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 的发病相关因素及宫颈 的组织学特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 的发病相关因素及宫颈 的组织学特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 的发病相关因素及宫颈 的组织学特点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 的发病相关因素及宫颈 的组织学特点

2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子宫颈病 变。 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通过筛查 发现CIN,及时治疗高级别病变,是预防子宫 颈癌行之有效的措施。 好发年龄:25-35岁妇女

3 CIN的发展结局 大部分低级别病变自然消退,很少发展为浸 润癌 高级别病变具有癌变潜能,可能发展为浸润 癌,视为癌前病变。

4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 又称宫颈浸润癌(invasive carcinoma of cervix uteri)
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高发年龄为50-55岁 近40年,由于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 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发现和治疗,宫 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明显下降。

5 发病相关因素 病毒感染 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其他 性活跃、过早性生活(<16岁)、早年分娩、多产等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CIN和宫颈 癌的主要危险因素(HPV) 高危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型 90%的CIN和99%以上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HPV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和人巨细胞病毒也可能有关 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性活跃、过早性生活(<16岁)、早年分娩、多产等 与高危男子(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前妻曾患宫颈癌)有性接触的妇 女 其他 吸烟可增加感染HPV效应 屏障避孕法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6 没有HPV感染就可以不罹患宫颈癌。 1974年,德国杰出的病毒学家Zur Hausen 首次提出了HPV与宫颈肿瘤的密切关系。
至1983年,Durst和Zur Hausen 发现了HPV16。 HPV是人类癌瘤发病中唯一可以完全确认的致癌病毒。现今的研究甚至可以证实: 预防HPV感染就可以预防宫颈癌, 没有HPV感染就可以不罹患宫颈癌。

7 发病相关因素 病毒感染 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其他 性活跃、过早性生活(<16岁)、早年分娩、多产等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CIN和宫颈 癌的主要危险因素(HPV) 高危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型 90%的CIN和99%以上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HPV)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和人巨细胞病毒也可能有关 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性活跃、过早性生活(<16岁)、早年分娩、多产等 与高危男子(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前妻曾患宫颈癌)有性接触的妇 女 其他 吸烟可增加感染HPV效应 屏障避孕法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8 HPV病毒 16,18亚型等 pRb E6原癌蛋白 E7原癌蛋白 E6-AP p53 细胞周期失控

9 HPV病毒 几乎所有流行病学资料结合实验室数据都强 有力地支持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 发生的必要条件
99.7%的子宫颈癌中都能发现高危型HPV感染,HSIL中 97%为阳性,LSIL中61.4%为阳性。 实验动物和组织标本研究表明HPV DNA检测的滴度与 子宫颈癌病变程度成正相关。 HPV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时序关系,从感染开始 至发展为宫颈癌时间间隔10-15年,符合生物学致病机 制。

10 HPV病毒 约20%有性生活的妇女感染HPV,但多不能持 久,常可自然消退而无临床症状。 当HPV感染持续存在 吸烟 CIN 避孕药
性传播疾病

11 发病相关因素 病毒感染 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其他 性活跃、过早性生活(<16岁)、早年分娩、多产等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CIN和宫颈 癌的主要危险因素(HPV) 高危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型 90%的CIN和99%以上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HPV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和人巨细胞病毒也可能有关 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性活跃、过早性生活(<16岁)、早年分娩、多产等 与高危男子(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前性伴侣曾患宫颈癌)有性接触 的妇女 其他 吸烟可增加感染HPV效应 屏障避孕法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2 子宫颈的组织学特点 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 宫颈管柱状上皮 转化区(移行带)
基底细胞为储备细胞,某些因素刺激下可增生为不典型鳞状细胞/成熟鳞状细 胞,但不向柱状细胞分化 宫颈管柱状上皮 柱状上皮下细胞为储备细胞,具有分化或增生能力 转化区(移行带) 原始鳞-柱状交接部和生理鳞-柱状交接部之间的区域 宫颈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接部(鳞-柱状交接部) 分为: 原始鳞-柱状交接部:胎儿期形成 生理鳞-柱状交接部:青春期后形成 绝经后雌激素下降,原始鳞-柱状交接部退回至颈管内

13 原始鳞-柱状交接部 转化区 生理鳞-柱状交接部 柱状上皮 宫颈腺囊肿 宫颈内口

14

15

16

17 因此,转化区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转化区表面被覆的柱状上皮被鳞状上皮取代的机制: 鳞状上皮化生(squamous metaplasia):由柱状上皮下未分化 储备细胞增生,逐渐转化为鳞状上皮,继之柱状上皮脱落,被复层 鳞状上皮取代。化生的鳞状上皮既不同与宫颈阴道部的正常鳞状上 皮,又不同于不典型增生。 鳞状上皮化(squamous epithelization):由宫颈阴道部鳞状上 皮直接长入柱状上皮与其基底膜之间,直至柱状上皮完全脱落被鳞 状上皮取代。 成熟的化生鳞状上皮对致癌物的刺激相对不敏感;未成熟的 化生鳞状上皮代谢活跃,致癌物刺激下 CIN 因此,转化区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细胞异常增生 分化不良 排列紊乱 细胞核异常 有丝分裂增加


Download ppt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 的发病相关因素及宫颈 的组织学特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