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全国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毛振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全国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毛振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全国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毛振明
论体育教学中 的10个令人困惑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全国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毛振明

2 情景教学和主题教学的问题 1. 体育教学真的为什么需要情境吗 2. 仿真情境真可以成为劳动教育吗 3. 情境教学需要年龄和频率的限制 4
情景教学和主题教学的问题 1.体育教学真的为什么需要情境吗 2.仿真情境真可以成为劳动教育吗 3.情境教学需要年龄和频率的限制 4.拒绝伴随情境主体教学的“乱象”

3 一、确认意义:体育为什么需要情景教学法 (1)用于比较单调、枯燥与难度较大的教材。 (2)用于年龄较低的学生,一般故事化教学只适用于小学低年级,而榜样性的、自我暗示性的情景教学适用的年龄可稍大一些。 二、辨别真伪:情景也有“真情景”和“假情景”之分 三、澄清误区:情景教学不等于劳动教育,也不完全等同于思想教育 四、原因分析:错用情景教学的主要原因 1.受淡化运动技术思潮的影响 2.缺乏对学生身心特点的了解 3、需要真实的情景选择得不真实 4.运用情景教学的方法不恰当 5.运用情景教学的频率过大

4 小结 综上所述,情景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一样,有其本身的功能和作用,也有其运用范围和一定副作用,它的运用也有一定的特定要求与运用频率。情景教学法并不是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也不是想用多少就用多少,更不是对什么学生都能用的。情景教学法也不是用得越花哨越好。判断情景教学法运用得好不好,主要看它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有利于学生的身体锻炼和运动技术学习,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任何偏离教学目标的情景教学法都是要力戒的,在当前的体育新课改中更是如此。

5 二、体育教学中游戏的善用 问题 在最近的一些体育课上,好像游戏突然多了起来,甚至有的课满堂都在做游戏,有的游戏似乎与体育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为了让学生玩得开心而已。有些体育老师还深有感触地说:现在要想在优质课评比中入选,就一定要多安排游戏。我们不明白是不是体育课中一定要有游戏?游戏的运用与新一轮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很想请“体育教改门诊” 的专家给予解答。 福建一体育教师

6 1. 用得糊涂。有些课为做游戏而做游戏,游戏与教学目标没有关系,游戏与主教材没有关系,各游戏之间也没有关系,这明显是无目的的安排。 2
1.用得糊涂。有些课为做游戏而做游戏,游戏与教学目标没有关系,游戏与主教材没有关系,各游戏之间也没有关系,这明显是无目的的安排。 用得太多。有些课安排了3-4个游戏,游戏占用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耽误了主教材的教学,这明显是多用了游戏。 用得太俗。有些课的游戏既没有什么锻炼价值,又没有什么体育价值和教育价值。例如,教师在活动中开个小玩笑,带着学生唱首歌什么的。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用错对象。有些课的游戏本身挺好,但用错了对象,同样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把低年级的充满稚气的游戏,用于高年级的学生,不仅使高年级的学生做起来感到尴尬,让看课的人也感到滑稽。 用错时机。有些课的游戏是因为用错了时机,导致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学生在专心致志地进行体育学习之时,突然中途插进来一个游戏,打断了教学。自然这个游戏的教学效果也不会好。

7 体育源于游戏,体育教学需要游戏 运用游戏法进行体育教学的课例: 教学内容:前滚翻  单元教学时数:1课时  任课教师:王仲生 教学对象:从未见过面的异地学校小学一年级学生 做完了很有趣的准备活动之后,王老师说:“现在我们先做个游戏吧”! (看课者暗暗诧异:按常规不是该进入主教材的讲解、示范了吗?怎么做起了游戏?) 王老师说:现在我们一起做个“看天”的游戏。(看课者和学生更加不解:上体育课看什么天呀?) 王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做的游戏是低着头看天。(学生为难了:低着头怎么看天呢?) 王老师说:“你们自己想想办法,低头后采用什么身体姿势才能看到天?” 于是学生们纷纷尝试,不一会一个聪明的学生找到方法,于是学生们跟着模仿,大家都分开两腿弯着腰,从两腿之间 看天。见图1.

8 此时,看课者全都明白了,其实,王老师已经在游戏中让学生自己做出前滚翻预备动作。 王老师又说:我们再做第二个游戏(看课者想:怎么又做游戏?)。 王老师:游戏是“看谁坐得快”。王教师叫出一名学生和他比赛。两人站在垫子后面,发出口令后看谁先坐在垫子上,结果学生是跑到垫子上坐下的,而王老师是做了个前滚翻就坐在垫子上了,当然是王老师坐得快,王老师怕学生不服气,又做了一遍,结果还是一样。场景见图2。

9 作完两个游戏后,王老师说:我们现在把两个游戏连起来做一遍,先“看天”,再做“看谁坐得快”。 学生在两个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前滚翻后,王老师才告诉大家: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动作,叫做“前滚翻”。好,大家跟我念:今天我们学的动作叫做“前滚翻”。同学跟着念道“前滚翻”。看课者热烈鼓掌。

10 二、游戏不等同于体育运动,也不等同于运动技术学习 第一,游戏不等同于体育运动。因为体育运动是发展了的游戏,是成熟的、正规化了游戏。体育运动的规则更加科学、严谨、明确,体育运动的竞赛性更强,其中的技术性也更强。因此,要求参与者要具有更高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第二,游戏也不等同于运动技术的学习。在体育教学中,游戏与运动技术学习之间有着以下的本质性区别: 1.运动技术学习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而游戏主要是运动技术学习的手段。 2.运动技术学习的本质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而大多数的游戏是一种活动、玩耍和锻炼的过程. 3.运动技术学习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而其中的游戏一般只是一个连接的部分。 由于有着上述的区别,因此,我们不能将游戏作为体育教学内容的主体。

11 三、论“游戏”、“体育游戏”和“运动技术游戏化”的区别 游戏,是PLAY的总称,它包括所有“离开工作后的游玩”。 体育游戏,是以大肌肉群的身体活动为特征,以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游戏。 运动技术游戏化,是体育教师为了进行某个运动技术的教学,将运动技术进行PLAY化或GAME化后的内容,它是以体育游戏为表现形式,以学习运动技术为内核的教材化成果。 四、游戏的乐趣有深浅之分,游戏运用的频率有高低之别

