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全口义齿 complete denture 口腔修复教研室 周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全口义齿 complete denture 口腔修复教研室 周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全口义齿 complete denture 口腔修复教研室 周秦

2 复习几个概念: 牙体缺损(dental defect):指各种牙体硬组织 不同程度的质地和生理解剖外形的损坏或异常。
牙列缺损(dentition defect):指上下颌牙列内的 不同部位有不同数目的牙齿缺失。 牙列缺失(dentition absence):上颌、下颌或上、下颌牙齿全部缺失。

3 牙列缺失主要病因: 龋病和牙周病 老年人生理性退行性变 其他:全身疾患,不良修复体,外伤等 牙列缺失的影响: 咀嚼功能 面容改变 心理因素

4 定义: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义齿称为全口义齿。

5 全口义齿修复目的 全口义齿修复特点 恢复咀嚼功能 恢复面容、发音功能 预防其他继发性疾患,保护剩余组织
与患者生理、心理适应能力有关,需要患者的主动配合及有意识努力才能完成

6 组成:基托和人工牙。

7 第一节 全口义齿修复有关的基本知识

8 无牙颌(edentulous jaws): 牙列缺失患者的上下颌。

9 一、无牙颌的解剖标志 (一)牙槽嵴(alveolar ridge ) 牙列缺失后牙槽突逐渐吸收形成牙槽嵴 。是天然牙列赖以存在的基础。其上覆盖的粘膜为高度角化的鳞状上皮,粘膜下层与骨膜紧密相连,能承担较大的咀嚼压力。将口腔分为:口腔前庭、 口腔本部

10 位于牙槽嵴与唇颊粘膜之 (二)口腔前庭(oral vestibule) 间,为一潜在的间隙。粘模下 为疏松的结缔组织,全口义齿
的唇颊侧基托在此区内,在不妨 碍唇颊活动的情况下应尽量伸 展到粘膜反折皱襞,以保证基 托边缘的封闭。

11 1、唇系带(labial frenum): 位于口腔前庭内相当于原中切牙近中交界线的延 长线上, 为一扇形或线形粘膜皱襞。是口轮匝肌在颌
骨上的附着部。随唇肌的运动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全 口义齿唇侧基托在此区应形成相应的切迹,以免妨碍 系带的运动而影响义齿固位。

12 2、颊系带(buccal frenum) 位于双尖牙牙根部的位置,附着在牙槽嵴顶的颊侧,呈扇形。是类似唇系带的粘膜皱襞。上下颌左右两侧均有颊系带,其动度比唇系带小。 要求? 前弓区:唇颊系带之间为前弓区, 后弓区:颊系带以后为后弓区。

13 3、颧突(zygomatic process)
位于后弓区内相当于左右 两侧上颌第一磨牙的根部的骨 突。此区覆盖的粘膜较薄,与 之相应的基托边缘应做缓冲, 否则会出现压痛或使义齿产生 不稳定。

14 4、上颌结节 (maxillary tuberosity)
是上颌牙槽嵴两侧远端的圆形骨突,表面有粘膜 覆盖。颊侧多有明显的倒凹,与颊粘膜之间形成颊 间隙(buccal space)。此区对上颌全口义齿的固位有 重要意义,上颌义齿的颊侧翼缘应充满在此间隙内。

15 5、颊侧翼缘区 (buccal flange area )
位于下颌后弓区内,前界为下颌颊系带,后界为 咬肌下段前缘之前。当下颌后部牙槽嵴吸收已平坦时, 该区又称颊棚区(buccal shelf area)。此区面积较大, 骨质致密。义齿基托在此区内可有较大范围的伸展, 可承受较大的力。起支持、稳定义齿的作用。

16 6、远中颊角区(distobuccal angles area)
在下颌后弓区内,位于咬肌前缘、颊侧翼缘区之 后方。受咬肌前缘活动的限制,与此区相应的义齿 基托边缘不能较多伸展。咬肌活动时会使义齿松动。

17 (三)口腔本部 位于上下牙槽嵴之舌侧,上为腭顶,下为口底。 本区内的解剖标志有:

