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8讲 电缆管道设备 3.3电缆管道设备 3.3.1管道系统的组成 3.3.2管道的种类(按材料分)和特点 3.3.3管孔断面的排列组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8讲 电缆管道设备 3.3电缆管道设备 3.3.1管道系统的组成 3.3.2管道的种类(按材料分)和特点 3.3.3管孔断面的排列组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8讲 电缆管道设备 3.3电缆管道设备 3.3.1管道系统的组成 3.3.2管道的种类(按材料分)和特点 3.3.3管孔断面的排列组合

2 3.3 电缆管道设备 电缆管道是用以穿放电缆的一种地下管线建筑,与其它电缆敷设形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容量大,可以在管道中穿放多条大对数电缆。 ●管块可以容许对称重叠敷设,占用地下断面较小,有利于市政建设统筹安排其它各种地下管线,同时由于架空电缆的减少,有利于美化城市。 ●便于施工和维护,因为电缆可以在管道中随时穿放随时抽换,当电缆发生障碍时也便于测试和检修,缩短障碍历时。 ●管道可以减少电缆直接受到外力破坏,能够进—步保证通信安全。 ●即使是已建设多年的管道,也可以根据图纸、资料查找管道平面位置和埋深,便于技术管理和查询。 电缆管道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在城市走向现代化的今天,除主干电缆线路上建筑主干管道外,分支配线电缆也应采用配线管道,把电缆从管道人(手)孔中直接引入用户建筑物内,实现城区通信线路的全地下化。这样做虽然初次投资大一些,但从长远考虑,还是比较经济的。

3 3.3.1 管道系统的组成 1.用户管道 电缆管道是由人孔、手孔、管路三部分构成的,按照使用性质和分布段落分类,可分为用户管道和局间中继管道。 1.用户管道 用户管道是从电话局电缆进线室引出,穿放用户电缆的管道,按其使用要求,可分为主干管道和配线管道。 (1)主干管道:采用隧道或多孔管道两种建筑形式,一般用来穿放400对以上的主干电缆。标准的管孔直径为90mm,为了适应现代通信的需要和塑料管道的普遍使用,管孔直径可以小到25mm,大到110mm,用于穿放各种规格的全塑电缆和光缆。为了便于抽穿和经常维护、检修电缆,在多孔管道中,每隔120~150m设置人孔或手孔一个。主干管道一般应建筑在人行道上或车行道的一侧。 (2)配线管道:是主干管道的分支,用于穿放配线电缆。由于配线电缆对数较小(300对以下),管孔直径可以小一些,管孔数量也可以少一些(一般为2~3个)。为了便于用户配线和维护检修,每隔50~100m设置手孔一个。

4 2.局间中继管道 3.管道建筑方式 2.局间中继管道 局间中继管道是建筑在分局与分局或市话局与长途局之间的管道,供穿放局间中继光缆或电缆使用。为了节约费用,往往将用户电缆与中继电缆合用—条管道,使得用户管道与中继管道的划分,在实际上失去了明确的界限。 3.管道建筑方式 通信管道在建筑方式上,一般有隧道、管道、渠道三种类型。

5 (1)隧道 隧道的建筑方式一般以钢筋混凝土为基础,以拱型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做上覆,两侧壁则用l00号机砖砌筑或浇注钢筋混凝土而成,如图3—38所示。 图3—38 隧道

6 (2)管道 管道就是现在普遍采用的4、6、12孔混凝土管或用单孔管(塑料管、金属管、石棉水泥管等)铺筑具有多孔组合的管道。如图3—39所示。
图3—39 管道

7 (3)渠道 在城市较小、市话局容量不大的局所,或发展不肯定、道路尚未定型,但目前用户又较多,采用架空电缆配线不合适的地区可以采用渠道。它是用预制的混凝土U型槽连接起来,上覆混凝土盖板,然后覆土至路面,每隔150m左右设置砖砌手孔,如图3—40所示。 渠道的优点是投资少、施工简便。它的缺点是容量小,而且属于半永久性的管线设备,容易受水的侵入。 图3—40 渠道

8 3.3.2 管道的种类(按材料分)和特点 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管道可分为混凝土管、塑料管、钢管、铸铁管、石棉水泥管、陶管等,一般根据工程造价和现场环境来选用。 其中混凝土管容易制作、造价较低,所以采用较为普遍。 混凝土管,按其制作方法可分为干打管和湿打管两种。 干打管制作简单,采用较多,湿打管制作较复杂,但可以节省水泥。

9 混凝土管 混凝土管的形状通常如图3—41所示。 图3—41 混凝土管

10 表3-5 混凝土管的体积和标准重量 混凝土管的重量,是衡量混凝土管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同样规格的情况下,重量越重,表示混凝土管的密实程度越高,因而强度及抗渗性越强,耐久性能也越好,反之则相反。混凝土管的体积和标准重量,如表3—5所示。

