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天门中学 陈星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天门中学 陈星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天门中学 陈星星

2 生态系统 个体 内环境的稳态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 2、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4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河流受到轻微污染的净化作用: 物理沉降 化学分解 微生物的分解

5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
(1)含义:当生态系统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现象。 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6 探究活动:构建生态系统负反馈调 节的概念模型 1 材料:卡片(6种),分别标明青草数目增加或减少、害虫数目增加或减少、食虫鸟数目增加或减少
2 活动:分小组,每组4张卡片(青草和害虫各2张或害虫和食虫鸟各2张),要求每位同学根据卡片内容排出正确的顺序 3 目的:通过模拟青草和害虫与害虫和食虫鸟之间的数量变化,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 4 展示:经小组讨论后,推荐一名同学用文字、箭头、构 建种群之间负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到黑板展示

7 鸟数量增加 鸟食物增加 鸟数量减少 鸟吃害虫量增加 鸟因饥饿死亡 鸟吃害虫量减少 害虫减少 害虫增多 负反馈调节

8 结果分析: 鸟数量的增加通过害虫减少又导致鸟的数量减少,害虫数量的减少通过青草增加又导致害虫的数量增加,青草数量的减少通过害虫减少又导致青草数量的增加,这就是负反馈。生态系统中负反馈调节的结果是 开始的变化,从而使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保持数量的相对稳定,不至于发生太大的变化,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抑制或减弱

9 抑制或减弱了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2)负反馈 抑制或减弱了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结果: 作用: 意义: 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平衡。 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10 正反馈 湖泊受到了污染 (+) 鱼类大量死亡 死鱼腐烂

11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负反馈调节: 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 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起主要作用
正反馈调节: 加速最初变化的发生 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12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负反馈不仅发生于群落中,也发生于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例:一场大火过后,森林中种群密度降低,但是由于阳光充沛、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多,许多种子萌发后,迅速长成新的植株。这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负反馈调节的实例。

13 √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其调节能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大家可以比较下面两个生态系统谁更稳定?
甲 草→虫→鸟 蜘蛛 乙 草→虫→鸟

14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成分 食物网(营养结构) 越多 越复杂 大 小 越少
越简单

15 太湖蓝藻事件   从2007年5月29日开始,江苏省无锡市城区的市民突然发现,家中的自来水有一种异味,水的颜色也有变化。于是,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和面包,饮用水被污染的消息引起城市一片恐慌。这次无锡水污染的根源很快查明,罪魁是太湖蓝藻大面积暴发。

16

17 材料1.当草原遭受蝗虫的采食后,草原植物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保持数量的相对稳定。
材料2.当森林遭遇持续的干旱气候时,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的水分,保持生态系统正常的功能。 材料3.河流受到严重污染,生物大量死亡,后经过人们对环境的整治,逐渐恢复原状。 材料4.森林局部火灾后,仍能逐步恢复原状

18 恢复力稳定性 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 核心:“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1、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核心:“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恢复力稳定性 2、概念: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   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核心:“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19 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Ⅰ 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 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 生态系统成分越多 营养结构越复杂 自动调节能力越大 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20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不同生态系统在这两种稳定性的表现上有一定的差别。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存在相反关系。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营养结构复杂程度

21 判断下列表述是否准确 (√) (×) 1、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
2、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 (√) (×) 补充说明: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高低还与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北极苔原,沙漠)

22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只有维持并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

23   适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构功能不会破坏,还能促进森林的更新。

24 科学合理的载畜量,不会破坏草原,又可以获得稳定的畜牧产品。

25   适度捕捞海洋系统中成鱼,不仅可以促进海洋鱼类资源的更新,还能不断获得各类产品。

26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7 对农田生态系统要不断施肥、灌溉,增加投入,控制病虫害,才能保证高产出。

28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措 施 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29 小结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原因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和大小
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抵抗力稳定性:概念 2、恢复力稳定性:概念 3、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相互联系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措施

30 结束语: 碧水、青草、牛羊…… 地平线之外一片苍茫。 “小小寰宇”在宇宙中旋转, 承载着它的生命之网。 地球——太阳系中唯一的蓝色星球, 是生命赖以生存的家园。 捍卫家园是人类不可推卸的使命,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一点一滴做起!!!


Download ppt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天门中学 陈星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