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七章 先秦后、近代前的政治思想 主讲人:颜 德 如 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七章 先秦后、近代前的政治思想 主讲人:颜 德 如 教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先秦后、近代前的政治思想 主讲人:颜 德 如 教授

2 纲 目 董仲舒:君主专制理论的系统化 鲍敬言:无君论 韩 愈:尊君论 黄宗羲:非君论 龚自珍:救衰世

3 一、董仲舒 (一)生平和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1.生平 《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 广川隶属今天的河北省枣强县。
《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 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 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 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广川隶属今天的河北省枣强县。

4 一、董仲舒 生卒年约是前179-前104年,主要活动于景、 武之世。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
“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帝 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匡正,王敬重焉。” 提出如下主张: “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 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5 一、董仲舒 董仲舒的著述:“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 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 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
之属,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于后世。掇其 切当世施朝廷者著于篇。” 代表作为《贤良对策》和 《春秋繁露》。前 者建议武帝崇教化、抑豪门、选郡吏,主要的宗 旨就是独尊儒术,以儒治代替秦的法治。后者在 于总括出《春秋》的理论主旨,规定了学习和传

6 一、董仲舒 解《春秋》的科条,如“六科”、“十指”、“三统”、“三正”等等,奠定后学者问津公羊学必须遵守的格式。
为何董仲舒将其书取名为《春秋繁露》? “‘繁露’指冕旒上的悬玉。以《春秋》立论,贯通古今,如冕旒之连延下垂,故名《春秋繁露》。”

7 一、董仲舒 对董仲舒的评价: “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管、 晏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
“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 (刘向、刘歆) 班固:“汉兴,承秦灭学之后,景、武之世, 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

8 一、董仲舒 2.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林尹的分析至为精当:“当秦政暴虐之余,人心思静;求所以自慰之道,因渐趋于道家清静无为之教。刑名之家,既自附其说,以施其政;方术之士,又合阴阳之言,以神仙不死之术,为哗世取宠之方;道家者流,欣其附会,亦乐言之, 而宏其业。故黄老之术,逐大盛于当时。”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汉书·元帝纪》)

9 一、董仲舒 顾炎武:“汉兴以来,承用秦法,以至今日者多矣,世之儒者,言及于秦,即以为亡国之法, 亦未之深究乎! ” (二)政治思想概要
1.君主权力的合法性:“天人相与之际” 他从《春秋》得出基本原则:“《春秋》之 道,奉天而法古”。

10 一、董仲舒 (1)在观念上树立天的至上神地位 “天者,百神之君也。” “王者之所最尊也。” (2)将天与人紧密联系起来
之一,“天有十端”(天之数) “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 九,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也,故数者至十而 止,书者以十为终,皆取之此。”

11 一、董仲舒 “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 时,列为五行。” 之二,“人副天数” “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 身犹天也,
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 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 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 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 也;乍哀乍乐,副阴阳也;心有计虑,副度数也;

12 一、董仲舒 行有伦理,副天地也;此皆暗肤着身,与人俱生,比 而偶之弇合,于其可数也,副数,不可数者,副类, 皆当同而副天一也。”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 合之,天人一也。春,喜气也,故生;秋,怒气也, 故杀;夏,乐气也,故养;冬,哀气也,故藏;四 者,天人同有之,有其理而一用之,与天同者大治, 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 同者而用之。”

13 一、董仲舒 (3)将天的权威与君主结为一体 圣人沟通天与人:“圣人何其贵者,起于天, 至于人而毕。”
对于天而言,君主是芸芸众生的总代表:“下至公侯伯子男,海内之心悬于天子。” 对于民而言,君主代表天宗旨人间社会:“王者承天意以从事。” 总而言之: 君主是国家的主宰:“君人者,国之本也”;

14 一、董仲舒 君主的权力由天授:“《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2.对君主权力的有限制约
尽管,认为君主治理应法天而行:“圣人副天之所行以为政,故以庆副暖而当春,以赏副暑而当夏,以罚副清而当秋,以刑副寒而当冬 。” 一旦倒行逆施,有悖天道,天就会给予惩 罚,这就是“天谴说”。

15 一、董仲舒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 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 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
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 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 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强 勉学习,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 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至而有效者也。” (《汉书·董仲舒传》)