11 2.塑料管 塑料管有聚乙烯管、硬聚氯乙烯管等,为了增强塑料管的强度,又出现了塑料波纹管。聚乙烯管比硬聚氯乙烯管轻40%,可以制成很长的连续长度,如同电缆一样绕在盘上,施工方便,但价格昂贵。硬聚氯乙烯管是用聚氯乙烯树脂加以稳定剂、润滑剂和填充料,用挤压法成型,作为电缆管道的管材,具有很多优点。塑料管的孔径一般达108~110mm,可以穿放大对数全塑市内通信电缆,若干根塑料单管可以组成数量庞大的多孔管道,组成容量极大的主干管道,这是混凝土管难以做到的。一般塑料管的抗压强度大约为200kg/cm,波纹管可达到很高,而且在主压力下变形时,管壁遇到土壤的抗力、变形和弯距均大大减少,承载能力相应增加。一般塑料管的长度较长便于接续,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铺设速度。 管道上所用的塑料管壁厚—般在2.5~6mm。在人行道上或里弄胡同内建筑管道时,可选小口径、壁厚在2.5~3mm的塑料管,在车行道建筑时可选用大口径、壁厚为5~6mm的塑料管。 塑料管的特点有:质量轻,硬质聚氯乙烯管(PVC管)比重为1.40~1.60,硬质聚乙烯管(PE管)比重为0.94~0.97;管壁光滑,与全塑电缆间在无润滑剂的情况下摩擦系数约为0.363;接续方法简单;强度能满足要求;水密性好;化学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绝缘性能好;运输方便;耐寒性较差,热稳定性差;价格较高。

12 3.钢管和铸铁管 钢管和铸铁管机械强度大,一般用于穿越铁路、公路、桥梁或管顶距车行道路面较近或引上管等地方。
钢管的特点有:重量重;管壁光滑,与全塑电缆间在无润滑剂的情况下摩擦系数约为0.40;水密性好,接续方便;抗压、抗冲击、耐振动等机械性能高,一般不会受到机械性破坏;价格高;运输方便。 电缆管道除了上述几种外,还有陶管,石棉水泥管、木浆管等,但用量较少。由于塑料管特别是硬质聚氯乙烯(PVC)管的众多优点,已在我国广泛使用。

13 3.3.3 管孔断面的排列组合 管道的管孔断面的排列组合,通常应遵守高大于宽(但高度不宜超过宽度的一倍)或正方形的原则,这样可以减少管道基础的宽度,又可以减小管顶承受压力的面积。 90mm孔径水泥管管块的管孔及规格见图3—42所示。

14 水泥管列组合方法 根据管孔断面的排列组合原则,90mm水泥管块排列成4孔、6孔、8孔、12孔、16孔、20孔、24孔和36孔的组合方法如图3—43所示。 图3—43 水泥管 排列组合 方法

15 穿越其它管线时管孔排列方法 由于地下管线设备如:给水管、排水管、煤气管、电力电缆等穿越距离的限制无法按图3—43所示的排列组合时,可采用高小于宽的卧铺、并铺等方法,如图3—44所示。 图3—44 穿越其它管线时管孔排列方法

16 3.3.4管道的施工方法步骤、坡度、埋深、段长 1.管道建筑的施工步骤
管道建筑前必须经过现场查勘,决定管孔的排列,确定管道段长和人孔类型,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人孔埋深、选取必要的坡度。施工时还需要阅读施工图纸,挖掘沟槽、基坑、铺设管道地基、做好管道基础,然后才能铺设管道,砌筑人(手)孔,安装人孔附属设备以及回土夯实,余土清运等工作。现场查勘时,必须掌握管道位置与其它地下管线、建筑物的平行交叉距离。 (1)管道建设在人行道上时,管道与建筑物的距离通常保持在1.5m以上;与行道树的净距不小于1.0m;与道路边石的距离不小于1.0m。 (2)管道如必须建筑在车行道上时,应尽量靠近道路的边侧。与道路边石的距离不应小于l.0m;与人行道上的树木距离不应小于2.0m,与人行道高压线杆支座距离不应小于3.0m。 (3)管道与其它管线和建筑物的平行交叉距离,通常如表3—10所示。

17 表3—10 管道与其它管线和建筑物的最小净距 其它管线名称 电缆管道 平行净距 交叉净距 给水管 75~150mm 0.5 0.15
表3—10 管道与其它管线和建筑物的最小净距 其它管线名称 电缆管道 平行净距 交叉净距 给水管 75~150mm 0.5 0.15 200~400mm 1.0 400mm以上 1.5 排水管 1.0① 0.15② 热水管 1.0⑤ 0.25 煤气管 8kg/cm2以下 0.3③ 8~10kg/cm2 2.0 电力电缆 35kv以下 0.5④ 建筑物

18 2.管道坡度 图3—46 管道坡度

19 3.管道、人(手)孔的埋深 表3—7 管道的最小埋深 管道程式 有路面或铁路路基面至管顶最小埋深 人行道 车行道 电车轨道 铁路轨道
表3—7 管道的最小埋深 管道程式 有路面或铁路路基面至管顶最小埋深 人行道 车行道 电车轨道 铁路轨道 混凝土管 0.5 0.7 1.0 1.5 铁管 0.2 0.4 1.2 石棉水泥管 塑料管

