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心理咨询技能 卫 博.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心理咨询技能 卫 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心理咨询技能 卫 博

2 第一节 建立咨询关系

3 咨询关系 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咨询关系在咨询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咨询关系式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
良好的咨询关系式咨询达到理想咨询效果先决条件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之一

4 建立与维护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双方共同的责任与任务
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 咨询师:咨询理念、咨询态度、个性特征等等 求助者: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悟性水平、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对心理咨询师的反应等等 建立与维护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双方共同的责任与任务

5 咨询关系的性质: 根据科学研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新的人际关系:不批评、不包办代替、不偏倚(公正)
亲密的人际关系:亲密且平等的关系,安全感的需要 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不落窠臼,促进人性的发展 根据科学研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学派技术15% 安慰剂15% 共同因素30% 病人的参与程度40%

6 第一单元 尊重 尊重就是心理咨询师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求助者平等,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看待 它既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也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内容 罗杰斯认为:求助者为了得到更好的帮助,迫切需要知道咨询师是否能够很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如何看待他们的过去和现状,而咨询师的尊重恰好能打消求助者的顾虑

7 如何向求助者表达尊重: 尊重意味着咨询师对求助者无条件的接纳 尊重意味着平等:体现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无分别心
尊重意味着礼貌:体现在不批评指责、不歧视嘲笑、不冷漠无情 尊重意味着信任 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尊重意味着真诚:体现在适度的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等

8 1、尊重意味着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无条件接纳 接纳是中性的,它不是咨询师欣赏或喜欢求助者的某些内容,也不是咨询师讨厌或仇恨求助者的某些内容,即咨询师知道了求助者的某些内容,如太阳、大地、看电影 尊重就是接纳求助者的一切,无条件地接纳求助者的全部 对某些心理咨询师来说接纳是困难的,原因在于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价值观等存在极大的差异,如婚外情等 在咨询理念上,接纳求助者是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心理咨询职业活动的基本条件 咨询师应该尊重求助者的价值观,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求助者 对求助者而言,心理咨询师的价值是中立的,态度是非评判性的

9 第二单元 热情 热情应该是心理咨询师助人愿望的真诚流露,尊重而不热情,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显得公事公办,将两者相结合才能情(热情)理(尊重)交融 如何对求助者表现热情: 在初诊接待阶段打好热情的基础 通过倾听和非言语行为,表达热情 咨询中认真、耐心、不厌其烦,是热情的最好表达 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到温暖 热情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心理咨询师的必备素质,它是咨询师真情实感的表达

10 第三单元 真诚 真诚是指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态度真诚,咨询师以“真实的我”、“真诚的我”的角色出镜,没有防御式伪装,不把自己隐藏在专业角色下,不带着“咨询专家”的假面具,表里如一、真实可信地置身于与求助者的关系中 咨询师的真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可以为求助者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氛围,能让他知道可以袒露自己的软弱、失败、过错、隐私等无须顾忌,是求助者切实感到自己被接纳、被信任、被爱护 咨询师的真诚对来访者起着榜样作用,求助者可以因此而受到鼓励,以真实的自我和咨询师交流,坦然地表露或宣泄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

11 如何对求助者做到真诚: 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58-59 真诚应该实事求是,不能回避和扭曲事实 真诚不是自我发泄 表达真诚应该适度
在咨询中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不应该去刻意修饰? 表达真诚应该遵循既对求助者负责,又有利于求助者成长的原则 真诚应该实事求是,不能回避和扭曲事实 相对于来访者59、相对于咨询师(自身的不足) 真诚不是自我发泄 占用咨询时间、置求助者于不顾、被求助者怀疑 表达真诚应该适度 真诚还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60 表达真诚应考虑时间因素 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 如如实相告自己的教育背景、从业时间,擅长的领域等等

12 6、表达真诚应考虑时间因素 在咨询的早期,良好的咨询关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真诚的表达应体现在“不虚伪”上,咨询师可以更多地倾听而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评价等 当良好的咨询关系已经建立,咨询师可以真诚地表达求助者自身的不足或缺点,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评价等,但必须以不损害咨询关系为原则

13 第四单元 共情 共情的含义: 咨询师对求助者内心世界的理解及体验就是共情,又称为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等
第四单元 共情 共情的含义: 咨询师对求助者内心世界的理解及体验就是共情,又称为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等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求助者内心世界的能力,其具体含义包括: 咨询师通过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其情感与思维 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其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深刻理解求助者的心理和具体问题的实质 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求助者,表达对其内心世界的体验和所面临问题的理解——镜子效应 举例:P61(如何共情的表达?)

14 共情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 通过共情,能够设身处地、准确理解求助者,把握求助者的内心世界
通过共情,使求助者感到自己是被理解、接纳的,从而促进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 通过共情,能够鼓励并促进求助者进行深入的自我探索,促进了自我表达,促成了求助者深入、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也促进了咨询双方彼此的理解和更深入的交流 咨询中某些求助者迫切需要理解、关怀,迫切需要情感倾诉,咨询师的共情可以直接起到明显的助人效果

15 缺乏共情的表现与后果62: 求助者可能感到失望,从而较少甚至停止自我表达,减少或丧失对咨询的信心
求助者可能觉得受到伤害,特别是在被批评指责时 影响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陷入辩解与自我防御中) 由于缺乏共情,咨询师不能真正体验求助者的内心,因而作出的反应可能偏离了求助者的问题或缺乏针对性

16 咨询师准确有效共情的策略: 应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共情不要求咨询师必须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 表达共情应因人而异,咨询中那些迫切希望得到理解,迫切需要抒发自己内心感受的求助者更需要共情 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一般在求助者对某一问题及其对应的情绪完整表达后),共情应适度(与来访者的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感受等程度相匹配) 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能进能出,角色转换自如 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表达共情要考虑求助者的特点与文化特征 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

17 初层次共情技术——让对方心灵开放,产生信任;帮助来访者意识到原本无意识的部分
咨询师使用初层次共情技术时,回应的内容,是来访者“明白表达”的感觉与想法。初层次共情技术适用于咨询初期,或咨询师与来访者良好关系未建立之时 好的共情是感受他的世界就像感受你的世界一样,即好似同一个人 高层次共情技术——让对方最激烈的情绪都出来,进行深层次的自我探索 咨询师使用高层次共情技术时,回应的内容,是来访者叙述中“隐含”的感觉和想法。高层次共情技术不但传递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了解,同时也协助来访者了解自己未知或逃避的部分。高层次共情适用于咨询的中后期,以及咨询师与来访者已有良好关系之时

18 错误的共情尝试: “我了解你的感受”或“我理解” “我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天哪,那一定很糟糕” “唉!你真可怜” “真可怕,你能忍受这些,你一定是坚强的人”

19 第五单元 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的含义及其意义 含义:就是咨询师对求助者言语和行为的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积极的价值观,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通俗地说,积极关注就是辩证、客观地看待求助者 意义:积极关注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促进沟通,而且本身就具有咨询效果

20 积极关注应当注意的要点: 积极关注就是辩证、客观地看待求助者 积极关注就是帮助求助者辩证、客观地看待自己 避免盲目乐观66 反对过分消极66
立足实事求是67:积极关注应建立在求助者客观实际的基础上,不能无中生有,否则求助者会觉得咨询师是在用虚言安慰自己,是咨询师无能的表现,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21 第二节 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

22 第一单元 商定咨询目标 (一)商定咨询目标的前期工作 1、全面深入地了解求助者 收集资料应围绕七个问题: 注意如何询问,需要提高问话技巧
第一单元 商定咨询目标 (一)商定咨询目标的前期工作 1、全面深入地了解求助者 收集资料应围绕七个问题: who:求助者是谁? what:发生了什么事? when:什么时候发生的? where:在哪里发生的? why: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which:事情与哪些人有关? how:事情是怎样演变发展的? 注意如何询问,需要提高问话技巧 尽量避免一问一答

