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科学与艺术之魂跨越民族,超越时空,连接未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科学与艺术之魂跨越民族,超越时空,连接未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镇海中学物理组 周金中 zjz_cn@sina.com

2 科学与艺术之魂跨越民族,超越时空,连接未来。
屈原《天问》 “这浩茫的宇宙有没有一个开头? 那时浑浑沌沌,天地未分,可凭什么来研究? ….太阳和月亮高悬不坠,何以能照耀千秋? ……” 霍金在《时间简史》的开篇处就问: “我们对宇宙了解多少?我们又是怎样才知道的?宇宙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这开端之前发生了什么?时空的本质是什么?宇宙会有终结吗?……”

3 物理与艺术 著名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多次指出:“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何处去?》(高更,1897)

4 物理学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经典物理学和近代物理学。
物理简史 物理学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经典物理学和近代物理学。 伽利略(G.Galileo,1564~1642,创立科学研究方法),牛顿(建立了宇宙的经典力学图像),麦克斯韦(J_Maxwell.1831~1879,建立了宇宙的经典电磁图像),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和玻尔(量子力学)。

5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一百年”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physics的书名,是“Physics”一词的最早起源 物理学从伽利略开始
在伽利略离世的当年,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诞生了。 麦克斯韦逝世的那一年,爱因斯坦诞生了。

6 艺术简史(侧重西方美术) 五个阶段: 远古之谜:史前壁画 春的故事:达·芬奇、拉斐尔、 百花齐放:古典与浪漫的情趣
米开朗基罗 百花齐放:古典与浪漫的情趣 日出印象:高更和凡·高用心灵 淌着的鲜血创造出色 彩的魅力 现代艺术:毕加索的立体主义 马蒂斯未来主义追逐时间 20000年

7 2.理性的滥觞 一个真正全面的人,虽然不是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也会发现自己对三者天生就感兴趣。

8 哲学 哲学(也就是理性思维)的奠基人泰勒斯名言:“万物源干水。”类似于中国“五行”(金、木、水、火、土)
追求万物的共同本源,是哲学思维的开始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前584~前497)是最先把数学运用于哲学的伟大思想家。提出了勾股定理 ,数的“平方”与“立方” 。

9 柏拉图怀疑论和神秘主义结合到一起.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曾设想光是从头脑中放射出来的。
古希腊著名的自然哲学家有: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Archimcdes.前2877~前212)和欧几里得(EUC’lid,前330?~前2757)。时间、空间和光是他们在自然科学上思考的主题。

10 亚里士多德 一生中几乎涉猎了所有研究领域,是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被14世纪的意大利诗人、天才之子但丁(Dante,1265~1321)誉为“智者的老师”。 他最先确立了许多基本研究领域,其著作为这些领域所作的命名一直沿用至今。其中包括逻辑学、物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形而上学、气象学、修辞学和伦理学。他是形式逻辑及其三段论法的创立人。他宣称,“如果……那么……”这一简单的逻辑工具,是揭示真理所唯一需要的东西。 初学物理的人往往感觉到.学习物理总是从嘲笑亚里士多德开始。其实,在亚里士多德硕果累累的知识成就面前,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连顶礼膜拜的资格都没有。从现在开始的另一个2000年里,人类不可能再贡献出一个亚里士多德。

11 古希腊时期最伟大艺术作品 亚历山大 苏格拉底 毕达哥拉斯 阿基米德 托勒密 亚里士多德伸出右手,手掌向下,好象在说明:现实世界才是他的研究课题;柏拉图 则右手手指向上,表示一切均源于神灵的启示。 《雅典学院》(拉斐尔.1510年前后)

12 古希腊艺术和科学的品质是理性、理想和唯美的结合
从现代运动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掷铁饼者的姿势并不正确,因为他的头部向下,两眼看着地面,其左脚屈在右腿的后面,没有起到支撑的作用。

