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肠杆菌科 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有的为致病菌,多为肠道内正常菌群,可引起医院感染。 致病菌:伤寒沙门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肠杆菌科 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有的为致病菌,多为肠道内正常菌群,可引起医院感染。 致病菌:伤寒沙门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肠杆菌科 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有的为致病菌,多为肠道内正常菌群,可引起医院感染。 致病菌:伤寒沙门菌
机会致病菌:大肠埃希菌 正常菌株转变来的致病菌: 如获得质粒的大肠埃希菌 与医学的关系

2 肠道杆菌共同特点 形态结构 G—中小杆菌,无芽孢,多数有鞭毛及菌毛

3 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 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可生长,菌落相似,形成灰白色中等大小S型菌落。 生化反应 活跃,常用于鉴别肠道杆菌

4 EMB(伊红——美兰培养基),乳糖、伊红、美兰
大肠埃希菌 (非致病菌) 产酸 发酵 形成紫黑色金属光泽化合物 伊红 美兰 结合 选择作用 (弱选) 有色的乳糖发酵菌落 伤寒沙门菌等 (致病菌) 乳糖 伊红美兰不能结合 不发酵 无色的乳糖不发酵菌落

5 EMB平板上的E.coli

6 SS培养基(沙门志贺培养基) 乳糖、中性红指示剂、胆盐、煌绿等抑制剂
发酵 中性红 呈红色 大肠埃希菌 产酸 桃红色乳糖发酵菌落 选择抑制作用 (强选) 乳糖 不发酵 伤寒沙门菌 无色乳糖不发酵菌落 胆盐、煌绿:抑制大肠埃希菌及G+菌,提高肠道致病菌检出率

7 抗原结构复杂 菌体(O)抗原 鞭毛(H)抗原 表面(K、Vi)抗原 抵抗力不强,60℃ 30min 即可灭活 易出现各种变异

8 第一节 大肠杆菌(埃希菌属)

9

10

11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符合肠杆菌特点,周毛菌,有菌毛 培养特性 符合肠杆菌特点 生化反应 IMViC(++--) 抗原
形态染色 符合肠杆菌特点,周毛菌,有菌毛 培养特性 符合肠杆菌特点 EMB——紫黑色有金属光泽 乳糖发酵菌落 S-S——桃红色 生化反应 IMViC(++--) 抗原 O 抗原( O1---O173) H 抗原(H1---H56) K 抗原(K1---K100) 血清型表示法:O:K:H

12 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除内毒素、荚膜肠杆菌科共有的毒力因子外,大肠埃希菌具有独特的毒力因子有: 黏附素——吸附,包括定植因子抗原、菌 毛等。

13 外毒素(由ETEC产生的肠毒素) ATP CAMP↑ 小肠液过度分泌 肠腔积液、腹泻 (1)不耐热肠毒素(LT),分LT-I和LT-Ⅱ两型
蛋白质对热不稳定,与霍乱肠毒素相似 A亚单位——毒素活性成分 机制 B亚单位——与肠上皮细胞受体(GM1神经节苷脂) 结合 B单位与受体结合→导致A进入细胞内→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ATP CAMP↑ 小肠液过度分泌 肠腔积液、腹泻

14 机制为激活细胞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导致腹泻 LT和ST同时存在,致病性更强
(2)耐热肠毒素(ST),分STa、STb两型 为低分子多肽,对热稳定 机制为激活细胞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导致腹泻 LT和ST同时存在,致病性更强

15 所致疾病: 肠道外感染(多为内源性感染) 化脓性感染——定位转移 腹膜炎、阑尾炎、创伤感染、手术刀口感染、肺炎、 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等
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来自病人肠道(上行性) 占泌尿道感染首位、女性多见(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16 肠道感染——胃肠炎(外源性感染)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 婴幼儿、旅游者腹泻,与霍乱功能相似 A亚单位——毒素活性成分 机制
B亚单位——与肠上皮细胞受体(GM1神经节苷脂)结合 B单位与受体结合→导致A进入细胞内→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ATP CAMP↑ 小肠液过度分泌 肠腔积液、腹泻

