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第二章.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第二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第二章

2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第一節 幼兒課程計畫與實施 一、教育模式與課程計畫
第一節 幼兒課程計畫與實施 一、教育模式與課程計畫 美國自一九六○年以來,兩大教育改革方案:「從頭開始的教育方案」(Head Stard Program)和「續接方案」(Fallow Throw Program),已發展出數百種幼兒教育方案。故課程計畫不能單純以單一形式設計,而不考慮園所採行的教學模式基本精神。就教學計畫過程來區分教育模式型態,簡單分為「目標模式」與「過程模式」。

3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一)目標模式 1.理論基礎: 行為主義觀點、巴比特的科學化課程理 論 2.教育理念:
‧學習是在有系統,可預測的狀況下進行 的,課程是達成行為目標的手段,課程 發展是在教師預定目標、計畫中完成的。 ‧可以預期學生學習成果,重視學生能學 到什麼。

4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3.課程計畫過程: ‧查特斯認為課程設計的第一步是確定主要目 標。 ‧進一步要把「理想」和「活動」分析成目標。
‧然後依據這些目標的重要性,按次序排列,讓 兒童學習繼而達至目標,使他們符合社會的需 求。 ‧依據課程目標進行教學評量以瞭解學生是否達 至預定學習效果。

5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4.教育環境設計: ‧教師依據課程目標所設計的活動內容, 佈置合適的學習環境。 ‧教材教具由教師依據教學活動需要準\
備。

6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5.教師角色: ‧教師要能從許多目標中選出哪些是在計 畫學生活動中可做基礎的目標。 ‧教師要能依據專業判斷選擇適合學生的
教材。 ‧教師是學習的主導者,在活動進行中, 教師決定時間、空間、設備和材料的運 用。

7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二)過程模式 1.理論基礎: 進步主義教育理論、教育的生長說、旅 行論。 2.教育理念:
‧經驗是教育過程的核心,以兒童的興 趣、能力和經驗為教育的起點。 ‧學習是在不違背大教育目標的原則下, 藉環境安排,賦予學生自由創造機會。 ‧強調主動參與的活動和經驗的重組。

8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課程設計要依據學生的活動或經驗,而非 依據教育欲達成的結果。 ‧統整的觀點,過程模式強調統整幼兒個人
內在心智、社會、情緒、及生理的經驗, 而非僅在聯結成人分類的健康、音樂、工 作、語文、常識等科目式領域。 3.課程計畫過程: ‧強調目標隨時可能因幼兒的興趣而修正改變 ‧評鑑不重視事先設定的詳細目標,也不重 視量化。

9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4.教育環境設計 5.教師角色: ‧環境安排者:教師要能鼓勵和支持幼兒遊 戲的環境。
‧觀察者:在自由遊戲時間,仔細觀察幼 兒,瞭解每位幼兒的發展程度、特殊興趣 和行為類型。 ‧催化促進者:教師扮演的是催化劑,提供 幼兒最大可能發展的經驗。

10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兒童發展專家:清楚瞭解幼兒各發展階段 的能力、特徵,尊重並相信幼兒有建構知 識的能力。
‧研究者:能仔細觀察幼兒,收集資料,省 思如何拓展幼兒學習的機會,並能提出如 何增進幼兒發展經驗的假設。 ‧學習者:強調教師的投入,教師必須是個 學習者,和學生一樣不斷的發展。

11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三)目標模式與過程模式較常見的批判 目標模式: 1.目標模式的精神在於管理與控制,要求
績效,忽略人類解放、自主、思考、判 斷和創造的需要。 2.目標模式採取生產的教育觀,可能造成 教育標準化的危機。 3.目標模式忽視教育與訓練的區別,將所 有教育活動還原為訓練。

