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attention memory and ior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attention memory and ior"—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attention memory and ior
Tianyin SLST, UESTC

2 attention 注意的产生 注意的保持 注意的分配

3

4 该模型最早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Broadbent于1958年提出。是关于注意的一个较早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后来被Welford称为单通道模型。      过滤器模型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 工能力极其有限,于是出现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需要过滤 Broadbent过滤器模型 器加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而其余信息可能暂存于某种记忆之中,然后迅速衰退。      注意的作用就象过滤器一样,通过它的过滤,使输入通道的一些信息能够通过内部容量有限的通过进入高极中枢过程,而其它的信息则被过滤掉。因此,注意的工作是以全或无的方式进行的。 

5 该模型是Treisman(1964)年根据追随实验中对非追随耳信息的信息也可以得到加工的实验结果,对过滤器模型加以改进的结果。     衰减模型认为,注意的工作方式不是以全或无的单通道方式,而是多通道方式工作,但是在多通道的信息加工中,每个通道的信息得到加工程度是不一样的。如左图所示。追随耳的信息加工如方式如过滤器模型所述,而非追随耳的信息也有可能通过过滤器而被加工。 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在通过过滤器信号被衰减,故以虚线表示,在意义分析的过程中,有可能被过滤掉,也有可能因为其它一些因素而被加强(如自己名字)。      衰减模型引入一个重要的概念____阈限____进入高级分析水平。认为已贮存在大脑中的信息在高级分析水平中的兴奋阈限各不相同,从而影响着过滤器的选择。

6 Deutsch(1963年)提出,其实验基础依然是追随实验。     反应选择模型认为,注意并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该理论认为,感觉器官感受到的所有刺激都会进入高级分析过程。中枢则根据一定的法则进行加工,对重要的信息才作出反应。而不重要的信息可能很快被新的内容冲掉。

7 知觉选择模型与反应选择模型比较分析 三种模型对追随实验的假设各不相同:     (1)过滤器模型:追随耳能听见靶子词并作出反应,而非追随耳听不见靶子词不能作反应。     (2)衰减模型:追随耳和非追耳均可听见靶子词并作出反应,但追随耳一方的反应次数多于非追随耳。 (3)反应选择模型:追随耳和非追耳均可听见靶子词并作出反应,由于双耳都有同样的反应形式,双耳的反应次数将相近。      1、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与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的根本不同在于两者认为注意发生的位置不同。知觉选择模型认为注意发生在觉察阶段与识别阶段之间,反应选择模型则认为注意发生在识别与复述阶段之间。     2、两种对立理论的提供引起了大争论,一直延续至今,并促进了相关实验的发展。     3、目前,较多的心理学家倾向于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他们认为反应选择模型太不经济了:因为高级分析过程必须对所有刺激信息进行加工,再择重反应,如果这样,大脑加工的负担显然太重。     4、已有实验似乎表明: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能较好地说明集中性注意,而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更能说明分配性注意。

8 模型评价 1、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都是认为注意发生在对信息初级分析和高级意义分析之间,换言之就是因为有了注意所以才有知觉,有了对刺激信息的意义的获得。        2、两种模型的根本出发点是一样的。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是有限的,必须通过过滤予与调节,这样才有注意这种心理机制。      3、过滤器模型强调单通道和全或无的工作方式,而衰减模型通过引用阈限的概念强调初级分析的通道选择和信号衰减作用。

9 中枢能量理论 该模型认为,注意是人能用于执行任务的数量有限的能量或资源。人在活动中可以得到的资源和唤醒是连结在一起的,其唤醒水平受情绪、药物、肌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所产生的能量通过一个分配方案被分配到不同的可能活动之中,最后形成各种反应。 中枢能量分配过程     1、唤醒所产生的能量除了凡各种唤醒来源因素以外,还受主体对能量需要的评价以及当前意愿的影响。     2、决定注意的关键是唤醒资源的分配方案。     3、资源限制过程:主体作业受到所分配的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作业便能顺利地进行。     4、材料限制过程:作业受任务的低劣质量或记忆信息的限制,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难以顺利完成。

10 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 一、两种加工过程     1.控制性加工:控制性加工是一种需要注意的加工,受人有意识的控制。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     2.自动加工:自动加工是一种不受人意识控制的加工,无须应用注意,没有一定容量限制,一旦形成难予改变 二、特征整合理论(Treisman和Gelade,1980)     该理论认为,事物由客体和特征构成的。一个客体通常可以由多个维量构成,特征便是这些维量的特定的值,而客体则是多维量特征的结合。      在认知过程中,人对特征的加工是自动进行的,以平行加工的方式进行,而对客体的辩认则需要集中性注意的参与,以系列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

11 memory 两种记忆说 感觉记忆 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 加工水平说

12 两种记忆说

13 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的信息虽然持续的时间极为短暂,但它在刺激作用以外,为进一步的加工提供额外的、更多的时间可能,对知觉活动本身和其他高级认知活动均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感觉记忆的研究主要在听觉和视觉通道上进行。视觉的感觉记忆被称为图像记忆(Iconic Memory),听觉的感觉记忆被称为声象记忆(Echoic Memory)。