18 1、切牙乳突(incisive papilla)
位于上颌腭中缝的前端,上中切牙的腭侧,为一梨形、卵圆形或不规则的软组织突起。是上颌重要、 稳定的标志。乳突下方为切牙孔。覆盖此区的义齿基托 组织面需适当缓冲,以免压迫切牙乳突产生疼痛。

19 它是排上颌中切牙的参考标志:两个上颌中切牙
的交界线应以切牙乳突为准;上颌中切牙唇面应置于 切牙乳突中点前8-10mm;上颌两侧尖牙牙尖顶的连 线应通过切牙乳突。

20 2、腭皱(palatal rugae) 位于上颌腭侧前部,腭中缝的两侧,为不规则的波浪形软组织横嵴。有辅助发音的作用。

21 3、上颌硬区(hard area) 位于上腭中部的前份,骨 组织呈嵴状隆起,表面覆盖的 粘膜较薄,故受压后易产生压 痛,覆盖该区的基托组织面 应适当缓冲,以防产生压痛 并可防止由此而产生的义齿 翘动或折裂。

22 4、腭小凹(palatine fovea) 位于上腭中缝后部,软硬腭连接处的稍后方。是 口内粘液腺导管的开口。多为并列的2个,左右各一,
上颌全口义齿的后缘应在腭小凹后2mm。

23 5、 颤动线(vibrating line) 位于软腭与硬腭交界的部位, 分前颤动线和后颤动线。前颤动 线在硬腭与软腭的连接区,后颤动
线在软腭腱膜和软腭肌的连接区。

24 前后颤动线之间称后堤区。 此区宽约2-12mm,平均 8.2mm, 有一定的弹性,上颌全口义齿 组织面与此区相应的部位可 形成后堤,能起到边缘封闭的 作用。

25 后堤区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腭穹隆较高,软腭向下 弯曲明显,后堤区较窄,不利于 固位。 第三类:腭穹隆较平坦,后堤区 较宽,有利于固位。 第二类:腭部形态介于第一 和第三类之间,亦有利于义齿

26 6、腭穹隆(palatal vault) 呈拱形,分为高拱形、 中等形及平坦形。由硬腭和 软腭组成,硬腭在前部。在
硬腭前1/3 处覆盖着高度角 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其下有 紧密的粘膜下层附着,可以 承受咀嚼压力。硬腭后2/3含 有较多的脂肪和腺体,腭中 缝区为上颌隆突。

27 7、翼上颌切迹(pterygomaxillary notch)
在上颌结节之后,为蝶骨翼突与上颌结节后缘之 间的骨间隙。表面有粘膜覆盖,形成软组织凹陷,是上 颌全口义齿两侧后缘的界限。

28 8、舌系带(lingual frenum) 舌系带位于口底的中线部,是连接口底与舌腹的 粘膜皱襞,动度较大。全口义齿舌侧基托与舌系带相 应的部位应形成切迹,以免影响舌系带的活动。

29 9、舌下腺(sublingual glands)
位于舌系带的两侧,左右各一,舌下腺可随下颌 舌骨肌的运动上升或下降。与此区相应的义齿基托边缘不应过长,否则舌运动时易将义齿抬起。

30 10、下颌隆突(torus mandibularis)
位于下颌两侧双尖牙根部舌侧的骨 性隆起。表面覆盖的粘膜较薄,与之相 应的基托组织面应适当缓冲。过分突出 的下颌隆突,其下方形成显著的倒凹,需 施行手术铲除后再制作全口义齿。

31 11、下颌舌骨嵴(mylohyoid ridges)
位于下颌骨后部的舌面,从第三磨牙斜向前磨牙 区,由宽变窄。下颌舌骨嵴表面覆盖的粘膜较薄,下 方有不同程度的倒凹。覆盖此区的基托组织面应适 当缓冲,以免产生压痛。

32 12、舌侧翼缘区(lingual flange area)
是与下颌全口义齿舌侧基托接触的部位,从前向后的解剖标志包括舌系带、舌下腺、下颌舌骨肌、舌腭肌、翼内肌、咽上缩肌。舌侧翼缘区后部是下颌全口义齿固位的重要部位。此区基托应越过下颌舌骨嵴,有足够的伸展。

33 13、磨牙后垫(retromolar pad)
是位于下颌最后磨牙牙槽嵴远端的粘膜软垫,呈圆形或卵圆形,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其前1/3或1/2处为下颌全口义齿后缘的边界。

34 小 结 全口义齿的制作与无牙颌的解剖标志有密切的关系。充分、合理应用无牙颌各部位的解剖结构特点,是全口义齿修复成功的基础。

35 复习思考题: 1.何谓牙列缺失? What is dentition absence? 2.何谓无牙颌?
What is edentulous jaw? 3.何谓全口义齿? What is complete denture?