12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4.目標不易截然劃分為認知、情意、技 能,目標的層次區分也不一定符合學習 順序。 過程模式:
1.過程模式並非包羅萬象,如果完全漠視 目標,一昧強調內容與程序原則,可能 使課程計畫特性含糊不清。 2.過程模式重心在教學的脈絡,權責成效 受個別教師的影響相當大。 3.過程模式要求於教師的太多,在實際執 行上易遭困難。

13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二、幼兒教保目標的訂定 目標模式強調要事前釐訂明確的教學目 標,教學評量則是依據教育一一檢核幼兒學
習的成果。而過程模式則強調隨著幼兒的發 展興趣進行教學,並不重視活動前目標的規 劃,在意的是幼兒學習的過程與記錄,其依 循的方向是整體的幼兒發展目標。

14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一)幼兒發展目標 1.身體 2.語言 3.認知 4.獨立 5.社會 6.情緒 7.問題解決與創造思考

15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圖:幼兒課程設計目標演繹過程圖 (二)幼兒學習目標的演繹過程 大部分的園所會訂定年度、學期計畫目
標。單元教學目標考慮的是主題的選擇、內 容與呈現方式,另外就是如何銜接模式與長 程目標。最後,真正落於學習活動的就是活 動目標。 ☼圖:幼兒課程設計目標演繹過程圖

16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三、幼兒活動設計的規劃 (一)幼兒教保理念與教育計畫的關係 (二)幼兒教保計畫的發展 幼兒教保計畫的發展通常會經過計畫、
☼ 圖:幼兒教保理念與教育計畫關係圖 (二)幼兒教保計畫的發展 幼兒教保計畫的發展通常會經過計畫、 設計、發展、實驗、評價五個階段,若評價 修正後覺得可行性高,就可以確定計畫,否 則就需要不斷反覆進行。 ☼ 圖:幼兒教保計畫的發展圖

17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四、課程計畫如何邁入際的學習活動 這裡所謂的「活動」,可以包含下列的特性: ‧活動可以不必有正式的開始或結束
‧活動可以是開放的 ‧活動不必是由教師主導的,換句話說,幼兒主 導,由幼兒自己決定的學習,都算是活動

18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一)活動設計前的考量 1.考慮幼兒個人和團體的需要 每位幼兒的發展速度、興趣、能力 不同,當然會有差異。在課程設計時
需要同時考慮幼兒個人和團體的需要 2.考慮短程計畫與長程計畫的銜接 3.考慮可使用的資源和如何將資源充份 發揮的方法

19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4.考慮室內和室外環境在季節與天氣狀況 下,可行的活動方式 5.考慮可使用的教學方法與時段的安排
活動型態的選擇搭配,時間的彈性等。 6.行政的溝通與協調 有些活動需要行政的支援 (二)活動選取的步驟 ☼ 圖:幼兒活動選取的步驟圖

20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1.觀察 觀察的步驟在幫助教師瞭解個別及團體幼兒 的真正狀況。保持客觀的態度,專注細緻的觀看
。觀察主要以孩子的需求、興趣、能力的瞭解為 主。 2.選擇 觀察活動瞭解孩子的需求後,教師就要思考 選擇何種活動來幫助孩子?可以變化活動的方式 ,但仍維持相同難度的動作,以引起孩子學習的 興趣,接著等其較熟練後在增加活動的難度。

21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3.做決定 老師最後還是需要做決定,安排最適 合幼兒的活動計畫。 (三)課程活動進展的層次 1.活動進行前的思考
2.課程活動的發展

22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課程活動的發展需考慮以下幾點: (1)需要發展哪些特殊的技巧和概念 (2)為何要做這些活動?原計畫與教材互動有
何可能的結果? (3)哪些孩子已有本活動的經驗? (4)本活動如何建立、延續?如何加強孩子的 發展? (5)有待發展的概念是什麼?