13 上帝正伸出强有力的臂膀.指尖与亚当十分接近.但未真正接触上。酝酿画面所充满能量的紧张感是两人手指问的空隙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常被喻为是一股即将引发火花的电流。上帝看来真像准备通过这空间.为人类的始祖注入生命的能量,并告诫我们应该遵循上帝为我们确立的道德规范。 米开朗基罗的《亚当的创造》是西欧美术史上最高成就之一。画面人物呈现出来的美,包括姿态与轮廓,简直不像出自凡人的画笔与构想。

14 中世纪:罗马征服了希腊,800年的古希腊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4世纪)遂告终止
基督教认为时间终止于最后的审判 画家本人 这幅画最可怕的震撼力在于画家充满悲剧色彩的绝望,对属于人的时间不再存在的绝望.

15 3.学会看风景 文艺复兴起.英雄不再是上帝.而是自然的人

16 在平面上造成景物错觉的绘画手法.并成就了一出人情味十足的恸人的“戏剧”
乔托——西方美术之父 “透视画法” 乔托已经定义了艺术中的时间框架。他把视觉中的瞬间体验固定在画布上 玛利亚虔诚地托着基督的双脚,透过迷离的泪水凝视着钉透的伤口 天使们在天空盘旋、翻飞,哭喊着发泄心中的悲伤 孤零零的秃树,暗示死亡的恐怖 在平面上造成景物错觉的绘画手法.并成就了一出人情味十足的恸人的“戏剧”

17 乔托壁画中,圣徒们的头顶上都带有光环,画面中从来没有出现光与影的表现。他感悟了空间.但没有理解光照于物体之上和光穿过大气所产生的效果。他是个革新者,但没有理解光的意义和感悟出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所以在乔托的作品中没有阴影的存在。

18 马萨乔:文艺复兴绘画的奠基人 他永远年轻.辞世时仅27岁。他不像乔托出于直觉来感悟空间和时间的意义.而是有意的把新兴科学的认识手段——三维空间的透视法则、人体解剖学、数学以及哲学等引入绘画艺术.赋予绘画以新的表现手法。

19 让左上方的窗子投射进来的光线.把所有的人都笼罩在阳光之中,惟独犹大的脸和一部分身体仍处在黑暗的阴影里。这种美与丑、美与恶的对比象征手法,也是从达·芬奇开始的。

20 卡拉瓦乔画风的最大特点是戏剧性的光线使其作品充满迷惑众人的神奇力量,舞台式、强烈的明暗法是他的“注册商标”。
1606年5月,卡拉瓦乔参加了一次斗剑游戏,因发生口角,引起决斗,不慎把对方打死了。身负重伤的卡拉瓦乔只好离开罗马,成了一名逃犯。他从此浪迹天涯,生活穷愁潦倒.仅活了37岁,最后客死他乡。 明暗对照法引入欧洲绘画,其影响无论怎样估量也不过分。 他们无法言喻的惊喜跃然纸上:一个伸开双臂暗喻基督在十字架上受难:一个怦然跃起,难掩内心激动心情;小店主则陷入沉思。

21 达.芬奇发展了另外一种光与影的表现形式.即将颜色混合画出阴影.色调上以非常细微的变化渐次融合,避免了有截然的分界线。这就是“晕涂法”
圣母玛利亚的眼、鼻、嘴的下方,以及左侧的脸腮.都运用晕涂法使光与影微妙的融合.成功地创造出立体效果。从圣母身后阴暗的岩洞向外望去.可看到远方缥缈如幻景般的山石,画家依据前、中、远景的距离不.慢慢地增加油料的比例,颜料也越涂越薄.独特的大气透视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

22 4.缪斯的使者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牛顿(图35),那一定没有知识;如果不知道达·芬奇(图36),那一定既没有知识,也没有文化。他们是艺术与科学的保护神缪斯的孪生

23 牛顿 他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但同时他又是一个令人厌恶的小人。牛顿”作为巨人无与伦比:作为凡人无甚可取”。这一点,也可从《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s.Hawking.1942~ )在书末附录中对牛顿的评价中看到。 ”自然及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 上帝说:。让牛顿去吧。’ 于是一切都豁然明朗!