16 一、董仲舒 “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 之灾,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灾者,天之谴 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
威,诗云:‘畏天之威。’殆此谓也。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以此见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

17 一、董仲舒 由上可知,“灾(害)”与“(怪)异”是不一样的,前者是给现实的人类社会生活造成了破坏性的后果,后者大概是一些反常的自然现象。
疑问:灾异与国家之过失有关系吗? 董仲舒认为“同类相动” : “百物去其所与异,而从其所与同。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皦然也。试调琴瑟而错之, 鼓其宫,则他宫应之,鼓其商,而他商应之,五

18 一、董仲舒 音比而自鸣,非有神,其数然也。美事召美类, 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 之,牛鸣则牛应之。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
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物故以类相召也。” “天谴说”的目的在于正君: “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 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 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而亡有邪气奸其间者。 是以阴阳调而风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五谷孰

19 一、董仲舒 而草木茂,天地之间被润泽而大丰美,四海之内 闻盛德而皆徕臣,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 至,而王道终矣。”
3.维护大一统的政治秩序 (1)“大一统”的依据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 通谊(义)也。”(《汉书·董仲舒传》)

20 一、董仲舒 董仲舒为什么这样说?根据是《春秋公羊 传》。《春秋》的第一条记载是:“元年,春,
王正月。” 《公羊传》认为这条记载有“微言大义”: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 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 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21 一、董仲舒 所谓“大一统”就是以一统为大,实质是以
“一”为大、为尊。 因此,董仲舒说:“谓一元者,大始也。……是以春秋变一谓之元,元犹原也,其义以随天地终始也,故人惟有终始也,而生不必应四时之变,故元者,为万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 (2)圣人(王)能实现“一” “惟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

22 一、董仲舒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 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 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庸能当
是。” (3)政治一统 之一,“正名以明义 ” “治天下之端,在审辨大;辨大之端,在深察名号。……名则圣人所发天意,不可不深观也。

23 一、董仲舒 ……物莫不有凡号,号莫不有散名如是。是故事 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之二,三纲五常。
理论支撑:“阴阳合分论” “凡物必有合;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 必有右,必有前,必有后,必有表,必有里,有 美必有恶,有顺必有逆,有喜必有怒,有寒必有 暑,有昼必有夜,此皆其合也。阴者,阳之合,

24 一、董仲舒 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 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阳兼于阴,阴兼于阳,夫
兼于妻,妻兼于夫,父兼于子,子兼于父,君兼于 臣,臣兼于君,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 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 阳,妻为阴,阴阳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 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是故臣兼功于君,子 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阴兼功于阳,地兼功于 天。……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天为君而 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

25 一、董仲舒 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 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 天。”
所谓“合”不是结合的意思,而是配合;所谓“兼于”是说彼此相联,“有所兼”是说有所依从,“兼功于”是说辅助。 后来的《白虎通义·三纲六纪》明确写道: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6 一、董仲舒 为了有效的维系三纲,董仲舒认为还应以
“五常之道”来规范:“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晁,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 延及群生也。”(《汉书·董仲舒传》) 五常副五行、五方,它们的顺序是:仁 (木,东方)、智(火,南方)、信(土,中 央)、义(金,西方)、礼(水,北方)。

27 一、董仲舒 从维护政治秩序角度来看,五常中“礼”显得尤为重要: “礼者,继天地、体阴阳,而慎主客、序尊
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 级者也。” 致使“贵贱有等,衣服有制,朝廷有位,乡 党有序,则民有所让而不敢争”。

28 一、董仲舒 之三,“强干弱枝”。 “立义以明尊卑之分,强干弱枝,以明大小 之职;别嫌疑之行,以明正世之义”
“强干弱枝,大本小末,则君臣之分明矣” (4)思想(文化)一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 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

29 一、董仲舒 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 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窦太后去世后,汉武帝便开始推行董仲舒的 建议,“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汉 书·武帝纪》),“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 设科射策,劝以官禄”。

30 一、董仲舒 4.政策原则和政治举措 (1)政策原则:德主刑辅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任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为政而任刑,不顺于天,故先王莫之肯为也。”(《汉书·董仲舒传》)

