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十一章 脊索动物起源与进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十一章 脊索动物起源与进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十一章 脊索动物起源与进化

2 一、尾索动物的起源进化 1、起源学说 1)环节动物说(annelid theory): 2)棘皮动物说(echinoderm): 棘皮动物
共同祖先 半索动物 脊索动物 3)脊索动物幼体进化假说

3 2 、脊索动物假想的原始祖先模样: 具鳃裂并以此滤食、形态似被囊动物,营底栖固着生活。随后出现具脊索、背神经管和肛后尾的自由游泳蝌蚪样的幼体阶段,具幼体性熟现象(实例:尾海鞘纲动物以失去固着阶段,具繁殖能力)。

4 3 、 脊椎动物的起源 羽鳃纲是尾索动物祖先的模型   文昌鱼提供的证据:鳃裂象尾索动物,循环、神经、肌肉、内柱与甲状腺同源以及胚胎期体腔囊的形成方式(前14对体节的形成同棘皮、半索动物;后段同脊椎动物)   沙隐虫提供的证据:具脊索动物的基本特征,也有脊椎动物的肾、肝、胰、按节排列的肌肉

5 二、 圆口类的起源和演化 甲胄鱼是现在已发现的最早的脊椎动物,生活于5.25亿年的古生代早期的奥陶纪(或寒武纪)、志留纪和泥盆纪。
  甲胄鱼是现在已发现的最早的脊椎动物,生活于5.25亿年的古生代早期的奥陶纪(或寒武纪)、志留纪和泥盆纪。 与圆口类的共同特征: 无上下颌、无成对附肢;有鳃笼、单鼻孔,嗅囊与鼻垂体囊相通,两眼间有小的松果体,两个半规管。 脊椎动物起源于淡水。

6 文昌鱼 触手腕滤过取食祖先 尾索动物样祖先 脊椎动物祖先 软骨鱼 硬骨鱼类 羽鳃纲 半索动物 圆口纲 有头无颌 原始有头类 头索动物

7 三、鱼类的起源和演化 (颌的出现在奥陶纪) 1、 从鳃弓演变成颌弓 1)棘鱼类 接近软骨鱼类:与鲨鱼相似(牙、歪尾、
1、 从鳃弓演变成颌弓 1)棘鱼类 接近软骨鱼类:与鲨鱼相似(牙、歪尾、 现代某些鲨胚胎有成排的腹鳍) 接近硬骨鱼类:古鳕类(硬骨鳞、鳃盖、硬骨) 2)盾皮鱼更接近软骨鱼类:形态似甲胄鱼(但具上下颌、成 对鼻孔、偶鳍、歪尾、软骨) 2、 软骨鱼类的演化 软骨鱼类在进化中相当保守,历经2亿年很少变化;适应于海洋生活,在较早时间就分化为两支:即板鳃类和全头类。 3、 硬骨鱼类的演化 硬骨鱼类的3大类群 肺鱼类:特化淡水鱼 古总鳍类:发展成古两栖类 辐鳍鱼类:

8 4、辐鳍鱼类的3个阶段 软骨硬鳞类 ①古鳕类 ②全骨类(雀鳝、弓鳍鱼) ③ 真骨类(全骨类一目) 5、地质变化与演化途径(适应方式) 1)地质变化 b、早期硬骨鱼类:鳔(原始肺脏) 鳞片(保护和抗干旱) 2)演化途径 a、早期软骨鱼类:(由淡水入海) 造山运动、造陆运动引起地貌和气候的巨大变化 调节自身渗透压 ; 卵内液低渗和不透水卵壳; 体内发育(体内受精、卵胎生或假胎生)。

9

10 四、两栖类的起源和演化 1、 古总鳍鱼的进化 1)地质变迁以及气候与环境的恶化 腔棘鱼矛尾鱼(远离进化主干) 2)古总鳍鱼
1、 古总鳍鱼的进化 1)地质变迁以及气候与环境的恶化 2)古总鳍鱼 腔棘鱼矛尾鱼(远离进化主干) 骨鳞鱼(头骨、脊柱、偶鳍等与原始 两栖类惊人的相似)

11 2、最新研究论点 1)我国学者的研究 内鼻孔存在与否 2)美国学者的研究 基因组构与进化分析 3、最早的两栖类化石鱼头螈(距今3.45亿年) 1)、鱼类(古总鳍鱼)的特征 a、头骨骨片的数目与排列和古总鳍鱼类似 b、具前鳃盖骨和带鳍条的尾 c、有迷齿 2)、两栖类的特征 a、具关节的五趾型附肢; b、有两个枕髁; c、具耳裂及鼓膜; d、脊椎骨具前、后关节突,肩带与头骨失去联系;

12 块椎类(鱼头螈) 绝灭 古两栖类 (坚头类) 壳椎类 蚓螈目 无甲亚纲 鲵螈目 蛙形目 亲缘关系较远

13

14 五、爬行类的起源和适应辐射 1、爬行类的起源(爬行类的黄金时代) 1)经典的观点 中耳进化的比较研究 迷齿类 爬行类 过渡类型 蜥 螈
蜥 螈 2)总鳍鱼类祖先 两栖类 2、爬行类的适应辐射 爬行类成功的适应陆地生活:羊膜卵与四肢位于腹面 1)无颞窝类 杯龙类 鱼龙类、蛇颈龙类 龟鳖类

