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三歲前的認知發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三歲前的認知發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三歲前的認知發展

2 學習重點 皮亞傑理論:感覺動作期(複習) 認知發展新取向 語言發展:語音,語彙,語句 語言習得:先天與教養
影響語言發展因素:大腦,社會互動,兒童導向話語,說故事書

3 皮亞傑的認知分期(頁40) 感覺動作期(出生至2歲):透過感覺和運動來組織新知與環境互動
前運思期(2歲至7歲):不完全合邏輯的運思(知覺集中傾向,缺乏守恆概念;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義) 具體運思期(7歲至11歲):能對眼前或具體情境作邏輯思考(去集中化,可逆,守恆,分類,包含) 形式運思期(11歲開始):抽象思考,假設推理

4 感覺動作期p.226 定義:嬰幼兒透過發展中的感覺與運動神經之活動,來學習他們本身以及周遭的世界
解釋學習的基本概念:基模,適應,同化,調適,失衡,平衡,組織 舉例:如何學習“狗”或“牛”的概念

5 基模(schemes):用來思考與行動的行為模式,是種認知結構。如認識何為“狗”
適應(adaptation):處理與其已知事物相衝突之新訊息的方式,包括同化與調適兩種步驟。如分辨那些是狗那些不是狗。 同化(assimilation):把新訊息併入已存在的認知結構中,如從狗到白狗。 調適(accommodation):改變原有認知結構以容納新知,如從狗到牛。 平衡:同化成功。 失衡:同化失敗,需要調適以達平衡。 組織(organization):創造出漸漸複雜化的認知結構,是種種基模的組織與結合。如看到狗,分辨狗,說出狗,學狗叫,學狗的動作….

6 循環反應與延宕模仿p.228 再製偶然發現的愉悅事件,重覆操作,自我回饋,形成基模,主動嘗試其他的各種可能性。例如,為什麼兒童的重覆性操作不是愚蠢無意義的行為?為什麼兒童玩具物品常有聲音?:寶寶雪人影片 最後變成延宕模仿P.230,P.233:模仿眼前看不到的動作,不再只能學習立即性的活動。例如,為什麼扮家家酒是有意義的學習活動? 皮亞傑低估嬰幼兒延宕模仿能力p.235

7 物體恆存概念 定義:物體即使離開視野範圍,仍繼續存在。P.231-233
例,為什麼玩遮臉的遊戲,躲貓貓小孩子會覺得有趣?在認知和心理社會上的意義又何在?

8 認知發展新取向 訊息處理理論 習慣化p.238: 重覆持續暴露於某一刺激, 導致對於該刺激注意力減弱的一種學習型態—因熟悉而缺乏興趣, 所以要提供新刺激來獲取注意力, 稱為去習慣化 目的: 用來偵測嬰兒可否發現新舊事物間的不同差異

9 語言發展:語音 前語言話語:發出聲音,模仿p.250 開始能辨識語音中的差別:6-12個月,如爸爸/媽媽的不同, 自己的名字p.252
10個月大時會失去非母語語音之敏感度 語音配合手勢或姿勢,可幫助學習,如KISS-BYE 發出有意義的語音(即成為語彙):10-14個月

10 語言發展:語彙 發出有意義的語音(即成為語彙,話語):10-14個月 由單詞句開始(爸爸,媽媽,名字,“不”…)
稱名爆炸P.255:2歲前(在幾週內由50字學到400字--想想:國中英文有多少字?)

11 語言發展:語句 定義:把兩個語彙結合在一起來表達出想法或念頭 時間:18-24個月
句子:日常生活人物與事件,如電報式話語(僅包括語彙)--為什麼? 語法:20-30個月(母語組成句子的規則) 思考:如何幫助幼兒學習?

12 語言習得:先天論p.260 外在訊息只有在人腦系統已經有一個基本的內在結構(先天的語言學習器, LAD)後,才能處理外面的訊息
例如:勞倫茲的銘鑄(imprinting)效應,小鴨在剛出生那一瞬間所接觸到的東西會銘鑄在心--媽媽!但上述效應只有在牠發展出視覺系統時,並能將新知與原記憶中儲存的母親影像比較時,銘鑄才會發生--問題:所謂”原記憶”,亦即”先天”到底是什麼”

13 奇妙的”先天”能力 嬰兒的模仿能力:三個月的嬰兒會作鬼臉(由反射來自主性模仿)
瓊斯基語言學習先天論的觀點:該說話的時候才會說話;聽障的小孩會創造自己手語(參考課本p.260) 會數數字的嬰兒?七個月的嬰兒會把聲音響的次數配合物體的件數

14 影響語言發展因素 大腦成熟:等待兒童成熟、受傷後大腦仍有可塑性 社會互動:父母與照顧者要回應兒童的表現、模仿兒童的話語、以正確發音回應,回答
語碼混合(交錯使用)與語碼轉換(由一種語言轉換至另一種語言):雙語家庭p.264 兒童導向話語的重要

15 兒童導向話語 父母親語(parentese),媽媽語(motherese) 緩慢,高音調,誇張語調,簡化,較短,強調或重覆字尾字詞,母音
優點:幫助幼兒辨識語音;進行會話;表達情緒 母親發音準確可預測兒童學習

16 說故事的重要 閱讀習慣與能力 親子互動 開放性問題


Download ppt "三歲前的認知發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