23 (一)商定咨询目标的前期工作 1、全面深入地了解求助者 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会谈方式: 年龄特征
儿童:不善于描述心理感受,喜欢游戏,边玩边谈 青少年: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态度友善温和 老年人:充分的给以尊重,交流重心在现在和过去 性格特征 抑郁个性:语气要温和,充满关切 强迫个性:论述要严密,推理合乎逻辑 依赖个性:不宜过分迁就 问题特征 委屈、压抑:尽可能让其宣泄 自卑:多给予鼓励 处于危机状态:态度要沉着,语言要肯定 文化特征

24 (一)商定咨询目标的前期工作 1、全面深入地了解求助者 如何选择合适的会谈内容 既不让求助者感到唐突、尴尬,又不让求助者感到会谈不到位
敏感主题 循序渐进 问题复杂 逐渐深入 问题隐秘 适应过程 如此做的目的 求助者初次接触咨询师,多数人心里不踏实 咨询师对求助者问题的判断并不一定是正确的,经过反馈可调整自己的判断 有些求助者对自己深层次的问题不清楚,太快地把问题实质点出来,求助者难以理解,效果会大受影响

25 (一)商定咨询目标的前期工作 2、深入了解求助者时,可以参照的思路 (1)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你希望我在哪方面为你提供帮助?”
“能告诉我,你想解决什么问题吗?” “你现在最想解决哪一方面的困难?” “你能把你刚才讲的问题拥挤句话归纳一下吗?” “你能把意思说的更明白一些吗?” “你是想解决夫妻之间的纠纷,还是想离婚,或者说你自己也不知道想干什么?”

26 (一)商定咨询目标的前期工作 2、深入了解求助者时,可以参照的思路
(2)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只有明了了心理问题的原因、背景、发展过程 及影响因素,咨询师才能采取针对性的咨询方案 起因:“你能告诉我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吗?” 原因:“你能谈谈为什么你们会分手?” 过程:“事情是怎么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的?” 采取措施:“在这个期间,你采取过哪些调整方法?” “你说进行过心理咨询,咨询师认为是什么问题?” “服用过什么药物,效果如何?” 注意:一个问句中不宜出现几个问题,否则求助者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27 (一)商定咨询目标的前期工作 3、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
咨询师可以进一步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思想和情感,从而帮助求助者更加了解自己 咨询师点出求助者所遇问题的关键和现在最矛盾的心理,可以使求助者模糊不清、杂乱无章的问题变得清晰、简洁起来 举例:“你说你的上级很不公平,对你有偏见,你感到很生气,可又敢怒不敢言。你想离开这个单位,又怕找不到好的工作,所以很矛盾,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是这样吗?”

28 (一)商定咨询目标的前期工作 (4)深入探讨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 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影响原因是一个立方体结构,既有横向诸因素的作用,即共时态原因;又有纵向诸因素的作用,即历时态原因,并且这两者是相互交叠在一起的 举例:因失恋而自杀、无来由的暴躁 人的某种心理活动往往是与整个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情感、行为三者互相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把三者割裂开来

29 (一)商定咨询目标的前期工作 (3)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具体内容详见《心理诊断技能》部分

30 (二)咨询目标的定义、来源、商定时机与特征
对咨询目标的理解:既是求助者的目标,也是咨询师的目标 咨询目标的来源:共同商定(父母提出的目标可行否?) 商定咨询目标的时机:心理诊断阶段完成后 有效咨询目标的特征 属于心理学范畴 积极的? 具体或量化的 可行的 可以评估的 双方接受的 多层次统一的:三方面的含义(P75)

31 (三)如何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1、找出求助者的主要问题 所谓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就是求助者最关心、最困扰、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些求助者在第一次会谈开始时,就会说明最困扰的问题是什么;而有些则需要多次会谈才能慢慢明确,其原因有: 认知能力的局限,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清楚问题所在,但不好意思开门见山诉说自己的问题,如同性恋、婚外情等等 不知道自己问题的核心是什么,需要通过谈论生活背景、行为模式等才能慢慢显现 在咨询初期,咨询师要想办法弄清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2 (三)如何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2、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求助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止一个时) (有关联)找到其中最重要的问题解决
(无关联)分轻重缓急,确定一个,不宜同时展开 “你认为这些问题中,哪一个对你的影响最大?” “在这几个问题中,你现在最想解决哪一个问题?” (主次难易之分)两种解决方法: 先解决主要的,再解决次要的 先解决容易的、次要的,再解决困难的、主要的

33 (三)如何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3、双方商定咨询目标 在确定首要解决的问题时需要求助者与咨询师的共同参与、共同配合
有时候咨询师与求助者目标不太一致,虽经双方讨论,但还是难以统一。这种情况下,应以求助者的目标为主 咨询目标的确定有时会是个过程,会随着咨询的不断深入而有所改变

34 (四)咨询目标的整合 我们可以把不同的咨询目标是为从一般、普遍、宏观、远期的目标到特殊、具体、微观、近期的目标这样一个连续体
辩证处理咨询目标准则:大目标着眼、小目标着手,实现两种有典型意义的目标的统一 咨询师把促进人的心理发展作为咨询的终极目标,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每个求助者的特殊情况,来确定具体的目标 所谓咨询目标中的大目标即终极目标,是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授之以“渔”,授之以“鱼”

35 (五)商定咨询目标的注意事项 1、求助者并不都能提供有效的咨询目标
求助者可能不清楚终极的问题所在 求助者思绪混乱,不知道提出什么目标 求助者所期望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对此,咨询师可以通过一系列开放式的询问,来促进求助者思考自己的来访目标,比如,“你希望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的?”、“你希望解决什么问题?”、“你希望从咨询中收获些什么?”等等

36 (五)商定咨询目标的注意事项 2、某些咨询师对咨询目标可能存在错误观念 有人认为咨询师应持完全中立的态度,不应带有任何自己的价值观念
有人认为咨询中应该给求助者灌输、传授一些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 有些咨询师把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成长之路有不少的艰辛与荆棘 有些咨询师把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 适应的两种类型: 是忍受、克制、屈从、顺从与迎合(被动、消极的适应) 是改善、调整与克服(主动、积极的适应)

37 (五)商定咨询目标的注意事项 3、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
据统计,当今世界现有400多种心理咨询、治疗的流派。主要的流派有精神分析(动力学派)、认知行为流派、人本主义流派 各个流派的目标不同,但是各种目标之间并非不相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只是侧重点不同,是目标的不同阶段而已 人本主义:自我实现 行为主义:帮助求助者学习建设性的行为以改变、消除适应不良的行为 精神分析:潜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人格,帮助求助者重新体验早年经验,并处理压抑的冲突,做理智的察觉 完型学派:觉察此时此刻的经验,激励他们承担责任,以内在的支持来对抗外在支持的依赖 理性情绪学派:消除求助者对人生的自我失败观,更能容忍与更能过有理性的生活 交互分析学派:成为自主性的人,能选择、达到他们想要成为的人,觉察的基础上做新的决定 现实治疗学派:强调引导求助者学习真实与负责任的行为,发展一种成功的统整感。对行为作价值评估,并决定改变的计划

38 第二单元 商定咨询方案 (一)划分咨询阶段 咨询活动是由一连串有序的步骤组成的一个过程 本书将咨询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期):诊断阶段
第二单元 商定咨询方案 (一)划分咨询阶段 咨询活动是由一连串有序的步骤组成的一个过程 本书将咨询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期):诊断阶段 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调整求助动机、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中期):咨询阶段 心理咨询最核心、最重要的实质性阶段 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或行为 第三阶段(后期):巩固阶段 心理咨询的总结、提高阶段 一次咨询的结束:做好此次咨询的小结和下次咨询的准备,包括布置作业,商定下次咨询的时间和主题 整个咨询的结束:要做好咨询的回顾总结,巩固咨询成果,使求助者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今后的生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要做好追踪研究

39 (二)制定咨询方案 咨询方案应由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 咨询方案应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咨询目标
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 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双方各自特定的责任、权利与义务(见下页) 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咨询的相关费用 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40 求助者 咨询师 责任 权利 义务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事营业执照和职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遇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41 第三节 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42 第一单元 实施咨询方案的策略与框架 实施咨询方案: (一)调动求助者(自己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关键 (二)对求助者启发、引导,支持、鼓励
第一单元 实施咨询方案的策略与框架 实施咨询方案: (一)调动求助者(自己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关键 咨询师有必要向求助者明确说明心理咨询的实质、咨询取得效果的主要原因 例:“心理咨询的实质是我向你提供心理帮助,你自己探索解决自身的问题,因此需要你的积极参与” (二)对求助者启发、引导,支持、鼓励 (三)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