14 图像记忆 Whole Report  Partial Report    

15 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 外部输入通过感觉器官进入感觉登记(感觉记忆),信息在这里作短暂整合后有些进入短时记忆,有些马上丧失,也有一些可能直接进入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作用是一个缓冲器和加工器,信息在这里以复述的方式可进入长时记忆中,得不到加工的信息很快也会丧失。它还可以从长时记忆中把信息提取出来进行加工。

16 加工水平说 对多贮存说(包括三级加工模型)的批评最早来自Craik和Lockhart(1972),在对多贮存说进行多种质疑之后,Craik等进行许多实验,提出加工水平理论。     1.作用于人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表浅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语义的分析。     2.记忆痕迹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的函数。     3.在进行信息过程中,加工愈深,所需的时间也愈多,以语义水平的加工需时最多;加工愈深,再认的成绩也愈好。

17 关于加工序列  加工水平说以加工深度概念为核心,强调加水平对记忆的决定性作用。那么加工深度是否存在一个系列关系呢?     加工水平说认为,感觉分析必然在意义分析之前,除感觉分析之外,其它的加工在某一水平存着侧向扩散的倾向

18   评价: 加工水平说是与多贮存说相对立的理论,它虽然有许多实验的支持,但本身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1.它的基本思想是有意义的事件可被很较好记住。这种观点没有给记忆的研究带来突破性进展。     2.加工水平说含有循环论证的特点     3.加工水平说总体上说还比较含糊,无法进行验证。

19 ior Attentional explanation Motor –based explanation
Combinations of motor and attentional explanation

20 Attentional explanation
Posner&Cohen(1984) Ior 是注意在再次回到cued-location时受到了inhibition Reuter-Lorenz etal (1996) 影响注意效应的一些因素(靶刺激的感觉道、强度等)也会影响IOR,并且影响的方向于对注意效应的影响一致 Abram&Dobkin(1994) Exogenous IOR > Endogenous IOR

21 Motor –based explanation
Inhibitory tag Klein&Taylor(1994) 知觉优先 Schmidt(1996): ILM Maylor& Hockey(1985):TOJ Oculomotor

22 Combinations of motor and attentional explanation
FOR: reflexive, but IOR : attentional Wright&Richard(1998,2000):two levels of visual processing

23 From IOR 的容量说起

24

25 Pratt&Abrams(1995) 当对两个外测小框依次线索化后,后cued-location有IOR,而先cued-location没有IOR,由此认为只有最近的cued-location才能引起IOR

26 Tipper etal(1996) 认为采用两个Location的方式探讨IOR的容量存在局限性,不符合心理机制的灵活性。采用四个Location,并对其中三个进行CUE,结果发现三个CUE的LOCATION均有IOR,从而认为IOR的容量至少为三

27 Abrams&Pratt(1996) 当外测的LOCATION为4/6,而CUE的LOCATION为2/3时,CUE的LOCATION相邻或相隔结果不同,相邻时都有IOR,相隔时只有最后一个CUE 的LOCATION有IOR,从而认为IOR有两种容量,一种是弥散性的,容量较大,而另一种是集中性的,容量小,如一个

28 Danziger etal (1998) 在试验中引入不固定的外周CUE(0/1/2/3),并去掉了对注视点的线索化,使被试无法预期靶何时出现。 结论:>3,先线索化出IOR小,后大,且IOR的大小随线索的先后次序直线变化

29 Snyder&Kingstone(2000) 采用8个位置,CUE(1-6)
结果:>5,IOR的大小直线变化,是由于干扰,而非IOR随时间衰退

30 同时容量 同时对几个位置线索化,与单线索化时没有显著性的差别 Posner&Cohen(1984) Wright&Richard(1996)

31 问题的提出 IOR是一个时间差: IOR工作记忆有关 Maybe: ior是寻址时间(location-based ior而言)
IOR=uncued RT – cued RT(Posner etal,1984) IOR工作记忆有关 Ior出现的时间大概在300到3000MS之间(Vaughan,1984),说明IOR和MEMORY有关(Alan etal ,2003) Maybe: ior是寻址时间(location-based ior而言)

32 Addressing time 假设大脑对于位置的加工有相同的时间耗费 假设位置数相同的情况下,IOR的量不变
假设随着位置数的增加,IOR出现的潜伏期增加,IOR的量改变:相邻情况下IOR>相隔情况下的IOR,如果成线性关系为最佳

33 试验1

34 试验2 验证假设1 不出现CUE的情况时

35 试验三 四个位置,012个CUE 六个位置,123个CUE 八个位置,124个CUE 不进行中央点的线索化 不固定CUE的个数

36 试验四 对位置同时进行线索化


Download ppt "attention memory and ior"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