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003元衰亡原因,眾說紛紜,試本個人之認識,論述其最具關鍵之因素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2003元衰亡原因,眾說紛紜,試本個人之認識,論述其最具關鍵之因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03元衰亡原因,眾說紛紜,試本個人之認識,論述其最具關鍵之因素
7A馬樂愉

2 背景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统治者忽必烈(元世祖)於1271年所建,1279年滅南宋,定都於大都(現北京市),1368年元朝被明朝所滅。

3 關於元代既圖片

4 導火線 元順帝時,因天災迭起,元朝救濟無力,終引起導致元亡的「民變」! 元亡 元順帝時,山東雨災、黃河屢缺、江浙水旱蝗災,元廷無法善後,終激發民變。至正八年,方國珍首先在台洲起兵、韓山童領徒眾起兵等。漢人群雄中,朱元璋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在金陵起事削平群雄。至正二十八年,定都應天,國號明,後攻入大都,順帝北逃,元朝滅亡。

5 元衰亡原因 元朝對漢人的種族歧視政策因素 政治因素 經濟因素

6 元朝統治者為什麼要施行民族分化? 人口比例的差異 蒙古、色目人佔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三 使蒙古族能以少數控制多數 竭止為數眾多的漢人反抗
文化水平底落 思想、戲曲等水平並不比漢人低 – 元曲 為免反過來被文化水平較高的漢人控制及表示蒙古民族的高尚

7 元朝對漢人的種族歧視政策因素 元朝的誤解 元朝絕非亡於施行種族歧視政策 元室善待儒生
蒙古人比漢人少考一場之說,豁免不大懂漢文的蒙古人無需應考 里甲制的高壓手段 因為人口比例 一般南人的生活亦不比宋代時差 元朝的誤解

8 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亦非元朝速亡之關鍵 對中國「帝力於我何干」的社會結構卻影響不大 不是迫使民眾揭竿而起的原因
「號令不常,有同兒嬉」,或者「家自為政,人自為國」 防範反動的種族歧視政策 橫徵暴斂的措施,理當歸為經濟因素之內 求財輸兵,卻引起百姓之極大憎惡,如此亦當納於經濟因素

9 所以,對漢人的種族歧視和政治不穩雖對元朝滅亡不無影響,但卻不是最關鍵性的因素,最關鍵性的因素是經濟 !

10 經濟因素 元室金融政策混亂,濫發紙幣 以至物價騰踊 桑哥發行「至元鈔」,本金再一次被移用,且又濫發,故大失信用
武宗至大二年,遂發行「銀鈔」廢「中統鈔」 仁宗廢「銀鈔」,復「中統」和「至元鈔」 ,鈔值依然難以維持 每次皆乏本金儲備的支持,既令物價上升,亦變相向百姓剝削 通貨膨脹不可收拾,更將其推向滅亡路上

11 經濟因素 目的是徵斂財富以滿足統治階級的慾望 大肆聚斂,雜稅繁重 實施「助役田」使漢人飽受壓榨 推行「撲買」形式的稅受辦法,大肆聚斂
世祖大肆聚斂,不斷開增稅源,各種商稅課稅,日增月漲 稅法南北不同,因江南經濟比北方發展高 改抽丁稅和地稅 藉著不同的稅制,盡量搜刮江南,感人大受剝削 蒙古人到處圈佔耕地為牧場,並沒收民田為官田 實施「助役田」,規定民戶有田一頃以上,抽田去官助役 貴族以至僧道,也常強佔民田

12 經濟因素 經濟因素實最為關鍵 元朝迷信喇嘛教,既大耗國庫,亦縱容其在地方掠財 成宗時,每年內廷供奉佛事,單單是香油,即近八萬斤
武宗時,國家經費中,僧侶已佔三份之二 明宗時,又較前代增加金一千一百五十兩,銀六千二百兩,鈔五萬六千二百錠,幣帛三萬四千餘匹 僧侶又可獲皇室封地和賜田 寺院又可經營商業,憑其得元室之庇護,侵淩百姓之事更無 日無之 終令百姓忍無可忍而揭竿而起 經濟因素實最為關鍵

13 總結 元朝的衰亡敗在漢人發動的民變。天災只是導火線,根本元帝國的覆亡在於經濟政策失當,終於漢人在長期下受元剝削,對元積累深恨,藉元治天災不力發動大規模覆亡元朝的民變,故元朝衰亡之因,其最關鍵性的因素是經濟 !

14 問題 聽完我的簡報後 , 就我的資料和據個人見解 , 你認同我的說法嗎 ? 為什麼 ? 不認同的話 , 你認為元代衰亡最關鍵因素是什麼 ?

15


Download ppt "2003元衰亡原因,眾說紛紜,試本個人之認識,論述其最具關鍵之因素"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