12

13 五、小结 综上所述,游戏是体育运动的起源,是体育运动的本质所在,因此它与体育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辅助内容。一般性游戏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引起学生注意力方面发挥作用;运动技术游戏化是体育教材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应加以提倡和鼓励。 但是,游戏也有无意义的游戏、浪费时间的游戏、浅薄的游戏、作秀的游戏等等,这些游戏不仅无助于体育教学,甚至还会产生负作用,需要广大体育教师去鉴别。 体育课在什么时候都要以教学为主,都要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只要能为这个教学目标服务的一切手段和方法,都应该提倡和鼓励,而一切干扰这个教学目标达成的游戏,都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应力戒避免。

14 三、论体育教学中的队列练习 问 题 在最近的一些体育教学课中,已经没有过去那样的集合整队了,也没有了被认为是我国体育教学特色的队列练习了。有人说这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成果,现在是“以人为本”,所以限制学生自由的、命令式的教学方式都必须改掉。因此,过去的队列练习不能要了,整队集合也没有必要了。我们不明白,难道队列就真的一点都不能有了吗?难道我们提倡了“以人为本”,就真的要取消一切命令式的和限制学生自由的教学方式了吗?难道体育教学中的整齐划一就都没有必要了吗?难道过去那种响亮的口令和整齐的步伐,从此就要在体育教学中消失了吗?这符合我们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精神吗?                    浙江 一体育教师

15 一、队列在体育教学中的是与非 在“锻炼身体,建设祖国;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体育教育形态中,在体育与军事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思想下,队列更成为了体育的重要教材。因此,曾几何时,“快、静、齐”,成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最基本的要求,队列成了每节课必有的内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体育课中学生整齐的队列,成为中国体育教学的一个特色。 但是,队列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也不能盲目地夸大,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的确也存在盲目夸大队列作用和滥用队列练习的现象,有人曾编了一首顺口溜来形容体育课: “集合报数整队齐,三遍立正和稍息。教师高声说任务,齐步跑步一二一。队列之后几节操,一年四季差不离。讲解示范过一遍,抓紧时间做练习。主教材后副教材,副教材后做游戏。三十五分上高峰,四十分后下心率。放松活动不能少,闭上眼睛深呼吸。总结部分做讲评,表扬多点批评稀。收拾器材离操场,解散声罢人皆去。”

16 二、队列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团队精神的培养。队列练习可以在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中,特别是在隆重庄严的集会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 .优美体态的养成。由于队列练习都是以规范的身体动作和优美的动作姿态组成的,因此,经常的队列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优美的体态和体形。 .集体技能的形成。由于许多队列练习都是集体行动的基础和内容,如集合、集体行进等。因此,队列练习可以促进学生集体活动技能的提高。这种技能在应激状态下,具有特殊的价值。 .教学效率的提高。集合、分散以及集体移动等队列队形,也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组织手段。在有些场合下,运用队列队形来调动队伍,可以节省教学组织的时间。因此,学生在课中快、静、齐的队列能力,有时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意志品质的磨练。队列练习是一种重复性的身体操练,与学习体育运动项目相比,比较单调枯燥,而且非正常体位的队列动作也容易引起学生的身心疲惫。

17 三、队列在体育教学中的错用 但是,队列练习这个教材如果运用的目的、频数、方式和时机等因素出现了偏差,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例如: .过于频繁的队列练习。 .虚张声势的队列练习。 .意在惩罚的队列练习。 .忽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队列练习。如日本就将队列练习发展成为“集团行动”,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如果,我们的队列只停留在“操练”上,那么队列的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队列的意义和魅力也会随之下降。 .不正确、不规范的队列练习。

18 四、队列在体育教学中的善用 1.适时和适量。 2.榜样和气势。 北京有位特级体育教师,在进行队列练习时,喊完一个口令总有一个短暂的“静场”时间,其间用眼睛环视每一个学生的动作与姿态,有些动作还用潇洒有力的手势来指挥,形成了队列练习的一种独特氛围,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受到一种神圣气氛的感染, 3.美感和变化。 组织会操比赛、小型团体操表演,或组成图案的队列比赛等,就能使枯燥的队列练习,变成具有美感的集体活动。另外,把各种动作、节律、图案和人员的变化等因素都利用起来,形成丰富多彩的队列教材。在这方面日本开发的“集团活动”教材,内容就很丰富。因此,日本的体育课中虽然队列练习也不少,但学生很喜欢。 4.操练和教育。 要使队列练习成为体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必须重视在集体活动中的教育工作。要让学生知道必要的磨炼、忍耐和自由限制,是人社会化的必要过程和素质要求。

19 小结 综上所述,队列练习是体育的传统教材,但也是一个曾经不太受学生喜欢的教材,更是一个褒贬不一的教材。由于过去我们对队列练习教材的理解有所偏差或教法不当,使得这个教材的教学效果不太好。因此,也就出现了要取消队列练习的声音。我们必须认识队列练习是一个好教材,应该让我们的学生通过队列练习,学习集体的行为规范和集体行动的技能;让学生在自由被限制的条件下,学会忍耐,提高自律能力;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体验整齐划一集体行为的美感,这些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因此,我们要努力研究队列练习的教材和教法,把这个好教材上好、上到位。

20 四、如何对待体育教学中的表扬与批评 问题: 最近,在体育课中,特别是在一些观摩课中,我们的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或错误,越来越不敢批评了。批评了,还有人说教师“不尊重学生”、“教师一言堂”、“教师主导性过强”、“缺乏对学生的鼓励”、“不能容忍学生的缺点、错误”等等。因此体育教师就不再在体育课中批评学生了,尽量多说一些表扬和鼓励的话。但是我们感到困惑:难道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或缺点、错误不进行批评教育,就是“尊重学生人格”、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师生平等”、就是“对学生进行激励”吗?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或缺点、错误,需不需要和能不能进行批评教育?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 河北一体育教师

21 一、表扬和批评都是重要的教育手段 二、不敢批评学生的主要原因 .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理念的错误解读与错误理解 .对“新的对话方式要多用表扬”、“要形成亲切的语言风格”等说法的误解 三、什么是恰当和不恰当的表扬与批评 1.恰当的表扬 (1)表扬的对象要准确;(2)表扬要符合事实;(3)表扬的程度要恰当。