36 4.无牙颌各解剖标志的名称及各部位的解剖生理
特点是什么?What are the names of the anatomic marks of edentulous jaw and the anatomic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part of edentulous jaw? 5.各解剖标志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是什么?What a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ach anatomic mark of edentulous jaw and the restoration of complete denture?

37 预习: 1、无牙颌组织结构的特点与全口义齿修 复的关系。 2、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3、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38 二 无牙颌组织结构的特点与全口义齿 修复的关系 (一) 无牙颌的分区 根据无牙颌的组织结构和全口义齿的关系
将无牙颌分成:主承托区、副承托区、 边缘封闭区、缓冲区。

39 1、主承托区(primary stress-bearing area) 指承受咬合力的主要区域。
范围:上下颌后牙牙槽嵴顶区, 腭穹隆区, 颊棚区等。

40

41

42 特点: 骨组织表面覆盖高度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其下有致 密的粘膜下层。能承受咀嚼压力,抵抗义齿基托的碰撞。 (此区受力方向是垂直的) 要求:
义齿基托与主承托区粘膜应紧密贴合; 人造牙应 排列在基托 的牙槽嵴顶区。

43 2、副承托区(secondary stress-bearing area)
范围: 上下颌前牙牙槽嵴顶区, 后牙牙槽嵴的唇颊侧 和舌腭侧 (不包括硬区)。

44 特点: 此区骨面有粘膜、粘膜下层、脂肪和腺体组织。 支持力较差,不能承受过大的压力,只能协助 主承托区承担部分咀嚼压力。 (与受力方向成一定角度) 要求: 义齿基托与副承托区粘膜也应紧密贴合。

45 3、边缘封闭区(border seal area)
范围: 指义齿边缘接触的软组织部分。 包括:粘膜皱襞(反折线区),系带附丽区, 上颌后堤区,下颌磨牙后垫区。

46

47 特点:大量疏松结缔组织,不能承受压力,但可保
证边缘封闭。 要求:基托边缘必须与该区紧密贴合,才能产生良好 的边缘封闭作用,保证义齿的固位。

48 4、缓冲区 (relief area) 范围:主要指上颌硬区和下颌隆突区, 颧突区、上颌结节颊侧、 切牙乳突区、下颌舌骨嵴区
以及牙槽嵴的骨尖、骨棱等。

49 特点: 该区粘膜较薄,不能承受压力。 要求: 相应的基托组织面需适当缓冲,两者之间 应有一微小间隙,以防产生压痛,造成义齿 左右翘动或纵折。

50 主承托区 上下颌后牙 承担咀嚼压力 紧密贴合 牙槽嵴顶等 抵抗基托的碰撞 副承托区 后牙牙槽嵴的 协助承担
主承托区 上下颌后牙 承担咀嚼压力 紧密贴合 牙槽嵴顶等 抵抗基托的碰撞 副承托区 后牙牙槽嵴的 协助承担 唇颊侧和舌腭侧 咀嚼压力 紧密贴合 边缘封闭区 义齿边缘接触 的软组织部分 边缘封闭 紧密贴合 缓冲区 下颌隆突区、 避免压痛 上颌硬区等 义齿翘动 适当缓冲

51 (二)义齿间隙和义齿表面 1.义齿间隙(denture space) 在口腔内容纳义齿的潜在空间。是天然牙列所占据的空间,又称为中性区—义齿和周围软组织处于平衡的区域。

52 要求:调整义齿基托厚度和范围,使全口义齿充满在此间隙内—恢复面容,不妨碍唇、颊舌肌的正常活动。

53 2.义齿表面(denture surface )
组织面、咬合面、磨光面。 功能:影响义齿的固位、 稳定和 舒适。 (1)组织面:( tissue surface ) 是指义齿基托与口腔粘膜 组织接触的面。 要求:必须与口腔粘膜组织 紧密贴合。