20 4.管道段长 两个相邻人孔中心线间的距离,叫做管道段长,管道段长越长建筑费用就越经济。但由于电缆在管孔中穿放时所承受的张力随着段长而增加,电缆本身将受到一定的损害,为了减少或避免这种损害,电缆不论穿在直线管道中还是弯曲管道中,承受的终端张力以不超过1500kg为准。 直线管道允许段长一般应限制在150m内。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按120~130m为一个段长。 弯曲管道应比直线管道相应缩短。采用弯曲管道时,它的曲率半径一般应不小于36m,在一段弯曲管道内不应有反向弯曲即“S”弯曲,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得有U形弯曲出现。

21 3.3.5人(手)孔位置的选择、类型、基础、附属设备 1.人(手)孔的位置 2.人(手)孔类型
3.3.5人(手)孔位置的选择、类型、基础、附属设备 1.人(手)孔的位置 2.人(手)孔类型 1.人(手)孔的位置 人(手)孔的位置一般不宜选在下列地点: (1)重要的公共场所(如车站、娱乐场所等)或交通繁忙的房屋建筑门口(如汽车库、消防队、厂矿企业、重要机关等)。 (2)影响交通的路口。 (3)极不坚固的房屋或其它建筑物附近。 (4)有可能堆放器材或其它有覆盖可能的地点。 (5)消火栓、污水井、自来水井等地点附近。 2.人(手)孔类型 人孔分为直通型人孔、拐弯型人孔、分歧型人孔、扇型人孔、局前人孔和特殊型人孔等。直通型有长方形人孔和腰鼓形人孔两种。 手孔—般为长方形。 上述人孔除扇形人孔和特殊人孔外,又分为大号和小号。大号人孔用于管孔较多的管道上;小号人孔用于管孔较少的管道上。腰鼓形人孔消耗材料要比长方形少一些,因为在同样基本尺寸下,腰鼓形人孔的周边尺度一般约小l0~15%,通过计算,腰鼓形人孔比长方形人孔侧壁厚度也可以小一些,一般长方形砖砌人孔壁厚为37cm,而腰鼓形砖砌人孔壁厚为24cm。

22 人(手)孔型号 图3—47 人(手)孔型号

23 3.人(手)孔的基础 人(手)孔的基础是直接与地基接触的,地基的好坏直接影响基础的质量,所以在浇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夯实、抄平,然后校核基础形状、方向、地基高程,支起模板,进行浇注。基础一般为现场浇注混凝土,浇注前需按规定挖好积水罐安装坑,安装坑应比积水罐外形四周大100mm,坑深比积水罐高度深100mm,基础表面应从四个方向向积水罐做20mm的泛水。

24 图3—48 人(手)孔的基础断面图 如图3—48所示。人孔通常用混凝土做基础,一般采用100号混凝土,基础厚度为12cm。局前人孔若建筑在车行道上,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要配置在受拉部位上,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为3cm。

25 4.人(手)孔四壁 砖砌人(手)孔四壁用100号机砖砌成;钢筋混凝土人孔用钢筋、石子、水泥建筑。人(手)孔的四壁应安装U形拉环和电缆托架穿钉。砖砌人孔铁架穿钉安装如图3—49所示。 图3—49 人孔铁架穿钉安装

26 6.人孔的附属设备 6.人孔的附属设备 人孔的附属设备有人孔铁口圈、人孔铁盖、电缆托架等。人孔铁口圈安装在人孔上覆圆形出入口,内径为65cm,一般配有双层盖即外盖与内盖。内盖用于锁住铁口圈防止杂物进入人孔。外盖厚实机械强度大,用于封口和保护人孔。人孔铁口圈及铁盖安装如图3—52所示。 电缆铁架和托板是安装在人(手)孔侧壁上面用以承托电缆的设备,其安装数量和位置根据人孔形状和大小决定。 图3—52 人孔铁口圈及铁盖安装

27 本讲小结 ●电缆管道是用以穿放通信电缆的一种地下措施。有隧道、管道和渠道三种形式。
●管孔断面的排列组合,应遵守高大于宽的原则,在地形受到限制时,可采用卧铺或并铺的方法。 ●为了排除积水和淤泥,管道需要有一定的坡度,坡度的形式有人字坡、一字坡和斜坡度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形式。 ●管道段长通常为120~130m,一般不应超过150m。 ●人孔的类型有直通型、拐弯型,分歧型、扇型等,一般根据电缆路由选用。

28 习题 ●简述通信电缆管道系统的组成。 ●目前管道材料主要使用哪两种?试比较两者的优缺点。 ●试述管道断面的排列组合的原则。
●试述管道坡度、埋深、段长的确定原则。 ●人孔类型有哪些?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人孔附属设备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Download ppt "第8讲 电缆管道设备 3.3电缆管道设备 3.3.1管道系统的组成 3.3.2管道的种类(按材料分)和特点 3.3.3管孔断面的排列组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