17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 成人腹泻,与菌痢相似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婴儿腹泻(水样腹泻)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HEC,O157): 出血性结肠炎,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 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 (EAEC): 婴儿腹泻(持续性)

18 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肠道外感染 肠道内感染 卫生细菌学检查 标本→涂片、染色→分离培养→鉴定 尿路感染时每ml尿含菌≥10万,有诊断价值
鉴别培养基 鉴定为大肠埃希菌 肠毒素、毒力因子和血清型鉴定 卫生细菌学检查 每1000ml水中大肠杆菌≤3个,每100 ml 瓶装汽水、果汁中,大肠杆菌≤5个

19 第二节 志贺菌属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符合肠杆菌特征,有菌毛,无鞭毛,无动力是本菌与其它肠道致病菌主要区别点 培养特性
第二节 志贺菌属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符合肠杆菌特征,有菌毛,无鞭毛,无动力是本菌与其它肠道致病菌主要区别点 培养特性 肠道鉴别培养基上的无色透明、乳糖不发酵菌落

20 葡萄糖(+)、乳糖(-)(宋内志贺菌迟缓发酵乳糖)、H2S-、尿素-
生化反应 葡萄糖(+)、乳糖(-)(宋内志贺菌迟缓发酵乳糖)、H2S-、尿素- 抗原分类——根据O抗原分4群,40余型 A群——痢疾志贺菌(10) B群——福氏志贺菌(13) C群——鲍氏志贺菌(18) D群——宋氏志贺菌(1) 抵抗力 比其它肠杆菌弱,尤其对酸敏感

21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侵袭力 ——黏附肠黏膜上皮细胞 ——Ⅲ型分泌系统—穿透上皮细胞并扩散、传播
内毒素——强烈内毒素,作用于局部并可吸附入血引起全 身症状 外毒素——A群(Ⅰ、Ⅱ型)产生志贺毒素(ST),阻断蛋 白质的合成

22 细菌(菌毛)吸附肠黏膜上皮细胞 穿入细胞并扩散周围及深入黏膜下层 释放内毒素、外毒素 吸收入血 发热、白细胞↑ 高热、休克 中毒性脑病
DIC 死亡 肠局部 黏膜炎症 (变性、坏死、脱落) 出血、坏死、溃疡 脓血便/黏液血便 刺激肠壁植物神经 肠蠕动↑ 肠肌痉挛 腺体分泌↑ 水分吸收↓ 腹痛、腹泻 刺激直肠肛门括约肌 里急后重 便数增加 中毒性菌痢 毒血症

23 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 传染源:病人、带菌者 传播途径:经口 临床类型 急性菌痢 中毒性菌痢 慢性菌痢 免疫力 不牢固,易再感染

24 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微生物学检查 分离鉴定 毒力实验 快速诊断 防治 更有效的疫苗还在研制中,此菌极易出现耐药性,依药株。

25 第三节 沙门菌属 是肠杆菌科中最复杂的菌属,有2000种以上血清型 对人类有致病性
第三节 沙门菌属 是肠杆菌科中最复杂的菌属,有2000种以上血清型 对人类有致病性 肠热症——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希氏沙门菌 食物中毒——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 败血症——猪霍乱沙门菌最常见

26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符合肠杆菌特点,多为周毛菌,有菌毛 伤寒杆菌的周身鞭毛

27

28 培养特性 EMB、SS上呈无色透明乳糖不发酵菌落 麦康凯培养基上的伤寒杆菌菌落

29 EMB培养基,上为E.coli,下为伤寒杆菌

30 生化反应 抗原结构 抵抗力 不强 乳糖(-),葡萄糖(+),多数H2S+,动力+,尿素(-) O抗原——特异性低、稳定、分群(组)
Vi抗原(毒力抗原)——不稳定,可阻止“O”凝集 抵抗力 不强

31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侵袭力 内毒素 外毒素——个别(鼠伤寒沙门菌)产生,与ETEC肠毒素相似 菌毛——吸附
Ⅲ型分泌系统——穿入细胞,扩散 Vi抗原——微荚膜(抗吞噬) 内毒素 外毒素——个别(鼠伤寒沙门菌)产生,与ETEC肠毒素相似

