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国壁画 ——融合趋势下”墙体”艺术的多样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国壁画 ——融合趋势下”墙体”艺术的多样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壁画 ——融合趋势下”墙体”艺术的多样性
中国壁画 ——融合趋势下”墙体”艺术的多样性 2009级 教育技术学 张艳

2 主要内容 中国壁画概论 中国壁画的典型发展期 中国壁画的新发展

3 佛教壁画

4 金箔壁画

5 蔚州夏源村壁画

6 其他壁画

7 一、中国壁画概论 壁画的含义 壁画的种类 壁画的两大特点

8 壁画的含义 壁画,顾名思义,既是“壁”——建筑的一部分;又是“画”——绘画的一种。壁与画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笔者以为,“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画”是从属于壁的。确切地说,“壁画”应当是“画壁”。

9 壁画的种类 壁画以技法区分 ,有绘画型与绘画工艺型两类。 绘画型指以绘画手段尤其是手绘方法直接完成于 壁面上。
绘画型指以绘画手段尤其是手绘方法直接完成于 壁面上。 绘画工艺型是指以工艺制作手段来完成最后效果的壁画。

10 壁画的种类

11 绘画型 干壁画:在粗泥、细泥、石灰浆处理后的干燥墙面上绘制; 湿壁画:基底半干时,以清石灰水调和颜料绘制,须一次完成,难度较大;
蛋彩画:以蛋黄或蛋清为主要调和剂的水溶颜料,在干壁上作画,不透 明、易干、有坚硬感; 蜡画:蜡与颜料混合画在木板或石质上,再加热处理; 油画:画于亚麻布或木板上; 丙烯画:以丙烯酸为主要调和剂,快干,无光泽,现代壁画常用。

12 绘画工艺型 壁雕:介于雕刻和壁画之间,倾向平面化构图,不以体积造型为主, 故仍接近壁画,有浅浮雕、深浮雕及阴刻线等手法,材料有 石质、
故仍接近壁画,有浅浮雕、深浮雕及阴刻线等手法,材料有 石质、 水泥、陶瓷、木雕、青铜等; 壁刻:用水泥掺和白垩土、石灰、石英砂,再调进颜料,做出 壁面,未干时,剥刻出不同色层,做成壁画; 镶嵌壁画:主要以水泥调入粘合剂,用色石子、陶瓷片、色玻 璃、贝壳、珐琅、宝石等颗粒拼嵌而成; 陶瓷壁画:便于制作,坚固耐久,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为现代 壁画广泛使用的手段。

13 壁画的两大特点 壁画的建筑性 1) 建筑为壁画提供了存在的条件,是壁画的载体。
2) 壁画可以说明建筑的性质,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建筑最重要 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建筑最重要的标志。 3) 壁画的内容、形式、风格、情调等,都要服从于建筑的功能和风 格,只能“补台”,美化烘托,画龙点睛,而不能“拆台”喧宾夺主, 画蛇添足,因此壁画应该从属于建筑物。 4) 壁画必须放到建筑环境中去欣赏,壁画妙处也只有在建筑环境中 才能体会得到。好的壁画设计既要服务于建筑,又要利用建筑, 使建筑环境为壁画增加效果,提高艺术感染力。

14 壁画的装饰性 总之,壁画的装饰性是由建筑性决定的,反过来, 装饰性又体现了建筑性
1) 主观设计(主观性)。与一般绘画相比,装饰绘画主观性和艺术 处理的成分更多,形式感更强。 2) 适应环境、器物(从属性)。适应环境、器物,服从环境、器物, 与之协调统一,达到美化目的(是画龙点睛,而不是画蛇添足)。 总之,壁画的装饰性是由建筑性决定的,反过来, 装饰性又体现了建筑性

15 二、中国壁画的典型发展期 石器时代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萌芽期 隋唐时期 壁画鼎盛期

16 壁画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 式之一,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石器 时代,现存史前绘画多为洞窟和摩 崖壁画,最早的距今已约 2万年。

17 石器时代的岩画

18 石器时代的岩画

19 石器时代的壁画 壁画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 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 到了新石器时代,主要转向那些地处边远地区的神秘岩画。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在绘制岩画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的边界的限制,岩面也并没有作任何的处理,它们的创作是无拘无束的。 这种自由创作的改变源自于陶器和木结构建筑的出现,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家们马上就发现这些材料是绝好的作画之处,于是,缤纷的色彩和丰富的纹样出现在这些器物上。

20 秦汉时期的壁画 秦汉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中国进入统一的封建社会, 国势强盛,统制者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坛庙、衙署、宅邸、祠
堂、墓室等,秦咸阳宫,汉麒麟阁、云台、鲁灵光殿等,皆绘有 气势恢宏的壁画,描述神话传说,标榜名将功臣,宣扬孔孟儒学, 不一而足。 已知现存时代最早的壁画实物是秦代首都咸阳宫殿遗址发现的 壁画残片。

