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第2單元:孔子與21世紀的對話 《傳統文化與21世紀》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合聘研究員 Website: 臺灣大學 黃俊傑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2 第二講 孔子與21 世紀的對話

3 1. 引言

4 1:1 公元前第一個千紀「哲學突破」與中華文明
1:1 公元前第一個千紀「哲學突破」與中華文明 雅士培 (Karl Jaspers, ) 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Michael Bullock]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3);中譯本:魏楚雄、俞新天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北京:華夏,1989) 人―超自然(神):希腊、羅馬文化 人―自然:埃及文化 人―人:中華文化 ∴東方經典:「人」「他者」 (是人,不是神) 臺灣大學 黃俊傑

5 1:2 「哲學突破」後的聖哲 中華文明:孔子(551-479BC)
印度文明:釋迦牟尼(Siddhattha Gotama Śākyamuni , 566?-486? BC) 猶太文化:耶蘇(Jesus, 7/2 BC - 26/36 AD) 12世纪拜占庭的肖像,現存于伊斯坦堡的索菲亞大教堂 孔子 釋迦牟尼 圖: 圖: พระมหาดร.คมสรณ์ คุตตธมฺโม

6 1:3 孔子(551-479BC)的生命歷程 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 孔子畫像
圖: 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 孔子畫像

7 1:3 孔子(551-479BC)的生命歷程 1歲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城東南尼山附近)。 21歲
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子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30歲 此時孔子已在學業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故曰:「三十而立。 」此後,開始創辦民間教育,收徒講學。 36歲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8 1:3 孔子(551-479BC)的生命歷程 40歲 經過數十年的磨練,對人生各種問題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故自謂:「四十而不惑」。 48歲
季氏家臣陽虎擅權日重。孔子稱之為「陪臣執國命」。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 50歲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公山不狃以費叛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被子路阻止。 53歲 為魯大司寇,魯國大治。 55歲 孔子與季氏不和。孔子去魯居衛。此後數年週遊於陳、衛、魯等列國之間。 60歲 孔子自謂:「六十而耳順」。

9 1:3 孔子(551-479BC)的生命歷程 64歲 孔子在衛。衛君欲得孔子為政,子路問孔子為政的首務為何?孔子答曰:「必也正名乎。」
68歲 孔子弟子冉有率領魯師抗齊,獲勝。季氏因之迎孔子歸魯。孔子週遊列國14年,至此結束。但魯終不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專心以《詩》《書》《禮》《樂》教人,「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70歲 孔子自謂:「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顏回卒,孔子十分悲傷。 73歲 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於魯城北。

10 資料來源:《孔子說》,蔡志忠漫畫,魚夫動畫,溫世仁監製,明日工作室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孔子:「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出自: 資料來源:《孔子說》,蔡志忠漫畫,魚夫動畫,溫世仁監製,明日工作室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11 因為:現代人與同時代人溝通太多,與異時代人溝通太少。
1:4 在21世紀與中國偉大心靈對話 海涅(Heinrich Heine, ,1831以後移居巴黎): 「地理的故鄉」  「精神的原鄉」 因為:現代人與同時代人溝通太多,與異時代人溝通太少。 「飄泊的靈魂」 「失根的蘭花」 「孤獨的群眾」 圖:

12 伊藤仁齋(Itô Jinsai,維楨,1627-1705) 「最上至極宇宙第一書」
1:5 孔子與《論語》的思想世界 伊藤仁齋(Itô Jinsai,維楨, ) 「最上至極宇宙第一書」 伊藤仁齋墨跡,『近代東亞鴻儒書法展(中國、日本、韓國)』,頁116,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出版。 臺灣大學 黃俊傑 伊藤仁齋宅前留影 伊藤仁齋墨寶 ※帶著21世紀的問題向孔子叩問答案。

13 1:6 帶著21世紀的問題向孔子叩問答案 A. 全球化 B. 知識經濟 C. 生態環保 如何在21世紀安頓「自我」?
1:6 帶著21世紀的問題向孔子叩問答案 A. 全球化 B. 知識經濟 C. 生態環保 如何在21世紀安頓「自我」? 如何在21世紀與「他者」互動? 如何在21世紀與「自然」相處? 如何在21世紀對待「超自然」問題?

14 2. 如何在21世紀 安頓「自我」?

15 2:1 孔子的答案(1): 「自我」的覺醒 《論語‧先進‧11》 孔門師生的對話
2:1 孔子的答案(1): 「自我」的覺醒 《論語‧先進‧11》 孔門師生的對話

16 2:1 《論語‧先進‧11》 子路(仲由,字子路,542-480B.C.)、曾皙(名點,字子晳,?)
、冉有(冉求,字子有, B.C.)、公西華(名赤,字子華,509-?B.C.)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17 2:1 《論語‧先進‧11》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18 2:1 《論語‧先進‧11》 為政必須以德性為基礎。 政治之外另有一個人格世界 ——「自我」之價值意識的覺醒。 自我境界之形態:
(1) 形軀我——以生理及心理欲求為內容。 (2) 認知我——以知覺理解及推理活動為內容。 (3) 情意我——以生命力及生命感為內容。 ※(4) 德性我——以價值自覺為內容。