32 高热、肝脾肿大、玫瑰疹、白细胞↓等全身中毒症状
所致疾病 肠热症 伤寒沙门菌等经口 潜伏期2W 菌毛 吸附小肠黏膜细胞上 穿入淋巴液 在肠壁、肠系膜淋巴组织中繁殖(致敏) 迟发型变态反应 肠壁坏死、溃疡 胸导管 血流(第一次菌血症) 发病期 (1-4W) 第二次菌血症 肝 脾 肾 淋巴结 胆囊 尿排菌 粪便排菌 肠出血、肠穿孔 高热、肝脾肿大、玫瑰疹、白细胞↓等全身中毒症状

33 1、肠热症 临床过程 潜伏期2W 发病期:高热、肝脾肿大、皮疹、WBC↓等全身中毒症状,此期血液(80%)、骨髓(90%(+)有大量细菌。随着病情的发展,全身症状持续加重,此期血、骨髓中仍有菌,但粪便(60%)、尿(20%)、皮疹液中可查到细菌, 由于Ⅳ型变态反应——并发症发生, 血液抗体达到阳性标准——肥达反应 恢复期:第四周末,体温下降,症状消失,恢复期带菌1年(粪便仍阳性),血液抗体仍高。

34 2、胃肠炎(食物中毒) 3、败血症 4、带菌者 免疫性 潜伏期短,6-24h,起病急,病程短2-4天,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经口感染,经肠道入血,败血症症状明显而肠道症状不明显 4、带菌者 健康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 免疫性 肠热症,病后有一定免疫力,可重复感染

35 伤寒杆菌感染示意图

36 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分离培养与鉴定 标本采取 分离鉴定: 肠热症:1W取血,2W取粪便,3W取尿液,1-3W 取骨髓液
食物中毒:粪便、呕吐物、可疑食物 败血症:血 带菌者:粪便 分离鉴定: 增菌(血、骨髓)→EMB、SS→生化反应→血清鉴定

37 动态观察:双份血清抗体四倍升高有诊断意义
血清学诊断——肥达反应(Widal) 原理 用已知伤寒沙门氏菌O抗原及H 抗原,以及引起副伤寒的沙门氏菌H抗原与待检血清作凝集试验,测定待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TO、TH、PA、PB) 方法:试管凝集法(定量) TO≥1:80,TH≥1:160,PA、PB均≥1:80才有意义 动态观察:双份血清抗体四倍升高有诊断意义

38 临床意义 O抗体(IgM), H抗体(IgG) O 、H抗体均升高,患伤寒的可能性大 O 、H抗体不升高,患伤寒的可能性小

39 第四节 其他菌属 克雷伯菌属(7个种) 肺炎克氏菌(3个亚种)的肺炎亚种,俗称肺炎杆菌,与人类感染有关
第四节 其他菌属 克雷伯菌属(7个种) 肺炎克氏菌(3个亚种)的肺炎亚种,俗称肺炎杆菌,与人类感染有关 G-球杆菌,无动力,有较厚的荚膜,多有菌毛 抵抗力低下者易感,常引起医院内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泌尿道感染等

40 变形杆菌 G-杆菌,有多形性,周身鞭毛,运动活泼,在普通培养基上呈扩散性生长,称为迁徙生长现象 迁徙生长 变形杆菌的周身鞭毛

41 迅速分解尿素,尿素(++++)为本菌特征,乳糖(-) 外斐试验(Weil-Felix):
本菌某些特殊菌株如X19、X2、XK 的O抗原与某些立克次氏体有共同抗原成分,临床上应用OX19、OX2、OXK 代替立克次氏体抗原与斑疹伤寒或恙虫病患者血清做凝集试验,以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 为条件致病菌 原发感染——食物中毒 继发感染——尿路感染(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创伤、腹膜炎、败血症等


Download ppt "肠杆菌科 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有的为致病菌,多为肠道内正常菌群,可引起医院感染。 致病菌:伤寒沙门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