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关键词汇 教学目标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关键词汇 教学目标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关键词汇 教学目标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教学目标 本章是宏观经济学的开篇。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国民经济基本总量指标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及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等,理解乘数理论及其经济意义。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投资函数(Investment Function)乘数(Multiplier) 关键词汇

2 9.1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9.1.1 国民经济基本总量指标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9.1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国民经济基本总量指标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总量指标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民收入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它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最基本总量。 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是指一年内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当年)的市场价值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

3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国内生产净值NDP(Net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 国民生产净值NNP(Net National Product)指一个国家的全部国民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净值。 国民收入NI(National Income)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收入的总和,即等于工资、利息、利润和地租的总和。 个人收入PI(Personal Income)指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全部收入的总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指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分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

4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9.1.1.2 相关的几个其他概念 1.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相关的几个其他概念 1.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名义国民生产总值(Nominal GNP)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国民生产总值(Real GNP)是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某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2.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用某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除以当年的人口数量而得到的国民生产总值。 3.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按国民原则计算的。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 GNP=GD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或 GDP=GN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5 小 资 料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关于GDP的小知识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小 资 料 关于GDP的小知识 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和综合经济考核的权威指标,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GDP是一国产量的标准测量指标,能对一国总体经济运行表现做出概括性衡量,具有综合性强和简便易行的优点,因而为世界各国普遍使用,也为联合国和众多的国际组织用来进行经济核算和国际比较。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通常使用GDP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重要指标。这三个指标分别具有不同的功效。 GDP总量,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它的主要功效是:① 用于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②用于国际间和地区间进行比较。③用于制定一国 (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④用于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GDP指标为经济学家分析经济运行状况、政府调控管理经济提供了广泛的用途。

6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在横向比较中,1996—2002年间我国GDP增长分别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的4.5个、5.0个和3.3个百分点。 人均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同时也是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世界银行按人均GDP水平(实际购买力评价),将各国分为低收入、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四个等级。2000年,人均GDP指标以1980美元为低收入组,以4600美元为下中等收入组,以9120美元为上中等收入组,以27770美元为高收入组。中国当时为3920美元,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数,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7400美元)的53%。 从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看,国际上通常把一国的发展水平按人均GDP分为几个阶段:300~400美元及以下是贫困阶段;400~500美元是摆脱贫困的阶段;800~1000美元是开始走向富裕阶段,我国称小康阶段;3000~6000美元是比较富裕阶段,我国称全面小康阶段。 然而,任何一件事物都无法做到十全十美, 国内生产总值虽然可以反映一国经济的总体状态,但用它来衡量一国的经济成果同样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第一,GDP没有衡量出某些经济成果。 第二,实际GDP没有反映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或减少。 第三,GDP不能反映地下经济活动。 第四,GDP表明社会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量,但不能说明是什么商品和劳务。 第五,有一些经济活动在提供产品和劳务满足人们的需要时却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这些GDP都没有反映出来,如环境污染问题。

7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9.1.2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9.1.2.1 支出法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支出法 支出法(Expenditure Method)又称最终产品法或产品流量法。这种方法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收入法   收入法(Income Method)又称生产要素法或成本流量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即把劳动所得工资、土地所得租金、资本所得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所得利润相加而成。 生产法 生产法(部门法)是指按照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所有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8 关于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MPS体系与SNA体系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阅读材料 关于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MPS体系与SNA体系 国际上曾经同时存在过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个是产生于前苏联、东欧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这一体系只对物质资料生产部门计算产值,主要以社会总产值指标计算增长速度,这个体系的总量指标有社会总产值(TPS)、国民收入(NI)等。另一个是产生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国民账户体系,简称SNA。这一体系采用GDP指标计算增长速度,这个体系的总量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等。这两种核算体系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不一样,各自适应于不同的经济条件,核算的范围、内容、方法也不相同。不但名称不同的指标,而且名称相同的指标(如两大体系的国民收入),反映的经济内容也不同,不能直接对比。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历史实际上是从前者向后者过渡的历史。具体说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952—1984年采用的是MPS体系;1985—1992年为MPS和 SNA两种核算体系并存;1992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民经济核算上也开始逐渐与国际接轨,从1993年开始正式取消 MPS,采用SNA体系,实现了与国际通用核算体系的接轨。 那么,作为SNA体系又是如何从GNP指标过渡到GDP指标的呢?从国际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演变看,二战之后,GDP指标最早为西方国家所采用,随着世界各国经济体系的对外开放,国际间相互投资的日益扩大,GNP指标越来越无法准确衡量一国国内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总量,GDP指标取而代之逐渐扩展到全世界,成为通用的计量标准。联合国1993年要求各国统一使用GDP指标。