24 达.芬奇 人们对达.芬奇的评价从来不惜溢美之词。他被称为“全能天才”、“大师中的大师” 他比哥白尼更早提出了“日心说“
歌喉出众、体魄健壮、俊美绝伦、数学优异、富于科学探究的胆识.

25 其三大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岩窟圣母》。蒙娜丽莎》创作于1503~l 506年.
他独创的晕涂法,使人像的轮廓和阴影显得模糊而柔和,形象就有着丰富的层次,像烟雾一样朦胧生动。“烟笼寒水月笼沙”,正是这种扑朔迷离的朦胧美使观赏者浑然忘我。 每一个观赏者都知道,这幅画的最神秘之处在于蒙娜丽莎那若有似无微笑。当你注视她的面容时,先是看到微笑.继而似乎隐去,然后微笑重新出现.过了一会儿.再次神秘地隐去。 她的“变脸”术让你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冷漠,有时似含哀伤忧郁.

26 人眼的视网膜具有两个不同的区域.中心的小凹区善于分辨彩色和细节.环绕小凹区的外围区对彩色和细节不敏感,却善于辨别运动和阴影。
2000年.哈佛大学脑神经科学家列文斯通(M.Livingstone)从科学的角度揭示了“微笑的忽隐忽现是由于观赏者眼睛注意的部位不同所造成的”。 人眼的视网膜具有两个不同的区域.中心的小凹区善于分辨彩色和细节.环绕小凹区的外围区对彩色和细节不敏感,却善于辨别运动和阴影。 ”在看她的嘴时,你发现笑容消失了。”

27 贝尔实验室的施瓦茨(L.Schwartz)女士,将《蒙娜丽莎》和达·芬奇的自画像分别数字化,各取一半再拼合起来,于是得到一个惊人的结果:原来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就是自己(图44)。
达·芬奇本人也被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吸引得如醉如痴.作品完成以后,他竟然没有交给订画人.一直带在身边,并随他共赴法国。

28 5.持久的革命 两幅作品曾被冠以“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品”之誉。一幅是弗兰西斯加的《基督复活》.创作于15世纪50年代;另一幅是委拉斯贵之(西班牙巴洛克艺术的天才.继承了卡拉瓦乔又超越之)的《宫娥》(图45),表达了国王和王后走进房间时.众人被其吸引的那一瞬间。 这两幅作品的共同特点就是表达了生活中瞬间的庄严感和纯粹美。

29 但是,暗箱(可以说是最早的摄影机)的出现不仅使艺术家以精确的透视关系来组织画面.而且能以更准确的明暗对比关系和色彩来表达景物和阴影。
摄影机对时间的瞬态描述也是画家所不能比拟的。 但是,暗箱(可以说是最早的摄影机)的出现不仅使艺术家以精确的透视关系来组织画面.而且能以更准确的明暗对比关系和色彩来表达景物和阴影。 祥和之光充满画面,少女对窗外世界的关注有一种透明的寂静感;一种时间的流畅感:一种身体融入灵魂的空灵感。同时维米尔理解了阴影并非无色的和黑暗的,周围的色彩影响着阴影的外在表现。桌面上蓝色窗帘的映像的颜色在铜水壶表面显得更深些:桌面上台布的红色在水盆上的阴影,被水盆的金色所抑制,显得更加柔和。这些自然现象,仅靠我们的眼睛都难以观察到。

30 非欧几何与空间 欧氏几何完成了对空间平坦的构筑方式,表现在归纳出的5条明显正确,而无需证明的公设。在这5条公设中,头4条是明显成立的。但对于第5公设:平行线永不相交,数学家一直企图给出证明.均未成功。反之,如果这条公设并不能成立,便意味着空间不是平坦的,欧氏几何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了。然而.直到19世纪,也没有人能证明这条公设是错误的。 2000多年来.人们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了欧几里得在几何意义上的空间观和牛顿在物理学意义上的绝对空间的概念,并且根深蒂固地留存在我们的脑海中。