19 2:2 孔子的答案(2): 從「自我」的轉化 到「世界」的轉化
2:2 孔子的答案(2): 從「自我」的轉化 到「世界」的轉化

20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詩經》中的「君子」:公子、丈夫、情人     「不見君子,我心憂憂」 《論語》中的「君子」:成德之人格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論語‧憲問‧42》)

21 19世紀末馬克斯的問題: 解釋世界 改變世界 如何可能?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19世紀末馬克斯的問題: 解釋世界 改變世界 如何可能? 圖: Karl Marx ( )

22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論語‧子罕‧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憲問‧14》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學」:成德之學

23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論語‧雍也‧6》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 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論語‧公冶長‧6》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學也。」

24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三項要義: 將「仁」的涵義擴充為人內在的精神自覺及其形之於外的行為。 「『仁』是儒家思想最高標準,它把佛法的基本精神表露無遺,這也是印度大乘思想能夠首先傳來漢地的根本原因。」 (日常法師:《論語摸象記》,〔上〕,頁27)

25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2:2 孔子的答案(2):從「自我」的轉化到「世界」的轉化 三項要義: 從道德立場賦「君子」一詞予新義,以「君子」為德行高潔之士,其涵義由外爍轉為內省,奠定了儒學的基本規模。 對人性無限向上的內在潛力加以肯定,奠定儒學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礎。孟子更是提出性善論加以發揮。

26 3. 如何在21世紀與 「他者」互動?

27 3:1 比較文化史視野中的 「自我」與「他者」

28 3:1 比較文化史視野中的「自我」與「他者」 近代歐洲文化:浮士德精神 (Faustian Spirit)
3:1 比較文化史視野中的「自我」與「他者」 近代歐洲文化:浮士德精神 (Faustian Spirit)         征服世界 印度佛教文化:捨離內心「無明」 的世界 「所言修者,謂其數數於善所緣,令心安住,將護修習所緣行相。蓋從無始,自為心所自在,心則不為自所自在,心復隨向煩惱等障,而為發起一切罪惡。此修即是,為令其心,隨自自在,堪如所欲,住善所緣。」(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場‧卷2》,頁45) 圖:

29 3:1 比較文化史視野中的「自我」與「他者」 古代中國文化: 莊子(369-286B.C.):觀賞世界
3:1 比較文化史視野中的「自我」與「他者」 古代中國文化: 莊子( B.C.):觀賞世界 孔子:化成世界,所以不只解釋世界,而且更有心於改變世界 「仁」的涵義: 「自我」vs.「他者」

30 3:2 孔子的答案:「正名」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論語‧顏淵‧11》)

31 公元前516(魯昭公26)年,孔子訪問齊國,時年36歲。
《論語‧顏淵‧11》 影片:《孔子》「正名」 公元前516(魯昭公26)年,孔子訪問齊國,時年36歲。

32 3:2 孔子的答案:「正名」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渭水 周文王墓 渭水
3:2 孔子的答案:「正名」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渭水 Kmusser 周文王墓 渭水

33 3:2 孔子的答案:「正名」 孔子政治思想之出發點為「從周」,其實行之具體主張則為「正名」。
3:2 孔子的答案:「正名」 孔子政治思想之出發點為「從周」,其實行之具體主張則為「正名」。 《論語・八佾・3》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鬱 乎文哉。吾從周。」 《中庸》子曰:「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 周。」 《論語・子路・13》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 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 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34 4. 如何在21世紀與「自然」相處?

35 4:1 人文秩序與自然秩序

36 4:1 中國文化中的人文秩序與 自然秩序 Flickr B_cool 圖: 自然秩序與人文秩序形成和諧而非對抗的關係。自然與人文之間可以透過人的道德自覺而搭起會通的橋樑。而自然是一種道德的存在,人性也必然具有內在的善性。

37 4:2 孔子的答案: 「人」與「自然」 之連續性與一體性
4:2 孔子的答案: 「人」與「自然」 之連續性與一體性

38 4:2 「人」與「自然」之 連續性與一體性 「人」與「自然」之連續性:
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就是在山水的自然情境之中,讀入了仁與智的道德意涵。 明 仇英 竹下聽泉

39 4:2 「人」與「自然」之連續性與 一體性 中國文化中的「形象思維」 vs. 西方文化中的「邏輯思維」

40 4:2 「人」與「自然」之連續性與 一體性 人與自然相融合:人與自然之間,是一種連續發展的關係。人悠遊於大自然之中,與大自然共生共感,對大自然充滿了孺慕之情。 人順應自然而提昇道德內涵:「自然」中所潛藏的許多意義、信念與價值,都內在於人心之中,人愈能往內心反省,就愈能上通於天,愈能夠了解宇宙或者自然中所潛藏的意義之所在。

41 4:2 「人」與「自然」之連續性與 一體性 2)「人」與「自然」之一體性:
4:2 「人」與「自然」之連續性與 一體性 2)「人」與「自然」之一體性: 人與自然都具有共同 的本質──「仁」: 在曾點的境界中,不 存在主客對立的緊張 ,而只有物我一體的 和諧。 宋明理學家對 「曾點境界」的嚮往。 圖: flickr Jake Ji

42 5. 如何在21世紀對待 「超自然」問題?

