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小麦纹枯病 (Wheat Sharp Eyespot)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 。80年代以来逐渐加重的病害。 症状: 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受害,造成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倒伏、枯孕穗等多种症状。 烂芽:种子发芽后,芽鞘受侵染变褐,继而烂芽枯死,不能出苗。 病苗死苗:主要在小麦3~4叶期发生,在第一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的病斑,严重时因抽不出新叶而造成死苗。
2
花秆烂茎:返青拔节后,病斑最早出现在下部叶鞘上,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条件适宜时在茎秆上出现近椭圆形的“眼斑”。
田间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以及黄褐色的菌核。 倒伏:由于茎部腐烂,后期极易造成倒伏。 孕穗:发病严重的主茎和大分蘖常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或形成“枯白穗”。此时若田间湿度较大,病植株下部可见大量油菜籽状的菌核。
3
小麦纹枯病
4
病 原 禾谷丝核菌Rizoctonia cerealis ,属于真菌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立枯丝核菌(Rizoctonia solani)也能侵染小麦引起纹枯病。 病菌以菌丝和菌核的形式存在,不产生任何类型的分生孢子。成熟菌丝可形成近直角分枝。菌丝纠结形成菌核。 菌丝生长的适温为22~25℃,13℃以下、35℃以上生长受抑制。病菌生长10~11d开始形成菌核。菌核萌发无休眠期,适温下4d即可萌发。湿热条件下菌丝体致死温度为50℃ 10min;干热条件下,菌丝体致死温度为75℃ 1h。
5
病原菌生理分化:小麦纹枯病菌种下根据菌丝融合划分为不同的菌丝融合群(anastomosis group,简称AG)。我国小麦纹枯病菌的优势菌群是禾谷丝核菌的CAG-1群,约占90%;立枯丝核菌AG-5群数量较少。 小麦纹枯病菌除侵染小麦外,对大麦也表现强致病力;还能侵染玉米、水稻,但致病力不及对小麦强,对大豆和棉花不致病。
6
病 害 循 环 初侵染:病菌以菌核和病残体中的菌丝体在田间越夏越冬,其中菌核的作用更为重要。菌核在干燥条件下保存6年仍可以萌发。
病 害 循 环 初侵染:病菌以菌核和病残体中的菌丝体在田间越夏越冬,其中菌核的作用更为重要。菌核在干燥条件下保存6年仍可以萌发。 传播:此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带菌土壤、带菌粪肥、农事操作均传播病害。
7
侵染与发病: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冬麦区小麦纹枯病在田间的发生过程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冬前发病期(主要侵染近地面的叶鞘,形成白穗);越冬静止期(病菌随麦苗越冬);病情回升期:分蘖末期至拔节,此时病情严重度不高,多为1~2级;发病高峰期:一般发生在4月上中旬~5月上旬即拔节后期至孕穗期;病情稳定期:抽穗以后,茎秆变硬,病情基本稳定,病株上产生菌核而后落入土壤,重病株因失水枯死,田间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 再侵染:小麦纹枯病靠病部产生的菌丝向周围蔓延扩展引起再侵染。田间发病有两个侵染高峰,第一个是在冬前秋苗期;第二个则是在春季小麦的返青拔节期。
8
发病条件 品种抗病性: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绝大多数为感病品种,只有极少数表现耐病或中抗,缺乏免疫和高抗品种。
耕作与栽培措施:小麦、玉米一年二作的栽培制度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小麦地连作年限长、土壤中菌核数量多,有利于菌源积累,发病重。 灌溉条件的改善,播种密度的增高,化肥特别是速效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有利于纹枯病发生流行。 气候条件:一般冬前高温多雨有利于发病,春季气温已基本满足纹枯病发生的要求,湿度成为发病的主导因子。3月~5月上旬的雨量与发病程度密切相关。
9
病害控制 1. 加紧培育并种植抗(耐)病品种: 2. 加强栽培管理:平衡施用氮、磷、钾肥,避免大量施用氮肥,小麦返青期追肥不宜过重。重病地块适期晚播,控制播量,做到合理密植。灌溉时忌大水漫灌。 3.药剂防治:可用15%三唑酮(粉锈宁)WP或12%的三唑醇、12.5%的烯唑醇、2%立克锈等拌种,药剂用量一般为种子量的0.02%~0.03%(a.i)。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拌种。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应根据病情发展及时进行喷雾防治。喷雾可使用23%宝穗水乳剂、15%三唑酮、12.5%的烯唑醇等,还可兼治小麦白粉病和锈病。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