31 非欧几何的建立,标志着人们的认识已从空间的平坦性构筑原则过渡到弯曲
性构筑原则:从直观空间上升到抽象空间。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从现实的观察走向抽象的思考。 非欧几何与欧氏几何定理的区别,只有在天文距离中才能显现出来。所有曲面都有这样一个特性.当我们在十分小的一个区域内看曲面时,它看上去往往像平面。

32 马奈在1873年所作的海景画《船》(图49)中,第一个将弯曲的水平线送上画面。
马奈在艺术上向欧氏空间提出了挑战,他的视觉高于他同时代的所有艺术家。当然.这种创作灵感并非来自非欧几何.只是来自艺术大师对自然的感悟。 马奈在1873年所作的海景画《船》(图49)中,第一个将弯曲的水平线送上画面。

33

34

35 这位“近代美术之父”以他的作品和影响力.真正引领了绘画革命。
这是一幅没有逻辑一致性、没有情节、没有神话故事背景、风景也不“优美”的作品。画面上的四个人之间没有关联,甚至并不相互注视。一个裸体女人向正前方凝视.旁边有两个衣冠楚楚的男人则在谈论着什么,全然不理会这个女人。 画的表现方式使巴黎的艺术评论家很难理解.他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没道理.而且不道德。甚至有人相信,马奈要么是个疯子,要么是个傻子,要么就是拿这幅画来捉弄人。 四十年后,爱因斯坦以优美的数字和方程,在科学上为马奈正名。今天的美术史学家们将这幅画看成近代美术的开端,认为”整个画面在保持画布原有平面性的同时,暗示一种全新的三维(视觉)空间的存在”。 下面我们将会谈到.这个全新的三度视觉空间就是相对论的时空效应。

36 只要考虑颜色和形状.直到你眼前所看到的画面,成为一个属于自己的纯粹的印象。
所谓印象,就是某一个场景在一瞬间给你的视觉冲击。 1874年.莫奈以此画参加画家联展,被当时的评论家勒华(Louis Leroy)讥讽,并以此为题,将这批参与联展画家冠以“印象派画展”。任谁也无法想像,不久后,印象派成为西方艺术的主要流派,这个词汇在世问广为流传,莫奈也名副其实被尊称为“印象派之父”。

37 现在让我们和爱因斯坦一起.乘上一枚想像中的火箭.让它的速度逐渐增加到光速.同时我们邀上三位艺术家马奈、莫奈和新朋友毕加索
火车外物体的外形奇怪地变得扁而平.远处的物体显得向我们靠近一些,这便使中景缩短,由此在我们的视界中造成了景观变扁的感觉。物体看上去“挤扁了”,它们之间的空间”压小了”,更加显现出二维形体的视觉效果。

38 6.解放色彩曲 历史的车轮进入20世纪,科学上革命的最高成就是相对论和量子论,使我们重新认识时间、空间、光和物质运动。与此同时.艺术革命也在进一步发展。 艺术家们在世纪之初各自独立地创立了现代艺术最初的三个流派,即野兽派、立体派和未来派。

39 爱因斯坦赋予光以宇宙之灵的超级地位.凌驾于空间和时间之上:在艺术中,野兽画派则以色彩讴歌光。
从远古的绘画故事开始,最有生命力的色彩一直是红色,它代表生命、热情、力量、荣誉、勇气和快乐;反之.蓝色总是和软弱、忧郁、约束和沉闷相联系。 在牛顿的《光学》中,就明确说,最大力量的光颗粒带有红色;最小力量的光粒子是紫色(蓝色) 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的出现,人们终于在科学上理解了蓝色光比红色光具有更高的能量

40 艺术家对红与蓝有怎样的理解呢? 凡·高,最早意识到用蓝色来表达高能量状态.例如我们前面看到的作品《星夜》,可谓是宇宙的蓝色狂想曲。
最出色把握蓝色本质的是马蒂斯,这个野兽主义画派之王。在代表他艺术最高成就的名画《舞蹈》 舞蹈跳出我们人内在的激情,如火一般跃动(红色的人体):宇宙是我们激情的源泉,是生命之能的更高状态(蓝色的天空)。