31 一、董仲舒 (2)政治举措之一:教化 “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质朴之谓 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谓情,情非度制不节。
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 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 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 (《汉书·董仲舒传》) “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 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故不谓性。……

32 一、董仲舒 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 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 (3)政治举措之二:安民
之一,不与民争利。 “天不重与,有角不得有上齿,故已有大 者,不得有小者,天数也。夫已有大者,又兼小 者,天不能足之,况人乎!故明圣者象天所为为 制度,使诸有大奉禄,亦皆不得兼小利与民争利 业,乃天理也。”

33 一、董仲舒 之二,调抑贫富。 “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 暴,此众人之情也。圣者则于众人之情,见乱之
所从生,故其制人道而差上下也,使富者足以示 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 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 也。 ”

34 一、董仲舒 之三,薄税敛。 “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 三日,其力易足。民财内足以养老尽孝,外足以
事上共税,下足以蓄妻子极爱,故民说从上。” (《汉书·食货志》 ) 之四,“限民名田”。 “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 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 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

35 一、董仲舒 5.简评 作为“儒者宗”的董仲舒,“可谓前承孔、孟,后启朱、王” ,其思想及思维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节要而言有其三:
政治思维的经学化。主要表现为:权威崇 拜,思维公式化,通经致用,法古,繁琐的思想 方法(注经)。 君主政治的神学化。西汉后期,逐渐向谶纬 化发展 。

36 一、董仲舒 政治格局的大一统。由董仲舒着意阐发的 “大一统”思想,成为后世历代王朝追求政治统 一,民族统一,文化统一,领土统一的不竭思想
源泉。 程颐: “董仲舒曰: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 不计其功。此董子所以度越诸子。”(《二程遗 书》)

37 二、鲍敬言 (一)生平及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1.生平 生活于两晋之际的乱世。 鲍敬言的生平事迹和著作篇目都无可考,仅
见于葛洪《抱朴子》的《诘鲍篇》。内中称他: “好老庄之书,治剧辩之言。” 由此篇,知其政治思想主张:“以为古者无 君,胜于今世。”

38 二、鲍敬言 2.社会历史背景 当时社会正如南北朝时期史学者沈约所说: “晋自中兴以来,治纲大驰,权门并兼,强弱相
凌,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宋书·武帝纪》) 无君论在此前已有流播。比如,阮籍在《大 人先生传》说: “昔者天地开辟,万物并生,大者恬其性,

39 二、鲍敬言 细者静其形;……盖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 理。保身修性,不违其纪,惟兹若然,故能长久。
今汝造音以乱声,作色以诡形;外易其貌,内隐 其情;怀欲以求多,诈伪以要名,君立而虐兴, 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欺愚诳拙, 藏智自神。强者睽眠而凌暴,弱者憔悴而事人; 假廉以成贪,内险而外仁,罪至不悔过,幸遇而 自矜,驰此以奏除,故循滞而不振。”(《全三 国文》卷四六)

40 二、鲍敬言 (二)政治思想概要 “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 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2.君臣之道为何而起?
1.原初社会:无君无臣 “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 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2.君臣之道为何而起? “夫强者凌弱,则弱者服之矣;智者诈愚, 则愚者事之矣。服之,故君臣之道起焉;事之, 故力寡之民制焉。”

41 二、鲍敬言 由此,反对“天生烝民而树之君”的观念。 出现君臣之分,非人民之愿:“剥桂刻漆, 非木之愿;拔鹖裂翠,非鸟所欲;促辔衔镳,非
马之性;荷辄运重,非牛之乐。” 3.君臣之分出现后产生的后果 “夫役彼黎烝,养此在官,贵者禄厚,而民 亦困矣。”

42 二、鲍敬言 “君臣既立,而变化遂滋。夫獭多则鱼扰, 鹰众则鸟乱,有司设则百姓困,奉上厚则下民 贫。……夫谷帛积,则民有饥寒之俭;百官备,
则坐靡供奉之费。宿卫有徒食之众,百姓养游手 之人。” “忠良见害于内,黎民暴骨于外。” 3.造成上述后果的原因 “此皆有君之所致也。”