22 不恰当的表扬 原 由 分 析 “我从来没见过像你这么聪明的” 夸大其词 “你将来一定比姚明还要捧” 脱离实际 “她的动作美得像天鹅”
原 由 分 析 “我从来没见过像你这么聪明的” 夸大其词 “你将来一定比姚明还要捧” 脱离实际 “她的动作美得像天鹅” 比喻不当 “大家说他做得是不是很好呀?” 强加于人 哎呀呀,你回答得真是太好了 言过其实

23 不恰当的批评 原 由 分 析 你总是这样! 把偶然说成是一贯 你就是这么个人! 把行为扩展到人格 看你笨得像头猪似的! 污辱学生的人格 我看你是改不了了! 用不变的眼光看人 你让大家看看你这动作有多难看! 不恰当地利用集体 你要再这样看我怎么治你! 使用威胁性的语言

24 小结 在体育教学中应该贯彻以表扬为主的原则。但以表扬为主决不是不要批评。没有表扬的体育教学不是教育,没有批评的体育教学也不是教育。在当前的体育教学改中,只许表扬不能批评的做法是片面的。我们要正确解读和正确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服务者”、“新的对话方式要多用表扬”、“要形成亲切的语言风格”等等说法的正确含义。不能把学生当成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十全十美的天使,体育教学不是只有正确没有错误的“真空地带”。所以,体育教学不能只要表扬不要批评,只能亲切不能严肃,只有服务没有教育。那种好、好、好,一切都好;优、优、优,全部都优的“无劣评价”,是不符合教育原则和规律的。

25 五、如何实现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和安全教育 问题: 在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中,老师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安全问题。由于体育活动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有时难免会发生一些伤害事故,学生家长对此很在意,出一点事就不依不饶,学校领导也很害怕。特别是出现山西沁源车禍后,有的校长错误地吸取了教训,说什么“宁可让学生坐死,也不能让学生跑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体育教师受到特别大的压力,许多很好的教材我们也不敢教了,让学生平平安安、简简单单地活动活动就是了,这样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可是,我们觉得现在的体育课越来越不像体育课了,不仅学生什么都学不到,而且身体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我们感到很压抑、很困惑,也很担忧,请“体育教改门诊” 的专家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有什么办法解决教改与安全的矛盾? 湖北一体育教师

26 解惑: 首先,我们先看两张照片,这是笔者数年前在日本的学校里拍摄到的一张照片(见图1)和前年“北京小学生健身工程展示活动”中拍摄到的另一张照片(见图2),这两张照片涉及到了体育教学中有关安全的许多问题。

27 一、什么是真正的安全? 日本的校长、家长和体育教师不可能不担心学生的安全。因为,早在10年前日本每个家庭的孩子平均数就已经降到1
一、什么是真正的安全? 日本的校长、家长和体育教师不可能不担心学生的安全。因为,早在10年前日本每个家庭的孩子平均数就已经降到1.5个以下了,日本早就是独生子女的国家了。日本的家长也同样会把唯一孩子的安全问题,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让学生做这样“危险”的体育活动呢?为什么还要在学校里安装那么多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器材呢?这是因为日本人的安全观和我们不太一样。一位也是只有一个孩子的日本小学校长就曾这样说过:“孩子的安全不仅是在校期间的安全,而是一辈子的安全,让孩子学会规避危险的知识,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以增强抗危险和保安全的能力才是最根本的。

28 二、体育锻炼和安全不是“鱼和熊掌” 体育锻炼和安全是不是“鱼和熊掌”据笔者所知,北京体育大学有好几位体操教师,在几十年的体操教学与训练中就没有发生过伤害事故。高难度的器械体操教学与训练尚且如此,何况其他项目呢。 有的老师可能会说:“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实在太差了,过去不容易出危险的运动现在就容易出现了”。笔者认为,尽管这是个很悲哀的事实,但我们依然还可以把体育锻炼和安全很好地结合起来。“图2”反映的是2004年“北京小学生健身工程展示活动”中展示的“三人横滚”练习,在这个活动中,共展示了150多个类似的既能锻炼学生身体,又深受学生喜爱,而且几乎没有任何危险的练习,受到北京市教育界领导和体育教师的一致好评。这些活动是针对北京市小学生“软(肌肉无力)、硬(柔韧性差)、笨(身体不协调)、晕(前庭器官发展不好)”的身体弱点进行创编的,集安全性、锻炼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在北京市18所学校的实验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开动脑筋,深入钻研,就可以找到安全与锻炼兼顾的好教材与好教法。

29 三、如何保证体育教学中的安全 1.安全来自于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 2.安全来自于教师高超的保护技能 (1)对场地器材进行安全布置的技能; (2)对运动器材进行检查和保养的技能; (3)对学生的身体和技能状况进行准确判断的技能; (4)把握教材难易度与进行教材安全化处理的技能; (5)对各种危险进行准确预测的技能; (6)对各种动作进行安全保护的技能; (7)利用学生群体进行相互安全保护的技能; (8)对紧急伤害事故进行正确的初步处置的技能等。 3.安全来自于教师规范的工作程序 学校和教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还要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如《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体育场地器材安全制度》、《体育场馆使用制度》、《游泳池使用制度》、《学生体检制度》、《紧急情况处理制度》等等。 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掌握安全要领

30 教师在没有确认学生具有保护能力前让学生上器械
教师要负责任的安全事故 教师要负责任的理由 1 羽毛球拍头飞出刺伤学生眼睛 球拍使用时间长了、旧了,教师用前没有检查 2 学生在酷暑中昏厥 教师没有在酷暑中减小运动量或停止运动 3 新安装的足球门倒下砸伤了学生 教师在厂家安装好球门后没有认真检查验收 4 学生在湿滑的地上练习时摔伤 教师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或更换教材 5 学生从双杠上掉下摔伤 教师在没有确认学生具有保护能力前让学生上器械 6 学生在3000米跑后猝死 学校不组织定期体检,不知道学生心脏有先天缺陷 7 学生在“攻城”的游戏中受伤 “攻城”游戏不是规范教材 8 在投实心球教学中学生被砸伤 教学组织失误,练习时又没有进行安全的提示 9 秋千的横梁断裂使学生受伤 土制秋千质量不合格,或没有及时检查、维修 10 学生身上的佩带物刮伤其他同学 教师没有认真进行课堂常规检查