41 首先意识到色彩的潜在力量的大师是法国浪漫派画家德拉克洛瓦。他弱化线条,用色生动,富于个性。
争取自由的主题,寓意深刻的形象,热烈激昂的气氛,强烈的光影造成的戏剧性效果,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奔放挥洒的笔触,富有动感的构图,所有这一切都证明这幅画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之作。

42 印象派主张绘画不仅是艺术.而且应该是科学的,要经受住光学原理的分析。
修拉把印象派推向了严谨的样式,而构成这一原理的核心就是色彩的科学性。 修拉及其追随者主张用未经调合的原色绘画.绝对避免在调色板上混合颜色。他们用细小的各原色色点来塑造形象.绘制画面.中间色留给观赏者在自己的眼中去调合。因此,新印象派又称“点彩派”。

43 高更、凡·高和塞尚一起被称为后印象派。 鲜艳的红色和耀眼的白色:一大群妇人和唯一的男性;暴力和沉思:严密的衣服和袒露的脸。粗壮的树干呈对角线将画面一分为二:真实的世界在左边.有纯朴的妇女和迷途的牛犊:幻象在右边,天使正和人类搏斗。非属自然的红色.更强调这只是在农妇和说教完的牧师想像中发生的事情。它似乎在问观众,这一幻象是否也发生在我们的脑海中呢?

44 世界上有许多生前落魄、死后闻达的艺术家,而在这样的例子中,荷兰画家文森特凡
世界上有许多生前落魄、死后闻达的艺术家,而在这样的例子中,荷兰画家文森特凡.高算得上是最突出的一个。他一生穷困潦倒,只活了37岁,最后在绝望中自杀身亡。 他的风格是把鲜明的油彩直接从油彩管挤按到画布上,然后在色点的周围很有节奏地转动画笔.颜料加厚,并形成动感. 多少年来太阳很少出现在西方的画布上.这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调色板很难孕育出太阳本来具有的力量。 他的作品不再仅仅是色彩的组合.更是一颗伟大的心灵在颤动!

45 星系中90%到99%的物质是暗的。如果星系中的所有物质都发光,将有上千个冕光大如明月的星系浮现在璀璨的星空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凡.高1889年所作幻觉式的狂乱油画《星夜》(图41)倒正好描绘出这一假想的壮观景色。

46 暖色在前.构成画面前景;冷色在后,呈现后景的山脉。
于是,整个画面无需通过线条和透视原理.而产生纵深效果和质感,形成物体存在于空间内的感觉。 这意味着塞尚表达出光与色正是物质存在的重要成分这一重要的科学命题。

47 莫奈、修拉、高更、凡·高和塞尚都为解放色彩直接做出了贡献。
莫奈最先使观者从单纯的色彩本身感受到欢愉; 修拉创造出以纯粹的色彩小点排布构图的手法:高更用色彩表现情绪; 凡·高赋色彩以活力;塞尚用色彩取代了线条、阴影和透视原理等关键成分。 至此,序曲已经结束.接下去该是色彩革命的高潮了.这就是20世纪伊始,野兽主义画派的诞生

48 现代美术的三个新画派中.最早出现的是野兽派。1905年.也就是狭义相对论诞生的那一年.野兽派诞生于法国的巴黎。
马蒂斯是野兽派的旗手.比爱因斯坦整整大十岁.和毕加索并列20世纪画坛最伟大的艺术家,就如同物理学领域的爱因斯坦和玻尔。其实,马蒂斯一生的艺术风格都在变化中,但一条主线是追求“和谐、纯粹与平静的艺术”。 为妻子绘制的肖像《马蒂斯夫人,有绿条的肖像》(图68),激起社会的强烈愤慨.它决定了马蒂斯“野兽”的名称。

