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 在植物中的应用 周军 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 在植物中的应用 周军 教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 在植物中的应用 周军 教授

2 一、分子标记概述

3 标记 :标志,记号。 遗传标记:具有遗传特性的标记。

4 遗传标记:基因型的特殊的易于识别的表现形式。其最基本的两个特性是:
 可遗传性。  可识别性(多态性)。 遗传标记是研究遗传现象和物种进化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5 遗传标记的主要种类 狭义上,仅指以DNA为基础的分子标记。 广义上,还包括同工酶(等位酶)。 形态学标记; 细胞学标记; 生化标记;
分子标记(建立在某些大分子物质多态性基础上的一类遗传标记)。 狭义上,仅指以DNA为基础的分子标记。 广义上,还包括同工酶(等位酶)。

6 DNA分子标记:    是一种小的DNA片段,其分子量通常只有几十~ 几千bp(碱基对),相对于庞大的基因组(几亿~ 几十亿bp )而言,实在是很微小(小有小的好处)。    多数情况下, DNA分子标记并不是基因或基因的一部分,而是与基因有连锁关系的一个小片段。    是否具有两个基本特性:    可遗传性;    可识别性(有难度,需要较高的技术)。

7 改善可识别性的思路与方法: 提高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同位素,EB染色、银染等); 加大DNA 的绝对量(PCR扩增,大量提取); 上述两者结合使用。

8 DNA分子标记的优点:  位点数目相当多,基本上能满足研究之需;  直接检测DNA,无需等待基因的表达,也不 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多为中性突变(因为它一般不属于基因);  多为共显性遗传。

9 常用的DNA分子标记种类: 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对核苷酸序列的识别作用,将基因组DNA切割成不同长度的片段,通过电泳分离、分子杂交及显影技术(同位素或非同位素),把材料间DNA的差异揭示出来。  材料间DNA的差异,来自于限制性酶切位点的变异(增加或减少),使切割产物(片段)的长度发生变化(变短或变长),最终产生多态性。  技术关键: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能否恰好识别特定的位点(变异位点)。

10 模板酶切前 模板酶切后

11 分子杂交及放射性自显影之后出现的多态性

12    RFLP可转化为次级标记,如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或序列标记位点(STS),是指将能产生多态性的RFLP探针的两端测序,合成引物对基因组进行扩增,扩增产物为基因组中与探针同源的DNA片段,由于这样的扩增片段一般较少表现多态性,还需要用多种内切酶酶切扩增产物,以期获得扩增片段内存在的多态性。由于只有扩增片段长度内(即探针片段长度内)存在的多态性才有可能被检测到,这种方法所检测的的多态性水平较低。

13 ALP(扩增子长度多态性)    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AP-PCR(随机引物PCR扩增)和DAF(DNA扩增指纹分析)相似,都是以随机引物PCR扩增为基础,它们合称为ALP。    RAPD和AP-PCR分别由Williams等(1990)及Welsh等(1990)于1990年提出,被分别用于遗传作图和基因组指纹分析。但两者其实是类似的方法。与一般的PCR扩增相比,RAPD和AP-PCR采用随机设计的单个引物,常用的引物为10个核苷酸的DNA序列,扩增时退火温度降低至35℃左右,以利于引物与模板结合。    DAF则是由Caetano-Annoles等人(1991)于1991年建立的,所用的引物更短(5-8个核苷酸),扩增产物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后银染观察,DAF可产生更多的DNA扩增片段,单个反应能获得较多的信息。这三种标记都呈显性遗传。

14 RAPD电泳谱带 模板DNA

15     引物的结合位点数目多少及其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是RAPD分析的关键所在。RAPD分析的最佳片段大小为400~2000bp。
   RAPD标记也可转化为次级标记,称为序列特异性扩增区(SCAR),是指在RAPD分析中获得多态性DNA片段以后,对其两端测序,根据所测DNA序列,重新设计双引物进行特异PCR扩增,用以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SCAR在不同个体之间可能表现为存在/缺失,为显性标记,也可能表现为扩增片段长度的差异,为共显性标记。