31 小结 安全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前提,但安全不是靠不活动、害怕和躲避得来的,安全是靠爱心、责任心和缜密的安全工作得来的。现在的消极安全,孕育着未来的巨大危险;现在敢于面对危险,克服它,战胜它,就能为未来的长久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体育教师规避伤害事故责任的最好办法,就是细心地把安全工作做好,而做好安全工作就要靠制度的建立和程序化的工作。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思考安全问题背后的东西,正确对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和安全教育,在搞好体育教学的安全工作的基础上,上好体育课,这是关系到我们体育学科生死存亡的大事。

32 六、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合作学习 问题 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大力提倡“合作学习”,我们想肯定是有重要意义的。但许多体育教师都不太清楚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和形式是怎样的?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合作学习?最近,我们在一些体育教学观摩课中,看到作课教师总是让学生相互看看练习,相互提提意见,或是让学生停止练习,凑成一堆说说话,这是不是也叫合作学习? 浙江一体育教师

33 一、确认: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意义何在 1.运用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 (1)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激励,这种“同行者的激励”,有时会比教师的鼓励更生动、更有力。 (2)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可以发挥“镜子”的借鉴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对照和反馈,比自己学习好的同学成为自己的“未来”,而比自己学习差的同学则成为自己的“过去”。 (3)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特别是在班级人数较多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互相保护和互相监督等作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特别是“小干部”的作用,尤为突出。 2.运用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 提倡合作学习的第二个意义是,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应该说,合作学习是探究学习的基础。因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探究是离不开集体学习的。集体合作学习之所以能促进探究学习是因为:

34 (1)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学习心得,是学习“穷尽假说”的前提,特别是一些错误意见的提出,是帮助学生辨别真伪的前提。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 (2)在教师提倡和指导下的学生讨论是民主探究的必要形式。 (3)探究的结果是学生集体合作学习的成果,也必须是学生集体一起分享的学习喜悦。 3.运用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提倡合作学习的第三个意义是,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有着独特的机会和条件,这种机会和条件就是运动技能学习与身体锻炼都需要有许多合作性的行为。

35 二、分析:合作学习实践形式化的原因 1. 没有真正搞明白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2. 没有搞明白合作学习与小组学习的关系; 3
二、分析:合作学习实践形式化的原因 1.没有真正搞明白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2.没有搞明白合作学习与小组学习的关系; 3.没有都有什么合作,是教师和学生合作,还是学生与学生合作; 4.没有说明“协作、交流、沟通、分享” 和“互补、互动和双赢”的对象和形式是什么; 5.没有说明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组织形式。

36 三、解说:“合作学习”的含义和因素 (一)关于合作学习的含义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规模、结构化、异质的小组中共同学习,掌握课程内容的一种教学策略”(Dyson,2001)。合作学习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和促进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提高; .合作学习主要是在学生与学生(而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 .合作学习的机理主要是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评价的特殊教育作用; .合作学习具有小组的共同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主要采用异质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以保证小组成员的多样性,以利于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37 (二)关于合作学习的要素 1.学生合作学习的课题 所谓课题就是“合作干什么”。在体育教学中,一般来说学生进行合作的课题大致有: (1)合作解决运动技能学习上的问题(提高运动技能的课题); (2)合作提高学习运动原理的问题(探究运动原理的课题); (3)合作进行更成功的比赛(运用战术进行比赛的课题); (4)合作探讨行为规范的问题(辩明道德行为的课题); (5)合作进行动作创新或动作组合(学习创造的课题)等。 2.学生合作学习的目标 合作学习的第二个要素是,合作学习小组具有共同的学习目标。每一个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为实现小组的共同学习目标而努力。为此,每个成员都与全组的成败悉悉相关,荣辱与共。

38 3.学生合作学习的时空 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间大致有: (1)学生进行技能学习时的自主练习时间(分组练习); (2)学生进行问题讨论的时间(分组讨论); (3)学生进行分组比赛的时间。 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的空间大致有: (1)班级的空间(如在全班进行小组展示、比赛和发表观点); (2)小组的空间(如在小组里进行技术和战术讨论等); (3)派对(双人)的空间(如两个人进行技术动作的互相学习、互相评价和互相帮助)。 4.合作学习的形式 其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混合编组”,“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保证小组成员的多样性,一般都采用异质编组的形式,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集体讨论(主要指多人的意见交换); (2)对话与商量(主要指两人的意见交换); (3)小组学习(固定组合的合作性学习); (4)分组比赛(团队间的比赛与竞争)。

39 小结 合作学习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与能力,以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现在,许多体育教师都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合作学习,这种探索精神和改革勇气是必须肯定的,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但是,我们必须弄清楚合作学习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合作学习必须具有那些要素?不能把通常的分组学习与一般的同学间的相助,与合作学习这一现代学习方式等到同起来。但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学习方式,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它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不便于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和发展学生个性等缺点,我们要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或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以利于取长补短,更加有效地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

40 七、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探究学习 问题 现在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积极提倡“探究学习”。我们认为,“探究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体育学习内容中的原理和规律性的东西。但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很少看到有哪位教师成功地运用了“探究学习”。一些教师虽然在教学中也时不时地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也让学生去“探究”,但教师提的问题很浅显,有的甚至是明知故问,如有的教师拿着篮球问学生“这是什么呀?”?我们觉得这种“探究”,有点多此一举。可是我们在理论上又说不清什么是“探究学习”,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当怎样正确运用“探究学习”?请“体育教改门诊” 的专家们能结合实践给我们做个讲解。 江西两位体育教师

41 一、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探究学习的意义 1.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2.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学习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4.通过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探究性学习的含义和要素 (一)探究学习的含义:顾名思义,探究学习是一种非直接受知识、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探究学习必须有一个值得学生去探究的问题; 二是,探究学习有其特殊的学习过程与方式; 三是,探究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答案的。

42 (二)探究学习的要素组成 1.探究学习的目的:探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帮助学生学会探究方法,提高学生探究问题与思考问题的能力 2.探究学习的问题:探究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1)问题必须是当前学习内容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不是节外生枝的问题; (2)问题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有时还是一个问题套一个问题,形成“问题串”。也就是说,需要学生动脑筋进行认真探索才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当然,问题的难度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来确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水平。 (3)问题必须是有答案的,而且答案应是学生可以理解和合乎道理的。

