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體適能評估介紹 日期:101/11/23 主講者:許郁偉物理治療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體適能評估介紹 日期:101/11/23 主講者:許郁偉物理治療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體適能評估介紹 日期:101/11/23 主講者:許郁偉物理治療師

2 運動的好處 運動對健康的好處 1.減少冠狀動脈危險因子—體重,三甘油脂,肥胖,血壓 2改善血糖耐受度 3.增加骨質密度—承重運動,肌力訓練
4.改善睡眠品質 5.降低憂鬱 6.有氧運動:降低休息時的心跳和血壓。

3 不運動的風險 糖尿病:2—4倍 心血管疾病:1.5—2.4倍 高血壓 高血脂 骨質疏鬆 下背痛

4 何謂體適能 一般體適能: 從事物理工作的能力,也常被簡稱做體能,被認為與體育活動的能力有關。

5 健康體適能: 可視為身體適應生活與環境 (例如;溫度、氣候變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綜合能力。體適能較好的 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從事體力性活動或運動皆有較佳的活力及適應能力,而不會輕易產生疲勞或力不從心的感覺。通常涵蓋:肌力,耐力,柔軟度,身體組成,心肺耐力。之所以會將身體組成包含在內,主因工作效率,能量使用與消耗均涉及到體重及體脂肪控制,且與心臟血管疾病有很大關連。

6 健康體適能四要素 1.心肺耐力(有氧體適能) 心肺耐力,也可以稱為心肺適能,是指個人的肺臟與心臟,從空氣中攜帶氧氣,並將氧氣輸送到組織細胞加以使用的能力。因此心肺耐力可以說是個人的心臟、肺臟、血管、與組織細胞有氧能力的指標。提升心肺耐力的重要性,可以使我們運動持續較久、且不至於很快疲倦,也可以使我們平日工作時間更久,更有效率。以健康的角度來看,擁有良好的心肺耐力可以避免各種心血管疾病,因此心肺耐力可說是健康體能的重要指標,也是體適能運動的重點。

7 五個要領 一 運動方式 有氧運動是有益於心肺適能的提升,凡是有節奏、全身性、 長時間、且強度不太高的運動理想的有氧運動,像走路、 慢跑、有氧舞蹈、跳繩、上下台階、游泳、騎腳踏車等運 動都有助於心肺適能的提升。

8 二 運動頻率 每週至少要從事三到五天有氧運動。

9 三 運動強度 運動時的強度以最大心跳率的60-80%為較佳,以運 動時有點喘但還可以說話的感覺為運動強度的依據。

10 四 運動持續時間 在適當運動強度下,每次運動20-50分鐘即可以改善 心肺適能。

11 五 漸進原則 開始運動時,應依自己的健康和體能狀況從事適當運動, 而後逐漸增加運動時間和強度;但應避免一次運動量太大, 或運動負荷增加太多。

12 運動方式 步行:1.體型較差者、中老年人或是體重 較重者,走路是比較理想的運動。2.剛開始走路時,每次以尚可與同 伴交談的運動強度為準走30分 鐘,等過一段時期後,考慮在一 個小時內,使自己走的距離比一 次更遠,以求增進運動強度。

13 跑步:1. 跑步運動時應以最大心跳率之60 到80%的運動強度來跑,此時跑 者的直接感覺是有一點,但還可以 和同伴交談2
跑步:1.跑步運動時應以最大心跳率之60 到80%的運動強度來跑,此時跑 者的直接感覺是有一點,但還可以 和同伴交談2.每次跑步時間以大於20分鐘為佳, 隨著心肺適當的增加,可以愈跑愈 遠,愈跑愈快。3.跑步時,切忌一開始就太多太快, 也不能用腳尖著地方式來跑,應以 腳跟或全腳掌著地方式來跑。

14 游泳:1. 剛開始從事游泳活動時,可以在水 深及腰的游泳池內,利用「游一段、 走一段」的方式,慢慢適應。2
游泳:1.剛開始從事游泳活動時,可以在水 深及腰的游泳池內,利用「游一段、 走一段」的方式,慢慢適應。2.等游泳技巧進步以後,可以嘗試游 較長的距離,然後休息或更換泳姿, 以減少身體的疲勞。游泳時,儘量 使自己的心跳率達到最大心跳率的 60到80%,時間儘量達到30 分鐘左右。

15 騎單車:1.騎腳踏車時,速度大約控制在跑步 時的兩倍,此時的心跳接近最大心 跳率的60到80%以此強度連續 騎車30分鐘左右,就是相當理想 的心肺適能運動。2.騎車時,要特別注意安全,避開交 通繁忙、空氣汙濁、及路面不平的 路段,車身應有反光標誌,以利來 往車子的注意。

16 除了上列運動外,也可以利用有氧舞蹈、跳繩、上下台階、 或室內固定式腳踏車、原地跑步機等不需要寬闊場地的室 內運動來進行,可以避免天候的影響。

17 2.肌力與肌耐力 提升肌肉適能的重要性和保持良好的肌力和肌耐力對促進健 康、預防傷害與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幫助,當肌力和肌耐力衰退時,肌肉本身往往無法勝任日常活動及緊張的工 作負荷,容易產生肌肉疲勞及疼痛的現象。肌力和肌耐力 訓練原則與實施方法增進肌肉適能最佳的途徑是從事肌力 訓練,也就是一般大家熟知的重量訓練。