43 (二)对求助者启发、引导,支持、鼓励 1、启发、引导 启发引导什么? 如何进行启发引导? 启发引导求助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深化自我认识,认识自己的内部、外部世界 认识、领悟、解决内部冲突 矫正错误认识 学会接纳现实 增加心理自由度 构建新行为、新的行为模式 塑造良好的个性特征 掌握心理学的知识与技巧 如何进行启发引导? 咨询师根据咨询目标,启发引导求助者探讨解决自身的问题,而不是咨询师自己动手解决

44 (二)对求助者启发、引导,支持、鼓励 2、支持、鼓励(的作用) 提升求助者解决自身问题的信心 启发求助者改变自我的内在力量
使求助者受到鼓舞,强化其咨询动机 支持和鼓励本身就是助人的过程 使得求助者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使咨询得以顺利进行

45 第二单元 参与性技术 (一)倾听技术 1、对倾听的正确理解及如何倾听
第二单元 参与性技术 (一)倾听技术 1、对倾听的正确理解及如何倾听 含义:在接纳的基础上,积极地、认真地、关注地听,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不仅仅是用耳朵听,而是要用“心”听 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 倾听时咨询师要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听,并适当地表示理解,不要带偏见和框框,不要做价值判断 倾听不仅是为了收集资料,也是为了建立咨询关系,同时还具有助人效果 善于倾听,不仅在于听,还要有参与,有适当的反应 倾听时不但要听懂求助者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所表达出来的内容,还要听出求助者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甚至是求助者自己都不知道的潜意识 正确的倾听要求咨询师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求助者的感受中去,细心注意求助者的言行、如何表达问题、如何谈论自己与他人的关系94、如何对所出现的问题做出反应、叙述时的犹豫停顿、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

46 (一)倾听技术 2、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1)打断求助者,做道德或正确性判断 做评判的要求
不做或尽量少做评判,如:“我听明白了,你和其他人士有婚外感情,请你继续讲” 不轻易做出评价 不要在求助者还在叙述问题时就评判 不要仅仅只做判断而没有具体有说服力的解释 求助者是来求助的,而非来听批评、指责的。最好让求助者自己来评价,而不是咨询师把自己的价值观念、是非标准强加于人

47 (一)倾听技术 2、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2)急于下结论 弊端:
求助者感到咨询师没有耐心听自己述说,会因为讲话被打断而扫兴,容易影响咨询关系的建立 咨询师对求助者问题的把握会因此不够全面、准确,若求助者意识到了这一点就会对咨询师所做的判断和提供的意见表示怀疑 由于倾听不够,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个性、思维方式、情感特点等就可能缺乏了解,把握不准,从而影响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等等

48 (一)倾听技术 2、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3)轻视求助者的问题 (4)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轻视求助者的问题,某种意义上说明咨询师还不了解心理问题的实质,另一方面也说明咨询师还缺乏共情的特质 例1:某位求助者诉说自己在单位不受重视,有时别人请吃饭不叫自己,有些好事没有自己的分。咨询师可能认为求助者幼稚,居然为请客吃饭的问题苦恼,因而不愿意倾听下去 例2:爱上女婿的丈母娘 (4)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初学者在了解情况,尤其是寻找问题根源时,由于把握不了问题背后所潜藏着的东西,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常常打断求助者的叙述而转移话题 弥补方法:需要咨询师加强理论学习,同时应有耐心、认真地倾听,仔细的思考、判断,逐渐缩小包围圈

49 (一)倾听技术 2、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对于倾听,咨询师应该把握的原则: (5)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 可问可不问时,少问或不问
询问过多:防止进入一问一答模式 概述过多:过多占用咨询时间 不适当的情感技巧:咨询中需要对求助者共情,适当表达情感反应,但如果次数过多或程度过重,反而对求助者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强化了其不良情绪 对于倾听,咨询师应该把握的原则: 可问可不问时,少问或不问 可说可不说时,少说或不说 求助者讲的都要倾听

50 (一)倾听技术 3、倾听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回应
咨询中,咨询师常用某些简单的词、句子或动作来鼓励求助者把会谈继续下去,这是一种倾听的技巧,简单实用,效果较好 最常用、最简单的动作是点头 常用的鼓励性回应:是的、噢、说下去、我明白了、你再说得详细些 做常用的言语适合点头动作连在一起的“嗯” 这些言语向求助者提供了这样一种信息:“我在听你说”、“我对你说的内容感兴趣” 注意:确保求助者叙述是在他自己的参考框架中,而不是为了迎合咨询师的兴趣

51 (二)开放式提问技术与封闭式提问技术 1、开放式提问技术
所谓开放式提问技术就是咨询师提出的问题没有预设的答案,求助者也不能简单地用一两个字,或一两句话来回答,从而尽可能多地收集求助者的相关资料信息 开放式提问一般在收集资料时使用,如“你为解决这个问题都做了些什么?”、“你对婚姻有着怎样的看法呢?” 咨询时应该把握时机,采用多种提问方式进行提问,如果只是固定于某一种方式,就会失去了解求助者各个方面的机会 如何使用开放式询问,与咨询师对问题的需要以及所接受的理论基础有关 使用开放式询问,应重视把它建立在良好的咨询关系基础上;同一句话,因咨询关系不同,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常用的开放式提问用语:如何、什么原因、为什么、能不能等等

52 (二)开放式提问技术与封闭式提问技术 2、封闭式提问技术
所谓封闭式提问技术是指咨询师提出的问题带有预设的答案,求助者的回答不需要展开,从而使咨询师可以明确某些问题 封闭式提问一般在明确问题时使用,用来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 当求助者的叙述偏离正题时,用来适当地中止其叙述,并避免会谈过分个人化 封闭式提问一般不能过多地使用,否则求助者会陷入被动回答之中,其自我表达的愿望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压制,是之沉默甚至有压抑感和被询问一样的感觉 咨询中,通常把封闭式提问与开放式提问结合起来使用 常用的封闭式提问用语: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等

53 (三)鼓励技术 定义:就是咨询师通过语言等对求助者进行鼓励,鼓励其进行自我探索和改变,具体可以表现为咨询师直接地重复求助者的话或仅以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吗”等来强化求助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表达、探索 作用: 促进会谈,促进求助者的表达与探索 通过对求助者所述内容的某一点、某一个方面作选择性关注,引导求助者向着某一方面作进一步深入的探索 求助者长篇大论地描述其困惑的最后一个主题,往往有可能是最重要的,可对此做出鼓励

54 (四)重复技术 定义:就是咨询师直接重复求助者刚刚所陈述的某句话,引起求助者对自己某句话的重视或注意,以明确要表达的内容
咨询中有些求助者的表达常常是令人不解的,或与事实不符,或与常理不符等,对此咨询师可以应用重复技术澄清。例如: 咨询师:请你谈谈你受教育的情况吧? 求助者:我6岁上小学,12岁上初中,15岁上高中,18岁大学毕业 咨询师:你18岁大学毕业? 该技术只在求助者的表达出现了疑问、不合理、与常理不符等情况下使用,若求助者的表达是明确的、清楚的,就没有必要再使用该技术

55 (五)内容反应技术 定义:也称“释义技术”或“说明”,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陈述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与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 咨询师选择求助者的实质性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最好是引用求助者言谈中最有代表性、最敏感的、最重要的词语 目的: 加强理解、促进沟通 使得求助者有机会再次剖析自己的困扰,重新组合那些零散的事件和关系,深化会谈的内容 可以达到帮助求助者更清晰地做出决定的目的

56 (五)内容反应技术 例一: 来访者:我在每项任务上都是,我要等到最后一分钟才急忙去赶。我最终会整晚熬夜,我想最后的产品不像我可以做到的那么好 咨询师:看到了你自己这种模式。似乎拖延使你无法把任务完成得像你本来能做到的那样好 例二: 来访者:我母亲总是像管小孩子一样管我,她不允许我和其他男士交往,有时回来晚了,总是追着我问,又和谁出去吃饭了,我实在无法忍受了,有时我想这是我的亲妈吗? 咨询师:你说了你母亲对你的限制,你因为受到限制而无法忍受,甚至怀疑她是否是你的亲生母亲,是这样吗?