54 (2)咬合面:(occlusal surface)
指上下颌人工牙咬合接 触的面。在咬合时咀嚼肌所 产生的咬合力量,是通过人 工牙咬合面传递到基托组织 面所接触的支持组织上。 要求:咬合力应通过咬合面 均匀分布在支持组织上,从 而有利于义齿的稳定。

55 上下颌人工牙之间要 紧密接触, 在非正中 有平衡。

56 (3)磨光面: (polishing surface)
指义齿与唇颊和舌肌接触的部分。

57 组成: 由不同的斜面构成。其倾斜度、义齿周围边缘 的宽度和人工牙的颊舌位置正常时,可使义齿内侧舌肌与义齿外侧的唇颊肌力量经常处于平衡状态。这样,舌和唇颊才有帮助义齿固位和稳定的作用。

58 作用:与水平力量有关,使义齿保持稳定固位的表面。
一般为凹面形,与唇颊和舌的形态相适应。

59 三、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牙缺失后,上下颌骨的改变主要是牙槽嵴的萎缩。 牙槽骨是随着牙的生长和行使功能而发育和保持。
(一)骨组织的改变 牙缺失后,上下颌骨的改变主要是牙槽嵴的萎缩。 牙槽骨是随着牙的生长和行使功能而发育和保持。 牙列缺失后,牙槽骨逐渐吸收形成牙槽嵴,牙槽嵴 的吸收即行加快,使颌骨变形。

60 牙槽嵴的吸收程度与义齿固位有关: 牙槽嵴高而宽者,有利于义齿的固位, 牙槽嵴低平或窄小者,不利于义齿的固位。

61 1.影响牙槽嵴吸收速度的因素: 缺牙的原因、时间、骨质致密程度等 (1)缺失牙的原因: a 牙周病引起的牙列缺失,初期牙槽嵴吸收 就很明显。
b 龋病、根尖病等引起的牙拔除,依病程持 续时间、拔牙难易程度,局部牙槽嵴萎缩 程度不同。 c 单纯拔牙与行牙槽嵴修整术者不同。

62 (2)时间:牙缺失后前3个月吸收速率最快; 6 个月后显著下降,2 年趋于稳定。 终生以每年约0.5mm的水平持续吸收。

63 (3)骨质致密程度: 上颌骨:外侧骨板疏松, 颌骨吸收方向---向上、向内 上颌缩小 。 下颌骨:内侧骨板疏松, 吸收方向---向下前、向外 下牙弓逐渐变大。

64 2、影响牙槽嵴持续吸收的因素 患者全身健康状态 骨质代谢状况 修复义齿与否:未修复者 , 上下颌骨得不到足够的功能性刺激, 牙槽嵴萎缩程度较义齿修复者严重。 修复效果:局部颌骨受力过大,牙槽嵴的吸收速率高 思考:下颌牙槽嵴比上颌吸收严重?

65 (二)软组织的改变 牙槽骨的吸收导致: 唇、颊沟及舌沟间隙变浅; 唇、颊系带附丽与牙槽嵴顶的距离变短; 硬组织支持丧失: 上唇丰满度丧失,面部皱褶增加,鼻唇沟加深, 口角下陷,面下1/3距离变短,面容? 肌张力平衡破坏,组织萎缩: 粘膜易患疼痛和压伤; 舌失去牙的限制: 舌逐渐增大,甚至充满整个口腔。

66 四、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固位:(retention )指义齿抵抗从口内垂直 脱位的能力。
稳定:(stability)指义齿对抗水平和转动的 力量,防止义齿侧向和前后向脱位。

67 (一)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 吸附力 表面张力 大气压力

68 1 . 吸附力的作用(function of adsorption )
包括: 附着力( adhesion): 不同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内聚力(cohesion):相同分子间的粘着力。 (全口义齿修复中,附着力、内聚力各存在于哪里?)

