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   如何融合南北文学之所长,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文学,就成为文学进一步发展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了。这个问题的解决,经历了隋和初唐一百二十馀年的漫长探索过程。 第一节  隋代文学 隋立国38年,国祚短促,文学成就不大。隋代作家,基本上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   如何融合南北文学之所长,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文学,就成为文学进一步发展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了。这个问题的解决,经历了隋和初唐一百二十馀年的漫长探索过程。 第一节  隋代文学 隋立国38年,国祚短促,文学成就不大。隋代作家,基本上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   如何融合南北文学之所长,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文学,就成为文学进一步发展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了。这个问题的解决,经历了隋和初唐一百二十馀年的漫长探索过程。 第一节  隋代文学 隋立国38年,国祚短促,文学成就不大。隋代作家,基本上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等。

2 一、合而不同的隋代诗风 1、北齐、北周入隋的文人 ①卢思道
  卢思道(535-586),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曾作武阳太守,今传辑本《卢武阳集》。七言歌行《从军行》是其代表作。

3   是诗采用以“思妇──征夫”为内容的南朝歌行体,但与梁、陈文人的歌行体落笔常在“思妇”一边不同,此诗将描写的重心转到了“征夫”身上,以关塞苦寒生活为背景,抒写北地边塞生活的真情实感,多贞刚之气,有苍劲骨力,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历来为人称道。   句式的灵活多变,虚词的承接和韵脚的流转,为诗坛提供了充沛的气势和活泼朗爽的节奏,堪称初唐七言歌行的先河。

4 ②薛道衡   薛道衡(539-609)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荣河县北)人。曾官襄州总管、播州刺史、内史舍人、司隶大夫。世称薛司隶。   薛道衡是隋代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昔昔盐》是他的最著名的作品。因其中的佳句“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而见称于世。

5 ③杨素   素亲历征战,对边塞风霜行役的军旅生活体验尤深,在诗中表现得更为真切。   《出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领兵出塞同突厥作战的生活体验。平实的叙说中,流动着粗犷深沉的悲凉情思,感情真挚而浓烈,有一种北歌的慷慨呜咽之音。   《赠薛播州十四首》回忆身世,怀慕知己,颇有隐微难言之痛。以真挚悲凉的情思和深雄雅健的气质,直诉别离悲情,不加藻饰而感人至深,史称其“词气宏拔,风韵秀上,亦为一时盛作”(《隋书·杨素传》)。

6 2、由梁、陈入隋的文人   在隋文帝时代,北、南两种诗风是同时并存的,甚至在同一作家的创作中体现出来,但到隋炀帝杨广即位以后,隋代文学就明显地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方面发展了。虞世基即是此风之代表。   虞世基是南朝文士中较有名望的一位,曾写过《出塞二首》等较好的作品。隋炀帝即位后,他成为深受器重的文学侍从,所作应制诗《四时白纻歌》、《奉和望海诗》等,着意于词采的华美和对仗的工整,纯粹是为作诗而作诗。  

7 相比之下,倒是隋炀帝本人所作的乐歌中,有一些清丽明快之作,如《春江花月夜二首》: (一)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相比之下,倒是隋炀帝本人所作的乐歌中,有一些清丽明快之作,如《春江花月夜二首》: (一)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二) 夜露含花气,春潭濯月晖。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诗题出自宫体,情调却类于南朝民歌,能写出清丽明净的江南风物之美。这使隋炀帝创作的乐府诗,高出他身边文臣的应诏奉和之作。   炀帝以文学领袖自居,沿袭梁、陈贵族文人以诗为娱的生活方式,使诗歌创作转向咏物和咏宫廷生活琐事,很快就走向了贵族文学的末路。

8 四、隋代散文 开皇四年(584),文帝下诏改革文体,同年泗州刺史司马幼之因文表华艳而交付有司治罪。
  开皇四年(584),文帝下诏改革文体,同年泗州刺史司马幼之因文表华艳而交付有司治罪。   文帝改革文风的主要宗旨,是提倡“公私文翰,并宜实录”,着眼点在于要求应用文去掉华艳的藻饰,讲求实用。   李谔在《上隋高祖革文华书》中,指斥自曹魏以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主张对此绳之以法:“请勒有司,普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送台。”隋文帝对李谔的主张也表示赞成,将此表“颁示天下”。   这是企图用文字狱的手段,把文学完全纳入有助于皇权统治的轨道。

9   此次改革,收效甚微。有隋三十馀年的散文,仍然维持着南北朝散文发展的局面,并未稍有变革。这一时期写得好的文章,几乎都是骈体文,连李谔本人批评骈文的上书也是用的骈体。但骈体文在六朝已被徐陵、庾信发展到了顶点,因此,即使以骈体而言,隋文也显得平庸。

