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章 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验 一、概况.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章 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验 一、概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验 一、概况

2 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染色 革兰氏阳性大杆菌,芽胞不突出菌体,菌体两端较平整,多数呈链状排列,周身鞭毛,有动力。
荧光染色的铜绿假单胞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 用孔雀绿染色的蜡样芽孢杆菌芽孢

3 (二)、培养特性 1、需氧,最适生长30—32℃. 2、在肉汤中混浊生长,有菌膜或壁环,振摇易乳化。
3、在普通琼脂平板上,菌落灰白色,不透明,边缘不整齐,表面粗糙,呈毛玻璃状或白蜡状。

4 4、在血平板上,菌落呈浅灰色,不透明,似白色毛玻璃状,有溶血环。
5、在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平板上,菌落呈粉红色,具有白色混浊环.。

5 (三)、生化反应 1、能分解GLU,麦芽糖,蔗糖,水杨苷,产酸不产气。 2、不分解乳糖,甘露醇,阿拉伯糖,山梨醇,木糖
3、H2S(-),尿素酶试验(-)卵磷脂酶(+),V—P试验(+),液化明胶,胨化中乳。

6 (四)、抵抗力 1、耐热; 2、对抗菌素的敏感性。

7 二、流行病学 (一)、细菌分布 蜡样芽胞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存在于土壤、灰尘和污水中,植物和许多生熟食品中常见。已从多种食品中分离出该菌,包括肉、乳制品、蔬菜、鱼、土豆、糊、酱油、布丁、炒米饭以及各种甜点等。 在美国,炒米饭是引发蜡样芽胞杆菌呕吐型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在欧洲大都由甜点、肉饼、色拉和奶、肉类食品引起;在我国主要与受污染的米饭或淀粉类制品有关。 以前调查各种食品514件,发现本菌:日本1641件,有193件阳性11.8% 国内480件,有221件 46% 乳制品 % 水果、干果 8.1% 肉制品 %

8 (二)蜡样芽胞杆菌的食物中毒的一般情况 1、季节性强:(6—10月)夏秋季为高峰期
2、中毒发病率高:60%—100%,集团中爆发,与葡萄球菌相似 3、中毒与性别、年龄无关: 4、潜伏期长短与中毒症状相关: 呕吐症 —5h,发病 腹泻 h后 5、污染源:主要泥土,灰尘,通过昆虫,不洁用具,工作人员传播,原料也有.

9 6、常见中毒食品:乳类食品,肉类,米饭,淀粉类食品,甜点心,凉拌蔬菜,水果,色拉。
国内:与淀粉质食品相关多, 7、临床症状: (1)呕吐型 (2)腹泻型

10 8、蜡样芽胞杆菌中毒菌量: >106/克 > 105/克时,为危险食品

11 三、微生物检验 (一)检验程序

12 检样 稀释处理 平板分离 菌落计数 证实试验 镜检 培养特性观察 生化试验 报告结果

13 检样25克 MYP 血平板或营养琼脂 MYP 0.1ml 挑可疑菌落 镜检 菌落计数 生化试验 结果报告

14 思考题 1、引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的常见食物有哪些,什么条件下可引起蜡样芽胞杆菌食中毒。 2、蜡样芽胞杆菌的形态与染色特性如何。
3、蜡样芽胞杆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和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琼脂平板上生长的菌落特征如何? 4、写出蜡样芽胞杆菌检验的基本程序


Download ppt "第十章 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验 一、概况."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