23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第二節 幼兒教材的選擇與發展 「選擇和發展教材」之審核模式,是基 於下述三個交互關係所組成的: (1)輸入 (2)過程
第二節 幼兒教材的選擇與發展 「選擇和發展教材」之審核模式,是基 於下述三個交互關係所組成的: (1)輸入 (2)過程 (3)輸出 ☼ 圖:教材發展的審核模式

24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一、誰是教材的使用者 (一)個別教材 如果一群小孩將依其個別需要來使用 教材,那教材的設計就要考慮有不同的功
能。一種以上的多重學習模式,來協助不 同的孩子學習。 至於,教材的選擇或發展的時間,要 同時考慮到學習一般和個別的需要。應該 先考慮每個孩子的能力。

25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二)團體教材 一種個別的教材要改成團體教材來使用, 要考慮下列事項: 1.教學 2.人數 3.互動 4.前測和審核技巧
教材應能夠促進改變,避免不需要的挫折

26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二、為什麼要設計教材? 選擇或發展特定教材時,老師要做下列決定: ‧第一個決定與特定的教學觀念或技巧有關
‧第二個決定是在IEP中對孩子長程和短程目標 的確定 ‧第三個決定和教材的彈性有關。教材的選擇 或設計都應考慮學習步驟的間隔,步驟間隔 太大,可能會阻礙有效的學習。一個教材最 好的彈性是能讓老師將其適用於不同的學 生,至少一個教材要能同時適用於幾個目的

27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教師選擇教材去幫助學生達成長程目標之前,要先訂下連續的短程目標,以引導至長程目標,選擇的教材是否能達成短程的連續目標,就是教師所要做的第四個決定。 教材的目的在促進兒童達成短程或長程的教學目標,以兒童個別教育課程(IEP)作為判斷的依據。

28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三、教材是什麼? 教師能否成功地選擇或發展教材,要視對下列三 要素之了解: (一)教材的型態
教材的型態包括遊戲、工作本、操作 物、媒介體。 遊戲所下的定義包括三特性:控制、 衝突和結束。一個教導性的遊戲,允許玩 者學習並練習某種特別技巧。

29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工作本:工作本則傾向於個別活動,且 富有訓練的功能。 ‧操作物:操作物是教材的另一種型態, 它讓兒童在操作中學習。
    ‧工作本:工作本則傾向於個別活動,且          富有訓練的功能。     ‧操作物:操作物是教材的另一種型態,          它讓兒童在操作中學習。 ‧媒介體:媒體常包括教學和感覺的要          素。媒體包括了軟體和硬體的          提供。 (二)教材使用的方法 教材如何達成教學的目標,必須有方法    的描述。而教材的教學模式,是組織兒童學    習型態的一個要素。

30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三)教材的組織 教材的組織佔的是最重要的角色。在組織 教材的最後步驟,要考慮到下列的問題: ‧性質方面
  教材的最後步驟,要考慮到下列的問題: ‧性質方面  1.多少兒童可以參予使用教材?  2.教材包括多大的範圍?  3.教材容易被複製嗎?  4.營利的教材有被複製權嗎?

31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5.教材能引起的動機和吸引力如何? 6.教材能自我評鑑嗎? 7.教材每一部分都可以使用嗎(需要另外
    5.教材能引起的動機和吸引力如何? 6.教材能自我評鑑嗎? 7.教材每一部分都可以使用嗎(需要另外      製造嗎?使用時,需要另外拿紙嗎?) 8.教材有持久性嗎?能耐多久? 9.教材的刺激強度如何? 10.全是消費品?亦是部分消費品?   ‧互動方面 老師的責任在決定教材如何使用,及如    何達成設計目標,教材的目的不是教,而是    彈性地協助教學。教學應是老師的責任。

32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四、如何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室裏使用時,有幾點要考慮到: (一)是老師直接使用教材?還是由學生獨立 操作?
     操作?   如果是學生或團體使用,會期望教      材有評量的功能,不需要教師的修正。 (二)如同回饋?教材能自我評鑑嗎?還是要      靠老師或同伴的協助   教材是由老師或學生使用,也要視      回饋反應而定。