10 第二节  初唐诗坛   如何用南朝文学的声辞之美,来表现新朝的恢宏气象和刚健开朗的健康情思,是初唐诗人面临的课题,也是南、北诗风融合的关键。初唐诗人的努力方向在于:   ①写景技巧的成熟;   ②题材的扩大;   ③声律的完善;   ④风骨的形成;   ⑤意境的创造。  

11 一、贞观诗风与上官体 1、宫廷化的贞观诗风 初唐的诗歌创作,主要是以唐太宗及其群臣为中心展开,一开始多述怀言志或咏史之作,刚健质朴;而贞观诗风的新变,则起于对六朝声律辞采的模仿和拾掇。 (1)文物制度承陈、隋旧业 (2)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12   初唐宫廷诗人在艺术上所追求的是繁缛绮错的风格,追求重点起初是对偶的修辞技巧,尔后又增之以调声的技术,并且最终把对偶技巧和声韵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在形式上推进了律诗的完善和定型。
  在宫廷诗人中,我们要注意的是上官仪。

13   2、上官体    上官仪(约608~664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家于江都。    《旧唐书》本传说:上官仪“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14   落叶飘蝉影,平流写雁行。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
  写蝉噪,写雁飞,是通常的写法,但诗人不写蝉鸣而写蝉影,且这蝉影是映照在飘飞的落叶上,随落叶而飘动;   诗人不写秋空上的雁行,而写映在静静的秋水上的雁行,都是为了使之更精致华美。这就是绮错婉媚。

15   在唐诗发展史上,上官仪上承杨师道、李百药和虞世南,下开“文章四友”和沈佺期、宋之问。
  由于宫廷诗人大多功成名就,志得意满,生活接触面也比较狭窄,所以诗歌的变革只能由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一般士人来承担。

16 二、王绩与初唐四杰 1、王绩   王绩( 589~644),字无功,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有《东皋子集》。代表作为《野望》。  

17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   以平淡自然的话语表现自己的生活情感,写得相当真切,有一种不施脂粉的朴素美。

18 2、四杰 ①四杰简介 高宗永徽以后,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登上诗坛,号称“初唐四杰”。
  高宗永徽以后,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登上诗坛,号称“初唐四杰”。 ①四杰简介   王勃(649~676),字子安,是王通的孙子,王绩的侄孙。骈文以《滕王阁序》为世传诵。

19   杨炯(650~693?),陕西华阴人,曾官盈川令。《从
军行》是他的名作。  

20   卢照邻(634?~683)字升之,号幽忧子,河北范阳(今北京附近)人。
  骆宾王(623~684?),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作过长安县主薄、临海县丞等小官,曾遭事下狱,最后因参加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后的活动写了著名的《讨武曌檄》,事败被杀。   骆宾王

21 ②内容:由宫廷诗的颂美为主转向独抒怀抱   年少志大,才高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之下的雄杰之气。  

22   “四杰” 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23   “四杰” 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四杰”的诗歌,突破了宫廷诗的狭小范围,初步洗去了宫廷诗的浮靡和庸俗,为唐代诗风的转变作出了贡献。 

24 行路难 卢照邻 君不见, 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
     行路难   卢照邻        君不见, 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 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娼家不来折! 娼家宝袜蛟龙帔 ,公子银鞍千万骑。 黄莺一一向花娇,青鸟双双将子戏。 千尺长条百尺枝,月桂星榆相蔽亏。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 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任风吹。 一朝憔悴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 ……

25 古来荣利若浮云,人生倚伏信难分; 始见田窦相移夺,俄闻卫霍有功勋。 未厌金陵气,先开石椁文。 朱门无复张公子,灞亭谁畏李将军。 相顾百龄皆有待,居然万化咸应改。 桂枝芳气已销亡,柏梁高宴今何在? 春去春来苦自驰,争名争利徒尔为。 …… 已矣哉,归去来。 马卿辞蜀多文藻,扬雄仕汉乏良媒。 三冬自矜诚足用,十年不调几邅回。 汲黯薪逾积,孙弘阁未开。 谁惜长沙傅,独负洛阳才! ——骆宾王《帝京篇》

26 诗人以浓烈的感情贯注于对历史人生的思索之中,从而使诗的抒情深化,带有更强的思想力量,形成壮大的气势。
在诗中,作者还直接抒发了自己沉沦下僚而“十年不调”的强烈不满,这种愤愤不平,使诗的内在气势更加激越昂扬。   宫廷诗人应制咏物以颂美为主的写诗倾向,至此完全转向了独抒怀抱。初唐诗风之转向,实发端于此。

