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意識喪失與神經疾病 黃建程 2014/04/23.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意識喪失與神經疾病 黃建程 2014/04/2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意識喪失與神經疾病 黃建程 2014/04/23

2 昏厥

3

4 原理 腦部血液供應突然減少 而引起的短暫性人事不 省

5 最常見原因 過度疲勞、情緒激動 或者疼痛等。 還有站立過長時間, 令到血液集中到下半 身,腦部血液流量減 少。

6 失血失水性昏厥 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急 性大量失血失水,有效 循環量急驟減低所致。

7 心源物昏厥 由於心律不整、心肌梗 塞等原因引起心搏出量 急驟降低所致。特別常 見於房室傳導阻滯,室 性陣發性心動過速等。

8 腦源性昏厥 由於顱內外腦血管 病變,或血管運動 中樞本身受損引致 的昏厥。

9 低血糖性昏厥 低血糖可發生在糖尿病 和其它疾病的病人身上
對糖尿病來說,由於接 受降低血糖的治療,所 以低血糖會隨時發生在 任何一位患有糖尿病的 患者身上。

10 反射性昏厥 由於迷走神經張力增高。 體位性暈厥,多在臥位轉 成直立時發生。 頸動脈竇過敏性昏厥。

11 排尿性昏厥 在排尿時或排尿後突然 發生,多見於男性,尤 易於夜間起床排尿或蹩 尿過長時出現。

12 處理 叫叫CAB 如不須CPR,則: 使病人立即低頭平臥位,解開衣領和褲帶,片刻後常可自行清醒。 若知道原因則照原因處理 考慮送醫
脫水:補充水分 低血糖:補充糖分 中暑:抬至陰涼處、補充水分… 考慮送醫

13 頭部創傷

14 頭部創傷原因 交通事故:在台灣以摩托 車車禍引起之頭 部外 傷佔有重要之比例,多數 均因未帶安 全帽造成。
交通事故:在台灣以摩托 車車禍引起之頭 部外 傷佔有重要之比例,多數 均因未帶安 全帽造成。 高處摔傷:如高處工作者 不小心摔下。 暴力打擊 運動傷害

15 頭部創傷種類 頭皮外傷:裂傷及挫傷 頭骨骨折 硬腦膜外出血 硬腦膜下出血 蛛網膜下出血 腦內出血 腦震盪、腦挫傷、神經 撕裂傷

16 徵候與症狀 意識不清或喪失 身體之一側可能衰弱無力 或癱瘓 早期之腦刺激可致四肢顫 搐,甚或驚厥。 呼吸變得有嘈音。
體溫可能升高,顏面潮紅 ,脈搏變慢。

17 徵候與症狀 眼之瞳孔異常,可能為: 壓迫狀況繼續發展時,傷 患之機敏性與神志清醒程 度均降低,此種改變表示 其已至最急迫需要醫療的 程度。
兩瞳孔大小不相等。 兩瞳孔均擴大。 對光無反應。 壓迫狀況繼續發展時,傷 患之機敏性與神志清醒程 度均降低,此種改變表示 其已至最急迫需要醫療的 程度。

18 腦震盪

19 腦震盪定義 一種腦功能暫時障礙的狀況 徵候與症狀: 神志部份或完全喪失,通常僅為時甚短。
亦可能發生休克,故傷患之面色蒼白,皮膚冷而潮濕,脈搏快而弱,呼吸淺。 神志恢復時可隨之發生噁心與嘔吐。 對於受傷前後所發生之事故,通常均失去記憶。 傷患之神志喪失繼續時,應疑其有腦出血。