15

16 2)、双颞窝类 槽齿类 鳄类 翼龙类 鸟类 恐龙类 蜥龙类(腰带三放型) 鸟龙类(腰带四放型) 始鳄类 有鳞类(蜥蜴类、蛇类) 喙头类 3)、合颞窝类:盘龙类 兽孔类 哺乳类 3、爬行类的衰退 1) 造山运动,地壳剧变,生活习性和食性专一 2) 恐龙消失 a、假说之一:太阳黑子爆发(白垩纪晚期)宇宙射线大量 辐射地球,导致大型爬行动物基因突变致死。 b、假说之二:巨大的行星撞击地球,造成陨星的汽化和尘 雾蔽日,破坏了食物链(光合作用降到临界 点及温度下降)导致爬行类时代结束。

17

18

19

20 六、鸟类的起源和适应辐射 1、鸟类的起源(1.5亿年前的侏罗纪)
1) 始祖鸟(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的发现与研究 a、从1861至今发现7例:即1861(仅一根羽毛)、 、1877(完整骨架);1956、1970、1973、1988 b、过渡形态 始祖鸟与鸟类相似的特征 始祖鸟与爬行类相似的特征 2) 原鸟(Protoavis texensis)的发现与研究 a、头骨与秃顶龙相似; b、躯体部骨骼很少愈合,分离的尾椎构成长尾; c、颌骨前端具齿,为侧生齿与槽生齿; d、距骨向前背侧伸长形成一上行突起。 与爬行动物相似特征:

21

22 与鸟类形似的特征 a、头骨基本似鸟、气质骨; b、马鞍形颈椎; c、前肢翅形,“v”形锁骨和龙骨突; d、腰带具坐骨孔,后肢适于直立行走; e、大脑大; f、双眼(向前)视觉

23 3) 对原鸟研究的争议 4) 鸟类起源于爬行类的线索 假鳄类(鸟龙类) 蜥龙类 槽齿类 兽脚类 鸟类 1986、1991年在北美(得克萨斯州)的晚三叠纪地层中发现了比始祖鸟还古老8500万年的鸟类化石,订名为原鸟(大小似乌鸦)。从过渡性特征看比始祖鸟更进步,更接近现代鸟类。这一发现如被正式肯定,则鸟类的起源将不再是众所公认的中生代侏罗纪。 5) 鸟类飞翔能力起源假说 a、树栖起源说 b、奔跑起源说

24 2、鸟类的适应辐射 至今掌握的鸟类化石材料很贫乏,鸟类是飞翔的动物,由于骨片薄而易碎,保存化石的机会很少,限制了人门对鸟类进化历史的认识。 白垩纪的鸟类在进化历史上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体 制结构已基本上达到了现代鸟类的水平,白垩纪的鸟已比侏 罗纪的始祖鸟具有更强的飞翔能力。但白垩纪的鸟类口内还 保留着牙齿,在分类上把这一类鸟类列为今鸟亚纲中的一个 绝种的总目——齿颌总目(Odontognathae)。

25 a、侏罗纪:始祖鸟、三塔中国鸟 b、白垩纪:齿颌总目 黄昏鸟属(Hesperornis) 浸水鸟属(Baptornis) 鱼鸟属(Ichthyornis) c、新生代:鸟类的基本结构已定型(现代化),在最近的几万年内无重大变化,此后种数显著增加。至始新世末期,现存各目的鸟类都已出现,并向着不同生活方式适应辐射。

26 七、哺乳类的起源和适应辐射 1、哺乳类的起源(距今2.25亿年的中生代三叠纪) 杯龙类(石炭纪)—盘龙类—兽孔类—兽齿类(爬行动物)
兽齿类(Theriodonts)的特征: 四肢位于身体腹侧;合颞窝;槽生异型齿;双枕髁;齿骨特别发达;原始的次生腭;脊椎、带骨、四肢骨似哺乳动物,具胎盘和哺乳;能维持较高体温等。 代表动物;犬颌兽(Cynognathus)、卞氏兽(Bienotherium)

27 2、哺乳动物的适应辐射 1) 哺乳动物的祖先: 三锥齿(Triconodont) 具有单一齿骨,臼齿有3个齿尖,排成直行。外形似鼠。 原兽亚纲可能是多结节齿类的后代。

28 第I阶段: 中生代侏罗纪;由三节结齿类(三锥齿三角形 排列)演化出3支。
2、哺乳动物3个基本辐射阶段 第I阶段: 中生代侏罗纪;由三节结齿类(三锥齿三角形 排列)演化出3支。 新生代开始 侏罗白垩交 替期绝灭

29 第II阶段:中生代末期,出现了后兽亚纲和真兽亚纲。多结节齿类尚存。
第III阶段:新生代,现存各目辐射出来。多结节齿类灭绝,单孔类出现。 现代哺乳动物群在第四纪更新世以后建立起来。

30 八、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 类人猿的起源和进化 原猴(4000万年前)——类人猿(渐新世)——埃及古猿
(3000万年前)——森林古猿(3000万年前)——人、类人猿

31 (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 森林古猿——拉玛古猿(1200~1500万年前)——阿法尔南方古猿——LUCY(300~360万年前) 2、早期猿人阶段代表:东非坦桑尼亚能人,肯尼亚 “1470人”(160~300万年前),能制造工具。 3、猿人阶段:直立猿人(人类)出现在更新世早期,距今30~180万年前。 4、智人阶段:代表了现代人,分古代类型(古人,10~30万年前)和现代类型(新人,3~4万年前)

32

33

34


Download ppt "第二十一章 脊索动物起源与进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