49 比爱因斯坦整整大十岁.和毕加索并列20世纪画坛最伟大的艺术家,就如同物理学领域的爱因斯坦和玻尔。
马蒂斯也不过只是在很短的几年时间内可以称为”野兽”。重要的是,他的一生都是一个老道的色彩迷.让色彩占据了至高的地位.在大刀阔斧地运用缤纷色彩中进放光华;爱因斯坦执着于童年时代的追求.在满足有关光与色的好奇中永远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形式。在他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的大力辅助下,光终于以正统继承者的身份得到加冕,登上了实在的宝座,不仅统治着科学的疆界,而且主宰着艺术的殿堂。

50 7. 重建空间观 透视是艺术和哲学家,乃至科学家在视觉艺术方面的里程碑.它神奇地召唤出一个可以度量的、准确的世界图像。 在艺术上进行一种有意识实验的艺术家是后印象派大师一一塞尚和20世纪现代艺术的象征——毕加索。他们的实验很显然与当时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塞尚和毕加索的一生都致力于研究时间、空间、光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正如毕加索所言:”绘画就是研究和实验。”

51 塞尚与空间 万物皆有颜色和重量:皆有实体和空间:它们的颜色和重量、实体和空间影响着其他物体的重量、颜色和体积。
塞尚是个窝囊了一辈子的怪才.1870年为逃避普法战争的征兵,跑到南部家乡租了一间房子,由一位年轻女佣兼模特陪伴,为他料理生活。经济上靠身为银行家的父亲接济.后来他与这位女佣同居生了孩子,但不敢向父母公开,躲躲闪闪直到儿子十岁时才正式与女佣完婚。他贫穷了一辈子,金钱、名誉都与他无缘.直到他即将离世的时候,人们才发现他的超前意识和有意识的实验,给以后的绘画带来了多么巨大的影响。

52 相对论的视觉效应 由于空间收缩仅发生在相对运动方向上.这就引起附带的一个视觉效应:高速运动的观察者能同时地看到火车外运动物体的不同侧面。

53 艺术家评论说,塞尚是一位“以远似近”的画家。
塞尚曾自语:”像我这样的画家,每隔一个世纪才会出现一人!”事实上.他谦虚了,因为像他这样的画家.两个世纪以来也没有再出现一位。

54 当物体与观察者相互远离时,光线发生”红移”,即测量到的光波的波长增加;反之,当物体与观察者相互接近时,光线发生“蓝移”,即测量到的光波的波长减小。
由此,我们不再怀疑高更心中的红色草地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绿色草坪.其实都是这个大千世界自然的表现。

55 毕加索与立体主义画派 时代呼唤出一个科学天才——爱因斯坦:时代同时呼唤出一个艺术天才,他就是毕加索。
他的名字俨然已成为“现代艺术”的代名词.其出现改写了20世纪的美术史;其独具魅力的风格贯穿20世纪.时至今日仍令人着迷。 毕加索划时代的、立体主义的开山作 《阿维农少女》

56 五个委婉动人的少女.是风尘女子,因此这幅画的主题并不高尚。不过这幅画的激动人心之处不是它的主题,而是它那激烈的形式错位。它彻底否定了自文艺复兴以来表现三度空间为主要目的传统绘画,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废除表现空间的焦点透视法则.舍弃画面的深度感,而把量感或立体要素全部转化为平面性。观众的视线不能超越画面进入背景,因为画上根本就不存在背景。画面上.画家随心所欲地改变视点,使少女的头、鼻子、眼睛同时以侧面和正面的形象出现.让观者的视觉扩大到了包括许多不同视点.好像正在从一个点转移到另一个点:时而朝上看,时而又朝下看。这其实就是实际上看东西的方式——不是位置固定的晃眼一瞥,而是无数个瞬间的一瞥。

57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创作思想与狭义相对论的时空性质是不谋而合的。
毕加索说过:“我并非看着物体在绘画,而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在绘画。”

58 科学上,唯一能对客观自然提供一统图景的地点只在理论上存在,那就是骑乘上光束;艺术上,真能让观察者看到立体派画家表现在自己作品中的那种情景也只有同样这个办法。
当从光束上观察时,前与后都不再有任何意义,过去与未来也不复存在。如果你相对于我以光速迎面扑来,看到的我和我看到的你就如同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里特的作品《温室》

