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古代四大文明古国 古巴比伦 中国 印度 埃及.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古代四大文明古国 古巴比伦 中国 印度 埃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古代四大文明古国 古巴比伦 中国 印度 埃及

2 古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远深长的历史。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留给了我们无数的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古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远深长的历史。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留给了我们无数的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你知道哪一些著 名的文化遗产呢?

3 古代文学-唐诗

4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5 古代绘画-清明上河图

6 世界第七大奇迹万里长城

7 明清故宫

8 古代雕塑-秦始皇兵马俑

9 敦煌莫高窟中的佛像

10 古代艺术: 1,古代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2、古代绘画:清明上河图 3、古代书法:兰亭序 4、古代建筑:故宫,长城
古代艺术:         1,古代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2、古代绘画:清明上河图  3、古代书法:兰亭序 4、古代建筑:故宫,长城  5、古代雕塑:秦始皇兵马俑,敦煌莫高窟 6、古代音乐:《秦王破阵乐》 7、古代戏曲:元杂剧

11 中国古代艺术 书法

12 一,什么是书法?   所谓书法,从字面上看是书写的法则,写字的艺术,准确地来说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线条艺术,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 特点: 1、实用性: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关系密切,     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情,品德。 2、艺术性:书法家运用不同的写作技巧     进行艺术创作。

13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公的字就应该是端庄凝重,才和他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

14   郑燮,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擅画兰、竹、石、松、菊。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

15   颜真卿,唐代杰出的书法家。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代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唆使皇帝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后为李希烈缢杀。

16 “龙”字欣赏

17 二,书法的源流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线条艺术,因此,中国书法的形成与发展,是与中国文字的诞生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从殷商的甲骨文起至唐楷书形成之前,中国文字的发展就是书法的发展。 汉字的形体可以分成篆、隶、楷、行、草五种,其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商代的甲骨文到秦代的小篆----书体的发生期 (二)秦代的小篆发展到汉代的隶书—书体的形成期 (三)从汉代隶书发展到魏晋之后的楷书、行书、草 书—书体的成熟期

18 (一)商代的甲骨文到秦代的小篆 ----书体的发生期
(一)商代的甲骨文到秦代的小篆 书体的发生期 1,甲骨文: 中国已知最古老的文字、其产生时代大约在商代后半期,距今有三千年的历史。因其契刻在龟甲、牛胛骨等甲骨上而得名,其内容大多是商代国王占卜的内容。

19

20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特点: 1,由于是刀刻的,所以其线条多方折,劲直为主,同时字体的结构,长短,大小都没有定势。
2,由于处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过渡,所以字形变化非常大,常常一个字就有很多种写法且象形意味比较大,带有较明显的图画意味。

21 2,金文 在甲骨文之后,出现了新 的字体,这种字体多是铸在青铜器上,故称为铭文或钟鼎文。因为青铜在古代又称为“吉金”。故又把它称为金文。这种字体盛行于西周,其产生时代和甲骨文相差无几。但与甲骨文相比,它的成熟度已大大提高。

22 《散氏盘》是西周青铜器文物珍品,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传清乾隆初年于陕西凤翔出土,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23 请同学把金文和甲骨文对比一下,看看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散氏盘》局部 不同点: 1,字体结构趋向整齐,大小匀称,纵横有序。 2,线条和形体由方折变为圆转。象形意味大大减少。

24 3,大篆 又称籀文,相传是西周周宣王太史籀所创,是一种较为统一的文字,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石鼓文--这是秦在统一中国之前所使用的文字,因其刻在鼓形石块上而得名,

25 秦 李斯 峄山石刻 4,小篆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前221年),向全国颁布的官定文字。缘于当时六国的文字过于混乱而决定“书同文”。   文字发展到小篆已经是相当规范,偏旁有统一的样式,笔画委婉曲折,粗细匀称,字形狭长。

26 二,隶书的出现---书法的形成期 1,隶书的由来
  隶书的出现可以说是秦代书法发展的结果,由于小篆的复杂,烦索。相传是一位当时的狱吏程邈所改进的,他把大小篆的笔划由圆转改为方折。这个变化使得书写速度提高,后这种字体在公文中广泛使用,因当时写公文的小官叫“徒隶”于是这种字体就被称为“隶书”。

27 汉:礼器碑 特点: 1,改变了篆书狭长的字体,结构上呈横长竖短,字形变得扁宽。
  1,改变了篆书狭长的字体,结构上呈横长竖短,字形变得扁宽。   2,点画由匀称的弧笔变为粗细结合笔姿险峻的直笔。并在用笔上出现“蚕头燕尾”,曲折处由圆转改为方折。 3,象形意味大大减少。

28 三,书体的成熟期—楷,行,草书的出现 1,楷书
  又称正书,正楷,真书,因其字形方正,笔画平稳,结构均匀,具有较强的书写规范,可作楷模。故名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创始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达到顶峰。 按照用笔和结体特点,可分为魏碑和唐楷两大系统。

29   魏碑:主要是指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碑志造像等刻石文字,
它是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性书体,点画形体造型还留有明显的隶书的痕迹,是一种还不成熟的楷书。

30 《始平公造像记》

31 唐楷   楷书到唐代已相当成熟,无论结构,用笔都已达到完善成熟的境界。完全摆脱了隶书的痕迹。 颜真卿 多宝塔碑

32   作为唐代最为杰出的两位楷书大家,颜真卿和柳公权各有千秋,颜体在于点画厚重,结构端庄雄伟,有如关东大汉。柳体则是点画瘦劲,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二人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柳公权《玄秘塔碑》

33    宋徽宗赵佶(1082-1135)他政治上昏庸,生活上荒唐,艺术上聪颖。北宋王朝因他而亡,但在艺术上他是个天份极高的书画家 ,他的书法,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
  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瘦劲;;结体笔势取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34 2,草书 王羲之的《七月都下帖》

35 怀素《自叙帖》

36 张旭《古诗四帖》

37   草书有什么不同于其它字体的特点是什么呢?   特点:结构简便,笔划纠连。书写流畅、快速。但不易识别。

38 3、行书   <<兰亭序>>是王羲之于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和一些文人举行“修契”宴会上,   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   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

39   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其为怀念在安史之乱中死于叛军之手的侄子所作,此帖本是稿本,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为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40   《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 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 而出的。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Download ppt "古代四大文明古国 古巴比伦 中国 印度 埃及."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