57 (六)情感反应技术 定义: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所陈述的有关情绪、情感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与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对求助者情绪、情感的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 与内容反应的区别:内容反应着重于求助者言谈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应则着重于求助者的情绪反应 最有效方式是针对求助者现在的而不是过去的情感,如“你此时的情绪似乎是对你丈夫非常不满” 最大的作用就是捕捉求助者瞬间的感受 注重捕捉求助者叙述中的情绪性词语

58 (六)情感反应技术 一般地说,内容反应与情感反应会同时使用 例一: 例二: “你说你的同事在背后挑拨是非。” “你似乎非常生他的气。”
“你的同事在背后挑拨是非,你为此感到非常气愤,是这样吗?” 例二: “你说你经历了36次恋爱,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了,是这样吗?” “你对此非常的伤心、痛苦,是这样吗?” “你说你经历了36次恋爱,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了,对此非常的伤心、痛苦,是这样吗?”

59 (七)具体化技术 定义: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以及他们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情
意义:咨询师借助具体性这一咨询技术,澄清求助者所表达的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及问题,把握真实情况。同时、也使求助者弄清自己的所思所感,从而促进咨询的顺利进行 当求助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咨询师应该使用具体化技术: 问题模糊:用含糊的、笼统的概念陈述问题 例:“婚姻的事情让我非常烦,我快痛苦死了!” 过分概括: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 例:“我觉得自己很无能,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概念不清:对同一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例:“我都好几个月没有睡着觉了。”(睡不着与入睡困难)

60 (七)具体化技术 常用的句式: “你的意思是……” “你说你觉得……你能说得更具体点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所说的……是指什么?” “你能给我举个例子吗?” 实施具体化的过程有时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当求助者在咨询师的协助下,发现了问题的实质,往往可以减轻心理压力,有时甚至使问题迎刃而解

61 (八)参与性概述 定义: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情感综合整理后,以提纲的方式再对求助者表达出来,相当于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的整合
例:“你刚刚讲了近两年来,你在工作上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你的同事嫉妒你,对你无端指责,做出不友善的事,你为此非常生气,你想和他们斗争,有担心惹起众怒,你很苦恼,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作用:可使求助者再一次回顾自己的所述,并使面谈有一个暂停喘息的机会 使用时机: 一次面谈结束前 一个阶段完成时 一般情况(认为求助者所说的某一内容已基本清楚就可以作一阶段性小结)

62 (九)非语言行为的理解与把握 1、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的各种含义——一个优秀咨询师的基本功 2、全面观察非言语行为
非言语行为有他一定的含义,但这种含义并不是唯一的。如:求助者低头可能是因为个性内向,也可能是因为羞愧 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先保留看法,不宜马上表现出来 3、如何看待言语内容与非言语内容的不一致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非言语行为所暴露的信息应该和言语表达的意义是一致的,当不一致出现时意味着背后可能就是一个冲突源 例一:求助者说自己非常热爱集体,然而与此同时却下意识的摇摇头,嘴角涌起一丝嘲笑 例二:一个母亲诉说自己的孩子如何不听话、、打架、尽给自己添麻烦,然而她的脸上一直带着一种欣赏般的微笑

63 第三单元 影响性技术 (一)面质技术 定义: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的探索,最终实现统一 求助者常见的矛盾: 理想与现实不一致 “你说你是个受人欢迎和尊重的人,可实际上别人常常疏远你。” 言行不一致 “你说你喜欢体育运动,可你从不运动。” 前后言语不一致 “你刚才说你很喜欢你的车间主任,现在你怎么又骂起他来了?” 求助者、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 “你说和妻子分手时你很痛苦,可你在谈论这件事情时却面露喜色。”

64 (一)面质技术 使用面质技术的目的: 协助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境况的深入了解
激励求助者放下自己有意无意的防卫心理、掩饰心理来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 促进求助者实现言语行动的统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一致 使求助者明了自己所具有而被自己掩盖的能力、优势,即自己的资源,并加以利用 通过咨询师的面质给求助者树立学习的榜样、模仿面质的榜样

65 (一)面质技术 面质具有一定的威胁性,使用不当可能伤害求助者的感情或影响咨询关系,甚至导致咨询失败;但过分小心,害怕使用面质,对求助者的成长也不利 使用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 以事实根据为前提:有矛盾的事实存在才可以使用该技术,在事实不充分、矛盾不明显时,一般不宜采用 避免个人发泄:不可将面质变成咨询师发泄情绪、攻击对方的工具或理由,例如“你一会儿说好,一会又说不好,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避免无情攻击:“你说你爱她,可为什么在她有病、急需你关怀、帮助、照顾的时候,你反而在她的心上捅了一刀?” 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 可用常试性面质:在良好咨询关系建立前使用,如“我不知道我是否误会了你的意思,你上次似乎说你学习挺轻松,成绩也好,可刚才你却说学得很累,老担心学习成绩,不知哪种情况更确切?”

66 (二)解释技术 定义:指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或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过程等进行解释
作用:使求助者从一个新的、更全面的角度来重新面对困扰、周围环境及自己,并借助于新的观念和思想来加深了解自身的行为、思想和情感,产生领悟,提高认识,促进变化 解释是面谈技巧中最复杂的一种,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解释与内容反应的区别: 解释:在咨询师的参考框架上,运用自己的理论和人生经验为求助者提供一种认识自身问题和周围关系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 内容反应:从求助者的参考框架来说明求助者表达的实质性内容 解释与内容表达的区别: 解释:侧重于对某一问题做理论上的分析 内容表达:咨询师提供信息、建议、反馈等

67 (三)解释技术 解释技术的应用“ 最好的解释是经咨询师富有技巧性的帮助后,求助者有了足够的思想准备,可以水到渠成
应了解情况,把握准确,否则,做出的解释势必产生偏差 应明确自己想解释的内容是什么,若对此也模糊不清或前后矛盾,则效果就差 要把握对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间运用什么理论怎样解释最好 不能把解释强加给求助者,如“你问题的原因就是这样,你不理解是因为你不懂心理学。” 不能在求助者还没有心理准备的时候就匆忙解释 最好的解释是经咨询师富有技巧性的帮助后,求助者有了足够的思想准备,可以水到渠成 最有效的解释是与求助者的思想基础、理论取向有某种程度的吻合

68 (三)指导技术 定义:指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或者以某种方式行动,是对求助者影响力最明显的一种咨询技术 使用指导性技术时:
咨询师应十分明确自己对求助者指导些什么以及效果怎样,叙述应清楚,要让求助者真正理解你指导的内容 不能以权威的身份出现,强迫求助者执行,若求助者不理解、不接受,效果就差甚至无效,还会引起反感

69 (四)情感表达技术 定义:指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
作用:通过情感的表达,促进求助者的探索和改变,促使咨询顺利进行 目的:为求助者服务,不是为作反应而反应,或者为了自己的表达或宣泄 与情感反应的区别: 情感表达:是咨询师表达自己及对求助者的喜怒哀乐 情感反应:是咨询师将求助者的情感内容整理后进行反馈

70 (五)内容表达技术 定义: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以保证、进行解释和反馈,以影响求助者,促使求助者实现咨询目标,例如介绍心理咨询师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等 咨询过程中,各项影响技术都属于内容表达,都是通过内容表达技术起作用 与内容反应的区别: 内容表达:是咨询师表达自己的意见 内容反应:是咨询师反映求助者的叙述 反馈是一种内容表达,反映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种种看法,借此可使求助者了解自己的状况,也可从求助者的言语和非言语反应中得知自己的反馈是否正确,从而相应地作出调整 提出忠告和建议也是内容表达的一种形式,但应注意措辞要缓和、尊重。同时,咨询师不应该认为自己的忠告和意见是唯一正确、必须实行的,否则会影响咨询关系

71 (六)自我开放技术 定义:也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是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等,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等 自我开放是情感表达和内容表达两者的一种特殊的组合 作用:自我开放能促进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能使求助者感到有人分担了他的困扰,感受到咨询师是一个普通的人,并借助于咨询师的自我开放来实现求助者更多的自我开放 咨询师的自我开放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应始终把重点放在求助者身上 自我开放的内容、深度、广度都应与求助者所涉及的主题有关 自我开放不宜太多,否则会占用太多的咨询时间

72 (六)自我开放技术 两种形式: 咨询师把自己对求助者的体验感受告诉求助者 咨询师暴露与求助者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
正信息:积极的、正面的、赞扬性的信息,如“对于你刚才的坦率,我非常高兴。 负信息:消极的、反面的、批评性的信息,如“你迟到了20分钟,我觉得有些不愉快,(或许你有什么原因,能告诉我吗?)” 咨询师暴露与求助者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 目的不在于谈论自己,而在于借此来促进求助者更多的自我开放,例如“你所提到的考试前紧张,我以前也有体验。每到大考前,我就开始烦躁不安,晚上睡不好,但不知这时候你看书的效率怎么样?”