69

70 影响吸附力大小的因素: 基托与粘膜之间的接触面积、接触的紧密程度: 接触面积大, 越密合,吸附力越大;
(思考:如何获得最大的接触面积?如何使接触最紧密?) 患者唾液的质和量:唾液粘稠度高,流动性小,可加强附着力和内聚力,有利于义齿的固位; 唾液粘稠度低、流动性大,不利于义齿的固位。

71 唾液内部分子之间有相互吸引力,外层分子受到内部分子的吸引,产生向液体内部的趋势,使液体表面形成半月形的形状,这就是表面张力的作用。
2. 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 是抵抗将液体分层的力量。(唾液) 唾液内部分子之间有相互吸引力,外层分子受到内部分子的吸引,产生向液体内部的趋势,使液体表面形成半月形的形状,这就是表面张力的作用。

72 表面张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及液体粘稠度成正比,与二者之间距离(即液体厚度)成反比。
在临床上,表面张力也与基托面积、密合程度及唾液粘稠度有关。

73 3. 大气压力(atmospheric pressure)
全口义齿基托边缘与 周围软组织保持紧密接触, 又有良好的边缘封闭,空气 不能进入基托与粘膜之间, 两者之间形成负压,在大气 压力的作用下,使义齿获得 良好的固位。

74 影响大气压力大小的因素: 边缘封闭作用:前提条件 基托面积大小:面积越大,则受到的大气压力 总和就越大。

75 (二)影响义齿固位的有关因素 1 .颌骨的解剖形态: (1)颌骨的解剖形态影响基托面积:颌弓宽大,牙槽 嵴高而宽,腭穹隆高而深,系带附着距离牙槽嵴 顶较远,基托面积大,固位作用好;反之则差。

76 (2)牙槽嵴倒凹的固位作用: 一些突度不太大的倒凹,可以产生机械 锁扣作用,有利于义齿固位,可充分利用。 倒凹过大,会影响义齿就位,需手术修整。

77 2. 口腔粘膜的性质: 粘膜厚度适宜,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基托组织面与粘膜易于密合,易于获得良好的边缘封闭,有利于义齿固位。
粘膜过薄,没有弹性,基托组织面不易贴合,边缘封闭差,义齿固位差,并易产生压痛。

78 3、基托的边缘:对于义齿的固位非常重要。 要求:边缘圆钝,与粘膜皱襞紧密接触。伸展范围、 厚薄以及形状适宜。
伸展原则:在不影响周围软组织正常生理运动的情况下 尽量伸展,并与移行粘膜皱襞保持紧密接触。

79 伸展范围: 上颌:唇颊边缘伸展到唇 颊沟内,让开唇颊系带 (形成切迹);在上颌结节 的颊侧颊间隙处伸展到颊 间隙内,基托后缘止于腭 小凹后2mm 至两侧翼上颌 切迹的连线。  

80 下颌:唇颊边缘伸展到唇颊 沟内,舌侧止于口底, 让开唇、颊、舌系带 (形成切迹);后缘止于 磨牙后垫的前1/3或 1/2处。

81 4、唾液的质量 唾液的粘稠度高,流动性小,有利于义齿的固位; 唾液的粘稠度低,流动性大,不利于义齿的固位。
唾液分泌量过多、过少都会影响义齿固位。

82 (三)影响全口义齿稳定的有关因素 义齿的不稳定是因为人工牙的位置不当、磨光面的外形与唇颊舌肌功能不协调所产生的水平力量引起。

83 1、良好的咬合关系 上下人工牙列的锁结关系应符合患者原天然牙存在时上下颌的位置关系,同时上下牙列间要有均匀广泛的接触。 确定颌位关系极其重要。

84 2、合理的排牙: 自然牙列的位置处于唇颊肌向内的力与舌肌 向外的力大体相等的位置。 人工牙列也应排列在 这个位置,当肌肉收缩时, 义齿所受的内外水平力量 大致相等,有利于义齿的 稳定。

85 上下颌作正中咬合时, 面应均匀广泛地接触。

86 全口义齿的人工牙应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合适的补偿曲线、横曲线。

87

88 3、理想的基托磨光面形态 义齿在口腔中的位置,应在唇、颊肌与舌肌内外力量 相互抵消的区域。基托的磨光面外形应呈凹面,这样唇颊 舌肌作用在基托上时,能对义齿形成挟持力,使其更稳定

89 影响义齿固位的有关因素: 影响全口义齿稳定的有关因素 1 、颌骨的解剖形态 2、口腔粘膜的性质 3、基托的边缘 4、唾液的质量
1、良好的咬合关系 2、合理的排牙 3、理想的基托磨光面形态

