,
开农田,兴水利, 方田均税抑豪强。 将兵法,增军力, 保甲法成寇乱息。 育人才,改科举, 设明法,考时务, 明经诸科皆废去。
26
评价篇 新法行,效果显, 农工商,有发展。 勇王韶,积开边, 屡胜西夏威名添, 积贫积弱曾扭转。 改革事,阻力大, 官僚地主都恨他。
心太急,事难达, 小人钻营毁新法, 神宗终将安石罢, 壮志难酬归林下。 明君死,废新法, 论是非,说成败, 任由后人空嗟呀。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