73 (七)影响性概述 定义:是指咨询师将自己所叙述的主题、意见等组织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相当于内容较多的内容表达
作用:可使求助者有机会重温咨询师所说的话,加深印象,亦可使咨询师有机会回顾讨论的内容,加入新的资料,强调某些特殊内容,提出重点,为后续交谈奠定基础 与参与性概述的区别: 影响性概述:概述的是咨询师表达的观点 参与性概述:概述的是求助者叙述的内容 可在交谈中使用,也可在结束时使用;有时常与参与性概述一起使用 有时也可以让求助者做这一工作,咨询师可由此了解求助者所把握、所理解的程度,咨询师可在此基础上作出概述或某些修正

74 (八)非言语行为的运用 咨询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非言语行为,其伴随言语内容出现,对言语内容作补充、修正,或独立出现,代表独立的意义,在咨询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咨询师应重视把自己的非言语行为融入到言语表达中,渗透在咨询过程中。通过非言语行为传达的共情态度比言语还多,影响力更大 咨询师所面对与其说是求助者的问题 不如说是有问题的求助者

75 (八)非言语行为的运用114 3、面部表情 1、非言语行为在咨询中的作用 4、身体语言 2、目光注视 5、声音特质 6、空间距离
加强言语 配合言语 实现反馈 传达情感 2、目光注视 在传递信息的所有部位中,眼睛是最重要的,它可以传递最细微的感情 一般来说,目光大体在求助者的面部为好,给对方一种舒适的、很有礼貌的感觉,并且表情要轻松自然 3、面部表情 与人的内心活动,尤其是情绪息息相关 观察一个人的非言语行为首先而且主要是集中在面部表情上,目光注视也是面部表情的一部分 4、身体语言 其变化往往能反应咨询状况的某种变化 5、声音特质 声音伴随着言语产生,有第二言语的功能,它对言语起着加强或削弱的作用 6、空间距离 7、衣着及步态

76 第四单元 放松训练 定义:又称“松弛训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
第四单元 放松训练 定义:又称“松弛训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 原理:行为疗法中使用最广的技术之一,是在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咨询和治疗方法;通过训练求助者使其能随意地把自己的全身肌肉放松,以便随时保持心情轻松的状态,从而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等

77 操作步骤及实施过程 咨询师介绍原理 咨询师进行示范、指导 强化求助者的练习 呼吸放松法:鼻腔呼吸放松法、腹式呼吸放松法和控制呼吸放松法 肌肉放松法 想象放松法 指导求助者用掌握的放松方法,代替紧张焦虑

78 第五单元 简易行为矫治——阳性强化法 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 阳性强化法的操作过程 使用注意事项 明确目标行为
第五单元 简易行为矫治——阳性强化法 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 也称为“正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其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可以对其行为进行阳性刺激,即奖励,通过奖励强化该行为,从而促进该行为的产生和出现的频率,行为得以产生或改变 阳性强化法的操作过程 明确目标行为 监控目标行为 设计干预方案,明确强化物 实施强化 追踪评估 使用注意事项 目标行为单一具体 阳性强化应该适时、适当,不可提前或错后 随时间进程,强化物可转变或撤销

79 行为矫正的常用方法 1、增强法:鼓励求助者产生受欢迎的行为和抑制不受欢迎的行为 2、惩罚法:抑制或阻断不受欢迎的行为 3、消退法 4、代币法
正强化:是指给予正性强化物,即人所喜欢的刺激 负强化:是指撤销惩罚物物,即人所厌恶的刺激 2、惩罚法:抑制或阻断不受欢迎的行为 给予个体不喜欢的强化物或厌恶刺激 撤销个体还在享用的正性强化物 3、消退法 是指对不良行为不予注意,不给予强化,使之渐趋消弱知道消失,如面对孩子的所谓无理取闹 4、代币法 是一种利用强化原理促进更多的适应性行为出现的方法,如小红旗等

80 建立新行为的常用技术 行为塑造技术 行为渐隐技术
通过强化手段,矫正人的行为,使之逐步接近某种适应性行为模式的强化治疗技术,多采用正强化的手段 行为渐隐技术 通过利用明显刺激(线索)改变非适应性行为,建立新的使用性行为的方法

81 第六单元 合理情绪疗法 定义:简称RET,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
第六单元 合理情绪疗法 定义:简称RET,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 基本原理、核心理论与治疗模型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从而改变情绪 核心理论:ABC理论 治疗模型:ABCDE模型

82 操作过程 1、心理诊断阶段,明确求助者的ABC 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
和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咨询目标(包括情绪和行为两方面内容) 咨询师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ABC理论,使求助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解释

83 操作过程 2、领悟阶段 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使求助者真正理解并认识到:
引起情绪困扰的是其对事件的态度、看法和评价等,而不是事件本身 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改变认知 情绪困扰的原因与自己有关,需对其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

84 操作过程 3、修通阶段——最主要的阶段 所谓修通,就是咨询师运用多种技术,是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情绪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主要任务:咨询师要应用各种方法与技术,以修正、改变求助者不合理信念为中心进行工作,是整个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内容

85 操作过程 3、修通阶段——最主要的阶段 常用的方法: (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是合理情绪疗法中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方法
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即“产婆术式”辩论术 此方法是让求助者说出他的观点,然后依照他的观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出谬误,从而使他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 主要是通过咨询师积极主动的提问来进行的,咨询师的提问具有明显的挑战性和质疑性特点,其内容紧紧围绕着求助者信念中的非理性成分,如135“别人凭什么必须友好地对待你?”、“毫无价值的含义到底是什么?”、“这件事到底糟糕到什么程度,你能拿出一个客观数据说明吗?” 案例2-10

86 操作过程 3、修通阶段——最主要的阶段 常用的方法: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求助者的情绪困扰,有时就是自己向自己头脑传播的烦恼,经常给自己传播不合理信念,在头脑中夸张的想象各种失败的情境,从而产生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此技术就是帮助求助者停止传播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分三个步骤: 第一:是求助者在想象中进入产生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让他体会在这种情境下强烈的情绪反应 第二、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使它能体验到适度的情绪反应 第三、停止想象,让求助者讲述他是怎么想的,情绪有哪些变化,如何变化的,改变了哪些观念,学会了哪些观念

87 操作过程 3、修通阶段——最主要的阶段 常用的方法: (3)家庭作业
认知性的家庭作业是合理情绪疗法的常用方法,它是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辩论在一次治疗结束后的延伸,即让求助者自己与子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 主要有两种形式: RET自助表 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表2-1 (4)其他方法:自我奖励、自我惩罚、停留于此、放松训练、系统脱敏

88 操作过程 4、再教育阶段 主要目的:重建,即帮助求助者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以及情绪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重新建立新的反应模式,减少他在以后生活中出现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的倾向 主要任务: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是新观念得以加强,从而使求助者在喜讯结束之后仍能用学到的东西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能更好的适应现实生活 应用技能训练: 自信训练、放松训练:主要是为了提高求助者应对焦虑反应的能力 问题解决训练、社交技能训练:主要是帮助求助者提高寻求问题解决的最优方法的能力以及社会交往的能力