21 秦都咸阳宫殿遗址中壁画残片

22 秦汉时代的壁画以宫殿寺观壁画和墓室壁画为主。汉代社会
“行孝” 盛行,导致厚葬成风,美术大量用于墓葬,建筑用于 墓室、祠堂和石阙的营建;墓内绘有壁画。如今仅有汉墓 壁画幸存于世,散见于河南洛阳八里台、河北安平逯家庄、 辽宁金县营城子、山西平陆枣园村、内蒙古和林格尔等地。

23 西汉墓室壁画

24 西汉墓室壁画

25 东汉墓室壁画

26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文化大发展,打破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出现了思想解放,魏晋时玄学盛行,南北朝时佛教发达,史学、文学也有所发展,尤其是文艺理论大发展。美术上佛教艺术兴起,出现了四大石窟(云岗、龙门、敦煌、麦积山),此外陵墓艺术继续发展。科学技术也有所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艺术大发展,现存魏晋南北朝壁画主要分佛教石窟壁画和墓室壁画两大类。就像汉代兴起的墓室壁画,开创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墓室壁画史一样,魏晋南北朝兴起的佛教壁画,开创了中国长达一千七百年的佛教壁画史。从此以后,佛教壁画和墓室壁画这两大类壁画一直是中国壁画史的主要内容。

27 佛教石窟壁画 新疆佛教壁画 甘肃石窟壁画

28 新疆佛教壁画 新疆地处西北丝路上,汉魏六朝时有很多小国,即“西域三十六国”,诸如楼兰(鄯善)、于阗、龟兹、焉耆、疏勒等,这些小国一直是摇摆于中国与匈奴之间。因此就地域文化来说,它具有如下特点: 1、新疆是东、西方文化,(诸如希腊、罗马、波斯、印度、中国内地等文化)的交汇点,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们的影响。 2、新疆各民族又有他们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3、新疆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通道)。 新疆佛教壁画也是如此,它一方面受印度佛教艺术影响,同时又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而且还直接影响了甘肃石窟壁画。 新疆现存最早的佛教壁画是米兰佛寺壁画。

29 新疆佛寺壁画

30 2. 甘肃石窟壁画 甘肃河西走廊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二站,沿途建有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酒泉文殊山石窟、武山水帘洞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玉门昌马石窟等,其中敦煌莫高窟世界上最大的壁画博物馆。 敦煌莫高窟 开凿于十六国前秦二年(336年),现存有十六国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和元的洞窟,共有492个,内有大量壁画和彩塑。 壁画内容有尊像(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本生、佛传、因缘故事、经变、供养等,生动形象地反映了5至14世纪将近1000年的社会生活情况,是我们今天研究当时社会生活情况的重要的可靠的形象资料。 北朝壁画包括十六国北凉、北魏、西魏、北周四个时期,共有40个洞窟。

31 甘肃石窟壁画

32 魏晋南北朝时的墓室壁画在继承汉代,尤其是东汉墓室壁画的
基础上,继续发展,分魏晋和南北朝两期,魏晋墓室壁画基本上 沿袭东汉,南北朝墓室壁画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此外这时还有 高句丽墓室壁画。

33 墓室壁画

34 墓室壁画

35 墓室壁画

36 隋唐时期壁画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度发达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壁画主要分佛教壁画和陵墓壁画,两者 都发展到最高水平

37 佛教壁画 平原寺庙壁画 根据文献记载,隋时寺庙壁画就已发达,大多集中于北方二京(长安、洛阳)一带,南方很少。当时的著名画家,诸如展子虔、董伯仁、郑法士、郑法轮、尉迟跋质那、释迦佛陀、释玄畅、释昙摩拙义等都画过寺庙壁画。唐时寺庙壁画更加发达,两京大寺都有壁画,其中有不少大师手笔。诸如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王维、周肪等都曾在寺庙中画过壁画,都是规模宏大的经变画(佛经变相)。据说吴道子在两京寺观画壁多达300多间,其中还有道教壁画。他画的《地狱变相图》使“屠沽渔罟之辈见之而惧罪改业”。 上行下效,影响地方,各地寺庙也都仿照中央,请画匠画壁。地方画匠多用中央大师粉本,甚至影响到山区石窟壁画,例如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初唐壁画《维摩经变》中的帝王群臣就与传为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惊人地相似,说明内地影响敦煌。唐代内地佛寺壁画现仅存佛光寺壁画。