43 二、鲍敬言 “无道之君,无世不有,肆其虐乱,天下无 邦。” 4.因此,人们应过一种无君无臣的社会生活 “身无在公之役,家无输调之费,安土乐
业,顺天分地,内足衣食之用,外无势利之争。” “夫混茫以无名为贵,群生以得意为欢。”

44 三、韩愈 (一)生平和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韩愈(768-824),字退之, 邓州南阳(今河南邓县)人,自 称昌黎(今辽宁义县)人,故世
称“韩昌黎”。因做过吏部侍郎, 又称韩吏部;死后谥号“文”,亦 称韩文公。

45 三、韩愈 三岁而孤,家境寒苦。七岁读书,十三岁 能文,二十五岁中进士。 博学多识,性格骨鲠,善于议论为文。
传世文章多收入《韩昌黎文集》,其中 《原道》、《原性》、《原人》、《原毁》、 《原鬼》为思想史上的名篇。

46 三、韩愈 2.社会背景:崇佛排佛之争 唐初,佛道二教盛行,太宗比较尊崇道教, 这与李唐皇室与老子同姓有关。 高宗武后时,特别崇信佛教。
其后经肃、代、德、顺诸帝,佛教愈来愈盛。 宪宗还劳民伤财,远迎佛骨于宫内供养, “上有好之者,下必有甚焉”。

47 三、韩愈 韩愈面临这种社会形势,上书极谏,请毁 佛骨。认为佛教传入中国后:“汉明帝时,始有 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
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 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 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 果,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 可知矣。”(《论佛骨表》)

48 三、韩愈 《论佛骨表》上达后,宪宗大怒:“愈言我奉佛太过,我犹为容之。至谓东汉奉佛之后,帝王咸至夭促,何言之乖刺也?愈为人臣,敢尔狂妄,固不可赦。”(《旧唐书·韩愈传》)

49 三、韩愈 (二)道统论和性三品说 为了从理论上批驳佛教,韩愈提出了道统论 和性三品说,以同佛教的宗教法统和佛性说相 抗衡。 1、道统论
“道统”,是指历代圣人传授和继承下来的思想体系和传统,这种相互传授和继承的关系,就是道统。

50 三、韩愈 《原道》:“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
周公以是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 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 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 韩愈本人以道统的传承者自居,致力于重 建儒家道论,并把一切与孔孟之道相违背的学说 统统归入异端。

51 三、韩愈 这表明:儒家开始自觉地以“道”来概括、 统辖自己的学说体系,并以自家之“道”、“道 统”来对抗异端之“道”、“道统”。
该“道统”体现为四大观念:“仁”、“义”、 “道”、“德”。韩愈分别为它们下了一个简洁 的定义:“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 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52 三、韩愈 “仁”就是博爱大众; “义”就是适当的行为; “道”就是通向仁义的道路; “德”就是笃行仁义时,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所表现的满足状态。
以上观念具有普遍适用性:“凡吾所谓道德 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 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 也。”

53 三、韩愈 它们的关系是:“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 虚位。” “道统”不是抽象的,具体体现为:“其文,
《诗》、《书》、《易》、《春秋》;其法,礼、 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 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 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 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

54 三、韩愈 因此,天下人应该身体力行:“是故以之为 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 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则无所处而不
当。” “无父无君”的佛老之道自然应彻底禁绝。 2、性三品说 韩愈认为,佛道两家的人性论不以仁义言 性,属于异端学说,而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 恶论和扬雄的性善恶混论各有偏颇。

55 三、韩愈 他继承孔子“惟上智与下愚不移”以及汉代思想家如董仲舒的性品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说:“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
于物而生也。”性是先天之性,决定着后天之 情,后天之情也是先天之性的表现。 又说:“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 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 “所以为性者五”:仁、义、礼、智、信。

56 三、韩愈 “所以为情者七”:喜、怒、哀、惧、爱、 恶、欲。 何谓“品”?“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 “性之品有三”:
上品之性的人全是善,对于五德能主于一 (仁)而行于四(义礼智信),具备这种性的人 “就学而易明”; 中品之性的人善恶混,一德有偏,其余四德 杂而不纯,具备这种性的人“可导而上下”;