9 9.2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9.2.1 消费函数、储蓄函数与投资函数 9.2.1.1 消费函数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9.2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消费函数、储蓄函数与投资函数 消费函数 1.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基本假设 ① 经济中只存在两个部门——居民户和企业。 ② 利率、工资和价格是固定不变的。 ③ 投资水平既定。 ④ 潜在的国民收入是固定不变的。 2.消费函数的含义 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10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如果以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C=f(Y)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如果以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C=f(Y) 在分析短期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时,消费函数可以由线性消费函数表示为: C=a+bY 在公式中,C表示消费,Y表示收入,a和b都是常数。 3.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4.消费曲线 消费曲线是表示消费数量和收入 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见图9.1。在 图9.1中,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逐 渐增加,因而消费曲线是一条向右上 方倾斜的曲线。 图9.1 消费曲线

11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在分析短期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时,消费函数可以由线性消费函数表示为:C=a+bY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在分析短期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时,消费函数可以由线性消费函数表示为:C=a+bY C=a+bY的经济含义是:消费等于自发 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当收入和消费之间呈现线性关系时, 消费函数就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消费函数上每一点的斜率都相等,并且大 于0而小于1。如图9.2所示。 储蓄函数 1.储蓄函数的含义 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就是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如果以S代表储蓄,Y代表收入,则储蓄函数可以表示为: S=f(Y) 图9.2 线性消费函数

12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2.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2.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在分析短期储蓄与收入的关系时,储蓄函数也可以由线性储蓄函数表示为:S=Y-C=Y-(a+bY)=-a+(1-b)Y 在公式中,-a是负储蓄,对应没有收入的自发消费,它不受收入变动的影响;(1-b)为边际储蓄倾向;(1-b)Y表示收入引致的储蓄,它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图9.3 储蓄曲线 图9.4 线性储蓄函数

13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9.2.1.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 (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两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即C(Y)+S(Y)=Y (2)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恒等于1,即 APC+APS=1 (3)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恒等于1。即 MPC+MPS=1 由此可见,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中只要有一个确立,另一个也随之可以确立。

14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人物窗 改变一个时代的人:凯恩斯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人物窗 改变一个时代的人:凯恩斯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英国人,20世纪上半叶一位才智横溢的理论创新者,最杰出的政治经济学家,布雷顿森林体制的缔造者之一。能创建“主义”的经济学家并不多,凯恩斯以其1936年出版的《就业、货币和利息通论》而创立了作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一生著作颇丰,《凯恩斯全集》共计38卷之多,其中的《货币论》和《通论》为经济学核心理论。无论是作为一个预言家、劝说者,还是一个货币理论家,都体现了他超常的逻辑天赋和缜密的思维,凯恩斯当之无愧为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他的名字将与他的经济学著作一起彪炳史册。

15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9.2.1.4 投资函数 按不同的标准,投资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从投资的原因来分,有自发投资和引致投资两类。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投资函数 按不同的标准,投资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从投资的原因来分,有自发投资和引致投资两类。 从投资与资本存量的关系来分,有重置投资、净投资和总投资。 从总体上看,决定投资水平的主要因素有三个:社会投资需求、居民户储蓄供给和厂商投资品供给。投资函数严格说就是投资需求函数,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存在,决定投资的最主要因素是国民收入和利率,投资函数是:I=(Y,r),投资需求与国民收入成正相关,与利率成负相关。如不考虑国民收入,投资函数写成:I=I(r),投资同利率成负相关。

16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想一想 日常生活中所讲的投资与西方 经济学中所讲的投资有什么不同?