90 小 结 1.无牙颌各区组织结构特点不同,与全口义齿的关系亦不同。义齿表面影响义齿的稳定和舒适。
小 结 1.无牙颌各区组织结构特点不同,与全口义齿的关系亦不同。义齿表面影响义齿的稳定和舒适。 2.吸附力、表面张力及大气压力的存在是全口义齿固位的基础。 3.颌骨的解剖形态和口腔粘膜的性质、基托的边缘伸展以及唾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义齿的固位。 4.良好的咬合关系、合理的排牙、理想的基托磨光面形态对义齿的稳定有重要影响。

91 Summary The existence of adsorption、surface tension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 establishes the base for the retention of the complete denture. The anatomic form of jaw bone, the extension of denture base and quality of saliva will all directly affect the retention of the complete denture. The good occlusal relations, the proper setting up, the ideal form of the polishing surface of the denture base will greatly influence the stability of the complete denture.

92 1.无牙颌的分区及其与全口义齿修复之间的关系
2.何谓义齿间隙?有何意义? 3.义齿表面对义齿的稳定和舒适有何影响? 4.基托的伸展原则及伸展范围是什么? 5.什么是固位、什么是稳定? 6.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是什么?影响全口义齿 固位和稳定的因素都有哪些?

93 预习: 1、全口义齿的制作。(印模与模型)

94 第二节 无牙颌的口腔检查和修复前的准备 (自 学)

95 第三节 全口义齿的制作 主要步骤有: 取印模、灌注模型; 颌位记录; 上架 、排牙; 试戴、义齿完成; 初戴、修改。

96 一、印模(impression) : 是用可塑性印模材料取得的无牙上、下颌牙槽嵴和周围软硬组织的阴模。 要求:准确反映口腔解剖形态和周围组织的生理功能活动。

97 1、根据取印模的次数分:一次印模法和二次印模法
(一)、印模的分类 1、根据取印模的次数分:一次印模法和二次印模法 一次印模法:用合适的成品托盘(stock impression tray)及印模材料一次完成工作印模的方法。 适用:托盘合适,且用蜡或 印模膏作适当托盘边缘修整, 操作者技术又熟练者。

98 二次印模法又称联合印模法(combined impression)
组成:初印模(primary impression)和终印模(final impression) 。 是在患者口中制取两次印模后完成工作印模的方 法。此种方法操作复杂,易掌握,所取得的印模 较准确,在临床中应用普遍。

99 方法: 先用印模膏或海藻酸 用该印模灌 在其上制作个别 印模材料制取初印模, 注石膏模型, 托盘再用终印模 材料取得终印模。

100 2、根据取印模时,患者张口或闭口分为: 开口式印模和闭口式印模:
上述各种印模形成时,患者是在半张口情况下取得的,统称为开口式印模。闭口式印模是患者在闭口咬合的情况下取得的。先取初印模,灌制模型,在模型上制作暂基托并形成堤。用堤形成颌位记录后,将印模材料涂布于暂基托的组织面,引入口中,咬在正中位,借咬合力使印模材料均匀分布。嘱患者作吹口哨等动作,以主动方式完成印模边缘的整塑。一般常用于全口义齿的重衬。

101 3、根据取印模时是否对粘膜造成压力分为: 粘膜静止式印模和粘膜运动式印模技术 粘膜静止式印模技术(mucostatic impression technique): 是希望印模在没有软组织功能变形的状况下制 取印模,其印模的边缘是医师牵拉患者唇、颊等部 位形成的。 多采用低粘度、高流动性印模材料。

102 粘膜运动式印模技术(mucodynamic impression technique),
主张制取软组织在功能运动变形状态下的印模。 其边缘是患者作自主运动形成的。适用于取牙槽嵴 严重萎缩的下颌印模。 多采用高粘度、低流动性的印模材料制取。

103 (二) 取印模的步骤方法(按二次印模法讲)
1 、取模前的准备 (1)调整体位: 将椅位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患者 舒适,医师方便。