20 腦震盪注意事項 雖然目前沒有明顯而嚴重 腦部傷害症狀,但只要是 頭部受傷,均有可能在數 小時、數日,甚至二、三 月後產生神經症狀或顱內 出血。

21 腦震盪注意事項 受傷後七十二小時內是最重要的觀 察時期,如果有下列症狀產生,則 必須速予醫師連絡。 昏睡或無法叫醒(如意識逐漸不清)。
噁心、嘔吐。 抽搐(痙攣)。 眼睛症狀:包括瞳孔一邊擴大,不正常的眼睛震顫,複視與視線模糊等。 一側肢體運動困難、乏力、感覺遲鈍或行走困難。 劇烈頭痛、頭昏。 注意力不集中或性格改變(即病人的行為異於常態)。

22 頸部創傷

23 頸部創傷機轉 頭部外傷非常容易合併頸部受損,但 往往被忽略,而造成永久性之神經學 損傷。
頭部外傷昏迷不醒的病患、高速的交 通事故造成的傷患、鎖骨以上有外傷 的病患或跳水、滑雪或激烈運動傷害 的病人,易伴有脊髓損傷,在未證實 其脊椎是正常以前,一概需假設病人 有脊椎外傷來搬運處理。 緊急處理此類病患的原則是避免不當 的處理、搬動或不正確的固定而造成 脊髓的二度傷害。

24 初級評估及處置 (ABCDE) Airway (呼吸道):維持通暢 並保護頸椎 Breathing(呼吸):給予正壓 通氣。
Circulation(循環):控制出血 Disability (Neurolagical status):神經學狀態檢查 Exposure (暴露 )/Environmental(環境):脫 掉病患所有衣物但要避免低體 溫

25 快速神經學檢查 (AVPU) A (Alert):意識清楚 。
V (Response to Vocal stimuli) :對聲音刺激有反應 。 P (Response only to Painful stimuli):對痛刺激有反應。 U (Unresponse to all stimuli) :對所有刺激無反應。

26 瞳孔反應評估 以手電筒由外向內照射瞳 孔 瞳孔大小(兩邊不等大,過 大,過小) 瞳孔光反射(無反射,微弱 反射)

27 昏迷指數怎麼算?

28 懷疑頸椎受傷頸椎固定

29 腦中風

30 什麼是腦中風? 因腦部的血流受阻,導致無法供應腦部氧氣 的需求,若不即時接受有效的醫治,將會殘 留中至重度殘障。

31

32 先天性危險因子 年齡:男性大於45歲,女性 大於55歲。 性別:男性中風機率較女性 為高。
家族史:父親、兒子、或兄 弟在55歲前;或是母親、女 兒或姊妹在65歲以前,發生 心肌梗塞或猝死者,其發生 腦中風的危險性較高。

33 疾病方面的危險因子 高血壓:過高的血壓易 使血管內膜受損,導致 膽固醇的堆積,因而加 速血管的硬化;除此, 血壓太高,也易擠破血 管增加腦出血的危險。 糖尿病:易使血管壁增 厚及硬化,而引發腦中 風。

34 疾病方面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罹患心臟瓣膜疾病的患 者,容易在心臟內形成血管栓子 ,一旦阻塞了腦部血管,即易發 生腦中風,特別是發生心律不整 時,其危險性更高。 高膽固醇:血管中膽固醇過高會 加速動脈硬化,除此,高膽固醇 的病人通常伴隨有肥胖、高血壓 、冠心症等現象,這些因子亦會 增加腦中風的機會。

35 生活形態的危險因子 肥胖:加速動脈硬化, 並使心臟負荷過重,進 而增加腦中風發作的可 能。
抽菸:抽煙易使得血管 收縮引起血壓上升及增 加動脈粥狀硬化,增加 發生心臟病及腦中風的 危險性。

36 生活形態的危險因子 喝酒:過量飲酒、酗酒 易引起肥胖、血脂過高 。 缺乏運動:易引發肥胖 ,並增加發生心臟病及 腦中風之危險性。
嗜吃鹽、咖啡、茶、高 膽固醇飲食等,易增加 腦中風發作的可能。