33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教材和方法主要在促進老師與學生間的互 動,若教材全由老師評量,將減少許多師 生互動的時間,最好是學生自己或相互評 鑑。
      一個重要的考慮是促進回饋的方法。     教材和方法主要在促進老師與學生間的互     動,若教材全由老師評量,將減少許多師     生互動的時間,最好是學生自己或相互評     鑑。 (三)什麼是教材的反應模型? 教師和教材是分不開的,教材要成功,需   有教師的適切引導,教師也需要教材來協助教   學,適當地選擇和發展教材,可以節省不必要   的模索過程和時間。

34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第三節 幼兒教師的專業角色 一、幼兒教師的專業角色定位: 從學習的觀點看,學前教師在促進兒童的認知
第三節 幼兒教師的專業角色 一、幼兒教師的專業角色定位: 從學習的觀點看,學前教師在促進兒童的認知 發展,扮演的是教導者的角色。從兒童發展的觀點 看,會覺得學前教師的重點在於幫助兒童發展良好 的自我概念;並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是一位輔導 者。從父母的觀點看,是親職角色的替代者。

35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四方面來談學前教師應扮演的角色: (一)從教育哲學方面談: 哲學思想一直是教育改革及演變的原
 四方面來談學前教師應扮演的角色: (一)從教育哲學方面談:  哲學思想一直是教育改革及演變的原     動力,不同的教育哲學思想所強調的教師     角色也有所不同。  自然主義強調順乎自然。自然主義哲     學思想下,教師被期望:以兒童為中心,     順應兒童的本性、能力、需要,配合其自     然發展的順序來引導兒童的學習。教師是     學生學習材料和機會的提供者,良好的觀     察者。

36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理想主義的教育是理想中心的,而不是完全以兒童、科目或社會為中心的。理想主義下的教師是個完人,決定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建立學生的學習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最大。 實用主義發源於美國,以杜威為代表,提出教育的生活,從做中學,從經驗中學習的教育理念,認為教育是使社會更新的工具,將理論應用於實際。教學前是協助整個學習單位成型的決策者。在教學中,扮演替代親職的角色;在學習活動中,他和學生一樣也是學習者。

37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人文主義肯定人性的價值,重視個人的潛 能、獨立、自由,其教育的目的在促進個人的 自我實現。 (二)從兒童發展理論談:
    人文主義肯定人性的價值,重視個人的潛    能、獨立、自由,其教育的目的在促進個人的   自我實現。 (二)從兒童發展理論談: 格塞爾(Gesell)的成熟發展論,認為基   因是決定發展的首要因素,發展依階段進行,   有個別差異性,所以教師應依兒童的發展速   度、個別興趣、能力來引導學習。     班度拉(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教師   協助兒童的社會化過程,不只是外在增強,還   要強化兒童的認知。

38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強調以認知為社會發展基礎的柯爾堡(Kohlberg),幼兒期屬於前道德層次中的 服從與懲罰取向期,判斷行為的好壞,取決
 服從與懲罰取向期,判斷行為的好壞,取決  於所導致後果是獎勵或處罰。 認知學派宗師皮亞傑(Piaget),重  視兒童產生問題及答案的過程,認為兒童是  依據不同發展期的認知結構,去建造及重建  他對現實世界的認識。

39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三)從社會價值取向談: 教育制度維護傳統結構的功能,漸為變遷 革新的功能所替代。教師便由「灌輸特殊價值
  革新的功能所替代。教師便由「灌輸特殊價值   觀念,維護傳統社會結構」的角色轉至「促進   社會發展」的角色。 社會的變遷更為迅速,家庭型態改組,小   家庭取代了大家庭,許多婦女走入工作行列,   學前兒童的照顧與養育,成了迫切的社會問題。 家庭型態的改變,父母加諸學前教師的角   色期待,是親職功能的替代者。

