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党的正确领导 与 中国的巨变.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党的正确领导 与 中国的巨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党的正确领导 中国的巨变

2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九七八年 )  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制定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重新评价了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全会还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的成员;决定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 一九七九年 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提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中国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月5日28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李先念作《关于国民经济调整问题》的讲话。会议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决定从1979年起,用3年时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4 一九八零 80年代我们要做三件大事:一是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二是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三是要加紧经济建设,就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三件事的核心是现代化建设。 包产到户  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提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现行制度存在的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各种弊端必须改革。     8月30日9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会议决定华国锋不再兼任国务院总理,由赵紫阳接任。

5 一九八一  6月27日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举行。全会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的请求,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系统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

6 一九八二 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革命和建设的战略需要 2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
 2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 9月1日—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 (分两步走,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 )  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阐述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7 一九八三 10月1日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0月1日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0月11日—12日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邓小平在会上作《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的讲话,提出一定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强调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陈云在会上讲了清理“三种人”和共产党员不能以权谋私等问题。

8 一九八四 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延长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延长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1月24日—2月10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3个经济特区。2月24日,邓小平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提出,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5月4日,中共中央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会议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9 一九八五 《关于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决定》
 3月2日—7日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召开。7日,邓小平在会上作《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讲话后又即席讲话,指出,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关于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决定》

10 一九八六 1月17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讲话,指出,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 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又称“八六三”计划。

11 一九八七 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同意胡耀邦辞去党中央总书记职务的请求,推选赵紫阳代理党中央总书记。
2月6日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人谈话时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3月26日中葡两国政府草签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0月25日—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赵紫阳作《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2 一九八八年  6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党和国家机关必须保持廉洁的通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清理整顿公司的决定》。

13 一九八九 2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总统布什谈话时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
政治风波, 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 9月4日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人谈话时指出,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 11月6日—9日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会议同意邓小平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决定江泽民任中央军委主席。

14 一九九零 3月9日—12日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克服消极腐败现象。要建立和完善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制度,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 3月20日—4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决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决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等。会议决定接受邓小平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选举江泽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

15 一九九一 《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
3月25日—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会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从1980年到1990年,我国先后完成了“六五”计划和“七五”计划,提前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 12月15日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这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30万千瓦的核电站。

16 一九九二 南巡讲话: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建设都搞上去,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四化”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

17 一九九三 3月5日中共十四届二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关于调整“八五”计划若干指标的建议》,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由原定平均每年6%调整到8—9%。全会还通过了《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 3月15日—31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修改后的宪法,肯定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肯定了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肯定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决定》和《关于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决定》。会议选举江泽民为国家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荣毅仁为国家副主席,乔石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李鹏为国务院总理。  4月27日—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并签订《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项协议。这是海峡两岸授权民间机构领导人的第一次会谈。

18 一九九四 1月24日—29日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江泽民在会上讲话,指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今年全党工作的大局。宣传思想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9月25日—28日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的工程。

19 一九九五 1月30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等单位举办新春茶话会。江泽民在会上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8点主张。

20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1988年经济波动 ■价格改革“闯关” “双轨价格”、“倒爷” “调放结合,以放为主” ■“抢购”风潮

21 ■ “治理整顿”方针的提出 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作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

22 (二)1989年政治风波 ■十三届四中全会建立第三代领导集体 江泽民:坚定不移,毫不动摇; 全面执行,一以贯之 ■采取多项措施巩固政局稳定
■十三届五中全会 进一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

23 (三)西方“制裁”和苏东剧变的考验 ●停止向中国出售武器及高科技产品 ●中止中美两国的高层接触 ●中止中美核能合作 ●禁止向中国出口卫星
■美国对华制裁的主要内容: ●停止向中国出售武器及高科技产品 ●中止中美两国的高层接触 ●中止中美核能合作 ●禁止向中国出口卫星 ●敦促国际金融机构停止向中国提供 新的贷款

24 ■对待“制裁”的态度 ●不自乱阵脚●不示弱 ●利用矛盾,各个击破 ■打破“制裁”的方针 “坚持原则、利用矛盾、广交朋友、 多做工作、打破制裁、避免孤立” ■打破“制裁”的条件 ●常任理事国●大国●反“制裁”经验 ●综合国力●政局迅速稳定

25 ●第一步:对日本 1990年1月,中国国务委员邹家华访日。同 年7月,日本率先宣布取消对华“制裁” 。
■打破“制裁”的“三步曲” ●第一步:对日本 1990年1月,中国国务委员邹家华访日。同 年7月,日本率先宣布取消对华“制裁” 。 1991年8月,日本首相海部俊树访华,成为 政治风波后第一位访华的西方国家首脑。 ●第二步:对欧洲 1990年10月,欧共体宣布取消对华各项限制 措施,全面恢复同中国的正常关系。 ●第三步:对美国

26 1989年8月至1992年底,波兰、民主德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苏联、阿尔巴尼亚9国先后剧变解体
■经受住苏东剧变的严峻考验 1989年8月至1992年底,波兰、民主德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苏联、阿尔巴尼亚9国先后剧变解体 ●不搞意识形态争论 ●及时、从容发展与各国关系