43 3.探究学习的程序: 探究学习从问题出发,在学生们的探究下,最后到达教师准备好的答案。其基本程序是:第一步,选择和确定探究的主题;第二步,搜集(实验、调查、操作等)与处理信息;第三步,得出答案或结论;第四步,表达与交流。 4.探究学习的方法: 探究学习有其特殊和相对固定的形式与方法。其探究的形式主要有:集体讨论的形式、分组验证的形式等。其探究方法主要有:提出问题、解释问题、讨论问题,验证问题、总结问题、推导规律等。 只有具备了上述四个要素,探究学习才能成功实现。

44 三、什么是真正的探究学习 课例:教学内容是短跑,探究问题是“如何才能跑得更快”? 背 景: 任课教师是位计算机高手,平时他收集了不同身高学生的步幅、步频和100米跑的成绩等数据。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有关材料,设计了探究学习的方法程序,并制成了教学课件。 教学程序: 第一步,上课后,教师提出问题:“跑速决定于步频和步幅,但它们哪个更重要?”在学生们简单地讨论并有自己的假说后,教师举出了一个步频较快和一个步幅较大的优秀学生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使学生得知步频和步幅在短跑中都很重要,但个人可根据自己的身高与素质特点等进行个性化的练习,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的奔跑特点。 第二步,随后,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你的步频和步幅是怎样的?它们有什么问题吗?”然后,教师让学生两人一组在跑道上对自己的步频和步幅进行了实测。

45 第三步,实测后,学生们把自己的步频和步幅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与同等身高并成绩较好的步频与步幅的平均数进行对比,看看自己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主要的问题是步频还是步幅? 第四步,教师提出问题:“发展步频应该用什么方法?发展步幅应该用什么方法?教师举例高抬腿跑、小步跑、后蹬跑、车轮跑、上坡跑、下坡跑等20多种跑的专门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析与判断,使学生了解各种跑的专门练习的方法、作用和注意事项。 第五步,教师提出要求和练习的课题:“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合理的练习,提高自己的100米跑成绩”。随后,教师把有着共同练习课题(重点提高步频或重点提高步幅)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同质小组,学生在教师的巡回指导下又开始了新的探究练习。

46 案例分析:这位教师比较成功地运用了探究学习,是因为: .这节课经过非常认真的教材化工作和备课,教学目的和教学意图非常明确。 .探究课题的难度适当,并与学生学习动机相一致:如何才能跑得更快?在这个问题后面还跟着 “问题串”,即决定跑速的因素是什么?你的步频和步幅是怎样的?它们有什么问题吗?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自己主要的问题是步频还是步幅?发展步频应该用什么方法?发展步幅应该用什么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如何合理地进行练习?问题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探究学习不断引向深入。 .探究学习的过程清晰流畅,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探求新知的心理特点。 .学生的探究收放有度,教学效率较高。 .探究学习与运动技能教学紧密结合,运动和思考紧密结合。 像这样好的探究学习案例还有不少,下面列举几例,供老师们参考。见表1。

47 恰当的问题和恰当的探究 分 析 足球2打1有几种打法? 利用观察和归纳的方法探究足球战术变化 乒乓球步法与羽毛球步法的异同是什么?
分 析 足球2打1有几种打法? 利用观察和归纳的方法探究足球战术变化 乒乓球步法与羽毛球步法的异同是什么? 利用对比的方法探究小球步法之间的异同 跳远和跳高的起跳有什么区别? 用对比的方法探究水平与垂直速度的关系 你在球场中跑动路线意味着什么? 通过对分析自己的跑动路线探究跑位原理 你应该能跳多远? 用100米与跳远成绩的相关探究跳远技术问题 如何防守不同的对手? 举出不同特点的对手探究不同的防守方法 要想使胸大肌发达应怎样锻炼? 讲解剖、负荷和练习方法后探究锻炼处方原理

48 不恰当的问题和不恰当的探究举例 分 析 广播体操和健美操的区别 没有必要做这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探究 废旧的横幅可以进行什么体育运动
分 析 广播体操和健美操的区别 没有必要做这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探究 废旧的横幅可以进行什么体育运动 探究日常用品可以进行什么运动无大意义 做操对生长发育的作用 或是浅显的道理或是过深的探究 为什么学生经常会骨折 “学生经常会骨折”命题不够真实,也过深 什么样的体育活动可以改善自己的情绪? 这个问题没有定论 运用什么方法可以跳得最高? “背越式”,一句话了得 健美操和现代舞的吸引力在哪里? 脱离教学实践,难以获得明确的结论

49 四、论探究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 探究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有益补充,但接受式学习仍是体育学习的主要形式。探究学习是一种发现式学习,是依托直接经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它对教材化的高要求和时间上的低效率,使它只能成为一种辅助性的学习方式。有人把探究学习比喻成“有价值的弯路”是很有道理的。“有价值”就是说探究学习具有特殊作用,“弯路”是说它比接受式学习效率低,因此不能成为主要学习方式。 小结 探究学习是与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紧密相连的。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学习前提的,但这必须是值得探究的“真问题”乃至“问题串”,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新知。为此,教师要深入地钻研教材、教法,要研究“学理”,要分析学生,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参考资料等等。学生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主体,探究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必要的有益补充,在运用时,必须精心设计,讲求实效,不能把它庸俗化,形式化。

50 八、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自主学习 问题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提倡的三种现代学习方式这一。许多体育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让我们感到困惑。这就是过去被大家否定的“放羊式教学”,现在又时隐时现地出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之中。当我们提出疑问时,有的老师就说:现在不是提倡自主学习吗?不让学生自己去练习,那怎么去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我们又问:让学生自己爱怎么练就怎么练,那和过去的“放羊式教学”有什么区别?回答是:在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新理念指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点进行独立锻炼,与过去的“放羊式教学”有本质的不同,如果说是“放羊”,那是“科学放羊”。可是,我们仍然搞不清楚,两者到底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自主学习是不是就是“科学放羊”?“科学放羊”的说法科学吗?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自主学习?请“体育教改门诊”的专家给予解答。 黑龙江的两位体育教师

51 一、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主动性教学)是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步骤,以完成学习目标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的意义主要是: 1.有利于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3.有利于加强学生学习的合作性 4.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自主学习的构成要素 1.自主学习的课题与任务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按照教师的教学意图事先周密安排的。“教学目的及教师意图”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之间的纽带,就是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开始之前交给学生的课题与任务。