57 三、韩愈 下品之性的人全是恶,反于一(仁)而悖于 四,具备这种性的人“畏刑而寡罪”。 性之品级制约着情之品级:
上品之情:对于七种情绪把握得恰当好处; 中品之情:对于那些情绪有过与不及,还可 以求得其中; 下品之情:纵情肆意,不能节制。

58 三、韩愈 由是得出:“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 也。”也就是说:上品自然向善,中品需要教 化,下品惟可刑治。
以何为教?以何为制?“道莫大乎仁义,教 莫正乎礼乐刑政。” (三)政治思想主要内容 1.圣人政治 (1)帝、王与圣相通

59 三、韩愈 “帝之与王,其号名殊,其所以为圣一也。” (2)圣人之功:创制立法、拯救人类 “民之初生,固若夷狄禽兽然;圣人者立,
然后知宫居而粒食,亲亲而尊尊,生者养而死者 藏。”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 教之以相生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 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 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

60 三、韩愈 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 其夭死,为之葬埋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 后,为之乐以宣其抑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
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 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 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 总之:“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 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

61 三、韩愈 圣人还创立了具有严格等级政治制度:“是 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 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
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 民,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 诛。” 2.人才观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

62 三、韩愈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 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 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 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3 三、韩愈 对于人才掌握三点:发掘人才、培养人才和 正确使用人才。 3、重视舆论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以礼相国,人未安
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 乡校则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岂多 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 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 聋,邦其倾矣!’”

64 三、韩愈 “维是子产,执政之式。维其不遇,化止一 国。诚率是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 於呼!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谁其嗣之?我
思古人。” 4、简评 欧阳修:“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 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 学也,可谓盛矣。”(记旧本韩文后)

65 三、韩愈 苏轼: “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 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
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 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 乎?”(潮州韩文公庙碑)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 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

66 四、黄宗羲 (一)生平及其思想发生的社会背景 黄宗羲(1610-1695), 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 浙江余姚人。
东林遗孤领袖、复社名士,师事理学大师刘 宗周,在学术上以“濂洛之统,综合诸家”。

67 四、黄宗羲 晚年拒绝清廷征召,潜心著述。《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是具有创造性的学术史鸿篇巨制。《明夷待访录》则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不朽的篇章。

68 四、黄宗羲 明末清初,剧烈的社会动荡和国破家亡的政 治大变局,促动一大批士人反思明代弊政,反省 宋明理学,对传统政治思维和政治体制进行再认
识。 在批判和反省的基础上,相继主张明道救世、 崇实致用、调整君权、改革体制,形成一股影响 深远的社会政治批判思潮。黄宗羲是其先锋战士。

69 四、黄宗羲 (二)“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无君之乱世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 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1.以有无君主,划分人类历史为三 (1)无君之乱世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 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2)有君之大公无私时代 当此之时,“天下为主,君为客”,君王公而忘私,他们:

70 四、黄宗羲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 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凡君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
(3)君主视天下为一姓的家业 当此之时,君主“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 公”,“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有君比无君世道更坏,“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如今,君主为“天下至大害”。

71 四、黄宗羲 2.君主为何是天下之大害? 总的来说,当今君主成为天下的大害,是由 于他们追求霸道的结果。
关于王霸之分:“王霸之分,不在事功而在 心术。” 但是,自战国以来:“人主之所讲求,策士 之所揣摩,只在‘利害’二字”。 帝王皆无“王者之心”,而行“霸者之事”。从而导致“举世尽在利欲胶漆之中”。

72 四、黄宗羲 帝王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其结果是:“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
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3、君主为天下大害的表现 之一,帝王为了“一姓之产业”,彼此互相征伐,以致于逐鹿中原,天下生灵涂炭;

73 四、黄宗羲 之二,由于君主追求霸道,横征暴敛,致使君民关系恶化,这就是:“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之三,君臣形成主奴关系 在黄宗羲看来: “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 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 也。”

74 四、黄宗羲 君臣皆为天下而设,“非独至于天子遂截然 无等级也”。 他们为了治理天下,是一种合作分工关系: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因此,“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臣“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