43 5:1 中西文化中「人」←→「 神」之關係 公元前第一個千紀之後的「哲學突破」:
5:1 中西文化中「人」←→「 神」之關係 公元前第一個千紀之後的「哲學突破」: 古希腊文明:人對神的對抗 Aeschylus、Sophocles、Euripides 猶太文明:人與神的契約(covenant)

44 5:2 孔子的答案(1): 對自覺主宰與客觀限制的反省
5:2 孔子的答案(1): 對自覺主宰與客觀限制的反省 人 ←→ 神 自覺主宰 客觀限制 「義」 「命」 ∴義命分立 《論語‧為政‧2》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 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45 5:2 孔子的答案(1): 對自覺主宰與客觀限制的反省
5:2 孔子的答案(1): 對自覺主宰與客觀限制的反省 「知天命」=知客觀限制之領域 「四十而不惑」: 從孔子到孟子(371-89?B.C.)「四十不動心」 「『五十知天命』,儒家的天命,《易經》上 說是天地之間運行的法則,實際上就是佛法 中所說的「業」,業真正的內涵就叫做『天 命』。」(《論語摸象記》,(上),頁103) ∴自覺意志 vs. 客體限制

46 5:3 孔子的答案(2): 「自我」vs.「超越主體」
古代中國四種對「命」的態度: 義命相混: 「命」不可違,如墨子( B.C.)「天命」。 「命」有必然性: 承認「命」不可違,但不承認超越之主宰,而只以「命」歸於事實意義之「必然」,於是主張人了解事實之必然規律,而以為人應順此規律以行動。此即各種類型之自然主義及機械論觀念。

47 5:3 孔子的答案(2): 「自我」vs.「超越主體」
超離「命」: 道家無為之說。 「義」「命」分立: 先區分「義」與「命」,對「自覺主宰」與「客觀世界」同時承認,各自劃定其領域;然後則就主宰性以立價值標準與文化理念,只將一切客觀限制視為質料條件。 ∴ 儒家的「宗教性」融入於「禮教性」之中。

48 5:3 孔子的答案(2): 「自我」vs.「超越主體」
∴ 儒家的「宗教性」融入於「禮教性」之中。 圖: 書一出版社:沈黙の宗教-儒教 <ちくまライブラリー> 筑摩書房 1994        書二出版社:儒教とは何か 中公新書 1990 flickr Harry‧黃基峰‧Taiwan g

49 6. 結論

50 6:1 孔子思想的遺產(1): 實學與心學融合 中國:中國文化的日常性
6:1 孔子思想的遺產(1): 實學與心學融合 中國:中國文化的日常性 日本:伊藤仁齋:在「人倫日用」意義之中,推崇《論語》為「最上至極宇宙第一書」。 伊藤仁齋墨跡,『近代東亞鴻儒書法展(中國、日本、韓國)』,頁116,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出版。

51 6:1 孔子思想的遺產(1): 實學與心學融合 ( ):《論語と算盤》(東京:國書刊行會,1985,2001)。本書有中譯本:洪墩謨譯:《論語與算盤》(臺北:正中書局,1988)。 圖: 垂範萬世:出自?

52 6:2 孔子思想的遺產(2): 孔子思想的內部問題
6:2 孔子思想的遺產(2): 孔子思想的內部問題 1. 人之自覺心如何證成? 孔子肯定「主體自由」→ 落實在日常生活與 政治秩序。 ∴ 孟子提出「性善論」:「四端」之心 2. 政權合法性之依據何在?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 孟子提出「民本政治論」

53 閱讀作業 黃俊傑:〈全球化時代大學人文教育的新方向:經典教育的理念與實踐〉

54 參考書目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黃俊傑:《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6)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7) 井上靖著,劉慕沙譯:《孔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0)。 黃俊傑:《孟子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2002)。 書一書版社: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 國立台灣大學出版社 2007 書二出版社: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國立台灣大學出版社 2006       

55 思考問題 如果你在今天碰到孔子,你想要問孔子什麼問題?為什麼? 假定孔子出席《世界文化高峰會》,請問你認為孔子針對以下問題,可能如何發言:
2001年911紐約恐佈攻擊事件 2004年南亞大地震引發海嘯事件 2005年美國紐奧爾良遭颶風卡崔娜(Katrina)嚴重侵襲事件 2008年5月中國四川大地震 孔子如果出席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開幕式,您認為孔子致詞內容如何?為什麼?

56 延伸閱讀 請觀賞《孔子》電視影片,並討論你在影片中所得到的啟示。
《孔子》電視影片(中國大陸製作,臺灣隆恩科技有限公司影視部代理,2005年5月10日初版)

57 課程精華動畫

58 版權聲明

59 版權聲明

60 版權聲明


Download ppt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