17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9.2.2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9.2.2.1 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在两部门模型中,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和居民户。两部门的经济循环模型可用图9.5表示。 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三部门经济是指由企业、居民户和政府三经济主体所组成的经济。三部门的经济循环模型可用图9.6表示。 图9.5 两部门经济循环图 图9.6 三部门经济循环图

18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练一练 在三部门经济中, 政府的作用是什么?

19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9.2.2.3 四部门经济循环图 四部门经济指整个经济活动的主体由居民户、企业、政府和国外四部门组成。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四部门经济循环图 四部门经济指整个经济活动的主体由居民户、企业、政府和国外四部门组成。 图9.7 四部门经济循环图

20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9.2.3 乘数理论 乘数(Multiplier)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它可用公式表示为: K=ΔY/ΔA 式中,K表示乘数;ΔY为收入增量;ΔA为自发总需求的增量。 投资乘数(Investment Multiplier)指收入增量相当于投资增量的倍数,它可以表示为: K=ΔY/ΔI 投资的增加之所以会有乘数作用,是因为各经济部门是相互关联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其他部门的投资与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

21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想一想 为什么说乘数是一把“双刃剑”?

22 蜜蜂的寓言启发了凯恩斯——总需求决定理论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阅读材料 蜜蜂的寓言启发了凯恩斯——总需求决定理论 18世纪初,一个名叫曼德维尔的英国医生写了一首题为《蜜蜂的寓言》的讽喻诗。这首诗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 这首诗所宣扬的“浪费有功”在当时受到指责。英国中塞克斯郡大陪审团委员们就曾宣判它为“有碍公众视听的败类作品”。但在200多年之后,这部当时声名狼藉的作品却启发凯恩斯发动了一场经济学上的“凯恩斯革命”,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和总需求决定理论。 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经济学家信奉的是萨伊定理。萨伊是18世纪法国经济学家。他提出供给决定需求,有供给就必然创造出需求,所以,不会存在生产过剩性经济危机。这种观点被称为萨伊定理。但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停滞和30年代全世界普遍的生产过剩和严重失业打破了萨伊定理的神话。凯恩斯在批判萨伊定理中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中决定经济状况的是总需求而不是总供给。这就是说,由劳动、资本和技术所决定的总供给,在短期中是既定的,这样,决定经济的就是总需求。总需求决定了短期中国民收入的水平。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减少。引起20世纪30年

23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代大危机的正是总需求不足,用凯恩斯的话来说是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把有效需求不足归咎于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代大危机的正是总需求不足,用凯恩斯的话来说是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把有效需求不足归咎于 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引起的消费需求不足和资本边际效率(预期利润率)下降与利率下降有限度引起的投资需求不足。解决的方法则是政府用经济政策刺激总需求,包括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和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凯恩斯强调的是财政政策。 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总需求分析是中心。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出口减进口)。短期中,国民收入水平由总需求决定。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周期都是由总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当总需求不足时就出现失业与衰退。当总需求过大时就出现通货膨胀与扩张。从这种理论中得出的政策主张称为需求管理,其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当总需求不足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各种支出和减税)与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来刺激总需求。当总需求过大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各种支出和增税)与货币政策(减少货币量提高利率)来抑制总需求。这样就可以实现既无通货膨胀又无失业的经济稳定。 总需求理论的提出在经济学中被称为一场“革命”(凯恩斯革命),它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例如,如何看待节俭。在传统观念中,节俭是一种美德。但根据总需求理论,节俭就是减少消费。消费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减少就是总需求减少。总需求减少则使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衰退。由此看来,对个人是美德的节俭,对社会却是恶行。这就是经济学家经常说的“节约的悖论”,“蜜蜂的寓言”所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凯恩斯重视消费的增加。1933年当英国经济处于萧条时,凯恩斯曾在英国BBC电台号召居民户主妇多购物,称她们此举是在“拯救英国”。在《通论》中他甚至还开玩笑地建议,如果实在没有支出的方法,可以把钱埋入废弃的矿井中,然后让人去挖出来。已故的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陈岱孙曾说过,凯恩斯只是用幽默的方式鼓励人们多消费,并非真的让你这样做。但增加需求支出以刺激经济则是凯恩斯本人和凯恩斯主义者的一贯思想。

