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

2 知识结构 产业和劳动者 一、三大产业 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3 三大产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三大产业的划分及比重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发展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三大产业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大力发展我国的支柱产业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的基本含义及划分次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 加快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意义

4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遵守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制度 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含义 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原则及程序 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基本内容、基本原则 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5 我国三大产业的划分(1985) 第三产业 服务部门 农业 流通部门 三大产业 包括的部门与专业 工业和建筑业
第一产业 农业 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 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 第三产业 流通部门 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业、仓储业等 服务部门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保险、地质、旅游、房地产)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国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文教、卫生、广播电视、体育、福利等)

6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 用货币表现 以国土为计算范围 生产的最终产品提供的劳务总量 一定时间 (通常为一年)
国内生产总值(GDP) 以国民为计算范围 国民生产总值(GNP) 表现形式 计算范围 计算内容 计算时间   内容 概念

7 1994年不同国家三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发展程度 三大产业 缅甸 (低收入) 中国 秘鲁 (中下收入) 韩国(中上收入) 日本 (高收入) 第一产业 63 21 11 7 2 第二产业 9 47.2 43 41 第三产业 28 31.8 46 50 57

8 不同类型国家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项目 不同类型国家 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从业人员在总就业人员中的比重(%) 发达国家 65
中等收入国家 50 低收入国家 30 中国(1978年) 23.7 11.7 中国(1996年) 31.8 26

9 综合设计引路 【知识综合】 (一)学科内综合 1、本单元知识点与哲学的综合
(1)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为什么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2)用意识的反作用的原理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道理分析乡镇企业在农村中的地位及大力发展支柱产业。 (4)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 (5)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6)用人生价值的原理分析提高职业技能、遵守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应履行的义务。

10 2、本单元知识点与政治学的综合 (1)用政治与经济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农业、粮食问题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2)用权利义务关系原理分析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3)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党的宗旨的原理分析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11 (二)跨学科综合 3、本单元知识点与经济学其它知识点的综合 (1)用市场经济的原理分析三大产业的发展。
(2)用市场经济的发展、国企改革的有关原理分析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3)用第三产业的知识分析金融业、服务市场的发展。 (二)跨学科综合 1、本单元知识点与历史学科的综合 (1)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情况、特别是两汉、唐、元、明、清等朝代的农业发展情况。 (2)欧洲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等知识。 2、本单元知识点与地理学科的综合 (1)中国地理各分区的农业发展、人文地理中的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等。 (2)中国地理各分区的工业基地、人文地理中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等知识。

12 课堂练习 选择题: 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是统一的,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是统一的,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任何权利的实现总是以义务的履行为目的;②没有权利就无所谓义务,没有义务也就无所谓权利;③只有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才能充分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④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 2.有个别私营企业在劳动合同中规定:“劳动者在本企业劳动,发生一切工伤事故、死亡,一概由本人负责,企业一概不承担责任。”对这一合同的认识,正确的是:( )
符合平等自愿原则,应当为有效合同;②坚持了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③这一合同是无效合同,应当废除;④这一合同违反了劳动安全卫生和工伤保障法律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

14 3.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造成政府负担过重,不利于生产发展;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会损坏劳动者的积极性。因此:( )
①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是政府;②实施社会保障要把基础放在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上;③要本着兼顾发展生产和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的原则,实施保障制度;④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原则:( )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15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来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容盈宁必不可得……观四民(指工、农、商、士)之业,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问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四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16 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员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员26个,工员5个……清代税员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员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员税害商,有算术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员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员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17 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扶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问答: 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 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我们应如何处理农、工、商三产业之间的关系?

18 同学们再见!


Download ppt "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