104 (2)选择托盘 : 根据:a.患者的颌弓形状、牙槽嵴的宽度、高度及 腭穹隆深度选择托盘。 b.所用的印模材料及印模方法不同,选用 适宜的托盘。

105 形状:托盘底部与牙槽嵴的外形相似。 上颌托盘为整体,下颌托盘为马蹄形。 要求:上颌托盘的宽度应比上颌牙槽嵴宽2~3mm , 周围边缘高度应离开粘膜皱襞约2mm,唇颊 系带处应呈切迹,托盘长度需盖过两侧翼上 颌切迹,后缘应超过颤动线3~4mm。下颌托 盘的高度和宽度与上颌的托盘相同,其长度 应盖过磨牙后垫。

106 选用的成品托盘如边缘不合适,可用蜡片 或印模膏适当地加以修改托盘边缘。

107 (3)印模材料的选择 藻酸钠弹性印模材料:取模清晰、准确、价廉, 是目前国内临床上广泛采用的印模材料。 硅橡胶:性能良好,表面光滑清晰,体积变化小,效果良好,价格较贵。 印模膏:流动性和可塑性较差,无弹性,具有温度 收缩性。临床上多用于制取初印模和制作个别托盘。

108 2、取初印模 : 取上颌初印模,选与患者口 腔情况大致相似的成品托盘, 将印模膏放置在60~70。热水中 软化。 取适量软化的印模膏放置在
托盘上,用手指轻压印模膏, 使其表面形成牙槽嵴形状的凹 形,

109 将托盘旋转进入患者口中, 托盘柄对准面部中线,拉开 上唇,托盘对向无牙颌,向 上后方加压,使托盘就位。 牵拉颊部肌向下前内方向,
作数次运动。冲冷水,待印 模膏硬固后,使印模从上颌 后缘脱位,从口内旋转取出。 要求组织面应清晰。

110 取下颌初印模,将托盘旋 转进入患者口中,轻压使 印模托盘就位,在印模可 塑期内,牵动颊部向上内 方向,并拉动下唇向上内, 嘱患者将舌轻微伸出舔 上唇并左右活动。

111 3、 制作个别托盘 (1)用自凝塑料制作个别托盘 : 取初印模后灌注石膏模型, 用变色铅笔在模型上画出 个别托盘的范围。

112 在前庭的最深处与牙槽嵴之 间划出边缘,要求比预先取 的功能边缘短1~2mm,唇、 颊、舌系带处要留出足够的 空间; 后堤区在软腭处超过颤动线
括磨牙后垫及颌舌骨线。

113 适当填倒凹,并涂分离剂

114 调拌自凝塑料均匀涂布2~3mm厚。

115 硬固后取下,沿划线标记修整边缘,备用。 注意:① 边缘不能妨碍唇、颊、舌的正常位置; ② 手柄的安放要垂直于牙槽嵴, 不能对上下唇起支撑作用。

116 (2)用修改初印模的方法制作个别托盘: 将用印模膏取的初印模 的组织面均匀刮去一层,去 除组织面的倒凹,周围边缘 刮去1~2mm。

117 4、个别托盘的边缘整塑: 材料:整塑蜡或边缘整塑印模膏 方法:上颌分段进行即唇侧区、 左右颊侧区和后堤区。将边缘整 塑蜡或印模膏棒烤软后,加在个 别托盘边缘,逐段放入口内,进 行肌功能修整。

118 上颌后堤区是上颌全口义齿后缘的封闭区。 在个别托盘后缘约5mm宽,放上烤软的印模膏放 入患者口内原有位置,用力加压,则软化的印模膏推 软腭向上形成后堤。

119 5. 取终印模方法: 调拌终印模材料 放置于个别托盘内 旋转进入口内 轻压、颤动就位 肌功能修整 保持稳定 待材料凝固 取下印模。 辅助印模取下的方法: 患者含漱、鼓气、从唇 侧边缘滴水

120 (三)印模的要求: 使组织受压均匀 适当扩大印模面积 采取功能性印模 保持稳定的位置 1、使组织受压均匀 要求:取印模时,注意压力适当、均匀。 缓冲压力,避免疼痛;

121 2、适当扩大印模面积 在不妨碍粘膜皱襞、系带及软腭等功能活动的条 件下,应充分伸展印模边缘。 印模范围——基托大小 无牙颌上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咀嚼压力与接触面积 成反比。