27 ③艺术:广泛运用铺写叙述夹以议论的手法   卢、骆、王等人创造性地发挥了七言歌行这种诗体之所长,用它来铺写抒情,夹以议论,情之所至,笔亦随之,篇幅或长或短,句式参差错落,工丽整练中显出流宕和气势,使之成为“极能发人才思”(《诗薮》语)的新体制。不仅实现了描写场景和题材由宫廷走向市井的转变,而且出现了壮大的气势和力量。

28 长安古意 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萧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翼,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29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30   全诗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长安大道连狭斜”到“娼妇盘龙金屈膝”,共三十二句,铺陈描写长安车马、宫阙、豪宅的繁华富丽和权贵们竞逐豪奢的享乐生活。   第二部分从“御史府中乌夜啼”到“燕歌赵舞为君开”,共二十句,以市井娼家为中心,画出了一幅王孙公子、军官侠客等各种人物纵情声色的夜游图。   第三部分从“别有豪华称将相”到“即今惟见青松在”共十二句,转写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权臣得意骄纵的情况。   第四部分是最后四句,以汉代穷居著书的扬雄自况,寄寓怀才不遇的感慨,并与前面所写的豪门贵族生活作对照,针砭当世,透言哲理,托物言志,结束全篇。

31   《长安古意》是一首宫体诗。 “古意”本为宫体惯用的题目。但此首却标志着宫体诗的转变,它把宫体诗由宫廷带入市井。 所以这首诗的题材、辞句尽管和萧纲的《乌栖曲》等齐梁宫体非常接近,但思想感情却大不相同。它不是宫体诗的继续,而是宫体的否定。

32   乌栖曲(二首) 萧纲   芙蓉作船丝作䋏①,北斗横天月将落。 采桑渡头碍黄河②,郎今欲渡畏风波。   织成屏风金屈膝③,朱唇玉面灯前出④。 相看气息望君怜⑤,谁能含羞不自前。   ①芙蓉,莲花的别称。䋏,即“笮”,引船的绳索。《铙歌·上陵》:“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   ②采桑渡,即采桑津(山西省乡宁县西)。据《水经注》,黄河过屈县西南为采桑津。碍,阻,阻碍。   ③织成,古代一种名贵的丝织品,以彩丝或金缕织出花纹。 金屈膝,黄金铰链。连结屏风用。   ④朱唇玉面,指女子,形容其美。   ⑤怜,爱。

33  经卢、骆之手,七言歌行“一变而精华浏亮。抑扬起伏,悉协宫商;开合转换,咸中肯綮”(《诗薮》),成为以后李白、李颀、高适、岑参一路诗人所喜用的形式,其开拓之功是不容轻忽的。

34 ④对于五律的贡献 “四杰”的送别诗,力去应酬文字的陈套,而每每和游宦不成的悲凉之情、客子深沉的乡思结合起来。于伤别之外,尚有一种昂扬的抱负和气概,使诗的格调变得壮大起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胡应麟《诗薮》评此诗曰“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 。

35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激扬文字的书生意气,梗概多气的风貌,与建安诗颇有相近之处,是构成其诗歌“骨气”的重要因素,也是“四杰”诗风与宫廷诗风迥然有异的内在原因。

36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雾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沈。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37   “四杰”在唐诗发展中的贡献在于:   一是“四杰”扩大了七言古诗的题材内容,“由宫廷走到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代表着一种新诗风的出现。   二是“四杰”使五言律诗渐趋成律而初步定型。

38 三、杜审言与沈宋及五律的定型 1、杜审言与文章四友 杜审言、李峤与苏味道、崔融并称“文章四友”。  

39 ①杜审言    杜审言在五律方面的成就已超过了杨炯,使五言律的创作首先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胡应麟《诗薮》说:“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倡。”   杜审言最有名的五律,是他早年在江阴任职时写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40 ②李峤   李峤(645-714?)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   李峤的诗,以工整的五言律为主,在这方面下过很深的工夫。他的一百二十多首五言咏物诗,这些诗大都是合律的,且十分讲究修辞技巧,在当时五言律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   五律的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佺期最后完成的。

41 2、沈佺期、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约713),字延清,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   沈佺期(约656—713),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人。   沈宋主要活动在武后和中宗两朝,尤其在中宗神龙、景龙年间,他们均以修文馆学士的身份频频出入于宫廷文会,堪称词臣班首、文场勍敌,时人号为“沈宋”。

42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也说:“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这是最早有关“律诗”定名的记载,故沈、宋之称,也就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明代王世贞说:“五言至沈宋始可称律。”(《艺苑卮言》卷四)  