16 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FLP是RFLP和RAPD两项技术的结合,它是荷兰科学家Zabeau和Vos(1993)发明的一种标记技术,已在美国申请了专利。先将DNA用限制性内切酶降解,然后连上一个接头,根据接头和酶切位点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即:引物=接头+酶切位点+2~3个选择性核苷酸,对基因组限制性酶切片段进行选择性PCR扩增。AFLP标记所检测的多态性是酶切位点的变化或酶切片段内DNA序列的插入或缺失,本质上与RFLP技术相同,但操作简单得多。

17 模板DNA AFLP指纹图

18    AFLP分析的最佳片段大小为200~500bp。    选择性核苷酸数目一般为3个,能够检测限制性片段总数的1/4076。

19 SSR(简单重复序列)    也称微卫星或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STRP)。它是基因组中二核苷酸、三核苷酸或四核苷酸的简单串联重复,由于重复次数的不同而产生DNA片段长度的多态性。其检测采用PCR扩增。与RFLP相比,微卫星DNA在基因组中非常丰富,分布也比较均匀,多态性水平高,是一种较理想的分子标记,但该类标记的物种特异性强,工作量大,费用高。

20 SSR

21 其它: 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单核苷酸的变异广泛存在,可通过特别的方法进行检测(测序或荧光法)。 SSCP(单链构型多态性):对RFLP标记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热变性成单链再复性,由于单链内核苷酸顺序的差异,有的可复性为双链,有的则形成链内氢健,可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检测。 RAMP (Random Amplified 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sm)。 SRAP, STMS, ESTP, CAPS, RGHP, SAMPL, MITES等。

22 二、分子标记的应用

23 用分子标记鉴别果树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品种鉴别    用分子标记鉴别果树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虽然报道的果树品种数量很多(如葡萄为14000个以上),但其中可能存在不少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情况,需要纠正。利用分子标记鉴别同物异名的情况最为有效,因为它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其次,在众多的果树无性系中,系间尤其是芽变系品种间的差异往往不是十分明显,给品种区分带来困难。通过分子标记辨别就相对容易,因为分子标记的长处,就是能检测遗传物质的细微差异。    目前用DNA标记进行品种鉴别或分类研究的果树种有苹果、梨、桃、柑橘、葡萄、草莓、油橄榄、番荔枝、番木瓜、芒果、悬钩子、乌饭树、酸果蔓及桑树等,涉及的分子标记种类也相当齐全。

24 同物异名品种鉴别

25 芽变品系鉴别

26 遗传多样性检测与品种分类   DNA序列的改变,是导致生物演化的最基本的元素,因此,通过DNA分子标记研究,更能揭示个体间的差异及物种间的相关性,这些知识对利用野生种质资源改良栽培品种也十分有用。在果树上,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涉及的树种非常之多。已证实宽皮柑橘类、果梅和油橄榄品种间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而桃和草莓的却比较低。   遗传多样性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样本的数量和来源地。    利用数字分类学软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聚类分析和分类研究,得到树状图。常用的软件有NTSYS-pc,Popgene( Institute Inc)等,前两者的效果更好。

27 品种分类研究—RAPD分析

28 品种分类研究—树状图

29    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还能指导杂交亲本的选择选配工作,并可用于预测后代的杂种优势。

30  系谱分析    果树存在着大量的自然杂种类型,一些著名的栽培品种,最初也是由自然杂交籽苗繁衍而来,有些品种则是实生选种或采用混合花粉杂交选育而成的,其系谱关系很模糊。DNA分子标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有关的研究已证明,柠檬可能起源于枸橼、温州蜜柑应起源于中国的本地早(而非日本立花橘),苹果上,两个三倍体品种品种“乔纳金”(金冠×红玉)和“陆奥”(金冠×印度),都是由母本金冠提供了未减数的配子,日本苹果品种“津轻”的父本为“红玉”,新西兰的主栽品种“Braeburn”的亲本为“Lady Hamilton”。   

31 父本系谱关系的鉴别

32   利用父本的显性标记鉴别父本系谱;   利用母本的显性标记或细胞质标记鉴别母本系谱。

33 树状图中的系谱关系

34 构建分子遗传图谱  可为目标基因的定位及克隆奠定基础(图位克隆);  利用连锁关系,可对目标性状进行预选,预选工作可在幼苗期即完成;  利用连锁关系,可进行基因聚合育种,定向地改良品种(不断加强某个经济性状);  对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都适用。