122 无牙颌印模边缘的要求: 与运动时的唇、颊和舌侧粘 膜皱襞和系带相贴合,充分 让开系带,不妨碍唇、颊和 舌系带的功能运动。印模边 缘圆钝,其厚度为2~3mm。

123 上颌后缘的两侧要盖过上颌 结节到翼上颌切迹,后缘的 伸展与后颤动线一致。下颌 后缘盖过磨牙后垫,远中舌 侧边缘向远中伸展到下颌舌 骨后间隙,下缘跨过下颌舌 骨嵴,不妨碍口底和舌运动。

124 3、采取功能性印模 取印模时,在印模材料可塑期内进行肌功能修整。 方法:由患者自行进行 或在医师帮助下,唇、 颊和舌作各种动作,塑
造出印模的唇、颊、舌 侧边缘与功能运动时的 粘膜皱襞和系带相吻合 。

125 4、保持稳定的位置 取印模过程中,保 证盛有印模材料的托盘 在口腔中保持正确而稳 定的位置,避免移动, 并维持一定的压力。 取出印模时,应向上 或向下翘动,使空气进入 印模和组织之间,方可取出。

126 二、 模型(cast) 定义:是灌注模型材料于无牙颌印模内形成的无牙颌 阳模。 类型:初模型—初印模灌注石膏。用于制作个别托盘。
终模型(工作模型)—终印模上灌注石膏或人 造石。用于制作暂基托及全口义齿。

127 要求:工作模型应能充分反映出无牙颌组织面的细微纹
路,印模边缘显露出肌功能修整的痕迹,模型边 缘宽3~5mm ,最薄处不少于10mm。模型后缘在腭 小凹后不少于2mm,下颌模型在磨牙后垫自其前 缘起不少于10mm。

128 1、围模灌注法 用成盒型蜡板将终印模围起来,
形成方法: 围模灌注法、一般灌注法 1、围模灌注法 用成盒型蜡板将终印模围起来, 然后灌注模型材料,形成模型。 优点:模型厚度适宜,外形整齐。

129 方法: (1)在印模的周缘下约 2mm处粘着一条约5mm 宽的蜡棍 下颌印模的舌侧边缘 间可用蜡版封闭空隙。

130 (2)沿蜡棒外面及印模后 缘围绕一层成盒型蜡板, 蜡板与蜡棍之间用熔蜡粘着, 要求围板上缘至印模最高处 的距离不少于10mm,围板 下缘应超过堤的平面。

131 (3)灌注模型材料: 用水冲去印模表面粘 稠的唾液。按照人造石的 要求调拌人造石,印模放 在振动器上, 将调好的石 膏或人造石放少量于印模 最高处灌注,通过轻微振 动帮助材料流动,直到灌 满为止。

132 2、一般灌注法: 不用成盒型蜡板包围印模的模型灌注法。 (1)灌模前用变色笔在边缘下2mm处画线,并且将颤 动线和后堤区重新描画清楚,便于灌模时保持边 缘厚度。 (2)灌注操作同上。 (3)若用人造石灌注,待人造石初步凝固后,灌注模 型底座。 (4)边缘与厚度需切削成形。

133 3、在模型上后堤区的处理: 如果在取终印模时未作 后堤区加压完成边缘修 整者,可在模型上修整。 形状:弓形。

134 方法:用铅笔连接上颌模型 两侧的翼上颌切迹及腭小凹, 在连线后约2mm处用小刀深 切出1~1.5mm切迹,沿此切 迹向前约5mm的范围内,轻 轻刮去一层石膏,越向前刮 除得越少,直至后堤区前缘 (即前颤动线),使与上腭的 粘膜面移行。

135

136 小 结 采取印模是制作全口义齿的第一步。所取印模应使组织受压均匀、适当扩大印模面积、进行肌功能修整,并保持稳定的位置。功能性印模必须充分反映无牙颌的口腔解剖形态和周围组织生理功能活动。工作模型应能充分反映出无牙颌组织面的细微纹路。

137 复习思考题: 何谓印模、模型?其要求是什么? 取印模的方法及步骤是什么? 印模分几类? 模型上后堤区如何处理?

138 预习: 颌位关系记录。

139 谢谢!

140 谢谢!


Download ppt "全口义齿 complete denture 口腔修复教研室 周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