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十章 进食与睡眠障碍
2
目录 第一节 进食障碍 第二节 进食障碍的 病因与治疗 第三节 睡眠障碍 第四节 睡眠障碍的治疗
3
赞美女性的丰腴
4
第一节 进食障碍 贪食症 厌食症 暴食与肥胖 其他进食障碍
5
贪食症 Bulimia 以反复发作性暴食和强烈控制体重的愿望为特征,发生次数平均每周至少2次,持续3个月以上。
有体像障碍,过分重视自己的体形,总是感到不满意,具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 采用引吐、导泻、过度增加运动量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可能引起的发胖。 伴有强烈焦虑或抑郁。
6
灰姑娘情结(1) 少女戴安娜对自己的体貌很缺乏信心,和这个年龄的其他少女一样总对自己不满意,面对着父亲的镜头总觉得自己红扑扑的双颊太幼稚可笑、自己身材太高、太缺乏成熟女性的的阿娜多姿。
7
灰姑娘情结(2) 戴安娜王妃蜜月期间访问威斯特敏斯特大公的苏格兰庄园。照片可见其明显的消瘦,源于其与之艰苦斗争的贪食症及进入皇室的应激。贪食症困扰戴妃达 7 年之久。
8
贪食症临床特征 难以自控的暴食发作与进食后紧接着的自我催吐、大剂量药物导泻、过度增加运动量等等手段把吃下的食物从体内清除出来(补偿行为)。
患上贪食症之后往往继发出现抑郁,抑郁也许是对贪食症的情绪反应。 贪食症者往往对自尊、自己的名声或竞争成败高度关注而焦虑。 注意:贪食症并不必然与肥胖或体重超重联系在一起。
9
贪食症的生理后果 贪食症暴食之后的引吐、导泻,长此以往将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诸如因反复呕吐导致的唾液腺肿大、牙龈腐蚀、电解质紊乱、心律不齐,乃至肾功能衰竭等…… 贪食症与焦虑障碍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高达75%的贪食症者同时伴有如社交恐怖、广泛性焦虑障碍等焦虑障碍。 贪食症患者往往把贪食行为作为掩盖或消除焦虑的应对手段。
10
厌食症 Anorexia 主要见于女性,特别是12~18岁的青春前期者,以故意节食乃至拒绝或恐惧进食、导致体重显著减轻、甚至威胁到生命为特征。 比标准(原先)体重低 25%以上(低15%以上为可疑),体重指数 BMI < 17.5 BMI = 体重kg ÷ 身高m ÷ 身高m BMI标准值=22,<18消瘦,18~20稍瘦,20~24一般(正常),24~26稍胖,>26肥胖
11
前法国第一家庭的悲痛 据英国《泰晤士报》2004,12,7日报道
法国第一夫人贝尔纳黛特打破30多年的沉默,公开了总统家庭一个最悲痛的秘密:他们现年46岁的长女洛朗斯从15岁开始患上厌食症后,曾多次试图自杀,有一次(1990年)从四楼窗户跳下后,落下了终身残疾。 洛朗斯本来也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女孩,被称作是“父亲的肖像”,直到15岁那年,他们到科西嘉岛度假时她患上了脑膜炎,此后洛朗斯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渐渐出现厌食症状,情绪低落,并几次被送往医院或诊所治疗。
12
厌食症临床特征(1) 严格控制进食,只吃最最少量的食物,以至体重迅速下降到危险的程度。
最突出的特征是压倒一切的、想尽一切办法的追求苗条,极度担心发胖,无情地驱使自己减肥。 体像障碍严重,拒绝承认有病,拒绝治疗,极少主动求医,也不愿配合治疗。 严重者伴营养不良、闭经,可伴强迫症状及抑郁情绪。
13
厌食症临床特征(2) 90%的重症厌食症者都是年轻女性或少女。 北美洲黑人女性很少患厌食症。 厌食症的关键在于严重的体像障碍。
14
厌食症 保持体重或体重稍有一点点增加都会引起强烈的恐慌、焦虑以及抑郁。
与贪食症一样,厌食症者也大多伴随着焦虑障碍及心境障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厌食症还往往伴发强迫障碍(OCD)。 贪食症与厌食症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有体像障碍与担心发胖的恐惧。 在所有的心理疾患、包括抑郁症之中,厌食症的死亡率最高。 进食障碍(无论贪食症或厌食症)与焦虑障碍密切相关。
15
警钟 2006年11月15日,年方21岁的巴西女模特安娜·卡罗琳娜·雷斯顿死于因厌食引起的并发症。雷斯顿小姐的悲剧给时装界那种为求“完美”身材而鼓励女模特拼命节食的风尚再次敲响了警钟。 临死前,身高1.74米的安娜体重仅40公斤,BMI仅13.2。她生前主要靠吃西红柿和苹果等维持生命。 西班牙2006年9月出台了一项震惊时装界的决定,禁止身体太瘦(BMI<18)的模特走上马德里时装表演节的T型台。
16
暴食与肥胖 暴食者因不能节制的暴食而深感苦恼和痛苦,但并不采用如引吐、导泻、过度增加运动量等极端的补偿手段来清除吃下去的食物,因而不会被诊断为贪食症。 因为暴食而过多摄入食物,必然引起肥胖。随之而来的则是肥胖引起的生理、心理痛苦和障碍。 暴食症在DSM-IV-R的附录里作为一种需更深入研究的、潜在的新障碍。
17
穷人的不健康生活方式
18
暴食症与社会经济地位 身处社会底层的群体更易遭遇更多的生活应激、更多的情绪困扰,但却缺乏有效的应付手段和应付技能,往往采用填塞食物的手段来麻痹自我。 社会底层群体的生活方式、饮食方式不科学不卫生,多以廉价的高脂肪、高热能的所谓“垃圾食品”为主。 穷人既缺乏体育锻炼的习惯,也缺乏体育锻炼的条件。 因而暴食症、肥胖症往往更多发生在发达国家的穷人中。
19
异食障碍 反复吃进没有营养甚至有害的物质,诸如泥土、油漆、塑料、绳索、头发、毛皮、布头甚至玻璃、铁钉等等。
一般多发生在精神发育迟滞或痴呆婴幼儿身上,也可偶见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成人身上。 异食障碍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其死亡率非常高。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