38 2. 山区石窟壁画 隋唐的石窟壁画像魏晋南北朝一样,仍集中在西北丝路上,即甘肃、新疆两省区。
2. 山区石窟壁画 隋唐的石窟壁画像魏晋南北朝一样,仍集中在西北丝路上,即甘肃、新疆两省区。 甘肃石窟壁画仍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数量最多,艺术水平最高,保存也最完整。 敦煌莫高窟 现存隋代洞窟70个,唐代洞窟228个,五代洞窟30多个,合计300多个,占全部洞窟的五分之三,盛况空前绝后是莫高窟 的黄金时代。 这时的壁画已经变画为主,内容丰富,场面宏伟,工笔重彩,勾线、上色、渲染,各方面都已成熟,线条流畅,色彩瑰丽,艺术水平极高,民族特点很强,不但摆脱了西域影响,而且还影响了西域,例 如龟兹晚期(7~8世纪)库木吐拉石窟就受敦煌影响。

39 佛教寺庙壁画

40 隋代敦煌石窟壁画

41 图二

42 初唐敦煌石窟壁画

43 图二

44 盛唐敦煌石窟壁画图一

45 图二

46 中唐敦煌石窟壁画

47 图二

48 晚唐敦煌石窟壁画

49 墓室壁画 隋代墓室壁画 隋墓壁画基本上沿袭北朝旧制,分墓道、天井、墓室三部分, 前面画墓主人外出游猎,后面画内宅生活,壁画分上下两层,上
画天上四神,下画人闲生活。

50 2. 唐代墓室壁画 唐墓多天井,象征院落重重,庭院深深,反映了坟墓宅院化,而且 墓内还用红色宽线画出梁柱、斗拱等木构建筑构件。
唐墓壁画多为单层,只画人间,不像以前有两三层,表现地下、人 间、天上三界。 内容主要有出行仪仗、宴饮游乐、男女侍从。中唐以后,壁画主要 集中在墓室中,主要画家居生活、男女侍从、墓主人像、六曲屏风 (内花人物、花鸟),生活气息很浓。总之,“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开始以“人”为主,逐渐取代了“神”。

51 隋代墓室壁画 图一

52 图二

53 初唐墓室壁画

54 盛唐墓室壁画

55 晚唐墓室壁画 图一

56 图二

57 三、壁画的新发展 1949年后壁画得到恢复与发展 。197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美术工作者第一次大规模壁画创作——首都机场壁画创作圆满结束。

58 首都机场壁画共7幅,包括《哪吒闹海》、《森林之歌》、《民间舞蹈》、《巴山蜀水》、《科学的春天》、《白蛇传》和袁运生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之后,在艺术表现力、制作技法及继承 传统、借鉴外国经验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

59 生命的赞歌 欢乐的泼水节 北京首都机场壁画群体中的一个场景

60 生命的赞歌 欢乐的泼水节

61 哪吒闹海

62 哪吒闹海 白蛇传

63 森林之歌

6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壁画也越来越具有公共意义,其作为公共艺术品装置于公共环境之中,供人们所欣赏。
新时期壁画的发展趋势: 融合性 多样化

65 多样性: 内容:超越简单叙事和文化传承的单一性,具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和手段。 形式和材料:二者运用极其多样化,从古老的壁画技法到当代的媒体技术,当代的壁画创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融合性: 随着现代艺术发展,各门类艺术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走向高度的融合。 各门类艺术自身的纵向发展,使专业的划分越来越细; 开放式的文化背景,艺术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不同门类的艺术相互融合,艺术语言得到充分的综合运用。

66 壁画发展中的问题 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群的绘制是中国现代壁画复兴的起点,20多年来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精神的壁画作品,但是回溯中国现当代壁画的历程,发现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过度依附建筑 一味模仿,缺少原创 观念保守,缺乏创新精神 远离现实生活,缺失深层内涵

67 “壁画艺术史并不是一部技术不断进步的历史,而
是一部观念不断更新的历史。”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壁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壁画界还不能充分认识这一点,不能用全新的理念和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壁画创作实践,那么,壁画变革发展的春天何日才能到来??

68 反思?? 反观我们自己和生活:如何让 自己和生活达到相互辉映, 多姿多彩?? 壁画的两大特点:建筑性和装饰性,说明
壁画和建筑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壁画 必须放到建筑环境中去欣赏,壁画妙处也 只有在建筑环境中才能体会得到。而恰当 的壁画描绘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 建筑增彩。 反观我们自己和生活:如何让 自己和生活达到相互辉映, 多姿多彩??

69 你是否也曾经像她一样抱怨生活,或因为某事大发雷霆??

70 我们能否合理调节自己以适应生活 及周围环境?类比壁画和建筑的关 系,既然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改变环 境,那就学着去适应,因为抱怨是 无济于事的,只会让生活更灰暗。 只有我们生活和谐了,我们的社会 才会更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 能更好地建立起来。

71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中国壁画 ——融合趋势下”墙体”艺术的多样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