37

38

39 顏面神經麻痺

40 癲 癇

41 癲癇的原因 癲癇可發生於任何年齡 年青人,原因不明。 中風後或腦腫瘤 藥物 其他全身性疾病 癲癇患者常會重覆發作 ,發作可分為大小兩類 ,。

42 小發作癲癇 患者臉色蒼白,雙眼固定 凝視,對其四週環境並無 知覺。之後,患者會恢復 其原先的活動,一如什麼 也沒有發生過似的。
患者恢復知覺時,對剛才 發生之事故可能喪失記憶 ,且可能仍然茫然與迷亂 ,須經短暫時間始會恢復 正常。患者可能會有怪異 的行為與迷亂徘徊,而不 知其所為何事(癲癇自動 症)。

43 大發作癲癇 大發作癲癇為一種真性之癲 癇發作。
患者有時會有先兆,預知其 將有癲癇發作。彼會有一種 奇異的感覺,並有伴有頭痛 、躁急、不安、或昏睡感- 做夢狀態。如有前述各種感 覺,其為時亦甚短暫。

44 癲癇處理 急救之目標在防止傷患受到任何 傷害(因其無法控制自己)及使 其氣道通暢。
應該指導病患若出現癲癇先兆, 需立即遠離危險物品並蹲下,而 非限制患者之活動。 保護患者,使其不致受到危險- 水、火、及其他可致自損的任何 物件,對患者之限制,僅可至必 需的程度,如對癲癇患者強力限 制,可能會造成損傷。

45 X 癲癇處理 有機會時,應將患者之假牙取出 不可放物品入口內,因為: 不可試圖將其口撬開 考慮給予氧氣
牙齒或舌頭受損 物品咬斷,阻塞呼吸道 不可試圖將其口撬開 考慮給予氧氣 須小心觀察可能會再發作,在急 救員確定患者已完成明瞭其周遭 環境以前,不可離開。 告知患者去給醫師診治,如需要 時,將其送往醫院。患者如已深 睡,不須將之喚醒。 X

46 低血糖

47 低血糖的定義 一般而言血漿血糖低於 60mg/dl,會產生一些症狀, 即為低血糖。 但有些症狀發生的低血糖值, 會因人而異。

48 輕度低血糖的症狀

49 重度低血糖的症狀 反應遲鈍、行為反常、注 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 口齒不清、意識喪失。
大多數病患會從輕度症狀 開始,若未加處置,會進 展成重度;但少數病人會 直接進展至重度症狀而不 自覺。

50 常引起低血糖的因素 延誤用餐。 運動過度:額外運動但未增 加飲食量。 藥物使用時間不對。 口服降血糖藥服用過量或肝 、腎功能不良。
胰島素過量、劑量錯誤。 嘔吐、腹瀉等身體上的不適 。 飲酒過量。

51 其他注意事項 每個人的低血糖的症狀不完全一樣。應熟記自己低血 糖時的症狀及處理方式。 隨時攜帶急救糖、識別卡、糖尿病護照以備不時之需 。
早上空腹運動者,應將藥物挪至運動後早餐前再給。 額外的運動及因故延誤正餐時間則應酌量添加點心。 常一起的親友、同事應知道您的狀況,必要時可給予 協助。 若有“無預警的低血糖”應多測血糖,以判斷何種狀 況。

52 低血糖的處理方式 能先測血糖最好 意識清楚時,先給含10-15 公克糖水之果汁或糖水, 15分鐘後視情況,再決定 是否需再給一次糖水。
若離下餐進食時間超過一 小時,則考慮進食一份主 食及一份含蛋白質類的食 物,如土司加肉鬆或餅乾 加牛奶等。

53

54 低血糖的處理方式 處理完後,應持續監測血糖以做為調整飲食 、運動、藥物之參考。
若已昏迷則不可給予任何食物,以免嗆到或 阻塞呼吸道,並立即送醫。


Download ppt "意識喪失與神經疾病 黃建程 2014/04/23."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