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绪 论 本章主要内容 1. 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介绍; 2. 建筑结构的类型,各类结构的优缺点及其应 用和发展简况;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绪 论 本章主要内容 1. 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介绍; 2. 建筑结构的类型,各类结构的优缺点及其应 用和发展简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绪 论 本章主要内容 1. 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介绍; 2. 建筑结构的类型,各类结构的优缺点及其应 用和发展简况;
3.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2 第 一 讲 教学目标: 重 点 难 点 1. 了解建筑结构的类型及适用范围; 2. 理解《建筑结构》课程的学习方法。
重 点 1.建筑结构的类型及适用范围; 2.《建筑结构》课程的学习方法。 难 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

3 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介绍 一、课程功能 课程性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课程任务:
1.为后续课程建筑施工、施工项目管理、建筑地基与基础、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奠定基础; 2. 为将来的职业工作——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奠定结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4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建筑结构常用材料的种类和材性;掌握建筑结构及结构构件的构造知识,包括抗震构造知识;掌握一般建筑结构构件(或连接)的设计方法;掌握现浇钢筋砼肋形楼盖和多层砌体结构的设计方法。 能力目标:具有进行一般建筑结构构件(受弯、轴向受压构件)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的能力;具有一般多层砌体结构设计的能力;具有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具有正确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5 德育目标: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密切联系工程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6 三、教学环节安排 理论教学 64+32学时,内容包括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建筑结构施工图五部分。 实践教学 2周, 课程设计. 考核方式 每章作业:(10%) 识图训练:出勤、提问、成果材料(40%) 期末考试:(50%)

7 §1.1 建筑结构的概念 1.1.1 建筑结构的定义 建筑结构(结构)—— 建筑中由若干构件连接而成的能承受作用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1.1 建筑结构的概念 1.1.1 建筑结构的定义 建筑结构(结构)—— 建筑中由若干构件连接而成的能承受作用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注: “作用”—— 能使结构或构件产生效应(内力、变形、裂缝等)的各种原因的总称。 作用分为: (1)直接作用 即荷载:如结构自重、人群荷载、风荷 载等;

8 (2) 间接作用:如地震、基础沉降、温度变化等。
1.1.2 建筑结构的组成 1. 水平构件:梁、板等,用以承受竖向荷载。 2. 竖向构件:柱、墙等,其作用是支承水平构件或承 受水平荷载。 3. 基础:其作用是将建筑物承受的荷载传至地基。

9 1.1.3按受力体系分类 墙体结构:主要由墙体承重(竖向和水平); 排架结构:主要由屋架、柱、基础组成,柱段铰接;
框架结构:主要(竖向)受力体系由梁和柱组成(办公楼); 筒体结构:四周封闭的墙形成筒; 其他:如塔式结构、桅式结构、悬索、悬吊结构、壳体结构、网架结构等

10 1.1.4按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不同分类 混凝土结构 砌体结构 钢结构 木结构 应用最广泛 按材料 夕阳结构 朝阳结构 淘汰结构

11 1. 混凝土结构 (1)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素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12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1)自重大; 2)抗裂性能差; 3)现浇结构模板用量大; 4)工期长等等。
1)就地取材; 2)耐久性好; 3)整体性好; 4)可模性好; 5)耐火性好。

13 (2)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因 1)钢筋表面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粘结作用。 摩擦力 机械咬合力 胶结力 粘结作用 2)变形协调作用 3)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在以上各种作用中,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粘结作用是钢筋与混凝土能够一起共同工作的最主要原因。

14 2. 砌体结构 (1)概念 由块体(砖、石材、砌块)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

15 3)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隔音性能,节能效果好; 4)施工简单,技术容易掌握和普及,也不需要特殊 的设备。 主要缺点:
(2)特点 主要优点: 1)取材方便,造价低廉; 2)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及耐久性; 3)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隔音性能,节能效果好; 4)施工简单,技术容易掌握和普及,也不需要特殊 的设备。 主要缺点: 自重大,强度低,整体性差,砌筑劳动强度大。