40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國家社會期待學前教師能培養幼兒的科學 態度與精神,更由於人道主義、認知學派的興 趣,認知及社會道德發展成為學前教育重要的
    國家社會期待學前教師能培養幼兒的科學   態度與精神,更由於人道主義、認知學派的興   趣,認知及社會道德發展成為學前教育重要的   一環。 (四)從教育模式方面談: 開放式教育模式強調,開放的課程教材,     開放的學習方式,開放的學習空間,開放的課   室管理,開放的督導制度及開放的人際關係   等。

41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以行為理論為基礎的行為分析模式,應 用行為研究方法與技術來分析,並改進學生 在教學情境上的表現。
     以行為理論為基礎的行為分析模式,應    用行為研究方法與技術來分析,並改進學生    在教學情境上的表現。   兩種語言訓練的雙語教育模式,主要在    幫助經濟狀況不利的少數民族兒童,發展第    二語言,以助其心智能力及社會化的發展。

42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綜合以上教育哲學思想、兒童發展理論、社會價值取向及教育模式下的學前教師角色,歸納出下列學前教師基本的角色,及其須具備的能力: 1.教師是養護者 替代親職功能。 2.教師是教導者  以幼兒為中心,了解幼兒的發展,觀察幼     兒的喜好,尊重幼兒的意願,來幫助幼兒學習   3.教師是輔導者  教師是幼兒模仿的對象。透過觀察、家訪    及個別輔導方式,協助其社會行為的發展。

43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4.教師是計劃者與決策者 根據學生的經驗能力來決定教學方式,選 擇運用各種教學資源,並要參予學校政策的決
  擇運用各種教學資源,並要參予學校政策的決   定及校規的制定。 5.教師是評估者與督導者 教師是教學的評估者,必須時常記錄幼兒   的學習、發展情形,並改進教學。他又是督導   者,要督導實習教師的教學,舉辦親職教育講   座,使家庭教育能與學校教育配合。

44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二、幼兒教師的專業職責 (一)教師本身的責任 1.調劑自己的生活 2.穩定的情緒 3.成為一位有創意、有朝氣、樂觀進取
    3.成為一位有創意、有朝氣、樂觀進取       的人 4.讓自己看起來清爽可愛 5.注意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           6.把教育當作一種專業

45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7.不斷地吸收各方面的知識 8.在工作上應不斷求進步: (1)對每天的活動有充足的準備 (2)參予教學研討會
     7.不斷地吸收各方面的知識 8.在工作上應不斷求進步: (1)對每天的活動有充足的準備 (2)參予教學研討會 (3)參加幼教教師講習會 (4)編寫教學計劃表 (5)協助專家完成各項實驗   (二)對小朋友的責任 1.與小朋友建立良好的關係 2.滿足幼兒的求知慾

46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3.給幼兒自我訓練的機會 4.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三項能力的增進很重要: 1.給幼兒自我訓練的機會
    3.給幼兒自我訓練的機會 4.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三項能力的增進很重要:    1.給幼兒自我訓練的機會     2.培養幼兒尊重他人     3.培養常規和習慣

47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三)對家長的責任 (四)對其他同事的責任 (五)對社區的責任 三、幼教工作人員專業素養 (一)設基本知識:
  (三)對家長的責任   (四)對其他同事的責任 (五)對社區的責任 三、幼教工作人員專業素養 (一)設基本知識: 1.心理學的基本概念 2.基本理論 3.教材教法的基本原理 (二)專業技能及教學前準備

48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三)發問技巧   (四)個別輔導能力 (五)與幼兒及家長關係 (六)一般教學技巧 (七)工作進度

49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問題思考: ‧請由自己的教保經驗,一段幼兒教師的教  保活動,檢視教師與幼兒的互動關係及對  幼兒的影響。


Download ppt "課程計畫與教師角色 第二章."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