89 局限性: 对于有严重情绪和行为障碍的求助者,合理情绪疗法认为这些人虽有可能被治愈,减少他们自我困扰的倾向性,但绝不会达到不再有不合理信念的程度 对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更有效 对拒绝改变自己信念、过分偏执、领悟有困难的人难以奏效。对自闭症、急性精神分裂症等提供的帮助有限 合理情绪疗法能否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与咨询师本身有关 咨询师自身的不合理信念,有时会阻碍治疗取得成功

90 区分合理和不合理信念的标准 合理的信念 不合理的信念 大都是基于一些已知的客观事实 能使人保护自己,努力使自己生活愉快
能使人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会使人不介入他人的麻烦 能使人阻止或很快消除情绪困扰 不合理的信念 包含更多的主观臆测成分 使人产生情绪困扰 使人难以达到现实的目标而苦恼 主动介入他人的麻烦 长时间无法消除或减轻情绪困扰,造成不适当的反应

91 11类不合理信念 1、每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环境,尤其是生活中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2、一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是个全能的人,即能在人生中的每个环节和方面都能有所成就 3、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可憎,所以应该对他们给予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4、如果事情非己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5、不愉快的事总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因素所致,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和支配,因此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也无法控制和改变

92 11类不合理信念 6、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自我所承担的责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倒不如逃避它们
7、人们要对危险和可怕的事情随时随地加以警惕,应该非常关心并不断注意其发生的可能性 8、人必须依赖别人,特别是某些与自己相比强而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好些 9、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难以改变的 10、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悲伤、难过 11、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应有一个惟一正确的答案

93 非理性思维方式 理性思维方式 我应该如此 我喜欢如此 没有办法 很难 一定 也许 总是 有时候 所有的 某些 我不好 我表现不好 确实如此
好像如此 必须永远如此 到目前为止

94 非理性信念的三个主要特征 1、绝对化要求:“必须”、“一定”、“应该” 2、过分概括化:评价一个人VS评价一个人的行为 3、糟糕至极
定义:是指个体从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 例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友好地对待我” 2、过分概括化:评价一个人VS评价一个人的行为 定义: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评判它的好坏一样 例如:一些人面对失败的结果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 3、糟糕至极 定义:是一种对事物的可能后果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种灾难性的预期的非理性观念 例如:几次求职失败后就认为“我今后再也找不到工作了”

95 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达到目标: 1、自我关怀 5、变通性 2、自我指导 6、参与 3、宽容 7、敢于尝试
1、自我关怀 、变通性 2、自我指导 、参与 3、宽容 、敢于尝试 4、接受不确定性 、自我接受

96 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目标 减低求助者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在治疗结束后能带着少量的焦虑、抑郁(自责倾向)、和敌意(责他倾向)去生活,进而帮助他拥有一个较现实、较理性、较宽容的人生哲学 此目标包含了两层含义: 不完美目标:针对求助者症状的改变,即尽可能地减少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情绪困扰与不良行为的后果 完美目标:着眼于使求助者产生更长远、更深刻的变化,这不仅需要帮助求助者消除现有的症状,而且也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减少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在以后生活中出现的可能性

97 与几大传统疗法的不同: 与精神分析的不同 与行为疗法的不同 与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不同

98 第七单元 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 一、识别和处理多话现象
第七单元 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 一、识别和处理多话现象 多话是咨询中求助者或咨询师大量叙述与咨询没有关系的内容,从而影响咨询效果、阻碍咨询进行的现象 多话现象的表现及原因 对多话的判定:求助者或咨询师是否多话受咨询师角色定位、咨询内容难易、咨询时间的长短等因素影响,不同的咨询师对多话的理解可能是不同的 与咨询师有关的原因: 咨询师有感而发的宣泄 咨询师对某些事情(多角度)的评价 咨询师的逻辑能力欠缺,或解释过多 与求助者有关的原因:P152(表2-4)

99 一、识别和处理多话现象 对多话的处理 基本原则:咨询师遇到求助者健谈、多话时,应看到他的两重性: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咨询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这也是充分认识求助者的一个机会。因此,咨询师应根据咨询目标、咨询安排以及多话类型,做相应的调整 不同多话状态的处理 宣泄型、倾吐型:充分尊重他们的需要,耐心倾听,给他们以安全感,以理解和爱护,必要时给予指点。不可粗暴打断、不耐烦、不屑一顾 癔症型、表现型:来访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注意,咨询师给予注意就能满足他的要求 表白型:一方面要仔细听,不可对其指责批评;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错误,要善于运用他们的话、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其之矛攻其之盾。语言要缓和 掩饰型:思考是否为求助者创造了一个宽松、安全的氛围?出现掩饰型健谈时,往往是能发现某些问题的时候,咨询师应善于抓住时机 外向型:不善引导,容易形同聊天。因此,咨询师要善于即使把会谈引入正题

100 二、识别和处理沉默现象 沉默是指当需要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而回答问题时,求助者出现了停止回答与探索的现象,阻碍了咨询的顺利进行
沉默的表现与原因 与咨询师有关的原因:缺乏面谈技巧、对沉默敏感与夸大 与求助者有关的原因:P152(表2-5) 咨询师对沉默的应对姿态 保持镇定:给求助一种不慌不忙、沉着冷静的印象,会给求助者一种可信、充满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急躁不安:会加强求助沉默时的紧张,有时甚至产生对立的气氛,并会降低咨询师在求助者心目中的形象

101 二、识别和处理沉默现象 沉默的处理 沉默现象有可能是咨询过程中的一种危机,但也可能是一种契机
怀疑型:重视良好关系的建立,同时注意提高面谈的技巧 茫然型:进行很好的倾听,通过内容反应和表达技术,促进求助者的充分表达,帮助其深化认识,明确自己问题与原因所在 情绪型:多使用情感反应和表达技术,通过共情,缓解情绪,如愤怒 思考型:等待,同时表示自己的关注、理解和鼓励,不宜随意打断 内向型:耐心的加以引导,多倾听与鼓励,切不可急躁、不耐烦 反抗型:首先应辨明其原因 被强制来咨询:态度诚恳、耐心,方法得当,善于理解求助者的心情 对咨询本身存在偏见:做心理教育的工作,并尊重求助者的选择 沉默现象有可能是咨询过程中的一种危机,但也可能是一种契机

102 三、识别和处理依赖现象 依赖是指当咨询师引导、帮助求助者探索、解决自身问题时,求助者却依赖咨询师,企图由咨询师代替自己解决问题
依赖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依赖的表现形式 不宜察觉的形式:“你帮我分析分析,我怎么就是对丈夫不放心呢?” 阻抗的形式:“你让我思考搞不好人际关系的原因,可我想不出来。” 间接的形式:“我是毕业参加工作,还是考研究生这事该怎么办呢?” 直接的形式:“你直接告诉我离不离婚吧!” 依赖最基本的特征:依靠他人而不是依靠自己解决问题 依赖产生的原因 来自于求助者:对心理咨询的误解、依赖的个性、不愿承受选择的痛苦 来自于咨询师:咨询理念偏差、初入行、心软、个性急躁、自身的需要

103 三、识别和处理依赖现象 对依赖的处理 务必向求助者讲清心理咨询的性质、发生效果的机制,使求助者对心理咨询有正确的认识,对咨询效果有理性的期待
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应鼓励求助者自己进行探索、自己努力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咨询师必须坚持正确的咨询理念(不替代解决问题、不替代选择、不出谋划策、不替代拿主意、不有求必应)

104 四、识别和处理移情现象 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对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发生移情时,咨询师成了求助者某种情绪体验的替代对象 移情的表现与原因 两种类型:负移情、正移情 两种形式: 直接:直接了当地向咨询师表达自己的体验,如“我与你交谈很愉快,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间接: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我你的态度真好,我感到很轻松” 求助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并非都是移情(如何才算是移情呢?)