52 表1 自主性学习的课题与任务举例 课题与任务举例 课题与任务的性质 各组进行肩肘倒立的主自练习 动作练习的课题 各组自编一段健美操的动作组合
表1 自主性学习的课题与任务举例 课题与任务举例 课题与任务的性质 1 各组进行肩肘倒立的主自练习 动作练习的课题 2 各组自编一段健美操的动作组合 动作创编的课题 3 各组讨论“在篮球比赛中如何防守高个子的进攻” 探究学习的课题 4 各组自行为组内某同学制定锻炼处方 应用知识的课题 5 各组进行赛前的自主练习 准备比赛的课题 6 各组对成员的学习态度和效果进行总结与互评 总结评价的课题

53 2.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自主学习是在相对自由的空间和时间里进行的学习。学生根据课题与任务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一般不进行干与,在练习内容、练习方法、练习形式、练习难度、练习进度等方面,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3.教师指导的形式与方法 既然是自主学习,就不是教师的直接传授,更不能是手把手的教学,而是一种“若即若离”的指导。所谓“若即”,是指教师应给予学生教学安全、信息与秩序的保证与维护等;所谓“若离”,是指教师在确保安全、目标正确和秩序良好的前提下,不干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特别不要干与那些“独出心裁”富有创意的想法和行为,要给予学生自我认识、自我领悟和自我纠正的时间。 4.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的学习,因此就必须有相应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些学习方式,按学生的学习组合方式可分为,班级的、分组的、配对的和个人的;按学生的学习行为又可分为,学习、创作、讨论、练习、比赛和总结等方式。见表2。

54 表2 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主要方式 行为/组合 班 级 分 组 配 对 个 人 学 习 × 创 作 练 习 讨 论 比 赛 总 结

55 5.自主学习的总结与评价 应该是“有始有终”的。“有始”,就是教师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和提出学习课题;“有终”,就是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要进行总结与评价。总结和评价都包括“教育”和“认知”两个方面。“教育”是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秩序、纪律、行为及合作表现等进行总结与评价;“认知”是指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等进行总结和评价。 三、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 1.自主学习的课题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适应 自主学习课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相适应。如果教师布置的课题过深过难,超越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就无法进行,学生就茫然不知所措;如果课题过于简单容易,则会导致自主学习的幼稚化和流于形式。

56 2.为学生自主学习准备好信息支持 自主学习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教师要为学生做好相关信息与信息媒介的准备。信息媒介主要有学习卡片、挂图、录像带、多媒体课件等。 3.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安全 教师必须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安全。为此:(1)要对运动器材进行认真检查;(2)安置好保护器材;(3)向学生传授自我保护与相互保护的方法;(4)维护好教学秩序;(5)加强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4.保证学生自主学习不偏离目标 教师要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偏离既定的学习目标,更不能成为一种“放羊。 5.避免自主学习中发生严重的道德问题 教师应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也要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

57 四、自主学习和“放羊式教学”的区别 所谓“放羊式教学”,是特指某些不负责任的体育教师,不认真备课,不写教案,上课集合后,或布置完某个练习后,让学生自己活动,教师撒手不管的那种“教学”现象。 “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那类的体育课。 “放羊式教学”的要害是“放”,而不是“教”也不是“学”。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放羊”就不“教学”。而自主学习如前所述,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小结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绝不是自由活动,更不是“放羊”。自主学习有其自身的构成要素和条件,几不具备这些要素和条件的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当前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形式主义做法与“放羊”现象,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需要我们去加以克服的。所谓“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也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理解自主学习的意义,没有正确运用自主学习所造成的。

58 九、如何正确理解和实施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问题 现在体育课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上课的一些程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堂常规”似乎也可有可无了。有的体育课上课不集合整队了,教师也不点名,或清点人数,不向学生宣布本课的任务,教师和学生站在一堆儿随便说几句就开始上课了。有的专家和教师认为这样的课才自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师生之间亲密无间,平等相处。可是,我们总觉得有些课堂常规还是不能省略的,如向学生说明本课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提出一些学习要求和提醒学生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等。但是,我们又怕被人批评为:“死抱住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不放。”不知道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体育课中的“课堂教学常规”,请“体育教改门诊”的专家给予解答。                   河北保定二名体育教师

59 一、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意义 所谓课堂教学常规,顾名思义,就是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平常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这此“行为规范”是广大体育教师经过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采取的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的程序性工作,。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一般包括:集合整队与师生问好、点名或清点人数、宣布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及佩带物、安全检查与安全教育、集中注意与激发情绪、准备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在教育和教学上都有其各自的意义。 1.整队集合与师生问好。整队集合是体育课开始后的第一个课堂常规,也是中国体育课的传统。师生问好是各科教学都有的一种课堂礼节。在东方的儒教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等都有这样的仪式。 点名或清点人数。点名或清点学生人数是教学管理的必要手段。教师接任新的班级,点名是师生相互认识和沟通感情的有效手段。当师生都相互熟悉之后,可不必每次课都点名。

60 3、宣布课的任务和内容。 上课伊始,教师向学生报告本课的教学任务和教材内容,也是中国体育课堂教学的传统,其意义在于让学生了解本课要学什么,要完成什么样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心知肚明,并把学习目标转化成自己的学习行为,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4.安排见习生。 为见习学生安排一些适宜的活动和辅助教学的任务,既是区别对待的必须,也是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的一种措施。因此,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例行工作。 5.检查服装及佩带物。 检查学生的服装是否符合运动的需要,检查学生服装上是否有安全隐患的佩带物及手饰,如徽章、钥匙、小刀、耳环等,这是体育课堂教学所独有的,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保证学生安全学习的重要措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堂常规。

61 6.安全检查与安全教育。 教师除了要对教学环境、学生服装、运动器材等进行安全检查外,还要根据本课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学生进行安全行为规范的教育,并提出有关安全的要求。由于这些“预警”性的安全提示,具有良好的安全效果,因此,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堂常规。 7.集中注意与激发情绪。 学生从教室到操场,从文化课学习转上体育课,无论生理、心理都有一个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所以上课伊始教师应采取必要的教学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帮助学生尽快地完成学习转变的过程,这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课堂常规。 8.准备活动。 无论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准备的过程,上体育课要进行身体锻炼和学习运动技能,因此,就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有些练习内容还具有较大的难度和练习强度,不做好准备活动,不仅影响对基本教材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还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上体育课准备活动是不能不做的。