75 四、黄宗羲 但是,自战国秦汉以来:“天子而豢畜其臣下, 人臣而自治以佣隶,其所行者皆宦官宫妾之事, 君臣之礼,几于绝矣。”
也就是成为主奴关系。为此主张恢复“君使 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君臣关系模式。 之四,君王行“非法之法”,导致天下大乱。 在黄宗羲看来,古代圣王立法为天下而后世 君王立法为一家,所以说:“三代以上有法,三 代一下无法。”

76 四、黄宗羲 秦汉以来的制度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
法”。君王为了维护一姓之产业,所以“法不得不密”。结果是:“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 这种“法”就是“非法之法”。 黄宗羲为何如此重视“治法”?他认为“法为要,人次之”;认为“非法之法桎梏天下人之手足”。 为此,必须以三代之“天下之法”取代秦汉以来的“一家之法”。

77 四、黄宗羲 (三)复三代之治的举措 黄宗羲的理想政治模式:“不以三代之治为 治者,皆苟焉而已。” 1.恢复宰相
就明代而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 丞相始也”。 宰相可以补救君权:

78 四、黄宗羲 “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 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 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
者矣。” 因此,应恢复宰相制度:“凡章奏进呈,六 科给事中主之,给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 子,同议可否。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 批之,下六部施行。”

79 四、黄宗羲 2.设方镇 主要是针对“废封建”。在他看来,边患不断乃至入主中原,“则是废封建之罪也”。但是,“今封建之事远矣,因时乘势,则方镇可复也”。 从唐代的盛衰来看:“唐之所以亡,由方镇 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 再就“封建”与“郡县”来看:“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

80 四、黄宗羲 基于此,“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 则在沿边设立方镇最为可取。具体做法: “田赋商税,听其征收,以充战守之用;一切政教张
弛,不从中制;属下官员亦听其自行辟召,然后 名闻。” 凡按时朝贡,治理有方者,“许以嗣世”。 3、“公其是非于学校” (1)设立学校之意

81 四、黄宗羲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 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学校之 意始备。” 之一,养成宽厚大度之风气
“使朝廷之下,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 有诗书宽大之气。” 之二,判断是非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是非于学校。”

82 四、黄宗羲 (2)具体做法 之一,建立东汉式的太学 “东汉太学生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 强,公卿避其贬议。……使当日之在朝廷者,以
其所非是谓非是,将见盗贼奸邪摄心于正气霜雪 之下,君安而国可保也。” 之二,推举大儒和名儒担任中央和地方的学官

83 四、黄宗羲 就中央来说: “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 等,或宰相退处为之。每朔日,天子临幸太学,
宰相六卿谏议皆从之,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 弟子之列,政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 就地方来说: “郡县朔望大会,一邑之缙绅士子学官讲 学,郡县官就弟子列,北面再拜,……郡县官政 事缺失,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

84 四、黄宗羲 4.“重定天下之赋”与重视工商 (1)民生困苦(即使三十税一) “古者井田养民,其田皆上之田也。自秦而
后,民所自有之田也。上既不能养民,使民自 养,又从而赋之,虽三十而税一,教之于古亦未 尝为轻也。” 为此,主张推行屯田,“重定天下之赋”。

85 四、黄宗羲 (2)如何“重定天下之赋”? 之一,“履亩而田” 将土地编号,设立号长,“按号而为催科”,
改变按户征税的现行办法,如此使“胥吏无从上 下”。 之二,“任田不任用” 改变秦汉以来根据国家和君主的需要确定赋 役数量的做法,而是根据土地数量重新确定赋役

86 四、黄宗羲 数量:“授田于民,以什一为则;未授之田,以 二十一为则;其户口则以为出兵养兵之赋。” 之三,“任土作贡”
废除专以钱和银为赋、困瘁民生的税法。 之四,解决税额不齐的问题 具体做法:土地分为五等,分别定为一亩二 百四十步、三百六十步、四百八十步、六百步、

87 四、黄宗羲 七百二十步。“使田图之等第,不在税额之重轻 而在丈量之广狭,则不齐者从而齐矣。” (3)工商皆本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 议抑之。”这是不对的。他明确指出: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 者,盖皆本也。”

88 四、黄宗羲 简评 顾炎武认为,如果按照黄宗羲的主张去实 行,则:“百王之敝可以复起,而三代之盛可以 徐还也。”
梁启超:“我们当学生时代,《明夷待访录》 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 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此 书光绪间我们一班朋友曾私印许多送人,作为宣 传民主主义的工具。”