18 1. 肌力: 指肌肉對抗某種阻力時所發出力量,一般而言是指肌肉在 一次收縮時所能產生的最大力量。

19 2. 肌耐力: 指肌肉維持使用某種肌力時,能持續用力的時間或反覆次 數。

20 訓練原則 等長訓練: 又稱靜態訓練,在一無法移動的物體上,所能施加的 最大力量(如:推牆),使其肌肉長度不變而張力改 變的訓練。

21 等張訓練: 又稱動態訓練,肌肉施力收縮時,肌肉長度改變的一 種訓練,一般配合啞鈴或槓鈴作為訓練器材,是最普 遍的肌力訓練方法。

22 負荷強度(重量): 依訓練肌力和肌耐力目標的不同而有 異,強度高對訓練肌力有效,強度低 對訓練肌耐力有效。如右圖:肌力與 肌耐力的延續性。要增強肌力,訓練 要偏向肌力這端;要增強肌耐力,訓 練則要偏向肌耐力這端。

23 簡單運動示範

24

25

26 3.身體組成 體內脂肪組織和體內其他組織的比例 肥胖乃指體內脂肪過多的現象。一般而言,男性體內脂肪 量約佔體重10到20%,女性為15到25%,若男性超過 25%,女性超過30%,則可稱為肥胖。體重過重是指超過正常體重10%以上者。 超重及肥胖的壞處:1.導致許多疾病的發生,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病等。2.影響外觀、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 3.降低體能和運動能力、增加成年後罹患肥胖的機會。4.影響學習和工作效率。

27 體重控制 主要原則 (一)肥胖的預防重於治療。(二)理想體重的控制計劃包括運動、飲食和行為改變法。(三)學生正處於發育階段,減肥時宜多於鼓勵運動,不要過 於限制能量攝取,以免造成營養不良的現象。(四)最佳運動方式為有氧運動,因可維持較長的運動時間, 不會太激烈且可以消耗較多的能量。(五)快走、爬樓梯、游泳、慢跑、球類運動等,都是體重控 制的理想運動。(六)從事運動初期由於肌肉質量的增加,體重可能不會減輕, 但脂肪量會減少,因此實施運動減肥必須有耐心。

28

29 4.柔軟度 關節活動度和肌肉的延展性 這種能力代表的是人體的關節可以活動的最大範圍。而真正影響柔軟度的因素除了骨骼本身的結構外,還有肌肉、肌腱、韌帶、軟骨組織等。較佳的身體柔軟度表示肢體軀幹在運動、彎曲、伸展、扭轉時都比較輕鬆自如,同時也可以使肌肉與韌帶受到較好的保護而免於因受力而受傷。

30 執行要領 身體姿勢要適當 避免向任一方向過度牽拉 緩緩伸展,要有完全伸展的感覺,不宜做到不適或是疼痛的地步 不要屏息,強做伸展
伸展過後慢慢回到原來位置 避免任何一個關節的過度伸展

31 簡單運動示範

32

33

34

35 正確的體適能運動方式 (1)每週至少運動 3 次。 (2)每次運動最少 30 分鐘(若無法連續,可一日多次,每次至少10分鐘)。
(3)每次運動能使心跳達每分鐘 130 次以上(一般以70%為最高心跳數為目標心跳,年老體弱可用60%—65%,沒有運動習慣的中年,青年人用70%-75%,而有規律運動者可用80%-85%的最高心跳數)。

36 運動的三大步驟:1.熱身運動2.主要運動3.緩和運動

37 體適能測量方式 心肺耐力 三分鐘登階: 計算方式 以運動持續時間及三次心跳數(結束休息時,第一分鐘至一分三十秒,第二分鐘至第二分三十秒,第三分鐘至第三分三十秒),用下列公式計算出登階指數: 登階指數=   運動持續時間(秒)×100 ──────────────    2×(三次脈搏數總和)

38 肌力與肌耐力: 1.一分鐘仰臥起坐 受測者儘量在一分鐘內平均作出仰臥起坐的動作。 2.測驗時,利用腹肌收縮使上身起坐,雙肘觸及雙膝後,構成一完整動作,之後隨即放鬆腹肌仰臥回復預備動作。

39 身體組成: 身體質量指數(BMI): 體重(公斤)/身高平方(公尺) 正常值: 腰臀圍比:腰圍÷臀圍 腰圍:通過肋骨下緣與髖骨上緣間的中間點 正常值:男性<90 女性<80 臀圍: 髖關節最寬處 正常值:男性 女性

40 標準體重:(行政院衛生署訂定) 男生標準體重(公斤)=[身高(公分)─80]×0.7 女生標準體重(公斤)=[身高(公分)─70]×0.6 凡實際體重超出標準體重 25% 以上時即為肥胖。 若低於標準體重 20% 以上時即為消瘦。

41 柔軟度: 1.坐姿體前彎 2.測驗時,為保持受測者膝蓋伸直,除主測者外,可請人於旁督促提醒,但不得妨礙測量。 3.受試者雙手相疊(兩中指互疊),自 然緩慢向前伸展(不得急速來回抖動) 儘可能向前伸,並使中指觸及布尺後, 暫停二秒,以便記錄(嘗試一次,測驗二次,取一次正式測試中最佳成績。)

42 結語 設計適合個人需求,目標,和起始狀態的訓練計劃,以危險性最低,進步最大為最佳,最重要的是要改變身活習慣,建立終身的活動習慣。

43 謝謝大家的聆聽

44 資料來源 國民健康局網站 教育部體適能網站 Physical fitness


Download ppt "體適能評估介紹 日期:101/11/23 主講者:許郁偉物理治療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