62 二、合理的课堂教学常规与不合理的课堂教学常规的区别 表1 两种不同效果的“课堂常规”比较
二、合理的课堂教学常规与不合理的课堂教学常规的区别 表1 两种不同效果的“课堂常规”比较 效果好的课堂常规 效果不好的课堂常规 整队集合 师生问好 集合迅速、队伍整齐、精神饱满;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问好声调,教态端庄又富有感情。 动作迟缓、队伍不齐、精神不振;师生问好缺乏感情,声音平淡,面无表情,应付了事。 宣布课的任务内容 用启发和鼓动的语言简要报告教学任务与教材内容,并讲明学习教材的意义,使学生心知肚明。 声嘶力竭地喊出本课的任务,教学内容与学习要求表达不清。学生不清楚具体要学什么、为什么学、要完成什么学习目标。 点名或 清点人数 学生能意识到老师用点名与自己相识和相知,具有亲近感和期待意义;或用很简便的方法了解缺勤情况。 应付差事和拖延点名时间;天天点名仍记不住学生的名字;念错学生的名字或发音不准。清查人数马虎,查而不清。 安排 见习生 从见习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安排活动内容和辅助教学任务 随意地安排一下、或放任不管 检查服装与佩带物 学生理解检查的安全意义,感受老师的关爱,主动配合,严肃认真。 或马虎从事,或过于挑剔,学生厌烦,故意隐瞒不安全携带物。教师不以身作则。 安全检查安全教育 检查认真,提示简明、针对性强,使学生明确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检查马虎,提示啰嗦、不具体、缺乏针对性,学生不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集中注意激发情绪 方法得当,能吸引学生注意,语言富有鼓动性,能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缺乏有效的方法,光用生硬的、命令式的语言提出一般号召和要求。 准备活动 根据基本教材的性质、气候与学生等情况,创造性地做好准备活动。 不考虑基本教材的性质、气候与学生等情况,总是老一套的慢跑加几节选手操。

63 三、实施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要领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本质,就在“常”和“规”两字上。所谓“常”就是“经常做”,所谓“规”就是“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模式”。可想而知,让学生经常做一个比较固定模式的上课内容,很容易使学生失去新鲜感,做得不好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实施教学常规的效果有好有差,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能否坚持“常规”;二是“常规”的内容是否有变化和新鲜感。我们曾看到一位教师是这样带准备活动的: 在冬季的一节体育课中,教师在上课前就让先来的学生围着操场先慢跑起来,后来的学生逐步加入到慢跑的行列中去,当操场已经汇成全班的慢跑“洪流”时,教师叫“停”,把全班学生叫到自己的身旁说:“下面听我喊出一个方位目标后,我们一起朝目标跑去,看谁最先到达好不好?”。同学们说“好”。话音刚落,教师突然喊“排球场!”,于是教师引领着全班的“洪流”奔向排球场。到达排球场后,教师判定了前三名到达的学生。紧接着,教师马上又喊“领操台”、 “足球门”、“第一个篮球架”和“双杠区”等,当学生跑完上述目标后,人人都已满脸通红与面带笑容。随后,教师才报告教学内容(急行跳远)和教学目标,并做补充性的准备活动。而且诸如课的动员、检查服装等课堂常规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内容是可以创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应该说只要能够达到课堂教学常规的目的,各种形式都可以采用。实施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要领是:恰当的频数和多样的方式。参见表2。

64 表2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频数和形式建议 体育课堂常规 适当频数的建议 师生问好 基本上每次课都要进行,可以适当改变形式。 宣布内容
表2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频数和形式建议 体育课堂常规 适当频数的建议 师生问好 基本上每次课都要进行,可以适当改变形式。 宣布内容 基本上每次课都要进行,根据教学内容可以有简有详。 点 名 主要用于在新班上课前期,以后可进行抽点与清查人数。 安排见习生 每次课都要进行。 检查服装 新班上课和特殊教材教学,必须认真仔细检查,平时提醒注意。 安全教育 每次课都要进行,但针对性要强,要求要具体,内容根据需要而定。 激发情绪 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不必每次课都有,过于兴奋时需要调节情绪。 准备活动 每次课都要进行,但内容和形式要有针对性和多样化。

65 四、新体育教学模式课中的新“课堂教学常规”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与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及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创新,也出现了一些与这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想配合的常规性的步骤,我们也可以理解是这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常规”。这些新“常规”也是需要我们体育教师要学习和尝试的。 1.提出思考问题。这是在发现式教学和探究性教学课上必然要有的内容,也是这类课的课堂教学常规。 2.组建学习小组。这是在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体育课上必然要有的内容,也是这类课堂教学的常规。 3.尝试性的活动和比赛。尝试性的活动和比赛是在快乐体育教学课和球类运动的领会教学课上经常要有的内容,因此也可以理解为是这类课的课堂教学常规。快乐体育一般强调要有“在自己原有水平体验运动乐趣”的阶段;在球类课中运用领会教学法,在课的开始,一般都有“尝试比赛或游戏以发现技战术问题”的阶段,其中尝试性活动和比赛就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

66 小结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根据对长期体育教学实践不断总结与概括出来的“在上课前一般不可缺少的工作程序”。但各项程序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当在深刻理解每项课堂教学常规意义的基础上,创造出多种的形式,让学生在新奇和兴奋中完成课堂教学常规。实施课堂教学常规要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课堂教学常规还会出现,但不是为了变变花样,更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我们要牢牢记住: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主要是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流畅、安全进行,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所采取的必要教学措施。

67 十、如何对待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 问题: 过去的体育课很注重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我们体育教师也常被要求要计算练习的密度和心率曲线等,甚至每堂课都要有心率曲线的预测,那个时候我们觉得也有点过分,有些烦琐。但是现在对这些都不强调了,甚至还有些体育课就根本没有什么运动量,体育上学生们就是做做游戏,再讨论讨论,研究探究,学生连汗都不出,我们觉得这样的体育课好像也有问题,觉得这些课也不像体育课了。体育教学中应该如何正确地考虑运动量和运动负荷的问题,请“体育教改门诊”的专家给予解答。 南京的一名体育教师