89 五、龚自珍 (一)生平及社会背景 龚自珍(1792-1841),号定庵,浙江仁和 (今杭州)人;
生于“累代世官,簪缨文史”之家,曾师事当时著名的公羊学家刘逢禄; 中进士后,长期担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之 类的小官,郁郁不得志; 由于“言多奇僻,世颇訾之”,在京城难以容身,于1839年辞官还乡。1841年暴卒。

90 五、龚自珍 清朝晚期世道衰败、社会动荡。 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呼唤全新的政治思维, 统治阶级自身亦急切寻求救世补天之术。
士大夫阶层率先感受到这种变化,并引发思 想界风气之丕变,最终发展成一股匡时救世的社 会思潮。 其中春秋公羊学成为变革的思想武器。

91 五、龚自珍 (二)“世有三等” 春秋三世:据乱(所传闻)—升平(所 闻)—太平(所见)。 龚自珍主要依据人才的状况,把人类社会分
为三等:“世有三等,三等之世,皆观其才;才 之差,治世为一等,乱世为一等,衰世别为一 等。” 三世按照“治世”、“衰世”、“乱世”循环。

92 五、龚自珍 龚自珍所处的晚清是“衰世”中的“衰世”,实际就是“乱世”前夕:“起视其世,乱亦竟不远矣。” 造成“衰世”原因:
根本原因—— 帝王奉行“一夫为刚,万夫为柔”,“仇天下之士,去人之廉耻”的制度和政策。 具体原因及表现有四:

93 五、龚自珍 之一,帝王视群臣为奴婢,致使官僚无耻
当今之世,废汉唐三公“坐而论道”之制,行“朝见长跪、夕见长跪”之礼。由此君臣之间“渐相悬以相绝”,而“大臣无耻,凡百士大夫法则之,以及士庶人法则之”。 之二,天子处处牵制朝臣,致使官偷民狎 “天下无巨细,一束之于不可破之例,则虽以总督之尊,而实不能以行一谋、专一事。”

94 五、龚自珍 之三,八股取士、论资排辈,致使士大夫毫无创 新精神 认为以《四书》、八股取士是导致“天下之 子弟,心术坏而义理锢”的重要原因。
之四,庸才当道,致使英才被摧残 “当彼其世也,而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 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 一般士人则“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 粱谋”。

95 五、龚自珍 (三)呼吁“自改革”,寄望君师合一 根据龚自珍的认识,晚清社会已到“日之将
夕,悲风骤至”的“衰世”(昏时),社会矛盾日益加剧,随时可能发生民变:“山中之民有大声音起,天地为之钟鼓,神人为之波涛。” 如何解救这个衰乱之世?出路就是:“更 法”! 更何况变法是符合社会演变规律的:“天道

96 五、龚自珍 十年而小变,百年而大变。”“自古及今,法无不改。” 如果“拘一祖之法,惮千夫之议”,结果是“俟踵兴者之图”。
基于此,统治者应自己掌握改革的主动权: “一祖之法无不弊,千夫之谈无不靡,与其赠来 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 当然,如果当朝统治者不能实行改革,那就

97 五、龚自珍 只好寄托未来王朝:“奋之!奋之!将败则豫师 来姓,又将败则豫师来姓。” 主宰未来王朝的理想最高统治者应是:君师 合一。
三代之治是这种理想的典范:“自周而上, 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学也;一代之学,皆一代王 者开之也。”。

98 五、龚自珍 就其实质就是:“君与师之统不分,士与民 之薮不分,学与治之术不分。” 各级政长即为各级之师:“党正即一党之
师,州长即一州之师”,“乡遂之大夫,亦即乡遂之师。” 帝王还要以“异姓之圣”为宾、为友。 由于朝野上下充满昏愦无耻之辈,又寄望于

99 五、龚自珍 “天”降人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简评
梁启超:“晚清思想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 光绪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 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如受电然。” 正如他自己的诗所言:“但开风气不为师。”


Download ppt "第七章 先秦后、近代前的政治思想 主讲人:颜 德 如 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