59 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毕加索义愤填膺.随即拿起笔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画了一幅壁画,震撼世界画坛。
这幅画里没有飞机、炸弹、坦克、枪炮,只有无关现代战争的牛、马、女人、灯等物体.然而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这个故事的表面形象。黑白灰三色,立体主义法则.将物象解体、扭曲、错位,表现了仰天狂叫的求救者、奔逃的脚、濒死嘶呜的马、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死婴号啕大哭的母亲、木然屹立的公牛……画面中央高处是一只眼睛似的灯光.眼睛的瞳仁是只灯泡。它深刻地表现了这幕似乎梦幻般的悲剧.

60 毕加索和爱因斯坦 20世纪的科学就是爱因斯坦,20世纪的艺术就是毕加索。与牛顿和达.芬奇不同,他们是同时代人;都具有犹太血统;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都是20世纪前15年:年轻时都忍受事业上的孤独而晚年都享誉全球。

61 毕加索和爱因斯坦都有各自的精神导师——塞尚和洛伦兹。
毕加索是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在被亲切地称为“洗衣舫”的极其简陋的房子里回出,或者更确切地说,以绘画的语言研究出《阿维农少女》。 除了没有狗,爱因斯坦在1905年春天的情形与毕加索非常相似.与妻子非常窘迫地生活在瑞士伯尔尼老市区一间狭窄的没有电梯的三楼公寓里。 爱因斯坦和毕加索都是机会主义者.都利用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知识潮流中的每一个蛛丝马迹,榨取了周围朋友们最后一分智慧,(这没有任何贬义的意思!)升华了自己的科学和艺术。

62 高维空间:二维的蚂蚁与三维的人,四维的“神灵”
这幅超现实主义作品中.耶稣受难的十字架被描绘成一个超立方体。这种非常形状的十字架,加强了基督身躯浮离的效果.它暗示存在于更高层次上的另一种实在。达利是一个没有科学品位的人,是一位在现实与梦幻中跳跃的艺术家。 他凭着天才般的想像力,不仅将人或物画得栩栩如生,更在绘画上营造出惊人的幻想世界,其中对科学概念先知般的觉察力,令人不可漠视。 1928到法国见同是西班牙的毕加索“年轻人,你做得对!”

63 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人类的创造力 191 1年以后.西方美术的一场新的革命是抽象主义,代表人物是康定斯基。在抽象主义艺术家看来,这个自然是无定形的自然。 当艺术在向一个高度抽象的阶段迈步时.物理学也走了一条平行发展的道路,因为爱因斯坦19l 5年的广义相对论把空间和时间几何化了.在20世纪20年代量子理论发展之后,物理学变得更为抽象了。 然而纯粹的抽象是毕加索从没有跳跃过的龙门,爱因斯坦也从来不赞同高度抽象的量子力学。 所以.他们两人最后都疏远他们自己的革命。

64 这幅画是表现静态与动态相辅相成的一大杰作。画中.两牛抵角相峙,似乎完全是一种静态.然而这相峙之态却又明显蕴涵着巨大的能量。
这幅画是两位李姓科学和艺术大师,在科学和艺术诗意交融的境域中完成的。

65 画面中同样出现了在空中飞舞的大鸟身影。前景的大海是自然的,夏日的天空是自然的,惟有这个与实际不符的鸟是非自然的,但是否可以理解为,正是它创造了自然。
马格里特有关于艺术的“亲和力”理论,核心是:“所谓理解,是认识到某种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联。 ”真不愧是艺术家中的科学家。

66 雕塑形态和空间形式虚实相生、动静相宜,旋转运动的节奏意味着向内回归“至小无内”,向外伸延”至大无极”,准确表达了科学揭示物质世界奥秘的最高境界和正负电子对撞机的丰富科学内涵
艺术家将科学研究探索的物质结构放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太极生阴阳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虚实相生,有无相生”的中国传统哲学物质和生命构成的宇宙观。


Download ppt "科学与艺术之魂跨越民族,超越时空,连接未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