24 知识归纳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基本概念】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知识归纳 【基本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边际储蓄倾向、投资函数、投资乘数。 【基本原理】 国民收入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它有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其中,最基本的核算指标是国民收入。计算国民收入既可采取收入法,亦可采取支出法或是生产法。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中的总量变化关系,其核心是国民收入决定与均衡的国民收入如何实现问题。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均衡取决于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国民收入达到均衡。 【基本知识点】 1.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总量指标是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2.国民收入的三种核算方法:收入法、支出法、生产法(部门法)。

25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平均消费倾向APC=C/Y 消费C 边际消费倾向MPC=ΔC/ΔY 收入Y 平均储蓄倾向APS=S/Y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3.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消费、储蓄分别是国民收入的函数,消费函数表示消费与国民收入的同方向变动的依存关系,储蓄函数表示储蓄与国民收入的同方向变动的依存关系。国民收入、消费和储蓄三者的关系及其函数表示关系为: 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即APC+APS=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即MPC+MPS=1。 4.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取决于恒等式:I≡S,决定国民收入规模的关键因素是储蓄与投资。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取决于恒等式:I+G≡S+T,决定国民收入规模的关键因素是储蓄、税收、政府支出与投资。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取决于恒等式:I+G+X≡S+T+M,决定国民收入规模的关键因素是储蓄、税收、进口、政府支出、投资与出口。 5.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公式为: K=ΔYΔA投资乘数指收入增量相当于投资增量的倍数,公式为:K=ΔYΔI 平均消费倾向APC=C/Y 边际消费倾向MPC=ΔC/ΔY 消费C 收入Y 平均储蓄倾向APS=S/Y 边际储蓄倾向MPS=ΔS/ΔY 储蓄S

26 思考与练习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9.1 名词解释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思考与练习 9.1 名词解释 (1) 国民生产总值;(2) 国内生产总值;(3) 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4) 消费函数;(5) 储蓄函数;(6) 投资函数;(7) 投资乘数。 9.2 单项选择题 (1) 乘数等于( )。 A. 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 B. 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 C. 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 D. (1-MPS)的倒数 (2) 2000年的名义GDP大于1999年的名义GDP,这说明 ( )。 A.2000年的价格水平高于1999年 B.2000年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高于1999年 C.2000年的物价水平和实际产量都高于1999年 D.以上三种说法都可能存在

27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3) 下列项目中哪一项目不属于政府购买支出( )。 A.政府投资修建一座水库 B.政府订购一批小轿车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3) 下列项目中哪一项目不属于政府购买支出( )。 A.政府投资修建一座水库 B.政府订购一批小轿车 C.政府给低收入阶层提供一笔补贴 D.政府给公务员加薪 (4) 如果投资持续下降1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75,那么收入水平将( )。 A.下降400亿元并保持在这一水平 B.下降400亿元,但又逐渐回复到原有水平 C.下降130亿元左右并保持在这一水平 D.下降100亿元,最后回到原有水平 9.3 简答题 (1) 简述GNP与GDP的区别与联系。 (2) 简述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3) 简述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 (4) 简述投资乘数的概念以及投资乘数定理的政策意义。 9.4 问答题 运用乘数原理说明1998年以来,政府进行住房制度改革、加快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含义。

28 Thank You !


Download ppt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关键词汇 教学目标 9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