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节 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学习 病人教育的定义: 影响病人的行为,使促进健康的知识、态度和技能得以保持和变化(美国家庭医师学会,2000)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节 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学习 病人教育的定义: 影响病人的行为,使促进健康的知识、态度和技能得以保持和变化(美国家庭医师学会,2000)"—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节 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学习 病人教育的定义: 影响病人的行为,使促进健康的知识、态度和技能得以保持和变化(美国家庭医师学会,2000)

2 一、知识的掌握 学习目标: 了解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 陈述记忆的种类及特征 理解记忆与遗忘的规律:遗忘曲线
讨论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3 (一)概述 知识的定义 广义的知识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类: 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 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

4 陈述性知识主要指言语信息方面的知识,主要回答“是什么”之类的问题,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等等。这种知识与人们日常使用的知识概念内涵比较一致,也称为狭义的知识。

5 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如“1+2=?”等。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它与人们所使用的技能概念相当,如解数学题、写作文、骑自行车等。

6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形成新的意义的建构。
第二阶段是巩固与转化阶段,新建构的意义储存于长时记忆中。 第三个阶段是意义的提取和运用阶段。

7 (二)知识的获得 是一个积极内化的过程: 同化:新的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相互作用
整合 :主体有意识地对内部的知识、经验进行统整的过程 奥苏伯尔的同化论 先行组织者(advanced organizer) 教学策略

8 (三)知识的保持 记忆的种类与特征 瞬时记忆/感官记忆:余像余音 电影原理 短时记忆: 72 长时记忆

9 遗忘 记忆与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 不同性质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理解记忆效果好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记忆核系统(Memory Nucleon System)

10

11 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 记忆痕迹衰退说 化学记忆痕迹 材料间的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其他记忆的干扰所引起 检索困难说
倒摄抑制:新知识的学习影响了对旧内容的记忆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知识对后来学习产生的干扰 检索困难说 遗忘的发生是是因为检索的困难造成的,亦即难以找到其提取的线索的根源 检索指引(retrieval cue ) 图书馆 舌尖现象(tip-of-the-tongue phenomenon)

12 记忆大师

13 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提高加工水平 多重编码 关键字法 Acupuncture 蔡喜惠 超额学习 合理复习

14 (四)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迁移的概念与种类 按顺序来分: 无论是正向迁移还是反向迁移,都有正负之分。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 无论是正向迁移还是反向迁移,都有正负之分。 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都叫正迁移 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都叫负迁移

15 促进的知识迁移 认识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 加深对材料的理解 提高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 利用定势作用

16 小结 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 记忆的种类:瞬时记忆/感官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记忆与遗忘的规律
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建立联系,形成新的意义的建构; 巩固与转化阶段(储存); 意义的提取和运用阶段。 记忆的种类:瞬时记忆/感官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记忆与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 不同性质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理解记忆效果好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提高加工水平 、多重编码 、关键字法、超额学习、合理复习

17 二、动作/运动技能的学习 学习目标: 了解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 熟悉运动技能的遗忘规律 了解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内外部因素 掌握练习曲线的特点
讨论心理练习在病人教育中的应用 分析操作技能教学原理在护理中的应用

18

19 附:运动技能学习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起源于心理学领域 天文学家Bessel(1823) :人差方程式
最早系统研究: Woodworth (1899) Bryan和Hatter(1897,1999) :高原现象 Hill和Thorndike 等(1913) :保持效应 二战 :学习与训练研究的广泛开展 20世纪70年代:神经控制和运动行为科学合作 20世纪中后期:认知心理学,内在神经机制、学习过程研究

20 一、动作技能的定义 当人们在完成一项任务时,对所涉及的一系列实际动作,能以完善的、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并能自动化地、不受意识直接控制而熟练进行时,就成为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

21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动作技能的概念: 动作技能与后天的学习和练习是分不开的。 动作技能中包含精细的肌肉控制。
动作技能不是简单的外显反应,它受内部心理过程控制。 psychomotor skill perceptual-motor skill

22 二、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认知阶段 2.联系形成阶段 形成动作连锁 排除习惯干扰 3.自动化阶段: 熟练

23 三、动作技能的保持 与知识记忆不同 有记忆恢复现象 遗忘曲线呈“V”字形 遗忘速度慢

24 动作技能不容易遗忘的原因 动作技能是经过大量的练习之后获得的。 许多动作技能是以连续任务的形式出现的。
动作技能不同于言语知识,它的保持高度依赖小脑和脑低级中枢

25 四、影响技能学习与迁移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二)外部因素 1.成熟与经验 2.智力 3.个性 1. 有效的指导与示范
2. 练习 (practice) 3. 反馈(feedback)

26 练习曲线 开始进步快 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停顿期(即高原期,learning plateau) 后期进步慢
总的趋势是进步,但有时还会有暂时的退步

27 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 (messed practice and distributed practice) 整体与部分练习 (whole practice and part practice)

28 心理练习 (mental practice):在头脑中反复思考动作技能进行的过程。
不受时间、地点、器械的限制 身体几乎不产生疲劳 作用机制 神经肌肉假说 认知假说

29 案例 :心理训练在身体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试为一名56岁的男性,5个月前因亚急性中风引起上肢轻度偏瘫。
康复治疗方案:将心理训练法与身体训练法结合使用 身体治疗:每周3次,每次1小时,持续6周。根据神经发展治疗法的要求,每次练习包括手臂练习和腿部练习各30分钟。

30 心理训练:每周两次,一次在安静的房间10分钟,一次在身体练习后用时20分钟。
方法:首先是2—3分钟的放松活动,之后被试听5-7分钟录音磁带。 磁带中包含练习方法指导:要求患者想像看到自己(外部表象)用病手完成三项任务,每个任务练习两周。 三种心理练习任务是:伸手拿茶杯、翻一本又厚又大的参考书、伸手拿高架上的物品并将其拿到手中。

31 根据任务的性质不同可以进行一些心理练习。
心理练习与身体练习结合起来,效果更佳。 从未进行过身体练习的动作,不可能作心理练习。

32 充分利用练习中反馈的强化作用 内部(intrinsic)反馈 外部(extrinsic)反馈 外部口头反馈时机
在给予外部反馈之前要让学习者充分地利用内部反馈

33 五、操作技能教学原理的应用 技能教学前的准备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注意操作技能的练习、反馈及迁移 提供一个有助于学习的环境 进行技能分析
明确操作程序 评估学生的起点行为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做好技能的示范 有效利用视听手段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注意操作技能的练习、反馈及迁移

34 小结 动作技能的形成包括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自动化阶段 动作技能的保持与知识记忆不同,有记忆恢复现象,遗忘速度慢
影响技能学习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如成熟与经验、智力、个性)和外部因素,如有效的指导与示范、练习与反馈 练习曲线的特点:开始进步快;中间有高原期;后期进步慢; 总的趋势是进步,但有时还会有暂时的退步 在技能学习时,可根据任务的性质不同可以进行一些心理练习 操作技能教学原理在病人教育中的应用: 在进行操作技能教学教学前要进行恰当的准备(环境、技能分析、操作程序、评估学生)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示范、利用视听手段、适当的教学方法) 注意操作技能的练习、迁移及反馈

35 本节结束,谢谢!

36 化学记忆痕迹 back 涡虫 切成两半 涡虫的消化系统实验 研究的启示 器官移植的故事


Download ppt "第三节 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学习 病人教育的定义: 影响病人的行为,使促进健康的知识、态度和技能得以保持和变化(美国家庭医师学会,2000)"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