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拯救鯊魚 系級:資工二A 學號:492190854 姓名:王于齊 日期:2005/6/3.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拯救鯊魚 系級:資工二A 學號:492190854 姓名:王于齊 日期:2005/6/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拯救鯊魚 系級:資工二A 學號: 姓名:王于齊 日期:2005/6/3

2 認識鯊魚 鯊魚從4億年前與硬骨魚類分開後,演化為沒有魚膘或稱肺,牙齒由柔軟組織連在下頷而排在嘴凹處,並且不斷地更換新牙。鯊魚沒有鰓蓋,硬棘或明顯的鱗片。鯊魚皮膚具有細微的鱗片皮齒,使其游動時減少阻力。 鯊魚族群包括從身為世上最大的魚類,以浮游生物為主食,身長達14公尺的鯨鯊(whale shark,Rhincodon typus),到只有15公分的小抹香鯊(pygmy shark, Squaliolus laticaudus)。 多數鯊魚的體積並不大,而且對人類並無害。半數的鯊魚最多只有一公尺長,80%的鯊魚比一個成人要小 。

3 認識鯊魚 少數的鯊魚是卵生的,其餘的則在漫較長的懷孕期之後生產胎兒。
鯊魚的生長極為緩慢,幼鯊需經過25年才能發展成熟,甚至30年後才有生育現象。 鯊魚俱有七種不同的感官: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可達數哩遠),味覺,電磁感(接收微弱的電波),側線與壺狀器官(用來感應弱小的振動) 。 鯊魚俱有學習能力及複雜的社會行為,但我們尚未完全瞭解。它們的大腦與身體比例,介於鳥類與哺乳動物之間 。

4 瀕臨絕種的原因 漁業科技不斷的進展和無限度的捕捉。 漁業和魚翅貿易的全球化 。 魚翅羹的受歡迎度不斷提高並已成為大眾的消費品 。
海洋與沿岸的生物棲息地遭污染 。 民眾和政府在無知和恐懼情形下縱容捕鯊業。

5

6 鯊魚攻擊 書籍和電影,如「大白鯊」,為主要造成恐懼、迷思的來源,但鯊魚幾世紀以來一直是人類最恐怖的夢魘。少數的攻擊事件一發生,可怖的新聞標題便加渲染。 在超過400種的鯊魚中,會攻擊人類的約30種。它們攻擊的原因很可能是把人誤認為它們的獵物。一般相信當鯊魚「攻擊」時,事實上它們是在辨別目標物可不可捕食。許多例子發生在鯊魚咬了一口後,知道它咬錯對象後就游開。 統計上來說 ,每年被閃電、蜂刺、狗咬或在浴室滑倒而死亡的人數,比被鯊魚攻擊致死的要多幾倍。

7 鯨鯊介紹

8 鯨鯊介紹 學名 Rhinodon typus ,英名 Wihale shark,屬鯨鮫科 ,主要分布在全世界南北緯30度之間,水溫在20℃以上的溫暖水域 。 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體長可達20公尺以上,重40頓,壽命可長達100歲,因肉質白嫩,又稱”豆腐鯊” 。 性情溫柔且是「素食主義」者,沒有和白鯊那樣的伶牙利齒。 屬於卵胎生的魚類 ,母鯊一次大概可以產三百多條幼魚。 棲息於近岸的大洋海域中,有時會成群的出現。將大量的浮游生物吞入口中,並以長列的鰓耙濾食。會發出持續性的聲音,被認為具有聲吶的作用。對人類無傷害性。

9 有關鯨鯊的事實 經濟價值很高,肉可以吃,肝可以製魚肝油,骨和肉臟可以製成魚粉和藥品,一尾十餘公尺的鯨鮫可賣到幾近六、七十萬元。
全世界,幾乎沒有其他國家地區吃鯨鯊,美國、澳洲、菲律賓、馬爾地夫等國家都已將其列入保育動物,而台灣卻是全球唯一吃鯨鯊的國家,甚至遠赴菲律賓非法捕捉或走私進口。 台灣前幾年還可以一年捉到三百隻以上豆腐鯊,由於濫捕,現在一年捉不到一百隻,而且體長也越來越小。 台灣學者喊鯨鯊保育已經十年了,但是從未獲政府重視。政府之所以遲遲不敢對捕鯨鯊的行為加以限制,主要是怕重蹈當年禁捕海豚的覆轍,引起漁民們集體抗議 。

10 鯊魚保育 瞭解更多有關鯊魚的生態。 監督鯊魚漁業的操作與貿易的活動。 減少無窮盡捕殺,停止不必要的混獲。 更有效的執行法規。
消費者的覺醒,將”魚翅羹”需求量控制在限制範圍內。

11 結語 人類對鯊魚仍具有不理性的恐懼感,這也意味著為什麼我們沒有意願去保護它們。我們對鯊魚的恐懼是出於不嘹解牠們的習性,且盲目地說:牠們是凶殘的動物。許多有心人士慢慢地去探索嘹解後才發覺到,其實牠們並不是我們原本所想像的那樣凶惡。 如今在初步了解鯊魚習性後,能夠將保育鯊魚的觀念加以推廣。

12 參考文獻 Discovery影片”鯊魚末日” http://www.loveshark.net/index.asp


Download ppt "拯救鯊魚 系級:資工二A 學號:492190854 姓名:王于齊 日期:2005/6/3."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