68 一、体育课负荷评价的历史和弯路 关于上述问题,中国的学校体育界为此做出了许多的工作,有了一些研究的成果,但也走过一段弯路。1980年代初期,在当时教育和体育都在改革的形势下,在各个领域都追求科学和量化评价的氛围之中,在体育教学中追求对运动量和练习量化评价,追求对锻炼效果的客观评价方法的风潮就兴起了。一时间上课必测心率,必问练习密度的现象到处可见。应该说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提高体育课质量,对于规范体育教学、对于促进体育教学研究以及对于体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69 1、将体育课的心率曲线分成几种并没有产生实际指导意义的区分,如“单峰型”、“双峰型”、“多峰型”、“前高后低型”、“前低后高型”等,只为运动负荷罩上神秘色彩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将预先设计的体育课的心率曲线和实际发生的心率曲线进行对照,所谓“心率曲线的吻合度”,这种对照使得运动成为了限制体育教学的枷锁,把活生生和不断变化的体育课僵化成不能变更的程序,以至于当时有教授评课时就因为教师没有按预定计划在35分钟时上高峰而把课评为不及格。 、随后在1990年代初期和中期,有人参照运动负荷的计算和评价方法,又设计了所谓的“心理负荷”,还有人设计了更为荒诞的“社会负荷”,这些所谓的的教学评价研究既没有科学的依据,在操作方法上又非常的幼稚,形成了伪科学的思潮。 对于当时这些错误的倾向,本栏目专家还专门撰文对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潮和做法进行了质疑和批评。后来在学校体育界的共同纠正下,这股荒谬的体育课负荷评价的风潮终于得到了纠正和抑制。

70 二、体育课的性质和运动负荷的关系 体育课的本质是“进行运动技术学习和进行相应的身体素质锻炼的过程”,因此体育课必须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和练习的密度。 但是具体来说,体育课有着不同的形态和样式,而不同的体育课对运动负荷的需要也不相同。比如体育课在一个教学单元中有着先后的不同,处在单元前段的新授课和处在单元后段的练习课的运动负荷要求不会一样,体育课有着传习课和探究课、班级教学和自主教学的区别,不同教学形态的体育课对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其他还有活动课、展示课、考核课等都对运动负荷有着不同的要求,下表就是不同的体育课对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不同要求。

71 课 型 对运动负荷的要求 技术新授课 根据技术学习需要考虑练习密度和负荷、一般为中等负荷 技术复习、练习课
课 型 对运动负荷的要求 技术新授课 根据技术学习需要考虑练习密度和负荷、一般为中等负荷 技术复习、练习课 根据技术学习需要考虑练习密度和负荷、一般为中等以上负荷 身体活动性课 根据锻炼需要考虑练习密度和负荷、一般为较大负荷 探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 根据探究学习需要考虑练习密度和负荷、一般为中小负荷 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 根据学习目的和内容考虑密度和负荷、负荷变数较大 展示、总结性课 根据展示方式和人数考虑密度和负荷、负荷变数较大 测验、考试课 测验考试的特殊要求决定密度和负荷、负荷变数比较大

72 三、设计体育课的负荷时要遵循的5项原则 1、确保学生活动安全的原则 体育课中既要让学生学好运动技术和不断地锻炼身体,又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运动负荷要以不伤害学生的身体为第一原则。设计运动负荷时要考虑学生身体内在安全和外在安全两个方面,内在安全是指运动负荷要符合学生心肺能力,不能因为过大的运动量造成中暑、昏厥、休克甚至更严重的伤害;外在安全是指不要因为局部运动负荷合过重造成皮肤擦伤、肌肉拉伤、扭伤甚至骨折等更严重的伤害 2、有利于运动技术学习的原则 由于体育课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学习运动技术,因此在设计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时,一定要注意使运动负荷要能符合运动技术学习的需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有不同的负荷,比如在初学运动技术时就不能安排很大的运动负荷、相反在熟练运动技术时就需要有较大的运动负荷;在战术学习时就不能安排很大的运动负荷、相反在比赛和应用战术时就需要有较大的运动负荷。

73 3、有利于不断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原则 无论是为了学好运动技术,还是为了在体育课中不断地锻炼学生身体,都应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为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要有相应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而且运动负荷还要符合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不同需要。 4、有利于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原则 学生能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没有一定的运动量也是不可能的课,运动中的激情焕发都需要运动的负荷来诱发。运动量过小体育运动的特点无法发挥,体育课上得消沉和平淡;运动量过大也会因过大的运动量使学生疲惫不堪,体育课上得过于劳累和辛苦,学生也难以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5、不至过于影响下节课教学的原则 由于体育课是在身体活动中进行的,会对下一节课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体育课不能过于影响学生下一节的学习,要通过对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以及在体育课后半段的调整,使学生可以顺利地进入下面的文化课学习。

74 四、科学安排运动负荷体育教师所必须的工作 1、要把握全体学生的身体情况 2、要仔细钻研教材 3、要了解不同的情况下的运动负荷的变化 负荷除了与教材和学生的身体有关以外,与许多环境因素变化因素有关,有客观的气温、风力、场地的变化,还有主观的情绪、态度的变化,也有集体合作氛围和比赛竞争气氛的变化等,体育教师也要对这些变量心中有估量,并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和处理。 4、要掌握更直接的负荷判断的方法 从影响运动负荷的众多因素来看,对运动负荷的把握的确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在动态的体育课之中,面对几十名学生去靠不时地测心率来把握运动负荷更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更要依靠一些更为直接的负荷判断的方法,现在常用的有询问法和观察法。日本学者做过统计学的研究,证明了当学生在回答“累极了”“非常累”“很累”“比较累”“有点累”“还行”“不太累”“一点都不累”时都有着不同的心率,而且这些心率和回答之间有着极其明显的对应关系,这个研究提示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回答来判断运动负荷的情况。关于观察法更是比较直接的判断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脸色、流汗、气喘和身体动作(如弯腰)等来判断运动负荷。

75 小结 体育课中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因素,是学生学习运动技术和锻炼身体所不可缺少的变量,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和体育课的特点所在,因此,体育教学必须要有一定量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而每一个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都必须把运动符合和练习密度放在心中,要重视对体育课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设计,并根据体育课的实际情况对运动负荷进行把握和调整,以保证体育课的顺畅进行和学生的身体安全。但是也不能把体育课的运动负荷的设计机械化,更不能把体育课的负荷的描绘和计算变成“假科学”和“伪科学”或粉饰体育课的虚假之物。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要为学生切实掌握运动技术和锻炼身体服务。

76 谢谢! 请批评指正!


Download ppt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全国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毛振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