16 3. 钢结构 (1)概念 以钢材为主制作的结构 。

17

18

19

20

21 (2)特点 主要优点: 1)材料强度高,自重轻,塑性和韧性好,材质均匀; 2)便于工厂生产和机械化施工,便于拆卸,施工工期短; 3)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 4)无污染、可再生、节能、安全,符合建筑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可以说钢结构的发展是21世纪建筑文明的体现。

22 主要缺点: 易腐蚀,需经常油漆维护,故维护费用较高;钢结构的耐火性差,当温度达到250℃时,钢结构的材质将会发生较大变化;当温度达到500℃时,结构会瞬间崩溃,完全丧失承载能力。

23 4.木结构 (1)概念 指全部或大部分 用木材制作的结构。

24

25

26

27

28 (2)特点 主要优点: 易于就地取材,制作简单。 主要缺点: 易燃、易腐蚀、变形大,并且木材使用受到 国家严格限制。

29 5. 混合结构 (1)概念 由两种及两种以上材料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房屋称为混合结构。 (2)特点
不仅具有钢结构建筑自重轻、截面尺寸小、施工进度快、抗震性能好的特点,还兼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刚度大、防火性能好、成本低的优点。

30

31 1.2 建筑结构的发展与应用状况 1.2.1 建筑结构的发展状况
1.2 建筑结构的发展与应用状况 1.2.1 建筑结构的发展状况 Q钢结构:19世纪初开始使用熟铁建造桥梁和房屋。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钢结构房屋—马来西亚吉隆坡石油大厦的高度达450m。

32 Q混凝土结构:1850年,法国人郎波特(L﹒Lambot)制成了铁丝网水泥砂浆的小船。1861年,法国人莫尼埃(Joseph﹒Monier)获得了制造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专利。20世纪30年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出现。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为朝鲜平壤柳京饭店,高度达305.4m。

33 Q砌体结构 砖的生产:西周(前1134~前771) 最伟大的石砌体结构建筑:赵州桥 最伟大的砖石结构建筑:万里长城 水泥的发明:19世纪20年代 统一粘土砖规格:1952年 配筋砌体的应用:20世纪60年代 轻质、高强块材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

34 1.2.2 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 1. 理论方面 l全过程可靠度理论; l模糊可靠度的概念正在建立; l结构的非线性分析; l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35 2. 材料方面 l混凝土结构的材料将向轻质、高强、新型、复合方向 发展; l高强钢筋快速发展; l砌体结构材料向轻质高强的方向发展; l钢结构材料向高效能方向发展。

36 3. 结构方面 l大跨度结构向空间钢网架、悬索结构、薄壳结构方向 发展; l高层砌体结构开始应用; l组合结构成为结构发展的方向。

37 基本构件:应注意由于组成材料不同而导致的计算方法的不同; 强调不同材料构件的结构构造措施; 涉及内容多,系统性差; 简化、近似和经验处理多
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 基本构件:应注意由于组成材料不同而导致的计算方法的不同; 强调不同材料构件的结构构造措施; 涉及内容多,系统性差; 简化、近似和经验处理多

38 小 结: 1. 建筑结构的定义及组成; 2. 建筑结构的类型。 作业布置: 预 习:§2;

39 结束! 谢谢大家!

40 ϱ资料 赵 州 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洨水上,是一座弧形单孔石拱桥。公元590—608年石匠李春所建,是世界上现存最早、跨度最大的空腹单孔圆弧石拱桥。 赵州桥桥长50.82m,净跨30.02m,拱圈矢高7.23m,宽9.6m,由28券并列组成。在桥两端的石拱上,辟有两个券洞,这种结构叫“敞肩拱”,是世界桥梁中的首创。 返回

41 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ϱ资料 万里长城 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42 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 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 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43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 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44 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到了明代,从洪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 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

45 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据说,飞向太空的宇航员曾经报告说,从遥远的月球观察地球,能够辨认出的人类工程只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返回


Download ppt "绪 论 本章主要内容 1. 建筑结构与识图课程介绍; 2. 建筑结构的类型,各类结构的优缺点及其应 用和发展简况;"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