43 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渡汉江
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44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沈佺期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馀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45    总之,经过杜、李、宋、沈等人的不懈努力,从武后至中宗景龙年间,唐代近体诗的各种声律体式已定型,并出现了一批较为成功的作品。

46 第三节  陈子昂与唐诗风骨 一、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659-700),出生于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一个富有的庶族地主家庭,从小养成了豪家子弟任侠使气的性格。青年时期,他折节读书,21岁时入长安游太学,次年赴洛阳应试,落第西归,在家乡过了一段学仙隐居的生活。24岁得中进士,释褐将仕郎。由于两次上谏疏直陈政事,受到武则天的赏识,他被擢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拾遗。世称陈拾遗。

47 二、陈子昂的文学主张   从唐初到陈子昂数十年间,人们一直在呼唤文学新潮的到来,却未能把握问题的关键。  

48   四杰打破诗坛的沉寂,揭开了唐诗变革的序幕,对当时宫廷诗风的批判也很有力,然而在某些重大问题上的理论表述,却仍然是陈旧而空洞。
  提倡风骨和兴寄,对于当时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陈子昂较早地在创作中体认到这一点,并有十分明确的理论表述。

49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50   第一,从诗歌审美特征批判前代诗风   第二,鲜明地提出“汉魏风骨”

51   陈子昂诗歌理论的意义:   首先,陈子昂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作品。   其次,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瑰丽的文学。

52 三、陈子昂的诗歌 1、三十八首《感遇诗》 ①抨击时弊,千古忠义 《感遇》其四就是指斥这种现象的:
  《感遇》其四就是指斥这种现象的: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53 ②述怀言志,侠肝义胆   《感遇》其三十五: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54  从“四杰”开始的那种渴望建功立业的昂扬情调,在陈子昂的这类兴寄之作里更显激越,带有壮怀激烈、拔剑而起的豪侠之气。

55 《感遇》其二“兰若生春夏”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兰若】 :兰花和杜若。这是《楚辞》里边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 【芊蔚】 :草木茂盛貌。 【青青】 :“菁菁”,繁盛貌。 【朱蕤】红花。 【冒】覆盖。   杜若 香兰

56 前人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 前人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7 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是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
  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是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 陈诗在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屈赋的比兴手法;风格雄浑而沉郁,含蓄而深沉;语言刚健质朴,不假雕饰,确实不同于齐梁以来的轻浮艳丽。  

58   陈子昂对风骨的追求,提出的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为唐代文学开辟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59 第四节 张若虚、刘希夷与唐诗兴象 一、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1、吴中四士张若虚   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和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

60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庚韵 平  洪亮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霰韵 仄 洪亮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真韵 平 洪亮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纸韵 仄 细微

61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尤韵  平 柔和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灰韵  平 柔和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文韵 平 洪亮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麻韵 平 洪亮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遇韵 仄 细微

62   《春江花月夜》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营构了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63 二、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 1、刘希夷简介   刘希夷,字延之,汝州(今河南临汝)人,宋之问的外甥。代表作是《代悲白头翁》。

64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1,更闻桑田变成海2。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3。 光禄4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5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65 1.松柏摧为薪:松柏被砍伐作柴薪。《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2.桑田变成海:《神仙传》:“麻姑谓王方平曰:‘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 3.这两句说,白头翁年轻时曾和公子王孙在树下花前共赏清歌妙舞。 4.光禄:光禄勋。用东汉马援之子马防的典故。《后汉书·马援传》(附马防传)载:马防在汉章帝时拜光禄勋,生活很奢侈。文锦绣:指以锦绣装饰池台中物。文又作“开”、或“丈”,皆误。将军:指东汉贵戚梁冀,他曾为大将军。《后汉书·梁冀传》载:梁冀大兴土木,建造府宅。这两句说白头翁昔年曾出入权势之家,过豪华的生活。 5.宛转蛾眉:本为年轻女子的面部画妆,此代指青春年华。

66 刘、张的诗较多摄取了南朝乐府诗的营养,风格明丽优美,与主要取径于汉魏古诗的陈子昂有很大不同。
  刘、张的诗较多摄取了南朝乐府诗的营养,风格明丽优美,与主要取径于汉魏古诗的陈子昂有很大不同。   陈子昂以风骨胜,而刘希夷、张若虚又益之以情韵,在诗歌意境创造上取得重大进展,为盛唐诗的到来作了艺术上的充分准备。


Download ppt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   如何融合南北文学之所长,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文学,就成为文学进一步发展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了。这个问题的解决,经历了隋和初唐一百二十馀年的漫长探索过程。 第一节  隋代文学 隋立国38年,国祚短促,文学成就不大。隋代作家,基本上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