105 四、识别和处理移情现象 正移情与依赖的区别 依赖主要是一种信任,而移情更是一种好感 依赖是寻求现实的帮助,而移情是弥补过去的感情
依赖者多在遇到困难时来寻求帮助,而移情则是时常想见到咨询师 依赖者寻求心理依靠,而移情者寻求感情依靠 依赖者的对象是现实的目标,而移情者是寻找替代物 依赖者对咨询师的感情色彩谈,而移情者浓

106 四、识别和处理移情现象 对移情现象的处理 出现移情是心理咨询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透过移情,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对方,并运用移情来宣泄对方的情绪,引导对方领悟 如果求助者对异性咨询师产生正移情,咨询师不必害怕,应当婉转地向对方说明这是心理咨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但这不是现实中正常的、健康的爱 面对异性正移情,咨询师要有策略地、果断地、及早地进行处理,将其引向正常的咨询关系上来 如果咨询师觉得自己难以处理移情现象,可以转借给别的咨询师

107 五、识别和处理阻抗现象 阻抗是指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否定咨询师的分析,拖延、对抗咨询师的要求,从而影响咨询的发展,甚至使咨询难以顺利进行的一种现象 可以理解为在咨询过程中来自于求助者的某种抵抗咨询的力量 在本质上是求助者在心理咨询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精神防御与抵抗,可以表现为对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 克服阻抗是心理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对其加以积极的认识与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咨询效果,否则会严重影响心理咨询的进展 阻抗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的定义是:为求助者在自由联想过程中对于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记忆与认识的压抑

108 五、识别和处理阻抗现象 阻抗的表现形式 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
沉默:表现为求助者拒绝回答咨询师提出的问题,或有长时间的停顿,它是求助者对于心理咨询最主动的抵抗 注意区分阻抗性沉默与反省性沉默 寡语:它通常是以短语、简单句以及口头禅(如嗯、哦)等形式表现 常见于被迫前来接受咨询及对咨询充满戒心的求助者 赘言:表现为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滔滔不绝地讲与咨询无关的话 作用:减少咨询师讲话的机会、回避核心问题,转移注意力等

109 五、识别和处理阻抗现象 阻抗的表现形式 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
理论交谈:指求助者竭力用心理学与医学上的术语与咨询师交谈,这是求助者进行自我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 举例:在咨询中大谈特谈精神分析理论 情绪发泄:指求助者对于某些咨询内容的强烈情绪反应,可表现为大哭大闹、泪流不止,或不自然地大笑 谈论小事:指求助者对会谈中无关紧要的小事谈论不止,目的在于回避谈论、解决核心问题,并转移咨询师的注意力 最轻微、最不易被发现的阻抗表现 假提问题:指求助者通过向咨询师提出表面上适宜但实际上毫无意义的问题来回避谈论某一议题或加深某种印象

110 五、识别和处理阻抗现象 阻抗的表现形式 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
心理外归因:指求助者将其某种心理冲突与矛盾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外界作用的结果,而回避从自身的角度加以认识与反省 举例:一个求助者常怪罪别人惹他生气,而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健忘:指求助者在谈论焦虑和精神痛苦的议题时所表现出的遗忘现象 顺从:指求助者对咨询师所讲的每一句话都表示绝对赞同和服从,使后者深入了解其内心世界 控制话题:指求助者在会谈中,一味要求咨询师讲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回避自己不愿谈论的话题 最终暴露:是指求助者故意在咨询会谈的最后时刻才讲出某些重要事件 注意区分阻抗性的最终暴露与犹豫性的最终暴露

111 五、识别和处理阻抗现象 阻抗的表现形式 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指求助者通过故意破坏心理咨询的一般安排与规定来实现其自我防御的目的
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 不按时间前来咨询(有意识或无意识)、借故迟到早退、不认真完成咨询师布置的作业、不付或延付咨询费 诱惑咨询师:指求助者通过引起咨询师注意其言行、装扮等来影响心理咨询的进程 请客、送礼

112 五、识别和处理阻抗现象 阻抗产生的原因(卡瓦纳) 1、阻抗来自于成长的痛苦 开始建立新行为、新观念、新思维的问题
需要转变成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放弃依赖与顺从 可能需要承认自己在欺骗自己 结束或消除旧行为的问题,如艰难的情感抉择等

113 五、识别和处理阻抗现象 阻抗产生的原因(卡瓦纳) 2、阻力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继发性获益)
“功能性行为失调”是指失调的行为最初是偶然发生的,因其使某方面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行为发生的次数增加,以致固定下来 一方面,求助者为失调行为感到焦虑 另一方面,求助者的求助积极性并不很高 阻力产生于失调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即求助者从中获益 举例:平时得不到丈夫关心的妇女、遇到考试易生病的学生 阻力产生源于求助者企图以失调行为来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举例:饮酒过度或酗酒的求助者

114 五、识别和处理阻抗现象 阻抗产生的原因(卡瓦纳) 3、阻力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
阻力来自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或反对意见的动机 咨询的目的只是来寻求咨询师对其决定的肯定或反对,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表现得不耐烦或不感兴趣 阻力来自求助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的无能为力 问题独一无二、不可解决,从而不进行自我改变 挑战咨询师、打败咨询师 阻力来自求助者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115 五、识别和处理阻抗现象 对阻抗现象的处理 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解除求助者的戒备心理 正确的进行诊断分析 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抗
要了解阻抗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 不必草木皆兵,把问题看得太严重 正确的进行诊断分析 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抗 告诉求助者某处可能存在着阻抗 争取得到求助者对此一致的看法,确认阻抗的存在 了解阻抗产生的原因,以解释阻抗 切不可易气愤、指责的态度应对 使用咨询技巧突破阻抗

116 第八单元 咨询效果评估 一、阶段小结与效果巩固 1、每次咨询效果的小结 包括咨询师的小结、求助者的小结和双方共同的讨论
第八单元 咨询效果评估 一、阶段小结与效果巩固 1、每次咨询效果的小结 包括咨询师的小结、求助者的小结和双方共同的讨论 咨询师的小结:对求助者及其问题的把握是否确切;采取的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有效;帮助求助者实现了哪些咨询目标;求助者获得了哪些成长;咨询过程中自己的言行是否得当;还存在哪些阻碍因素 求助者的小结:是否积极与咨询师配合;是否把相关的信息告诉了咨询师;是否很好地理解并接受了咨询师提供的帮助;是否对自身的问题进行了探索;通过咨询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获得了哪些成长;还有哪些咨询目标没有完成,原因是什么 双方共同的讨论:交流咨询的体验和感受;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商议下一步咨询的有关内容

117 一、阶段小结与效果巩固 2、商讨下一步咨询的任务 3、布置家庭作业
一段时间咨询后,咨询师和来访者应该商讨一下前一阶段咨询过程中尚未达到的目标,还未解决的问题 每次咨询结束时,咨询师不妨与来访者探讨下一次咨询的任务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3、布置家庭作业 使咨询有特定的咨询时间和场所延续到了更广阔的时空中 完成作业的过程,是来访者自我分析、自我领悟、自我提高的过程,也是咨询师深入了解来访者及其心理问题和咨询效果的过程 问题:如何应对求助者对完成家庭作业的拖延?