27 党的十三大后,面对经济波动、政治风波、国际变局的严峻考验,我们党犹如一名出色的舵手,牢牢地驾御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迎风击浪,胜利前进,维护了大局的稳定,稳步推进了改革开放。
在经历一系列严峻考验后,到1992年,伴随着邓小平巡视南方的脚步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再掀高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28 二、邓小平南方谈话与十四大 的历史决策 (一)南方谈话的背景、内容、意义 背景:姓“资”姓“社”的争论 内容:具有强烈针对性的十个要点

29 ■一是提出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二是提出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是提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四是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重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五是强调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30 ■六是提出发展是硬道理,中国经济发展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七是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烈呼吁要发展中国的高科技; ■八是强调“两手抓”,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九是提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强调要选好党和国家的接班人; ■十是提出社会主义在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会代替资本主义,号召全党抓住有利时机,埋头苦干,到建国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

31 重大意义: 南方谈话在科学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以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新的科学理论观点,深刻地回答了多年来经常困扰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许多重大问题,促进了全党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这是在国际国内风波后,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32 ■南方谈话的披露 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题为《东方风来满眼春》的长篇通讯,披露了邓小平视察深圳的详情,立即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33 ● 1992年3月9日至10日,江泽民亲自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专门讨论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
■党中央坚决贯彻南方谈话精神 ●南方谈话后一个星期,中央就整理 了这个谈话要点,并以中共中央1992年2号文件的名义下发全党。 ● 1992年3月9日至10日,江泽民亲自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专门讨论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 ●此后,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又多次召开会议,拟订贯彻落实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具体方案和政策措施。

34 ■江泽民“6·9”讲话 经济体制改革模式的三种设想: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 品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5 ■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二)十四大作出三大历史决策 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36 (三)十四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各方面的展开
■构筑市场经济体制框架 ■实现经济发展“软着陆” “四热、四高、四紧、一乱”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

37 党的十四大后五年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之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枝独秀,欣欣向荣,成为东方地平线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

38 三、邓小平逝世后的复杂局势 与党的十五大 (一)十五大召开的背景 ■邓小平逝世 ■姓“公”姓“私”的争论 ■新的思想障碍

39 ●党中央的坚定态度 ▲“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主心骨”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我自岿然不动” ●江泽民“5·29”讲话

40 (二)十五大的召开及主要成果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进一步论述了初级阶段理论 ■规定了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
■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一系列突破

41 ●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强调公有制主体地位是针对全国而言,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强调只要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肯定股份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确认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要鼓励、引导其健康发展。

42 (三)在推进各项事业中应对考验 ■加强农业农村工作 ■国企改革全面攻坚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制定“十五”计划
■作出加入WTO决策

43 在考验中胜利前进 统筹全局,应对考验 十五大后五年间全党工作的特点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考验 ●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的考验
●1999年,三次突发事件的考 ●2001年,中美撞机、“9·11”事件 十五大后五年间全党工作的特点 在考验中胜利前进

44 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战斗力和凝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脚步是任何人、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从十五大以来我们党经历的一系列严峻考验,以及在考验、风险和困难中取得的一系列重大胜利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战斗力和凝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脚步是任何人、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45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与党的十六大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 1939年,毛泽东把党的建设称作一项“伟大的工程”;
● 1956年,党的八大第一次提出了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方针; ● 1980年,邓小平郑重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 重大课题;

46 ●1989年,邓小平“交班”时要求“常委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
●1994年,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的工程”的目标; ●1997年,十五大第一次提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命题。 ●2000年2月,江泽民在调研时,第一次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7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提出的背景 ■ 江泽民“5·31”讲话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 ●改革全面攻坚 ●党的建设面临新课题
●着眼十六大 ■ 江泽民“5·31”讲话

48 (二)十六大的历史贡献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对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部署
■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总要求 ■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49 (三)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构想 ■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思路 ■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办法 ■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举措 ■提出了和平发展的外交新战略,等等。

50 重大事件 2003从抗击非典看政风:勤政亲民、求真务实
2004 年12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好地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1 重大事件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关注“三农”问题
2005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1月9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根据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关注“三农”问题

52 重大事件 2005年2月温家宝在国务院廉政会议上谈今年反腐倡廉八大重点 2月24日,国务院出台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
胡锦涛3月4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民革、台盟、台联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胡锦涛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53 重大事件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14日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3月28日至4月1日,由江丙坤副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参访团到大陆进行参访活动,这是中国国民党56年来首度以党的名义组团参访大陆。 4月26日~5月3日,应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到南京、北京、西安、上海参观访问。29日,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举行正式会谈,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正式会谈。

54 重大事件 宋楚瑜率亲民党访问团访问大陆 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庆典并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是人类社会对待历史悲剧的正确选择。只有牢记历史教训,只有不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同世界各国一道,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5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了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的亲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

55 重大事件 7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英国苏格兰鹰谷出席八国集团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领导人对话会,就全球经济、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深化南北对话、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9月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56 重大事件 2005年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0月12日9时9分52秒,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飞行,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我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57 ■几点启示 ●走自己的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坚持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依法治国 ●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实行正确的对外战略


Download ppt "党的正确领导 与 中国的巨变."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