35 f m 分离位点的获得 M04

36 连锁图谱构建

37 连锁群之一

38    目前,应用RAPD、RFLP及同工酶等标记,已构建了苹果、桃、扁桃、柑橘、葡萄、甜樱桃、尖苞片蕉(香蕉的原始种之一,为二倍体)、番木瓜、核桃和越橘(乌饭树)的分子连锁图,而其中单独应用RAPD标记或以RAPD标记为主进行图谱构建的树种就有柑橘、苹果、桃、葡萄、甜樱桃、二倍体蕉、番木瓜和越橘8个种类,所用的作图群体为F1、BC1、F2和花粉培养群体。加上荔枝,共有11种果树。

39 基因标记、定位与辅助选择    在许多情况下,果树品种的改良,只需针对个别性状进行,因此,只要找到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即可用于早期选择。在这方面,Michelmore等(1991)建立的基于RAPD技术的集团分离分析法(BSA)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该方法的通常做法是,针对某一性状(如抗病性),将分离群体的单株分成两个集团(抗病集团和感病集团),对其进行DNA多态性分析(常用RAPD),寻找多态性片段。从理论上说,这两个集团的DNA应是基本一样的,如果其间的确存在DNA的差异,那么这种差异(即多态性DNA片段)就很可能与控制该性状(抗病性)的基因座位连锁,可以用于辅助选择。

40 Cheng 等在Rome Beauty x White Angle 的分离群体中进行研究,从350 个随机引物中选出一个引物BC226(5’GGGCCTCTAT3’) ,可在两个池(红色池和黄色池) 间扩增出不同的片段。在群体上的进一步试验发现有两个片段与红色性状相关,另外两个片段与黄色性状有关。设计合成一对通用引物来扩增这些片段,不同的扩增片段与果实颜色表现共分离, 片段A1(1160 bp) 与Rome Beauty、A2 (1180 bp) 与White Angle 的红色性状连锁,a1 (1230 bp) 与黄色性状相连锁。后代同时具有A1 和A2 或其中之一,则表现红色。在另外的3 个杂交组合中,A 与红色性状共分离,a1 和a2 (1320 bp) 与黄色性状相关。

41   集团分离分析在果树基因定位方面已被广泛应用,目前果树上已标记的基因包括抗性基因、经济性状基因以及QTL基因几个类别。如苹果抗黑星病Vf基因,柑橘抗柑橘衰退病(CTV)基因,苹果抗疫霉病基因,桃抗白粉病基因,葡萄抗黑痘病及抗霜霉病基因等。    经济性状方面,已被标记并用于辅助选择的基因座位有苹果果皮颜色,桃的经济性状(8个质量性状),荔枝的成熟期、焦核性,葡萄的无籽性状、皮色及育性等。

42 杂种、体细胞杂种、突变体、珠心苗与合子苗的鉴定 根据父本的特征带可以鉴定其后代是否为真正的杂种,具有多方面的用途。
  根据父本的特征带可以鉴定其后代是否为真正的杂种,具有多方面的用途。   分子标记对体细胞杂种的鉴别也非常有效,在柑橘类上有较多的成功经验。   突变体是基因组个别或少数位点发生突变的结果,由于一个引物仅能检测基因组的极小部分,因而突变体的检测比较困难,需采用大量的引物才可能获得成功。突变体的鉴别在樱桃、桃和荔枝上有成功的报道。

43 荔枝焦核突变体的鉴定

44    其它方面,如鉴别苹果品种的芽变植株与实生苗植株,苹果属的显性矮化主基因、元帅系苹果的短枝型芽变,苹果的柱形株型基因,以及柑橘的合子苗与珠心苗等,都有成功的报道。

45    由此看来,分子标记在物种起源与进化,品种分类与杂种鉴定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由于多种果树建立了分子连锁图谱,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也被不断地鉴别出来,将能有力地促进果树品种的改良,可以预料,该技术将在果树遗传育种研究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46 四、小结(体会)

47 分子标记是一种有效的工具,但要善于掌握与利用。用得好,事半功倍,用不好,步入谬误。
分子标记技术应结合常规育种技术,才能有更强的生命力。 如果分子标记的研究结果与传统研究结果相矛盾,怎么办? 研究工作中的严谨精神至关重要,必须克服模糊的东西,获取最可靠的数据。

48

49

50 推荐参考书

51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 在植物中的应用 周军 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