118 一、阶段小结与效果巩固 4、正视与处理咨询中的反复现象 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其间来访者会有反复是很正常的,咨询师和来访者都应该有心理准备
咨询师自己要有信心和耐心,不可表现出不耐烦、冷漠,不可横加批评、指责 咨询师还要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成长,了解咨询的反复性,以维持和巩固咨询动机,增强信心 遇到反复甚至倒退,需要也要分析具体原因,是咨询中出现了失误,还是来访者遇到了新的困难,或是在改变过程中的阵痛或暂时的倒退

119 一、阶段小结与效果巩固 5、处理咨询失误 四种咨询结果 莫忘还有转诊 效果显著,问题顺利解决,适应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咨询目标
效果较好,问题大部分获得解决,实现了大部分咨询目标 仅有一定的效果,主要问题依然存在,大部分咨询目标没有实现 效果不明显,问题基本上没有解决,咨询目标基本没有实现 对于第一、第二种情况,基本不需要特殊处理 对于第三、第四种情况,需要认真分析原因(咨询师的或来访者的) 莫忘还有转诊

120 二、咨询效果的评估 1、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点 2、咨询效果的评估内容 可以在咨询的任何时间内进行
在咨询过程中就应该不断地总结效果、及时进行调整 咨询结束前的评定是对整个咨询过程成效的评价,更全面、更重要 2、咨询效果的评估内容 内容要围绕着咨询目标展开,只有实现咨询目标,才是咨询效果的直接体现

121 二、咨询效果的评估 3、咨询效果评估的维度(或指标) 求助者的自我评估(自评) 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恢复的情况
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的评定(他评) 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 咨询师的观察与评定 求助者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

122 二、咨询效果的评估 4、咨询效果的阶段性、全程性分析
每次咨询都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有咨询目标,有开始,有高潮,有收尾,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咨询单元 由于许多咨询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在保持每一次咨询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应具有连续性,但不是一次咨询简单的拼凑,而应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每一次咨询既为本次咨询划上一个句号,又为下一次咨询留有余地,下一次咨询是上一次咨询的深入和发展

123 二、咨询效果的评估 5、造成评价困难的三个因素 6、制约心理咨询有效性的三个因素 效果的标准难以确定 安慰剂作用 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咨访双方主观评定的不可靠性:“您好(谢谢)—再见”效应 不同学派有不同的评定标准 安慰剂作用 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改变来源于咨询,还是来源于生活中其他的人或事 6、制约心理咨询有效性的三个因素 一般性有效因素 特殊性有效因素 求助者本身的潜在适应能力与生长、复愈能力

124 二、咨询效果的评估 7、心理咨询各种方法有效的共同因素 和谐、信任的咨询关系:最基本的共同特点
求助者强烈的求治动机、积极态度,自己探索改变的信心和自觉性 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 咨询师本身的特征:如准确的共情等 促进来访者的认知改变、情绪调节、行为改善

125 二、咨询效果的评估 8、评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评估咨询效果时注意咨询“蜜月”反应,原因有:
由于跟咨询师接触,觉得可以依靠咨询师解决问题,而感到放心和轻松 想讨好咨询师,让咨询师高兴,换取其对自己的关注 这种初期的改善是一时性的,不是长久性的变化 一个人症状与问题的复愈,可以由咨询外的诸因素而发生

126 二、咨询效果的评估 8、心理咨询的效果常通过以下机制起作用 宣泄疏导来访者的感情而缓解情绪压力 鼓励来访者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探寻来访者的潜意识并使来访者领悟 协助来访者改进认知结构,学会合理思维 通过学习与训练来建立积极、有效的行为模式 帮助来访者排除心理行为障碍,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

127 三、咨询关系的匹配与转介处理 1、选择合适的咨询对象 并非所有的求助者都适合做咨询,也不是适合咨询的来访者都是和于每一个咨询师
适宜的来访者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动机正确 人格正常 信任度高 行动自觉 匹配性好 智力正常 年龄适宜 内容合适

128 三、咨询关系的匹配与转介处理 2、判断求助者是否适宜自己咨询 欠缺型 忌讳型 冲突型
由于咨询师的训练重点不一、擅长内容不一,因而,对某些类型的咨询内容很可能不懂、不擅长 忌讳型 是指有些咨询师在价值观上、情感方式上很可能对某些人、某些咨询内容持有某种程度的敏感、偏见和忌讳,这种情况很容易影响咨询效果 冲突型 咨询师与求助者在个性等方面存在着某种不协调,甚至是明显的冲突 求助者对咨询师信奉的某种理论方法持不信任态度,那么就不能使用该方法治疗

129 三、咨询关系的匹配与转介处理 3、对咨询关系不匹配的处理 调整咨询关系的匹配程度 在无法实现匹配的情况下转介
欠缺型:转介;通过多听、多问,尝试着去理解 忌讳型: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不批评指责,主动调整看法和情绪 冲突型:不以自己的好恶、是非观评价,善于接纳,避免发生冲突 在无法实现匹配的情况下转介 咨询师如果发现自己与来访者明显不相适宜,或发现自己不擅处理时,就应该转介给合适的咨询师,或推荐其去寻找更有效的帮助 除了咨访不匹配、咨询师难以胜任的原因外,咨询师因工作变动、较长时间不再岗位等,也需要转介

130 三、咨询关系的匹配与转介处理 4、转介的注意事项 应当事先征求求助者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咨询师应该向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其专业特长 对转介的新咨询师,应详细的介绍情况,提供自己的分析,但不宜泄露求助者出于对原咨询师的信任而提供的隐私 转介后如有必要,原咨询师可以与新咨询师交流,包括咨询情况,但一般不得干预新咨询师的咨询活动 转介后不宜与求助者再进行交流,尤其不应该在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评头论足等,否则会影响新的咨询关系的建立

131 四、案例记录整理与保管 1、案例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心理咨询个案记录包括的主要内容 一般背景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婚姻状况等
求助原因,如恋爱、家庭、人际、子女等 现在的主要症状 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经历和社会支持系统 个人的情绪、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自我评价及常用的应对方式 既往病史、家族病史 既往心理咨询的情况 心理测试结果 咨询师的一般印象 诊断与评价意见 处理意见与咨询方案 咨询各阶段及效果分析

132 四、案例记录整理与保管 1、案例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心理咨询记录的基本要求
心理咨询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契约关系,因此,咨询记录保证了咨询关系的专业性。缺少咨询记录的咨询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咨询 每次咨询之后,咨询师应拿出时间来详细地做好咨询记录并反思咨询过程中的策略 心理咨询记录可以分为三种: 每次咨询记录 总结几次咨询情况的记录 咨询终结时或中断时的最终记录

133 四、案例记录整理与保管 2、每次咨询记录的基本程序 记录来访者来访时的特征 将咨询中的会谈内容简明扼要地记录下来 对咨询中的印象进行总结
综合对咨询的话题,来访者主诉的内容、问题的记录

134 四、案例记录整理与保管 3、阶段性小结记录 咨询师在一段时间的咨询之后,应将几次的咨询经过详细地记录下来
通过这种阶段性的总结,可以发现许多新的事实和问题的实质,从而把握关键,促进心理咨询的顺利开展 阶段性小结记录的两个要点 会谈内容概要 来访者在咨询室内外的变化 阶段性小结记录常包括 经过一览表 经过概要记录表

135 四、案例记录整理与保管 4、咨询结束时或中断时的总结记录 5、案例记录的保管 6、案例记录中的保密例外
心理咨询已经达到预期的咨询目标,或心理咨询因故中断的时候,咨询师应尽早做出总结记录,P185(表2-10) 总结记录既是专业性很强的咨询工作活动的记录,同时,由于终结或中断后,来访者再来求询的情况也并非没有,故留下咨询记录,特别是最终的总结记录是咨询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5、案例记录的保管 为了保护来访者的隐私,对于留下的记录必须严格管理和保护 咨询人员如将记录用做研究资料,需对个案作必要加工,不至于使来访者对号入座,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应征求来访者的同意再予以公开 6、案例记录中的保密例外

136 五、咨询关系的结束 1、确定咨询结束的时间 2、全面回顾和总结 咨询结束时间,一般来说,应该是在基本达到咨询目标后,双方都认为可以结束为宜
咨询结束前,咨询师要综合所有资料,结合咨询目标和实施方案,与来访者做一次全面的总结 帮助来访者回顾整个会谈的基本情况,强调咨询要点,使来访者对自己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进一步了解自己问题的前因后果,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总结咨询成果,充分肯定来访者取得的进步、成功以及变化的原因,强化来访者的正确思维和积极行动,帮助来访者获得独立返回社会生活的自信与能力

137 五、咨询关系的结束 3、帮助求助者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经验 4、让求助者接受离别
在结束阶段,咨询师要渐渐采取相对被动的姿态,而让来访者处于主动的角色,引导来访者以独立、自主、积极的角色和方式,运用咨询中接受的知识和态度来分析、处理自己的问题 当来访者能运用习得的新东西去独立地应对周围的环境时,那就是心理咨询的成功 4、让求助者接受离别 应对依赖:咨询师的、来访者的 结束方式:逐渐结束、明确时间


Download ppt "心理咨询技能 卫 博."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